義鈔三下纂釋第三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問。祕密隱顯隱顯俱名祕密歟指隱名祕密歟。
問。隱顯一法二法上論之歟。
問。以一塵為能含者稱性邊名能含歟不壞相邊歟。
問。託事門之立名意如何。
問。託事門局用歟通德相歟。
問。抄主引何文證事門乎。
問。主伴教義十對通可互為主伴之義乎。
問。以理可有事無礙所依體事云義乎。

義鈔三下纂釋第三

第五隱顯俱成門已下

疏。五能攝彼則(文)問。付祕密隱顯俱成門。具隱顯俱成總名祕密歟。別指隱字名祕密歟。答。可有二意也。兩方。若云別指隱字名祕密者。今抄下文云。隱顯體無前後。不相妨礙名祕密俱成門(已上)又云。隱顯無礙故云祕密(已上)又至相十玄門云。而此隱顯體無前後故名祕密(已上)五教章云。此隱彼顯正受起定祕密成矣(已上)明知。隱顯俱成總名祕密也。若依之爾者。金師子章云。隱則祕密。顯則顯著。祕密隱顯俱成門(已上)五教章云。第一錢中十錢顯了。第二錢望第一錢中。十即為祕密○然此成彼成故。名俱成也(已上)准此。別指隱字名祕密(見)如何。答。折薪記。會通此等諸文。總有二義。初釋意云。本有二義故。諸文各述義。不可混合也。五教章通含二義云云)後注釋意云。總標中祕密二字。是深祕幽密之義也。通隱顯二義而釋中。云隱則祕密等者。覆祕隱密之義也。是則標與釋。言同意別也(云云)此釋意者。以至相清涼為本。會釋諸釋也。問。隱顯俱成(云云)今云隱顯者。唯就一法上論之歟。將又二法上論之歟。答。唯就一法上。隱顯俱成也。如前列名中料簡之。刊定記第一本云。四隱顯德○五主伴德○此中兩法已去互隱互顯。相望不同前門。但一法隱顯(已上)前門者。第四隱顯德也。今抄云他不盡不現者。全同前列名中。云他雖存而不可見。准彼可知。即於他一法上。論不盡不現之義云事分明也。若二法相望。則全同相即。以能即無體名隱。所有體名顯故。思之可知。問。攝次下引至相十玄。及句數料簡。正約多法彼此相望。隱顯義。況下以喻明中。云明處為顯。暗處為隱等(云云)是即明處。唯顯而非隱。暗處唯隱而非顯。但明暗相望。而必時故云俱時也。豈非二法相望哉。答。凡於一法上。隱顯俱成者。其必二法相望彼此相攝故。於一時。此隱彼顯。與此顯彼隱俱成就。則自是一法隱顯二義。俱成者也。若孤單一法。既非緣起法。何論隱顯乎。此。有違文。此意可會通。但於所引諸文者。並至彼處可消之。
已上且約相即。所明之隱顯義也。餘以相入為顯。則相即為隱等之二義。尋之緣起相由門可之。
抄。若攝他云不盡不現(文)意云。自攝他。則他成所攝故不現。然此時即成能攝故不盡。是則他一法隱顯二義。俱成也。委前列名中私記之。
抄。一即十即顯(文)問。一為能即是無體也。十為所即是有體也。今何云即顯乃至十即為隱哉。答。決擇釋云。問。一既即十。一體不存。如何名顯。答。此言一即十時。非謂廢一。但一正即十時一法正顯也。如世十人共作其事。一人正作十人之事。一顯餘隱也(已上)意云。且如緣起相由門中。因緣和合成一果。若有力為能成。則多緣及俱為所成故。一因正作多緣事。故知。今云一即十者。以一之德用。全當二三乃至十(為言)故云一顯餘隱也。不同餘處。云一為能即等歟。探玄記第一。釋相即義中云。一緣能起。多緣及俱是所起。是即多為一。成多是無體。一能作多。一是有體(等文)准此可知。問。若爾豈非多相望隱顯哉。答。今文且明一顯多隱。以多顯一隱不言。而理必有故。多各具隱顯也(已上義章也)義云。一即十時等者。意云。一為能即。是無體故隱也。十為所即。是有體故顯也。時。亦即為顯。二三乃至十名為隱之義故云爾也。是則略互顯故。一與十各具隱顯二義。故下云六親雖異。而各全得等(云云)思之可知。餘文准此可會。
疏。下云東方正受(文)問。引何經文隱顯俱成義耶。答。引賢首寂用無涯三昧門經文。證此義也。付之。解釋正披經文。唯說定散自在。未必見事事無礙義。況於東方入定。於西出定等。全同彼仁王諸經。初地菩薩。於百佛千佛等國。現百身千身等。何為花嚴不共玄門乎。答。探玄記第四云。論文中有四重無礙一處無礙。謂以東方即西故。是故不移東而常西也。問。文不言不移而至。何必不是東沒西出耶。答。文中既言常見在東。亦常見在西。故知。非移動也。無礙。謂以東佛則西佛故。常在東前。則是恒在西佛邊。三身無礙。謂在東之身即是在西身故。是故不動東身。常現西也。問。豈不分身一身在東。一身在西耶。答。若多身在多處。何成寄特。何得不思議用也。是故當知。定不分身。四無礙。謂以入定即是出故。不壞入定常見出故。問。何必不是先入後出耶。答。既言常見入亦常見出。故知即也(已上)大疏三下。別釋此四重無礙竟。以下即云所以爾者。略顯二因。一以所觀之事隨理融相即在故。二能觀之心。亦寂用無礙故。然此文中為顯菩薩祕密隱顯自在德故。但說後二。若辨前二。則以菩薩無力(已上)准此等釋可思之。抄引夜摩十定品等。亦准此可知。
抄。東方正受為顯(文)或可有入定為隱。起定為顯之義。今且一隅令反三隅也。決擇云。東方眾生不見西出定為隱(已上)准此亦可有西眾生不見東方入定為隱之義也。前後諸文。准此可知。但決擇第二作兩釋。彼處私攝引之。要者可見。問。疏下文云。由相即隱顯門(云云)然彼處攝文簡別二門云。謂相即要此彼合一隱顯。則彼皆存如東方入定定身在東西方定起。起身在西故二不泯(已上)既云彼此皆在。又云。不泯。今何云西方從定起為隱。又云不見起哉。答。彼為隱時。必具顯之義云皆存云不泯。今為明此顯彼隱之義故云爾也。
抄。四以喻明(文)問。今釋喻相有兩釋。初釋意。明處為顯。暗處為隱(云云)爾者豈非二法相望論隱顯哉。答。愚案云。凡喻依為分相似而說。爭全同法哉。故今以月輪半隱半顯。即喻一法隱顯時也。故決擇云。鈔又暗無明等者。上但約明上論隱顯。此通約明暗兩法上。論隱顯也(已上)。
抄。然若約智(文)問。凡云然者。與奪未決之詞也。今云然者。與奪何事乎。答。刊定記德相門中。引夜摩偈及十定品證隱顯用門中。引摩耶夫人文證隱顯。然此識文可通德用。彼各別異執。今為破之故。云然若等也。問。此不可爾。凡耶已下識。總名會緣入實相大疏十下釋其故云。耶得智幻法門。末後亦得住。始終相會該於間。總別圓融。實二故(已上)又云。始末皆幻。方知。諸緣體虛即實(已上)准此。能知諸緣法體虛即實。是名智(見)爾者縱雖德相。為顯緣起相故。云如幻夢。更不可有相違。例如下十明如幻夢等。通喻唯心所現等四因。今何云若約智幻即用門乎。答。唐經第七十六卷說。善財童子。將詣耶所自作觀念云。如是念。是善知識○具淨法如幻業而現化身。以如幻智。而世間。以如幻願。而佛身(已上)大疏十下云。初總念德已能闇合願智幻門(已上)意云。摩耶夫人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四種業用。一為現在遮那母。二為過去諸佛母。三為賢劫千佛母。四結通橫豎無窮(云云)故今云若約智幻即用門也。
抄。二能含微細(文)問。以一塵為能含(云云)爾者為取稱性義邊為能含。為取不壞相義邊。答(云云)兩方。若云取稱性義邊者。縱雖一塵。而約稱性。則普周法界故。還是廣大法也。何云微細乎。若云取不壞相義邊者。若小塵不壞事相。爭能含大事相乎。況鈔云毛據稱性等。明知。取稱性義邊為能含也如何。答。決擇此問答故。答云雖彼塵毛不壞相故小。而有力用故。能含大。一釋鏡照現星月。又解雖彼稱性而為所以不壞小相。而作能含。亦無違理(已上)此作兩釋。初是緣起相由。後約稱性歟。但抄正云毛據稱性。
抄。一能含多即曰相容(文)問。第三相入門云相容。今第六門亦云相容。爾者異如何。答。鈔上釋多相容不同門云。由一與多。互為緣起力用交徹故。得互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壞其相故云不同(已上)又釋微細門云。一能含多即曰相容。多不雜故云安立(已上)意云。第三多相容者。多互相容故云相容。今云微細相容者。一是能容多。是所容不互通能所。但相容者。今抄作二釋(可之)。
抄。初即晉經文(文)問。晉經中指何品文乎。答。晉經第三。
抄。又德雲比丘(文)問。正見經文。德雲比丘。唯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惠光明普見法門(云云)全不云住微細念佛門。今何云爾乎。答。德雲以念佛三昧門始終攝機故。身授之時。授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惠光明普見法門。謙己推勝於他中云。我唯得憶念一切諸佛法門。豈能了知諸大菩薩清淨行門(云云)次即舉一種念佛門大疏三身配釋深義。其中今所引者。是第念佛門。即第六經也。大疏上釋云。五中念即體之用。第六微細顯依中有正。此約正中有正故不濫前(已上)第六微細者。經云。不可見處念佛門悉見一切微細境中。諸佛自在神通事故(已上)大疏釋云。只即第九事無礙觀。以理融事故。隨一細境。見神通。唯智眼境名不可見(已上)。
疏。及第九迴向微細中說(文)唐經第三一。廣明彼迴向行相大有二段。初明普賢自分究竟二明普賢勝進究竟。此中亦三門。初廣大自在德。二相相入重廣德。三微細容持甚深德也。今抄引文指文雜亂故。先具示彼經大科也。然今疏云微細者。此微細亦有十門。會解云。既云中說。即指彼中相應之文。此十文廣亦非全是今第六玄門。然觀抄意。正指十中第四菩薩德用微細位滿大用八相微細等文也(已上)其文云。菩薩在母胎中。自在示現一切法界道眾會甚深微細菩薩在母胎中示現神力○誕生事○師子遊行七步智○處宮○出家調伏行樹下坐道場(等文)問。今所引文等。全是寫刊定記。然彼記云。第九迴向中說微細微細境。各七二門不可繁引(已上)准此廣可指之。何但云正指十中第四等哉。答。以餘門微細中含一切法之義故。所謂於一念中。能知色身剎劫世方數業等。是名第一知世間微細智。又於一念中。能知眾生六趣境界等。是名第二知眾生趣微細智等。如是諸文。全不與玄門相應故。不可指之也。
抄。第九迴向云(文)問。此引所指之文歟。答。不爾。此引前所大科。第二相相入。重廣德文也。彼具云。以無著無縛解脫心。成就普賢深心方便。於一念中。現一眾生不可說不可說心。乃至一切眾生爾許劫(已上)是即所指之文外。抄主更引餘文也。其意可見次下私問答。
抄。十微細趣中(文)問。十微細趣者。指迴向微細容持之文歟。答。會解意云。若指迴向品。則應云微細中。今既云微細趣。明知。即是世間甚深趣。次下抄亦云。如十微細八相等。此亦指離世間品也。但今詳鈔意。以第九迴向微細容持。既於母胎一相示現法界道場。并一切神力餘誕等七相。全同迴向品。義相應故。抄主直以離世間品十微細趣。同第九迴向。以釋今疏也。思之(言取意)離世間品說覺果。明住天等十相。說住胎相(卷第五十九)云。有微細趣(等文如抄上之處此抄引之)又迴向品說第九無著無縛解脫迴向(卷第三一)明普賢勝進究竟四門。分為三段。後十門微細容持甚深德。此是疏家立名。非是經文。問。上來抄中。引疏不指示之諸文。而不引所指之文。但暗指同離世間品有何意哉。答。有深意歟。其深意者是歟。其深意者。是併為破刊定記立義引文也。謂刊定記引三文。證德相中微細門。一者引七一云。寂靜音海。謂善財言。此菩薩念念出生廣大莊嚴解脫門云云)二引第九迴向中。說微細微細境等(云云)三引德雲比丘微細念佛門等文。次引三文證用中微細門。一引第九迴向菩薩一念心等文。二引離世間種甚微細趣。三引六八云一一毛孔內現數剎等文。然今清涼意云。彼所引之。諸文或順或違故。抄具引即結釋之。其中第九迴向微細文者。疏文已引之故不引也。但抄云十微細趣中等者。刊定云。又離世間菩薩種甚微細趣。至相依之。總名微細安立。今分德用故。彼文屬用。如後用門具引應知(已上)今鈔主對破此釋故。云通於德相用也。又不直引第九迴向。指同離世間微細趣者。彼師第九迴向局執德相。離世間局執用。今為顯互通德用故。指同二文。則略互通之義也。
抄。然刊定記(文)問。刊定記主相在德外。別立微細德。爾者清涼大師如何破之乎。答。相濫相在之兩德難破之也。付之微細相在。及具足相應德。此等三門不同也。何必相濫乎。況相在相入故。今家亦立此三門。豈非成自害耶。答。會解云。言若是真者。何異具足相應門耶。此故刊自釋微細門。亦名普門故有濫也。不收棟相在義。約當法即一切為難也。以清涼但約一法容多炳然齊現。則不濫初門。爾不同刊定。復以微細門名普門也(已上)決擇云。問。若將此難返破清涼若為通會。答。時門中具足十對并下九門圓滿無遺。微細玄門。但相入四句之中多入。其一一句之義勢若雲泥。豈相濫耶。但由刊定錯立故。帶是難故。抄云此但當法即具一切炳然齊著故。濫時門也(已上)准此可知。問。若依此難破意。法並具十玄門中時門所教義十對者。為彼此法有各別十對。問。此微細門并自下諸門不立句數。有何意乎。答。會解云。問。此門不立句數耶。答。此但一容多故不說爾。從二至五。皆多相望故有句數。初門并此至下諸義。皆不約此也(已上)。
疏。亦如鏡燈(文)問。鏡燈者。為指所說。為舉現事。答。佛祖統記第三四(法門光顯志)無盡燈賢首法藏師。為則天以十鏡置八隅。佛像。然燈照之。則鏡鏡現像。以表剎無盡(已上)編年論第四云。八隅下也。今統記云云八隅者。言略也。吾祖創製此事。以降通行世間。至今不絕。故舉為喻也。
抄。第所含諸剎(文)決擇云。
抄。即是初地(文)問。所引意如何。答。大疏下意云。承事願者。願往諸佛常見諸佛敬事聽受正法。今抄所引經文中分二。初明所知。謂土三相第一一切相。謂世界形相不同故。云一切世界。於中亦三。初明分量。小中大千。如次為廣大無量二明體質粗妙。謂隨能依色心粗細。即世界粗細。三明安立不同。謂不依位名亂。覆剎名例。仰剎為正。若入若行去者。總合二意。一成安立。以前三類世界道路往來故。二者順後。謂入即攝他入己。去即為所攝。行即往來不住。故如帝網。正喻於此。第二如帝網差別者。此一句真實義相。謂諸剎同體不守自性。互相涉入如彼帝珠故。第三十方下。是無量相。謂前二相周遍十方故。又所不盡故。結云無量。以虛空法界異類世界。而由異不障破故。已上所知世界相也。自下智皆明了等者。辨其能知智也(言取詮)有抄本云。若入若行若來去。正見本經無若來二宗。又大疏牒釋若入行去。明知。傳寫之誤也。問。初地承事願中明世界相。如帝網差別(文)爾者為取影現之義。將又取網孔差別不同之義歟。答。取互相影現。喻重現無盡門也。付之正披經文。上述世界相差別不同竟。次下即云如帝網差別。明知。取網孔差別不同之義。喻上所述世界形相不同也。若云取影現之義者。上說中。全不明重現無盡之旨。豈無法譬不齊之過乎。況經文正云如帝網差別。不云重。有何所見。可云取影現之義乎。例如梵網經。云無量世界猶如網孔如何。答。疏抄所引證取影現之義云事。更不可有疑。但於法譬不齊之難者。准論科釋。上約法一切相。是不壞相布門意也。下約喻明真實義相。是稱性圓融門意也。全非謂為顯上說重設喻說。是則約法約喻。各明義。何以法譬不齊可為過乎。例如五教章因陀羅門云。此但從喻異前了也。況釋次上若一句。總含二意。望其第二意。則法譬相順者乎。次於經云差別不云無盡之難者。差別者。意顯影現而不雜亂之義。若雜亂則不可有差別故。十定品疏釋寶山影喻云體二邊故。能互現而無雜亂(已上)至下明德用中。具可引之。委可之。次於梵網經者。宗家網疏上云。問。此中與花嚴中因陀羅網何別。答。彼是帝釋網。此是王網。彼網在殿。此網在憧。喻意亦別。彼取寶珠成喻。互相影現無盡。此取網孔差別不同義故為異也(已上)解釋明鏡也。何不分兩經意。可混亂致難乎。問。縱雖論科名一切真實義相。任經明文可會論釋之髣髴。何必真實義是稱性圓融義乎。既上述世界相差別不同竟。下云如帝網差別。全同梵網經云。時觀諸大梵天王網羅憧。因為無量世界猶如網孔。一一世界各各不無量(已上)須校合今經文自知異。若許文相全同。何強分兩經意乎(是一)次若入若行去之一句者。論經此文故。論主不見此文。何以此文為法譬順之所見(是二)次於差別之言。意顯影現而不雜亂之義者。若爾者梵網經云各各不同。此亦如是。可意乎(是三)。
網疏釋者。自本許祖師釋。則不可致此難。今於解釋
抄。古德所以不開者(文)問。刊所立具足無盡德者。今十玄門中何門所攝乎。答。會解云。抄古德所以不開者下。初以因陀羅網門收之。若微細下。後以微細門收之。彼正棟此二門。今卻以二門收之。謂示現無盡現法無盡。此二已收具足無盡義。是以古德不開也。言細分別非無小異者。謂具足無盡。但取一重無盡故。上引經。又無盡。與出生無盡小異故。具足優婆夷小器無盡故。非約現。若約無盡是同故大同。若棟義別故小異也。據此刊定亦有妙理上引經則可知也。今但取無盡是同故。清涼但依古德爾(已上)意云。無盡三。一互現無盡。是帝網門也。二頓無盡。是微細門也。三出生無盡。是刊所立具足無盡德。亦名一重無盡也。若棟義別。則此小異。然約無盡是同故。今不開也(為言)問。若約無盡是同故不開之者。今家何開帝網微細二門耶。若云互現現有小異故。開為二門者。於出生無盡亦有小異。何不開乎。答。現約橫時。出生約豎前後。雖此小異。而望互現。則但是一重無盡之攝故。一門。可屬微細門歟。
疏。八見此花葉(文)問。託事顯法生解門者。此門立名之意如何。答。且如寄託有便之事相表顯法門。依此表示。令人生解了故。託有五種之事相。生五佛五智五位五乘等之解了。則無彼事相非即五智法門。更不待融餘法。即今此一事相。本自具足此等法門事相。餘一切法各各自具亦復如是。例如彼諸所明之表示思之。問。若爾與彼諸教有何別乎。答。五教章此問故。彼答云。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理。今此一乘所託之事相即是彼所顯之道理。更異也。具足一切理事教事。及上諸法門。不攝盡者也(已上)十玄門云。若三乘教辨即異事顯異理。如諸經舉異事喻異理。若此宗事是理。入法界經文。是體異即是理相影即是事(已上)准此可知。問。若爾今云託事顯法者。必約表示表法。局能顯所顯有便之事相歟。為當總託何事只生何之解。即顯彼法歟。答。既云見此花葉即是見於無盡法界。豈可必託五種事相。但顯五佛五智法門哉。即事。即三身十身等。只隨生解即其法故。探玄記釋緣起相由中第十門中云。此大緣起法。即無礙法界法門故。有託事顯法門也(已上)今疏同之。又今抄云。今明一事即法即入即依即正(等文)一塵出生無盡。遍例准思之。委如抄上釋當門之處。私以法性融通。及緣起相由二因料簡之。要者可見。問。託事顯法生解(云云)爾者局用歟。為通德相歟。答。可通也。問。既云顯法生解。爭通德相哉。令人生解了之義。可局用故也如何。答。今云生解者。學人託事自生觀解之義也。非必偏謂菩薩神力令機生解。但不可遮此義。以通用故。
疏。下云此花蓋等(文)問。清涼大師。引經何文證託事門之義乎。答。引昇兜率天宮品菩薩興供文證之也。付之正見所引文。但明以智行所生之供具供養於佛之旨。未必見託此事相表顯法門。何引之為證乎。是以十玄門。舉名號金色世界法界彌勒樓閣五教章舍那寶王雲。各證託事門之義。此等諸文。表顯法門云事分明也。今此等明證。引昇兜率天有何意乎。答。凡託事表之義。諸教中明之。若非帶因顯宗者。豈不濫彼三乘託異事相。表顯異理之義耶。然昇兜率天品。約供養具。明一因多因各生多果一果之旨意。顯一切幢蓋等事。即是萬行菩提分法。正是託事門之意也。故抄上云。故隨一事名多法門。以隨一事。即是無盡法界法界無盡故。法亦無盡。如下經云此花蓋等從無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託此別所表也(已上)滿足義理圓備。若非如是帶因顯宗者。一乘不共之表法。何可顯乎。但於背列祖所引之難者。今抄次下云如顯可重明即為寶等(云云)此總指彼所引之諸文。何況今疏全寫探玄記。一字加減。故知。今家引用此文者也。又十玄門云。一切一切蓋等事。是行體也(已上)豈非指昇兜率天品之今文哉。五教章云。如是等事云云無量。如經思之(已上)既廣指經文。何唯局執今略所引文哉。問。若一中具一切因者。中論觀時因果品(卷第三)出外人計云。中有因。中有果。皆成雜亂(云云二門疏。廣述外道小乘之妄計。中有果等義。各四句。今何以彼邪宗所立。為德之因由乎。答。離世間品疏抄明九世十世圓融無礙。而引彼中論釋成此等義故。鈔九下會通今難云。若執三時定性者。尚不能見無性之理。安知一中三耶。今由無性方互相由成無盡了(已上)今抄下文云。今所執故。以其過成稱性緣起(已上)此且約時明邪正不同。餘法准此可知。又此不局事事無礙法門。於佛法中。多中有果故。法界無差別論疏云。問。既在纏有染有淨。此淨德豈不同彼中計果。答。既各對妄相翻。即是相由緣起。既就緣說有。不同彼計。是故此有亦不有也(已上)。
抄。彼三段(文)唐經第二卷昇天品。見佛興供中。初明諸天興供。云以花蓋鬘網天樂天衣等。供養如來云云)次菩薩興供中亦二。初明行成依報供。後辨正報供。今所引三段文是。初依報文也。問。超過三界等者如何。答。疏全無釋
抄。下云出過諸天(文)問。出通諸天者如何。答。疏釋五上云。出過諸天者。勝故多故(已上)會解云。以前諸天供具。今指彼多果也(已上)意云。今菩薩所興之供具者。從萬行菩提分法。所出生之花蓋等故。供具即是無盡法界。託此花蓋等事相。表顯無盡法門。然彼諸天供具。不云從功德善根。所出生之花蓋等故。不可有表顯無盡法門。故云出過歟。問。正見諸天興供文云。咸於所起智慧境界心燒一切香。香氣成雲。莊嚴虛空。又於歡喜心。雨一切花雲。莊嚴虛空(等文)。
抄。經曰以從彼密(文)大疏五上云。第二一因中。皆果相似。一蓋以障塵若度能除蔽。二帳以庇蔭若悲為佛境。花以開敷如覺解清淨三法忍和悅用嚴法身○八諸法如夢。是佛樓託之所也(已上)。
抄。故經云。無著善根(文)問。今後九句一因成多云云)然所引經。云無著善根無生善根(已上)既一一因。何云一因乎。答。大疏云。第三無著下。一因多果。供無著無生但是義。無生約理。無著約智。此二契合方成一因。文中九句可知(已上)。
抄。如顯可重明(文)。
抄。金色世界(文)名號品云。東方過十佛塵數世界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文殊師利(已上)且託身土法門者。所居之土表所證之理。謂金色是不改之色故。表所證真理之不變也。今現見金銀之薄。雖銀薄變為黑色。而金薄雖經年全不改變。思之可知。能居之佛表能證之智。於不動根本智文殊師利後得智。故知。託身土之事。顯理智之法。即主伴之人。表本後之智。豈非當門之意哉。
抄。彌勒樓閣(文)源觀云。如善財童子樓閣前。暫時歛念。白彌勒菩薩言。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彈指其門。即開善財。則入已還閉如故。見樓閣中。有百千樓閣一一樓閣前。各有彌勒菩薩一一彌勒菩薩前。各有善財童子○以表法界重。猶如帝網無盡也(之)。
抄。火聚刀山(文)唐經六四。於上抄云九逆同五勢。已引之大疏
抄。故一一事即具無盡(文)問。鈔上總指中云。其同體成即德。乃此中託事顯法生解門。但名異了(已上)又釋第四諸法相。即門中云彼同體成即德。是託事顯(言取意)然今正釋託事之時。兩處云具足無盡於此(云云)如何。答。會解記意云。今觀前第七因陀羅門中。已會取具足無盡。攝在第六微細。第七因陀羅二門中。全同前總指中。云其具足無盡德即帝網門。亦微細攝並如下會(已上)此三門會通。即前後符合也。又上總指中云。相作相即相入相在。雖有小異而無兩門(云云)下正釋中。隨亦會通之。又上總指中云。彼不存廣狹。而存純雜。亦如下會(已上)下正釋中云。然此廣狹亦名純雜(云云此等並前後符合也。何但此託事門。與同體成即德。可令前後相違耶。故傳誤也。今詳前正釋鈔合云明知即是事事無礙。古立同體成即德。不於此。由前鈔云但名異了。今疏云見花即無盡法界故。今指義同也。又今鈔合云故一一事即具無盡之法。故立同體成即之德。不出於此。謂一一即是無盡者。是一一當體無盡法也。即是同體成即德故。前引彼自釋云一一即是一切諸法故。與下釋託事義同。明知。後人誤改易爾。不然即鈔前後相違也(已上取意)問。今見當門始末之解釋隨一即是無盡法界故。名託事門。以無盡義同故。此中攝具無盡德云事。上正釋下總結。實以分明也。例如帝網微細有無盡義故。攝具足無盡德。今亦有無盡義同。何不攝之乎(是一)凡略互顯者。聖教常途之習也。或標釋相望。或前。後對待。本書末書。若當部餘部。互一邊兼含諸義。其例非一。不足始論。若爾今亦可略互顯。何輒判後人改易乎(是二)若云後人改易者。恐上總指中。是後人改易歟。何必上總指是正本。於當門釋。後人改易乎(是三)抑有何道理。強以託事門攝同體成即德。不收具足無盡德乎(是四)如何。答。諸門相攝。專可依彼此釋義之順違。然彼師釋同體成即用。舉勝熱婆羅門刀山火聚。及彌勒樓閣無盡。並表顯法門之事。全是今託事門故。是為定業。然彼師釋具足無盡德中。未見託事顯之義勢故。不可攝之也。義云。會解記釋大誤也。貞元疏第一云。八託事顯法生解門者。見此一塵即是見於無盡法界。非是託此別所表。普賢塵毛皆是無盡勝因生故。此亦名具足無盡門本自具足(已上)若爾演義抄兩處釋。並見後人改易者。此貞元疏亦可誤乎。
疏。謂三世各三(文)大疏九下(離世間品)云。古人釋云。義說為九。寶有五。意云。如五日相望。前三為過去三世。從後取三。為未來三世處中取三。為現在三世。若依此釋。進無九世之體。退過三世之數。云何一念具九耶。今謂若不令九緣起相由。但以三世緣起相由。即九世成矣○總云一念者。前之九世相望以立。今末歸本。不離一念一念現在。是過去未來。是未來過去。自三世三世相由九十具矣。故以一融九。雖九而常一。以九別一。雖一而常九。九無礙。沒果絕言(已上)抄九下云○次古人下敘昔。三若依下。辨違。四今謂下曰正義。於中有三釋。一具約九世。緣起相由。釋設用九日。而為九世。於理無違。二但以三世下。以三世緣起相由釋。三唯就一念釋。二中先明九世○疏總云下。二釋成十世。其義可知。疏一念下。第三約一念成其九十。先成九世。此一念上雖因前後。而其三世全在一中一中之三。更互相因故為九世。本之一念故為十了。從故以一下。以一對九。互融相成結成上義。九約於義。一約實體體用相融故常九。障礙體用相奪。離一九相故同果海(已上)准此十世義。總四說。一以五日相望而成。二用九日而為九世。三但以三日作之。四唯就一念釋。問。三四何異乎。答。第三約三日故。亦可云九約於義。三約實體。例准可知。問。過未無法也。何得圓融哉。答。流轉章云。問。若前念不滅。後念不得生。以二不並故。既其滅已亦不得生。以無所依。故如。論云。滅法何能緣故次第緣。是故滅已無物。誰能後。答。二種一斷滅。二剎那滅。今非斷滅故不同無物。問。此剎那滅。若不同無物。應非是滅。答。是剎那滅。必引後故。不同無物。若不引後。非此滅故(已上)晉經須彌偈讚品云。因緣故生。因緣法滅(已上)准此剎那生滅。以生滅緣起法上之義用故。過未亦不同無物也。抄。然依舊解(文)問。舊解意。以五日作九世(云云)爾者清涼大師可許此義耶。答。進退過故。不許之也。付之。約三世鄰次相因。則自然以五日成九世也。謂過去現在。自是現在過去。彼過去未來者。豈非自是當現在現在哉。如是鄰次相押之時。現在現在。自是當未來過去現在未來者。即是未來現在也。是則鄰次相押之時。法爾自然。以五日成九世。全不可有進退之疑難。況今舊解者。即宗家所立也。何輒破斥之耶如何。答。雖似鄰次相因實有巧便。而三難。故清涼改之。無九世體。二過三世數。三不能一念具九世(云云)初二兩可知。第三難意云。古人意。但以五日作九世。而未顯五日。悉互為緣起之義故。不能此九世總為一念。爭成十世耶(為言)仍清涼作三釋。遮上三難也。
問。香象大師意。為以五日作九世。為三世互為緣起成九世。答(云云)兩方。若云以五日作九世者。正檢離世間品記釋。不必以幾日可作之。況花嚴問答意。但三世互為緣起成九世(見)故彼上卷云。且約一人相續。以作九世等者。過去畜生現在人。未來作佛如是三世。明難品云。一切眾生心。普在三世中。又云。一念無量劫等中過去中有三。謂一者過去過去。謂即自當時是畜生。二者過去現在。謂即其畜生現在人。三者過去未來。謂即其畜生未來佛。此為過去三世也。約現在三。謂一者現在過去。謂即現在人。是過去畜生。二者現在。謂即是人。自當時人。三者現在未來。謂即現在人。是未來佛。此現在三世也。約未來世三。謂一者未來未來。謂即其未來佛自當時佛。二者未來現在。謂其現在人。三者未來過去。謂即其佛。是過去畜生。此未來三世也。如是世法即是一念故為第十世。合總別十世(已上)此釋者。無爭以箇之三世。互為緣起。即成九世。全不見以五日作九世也。抑香象解釋中。何處有以五日作九世之釋乎。若依之爾者。今依舊解。以五日為九世(云云)豈非指宗家等義乎。是以至相十玄門云。如是十世。以緣起力故。相即相入。而不失三世。如五指為舉不失指。十世時。而不失十世(已上)既以五指為例准。豈非以五日為輒則乎。加之十世章。雖不分明云以五日作九世。而述三世相因鄰次相押成九世之旨。無爭以五日作九世也如何。答。十世章釋此九世。總於五位十門。此五位者即五日也。謂過去過去一謝滅。是但一門也。二過去現在二門。謂過去位中自是現在故。以現在望之是過去故。三過未來三門。一過去家。未來故。望現在。是現在現在故。望未來。此已謝還成過去故。四未來現在二門。五未來未來一門。並准可知。上來次第相由有斯九門(等言取意)第十門略之。既以五位成九世。豈非五日乎。但於花嚴問答釋者。
抄。法從因出(文)大疏九下。
疏。十此圓教法理(文)問。主伴門意。於教義十對。通可互為主伴之義也。答。兩方。若云通者。今見疏抄所引文。或云蓮花主伴光明主伴。或云人主伴修多羅主伴。並是就經之事儀。當會之法主名主。其餘輔翼等名伴。全非於教義法界法位一名主其餘名伴等之義門歟。故刊定記一(末)云。諸會中說普賢等類輔翼之眾。皆是果海菩薩。更相主助周遍法界。主主不並。伴伴不俱。主伴伴主成就(已上)准此全非約一全收等義(見)若依之爾者。今此玄門直談稱性之實義。更非一相之事儀。何局說主輔翼等之一往說儀。忘稱性融通無方宗矣。如何。答。凡所立玄門者。悉約稱性直談圓融。未必可拘說儀一相。故廣通法界一為主。其餘為伴。清涼云有力能攝者為主。無力所攝者為伴者。此意也。然圓經中說主伴義。多約說儀故。所引文並顯此旨。但圓經意。如是約說儀成主伴。亦約稱性故。唐經第一說眾雲集中。歎普賢生眾德云。此諸菩薩往昔皆毘盧遮那如來。共集善根。修菩薩行。皆從如來善根(已上)大疏一下云。云何共集互為主伴故。主伴三。迴向主伴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皆共集(已上)抄五下云。疏主伴三者。迴向主伴者。所修善根互相迴向。故今成佛遞為主伴同行者。同禪戒等行。三俱稱性居然相收(已上)問。抄六上云。前云共集。與佛德齊故為主伴(已上)此三主伴。若但示初二者。是諸教通談之義勢若云迴向同行俱稱性。即是第三如相主伴。圓經不共玄旨也。又疏序說儀周普及教起因緣(文)。
抄。又法界修多羅(文)毘盧遮那品(卷第一)說威光太子逢三佛中第二波羅蜜莊嚴如來云。其說法體性清淨莊嚴修多羅世界海塵等修多羅而為眷屬(已上)。
抄。若以餘經(文)問。以餘經望今圓經。可名伴之義耶。答。名眷屬不名伴(云云)問。既許名眷屬。何不名伴耶。答。會解云。鈔今言眷屬約當經中事等者。應作四句有唯主伴眷屬此方十住法門為主。餘方為伴。餘方為伴以非附本相從起故。不名眷屬。二眷屬主伴。謂如餘經但與花嚴為方便故稱眷屬不與花嚴俱時相帶圓融而起。不稱為主伴。三亦主伴眷屬。謂法界修多羅起時。攝剎塵契經。同起與法界經為輔翼。故名眷屬。而主伴起故。復為伴。四非眷屬主伴。謂餘經相望或外典等(此依集意已上)准此眷屬與伴有局異。故餘經名眷屬不名伴也。德齊等俱時相帶。而有正有助。如次名主伴。故餘經望圓經勝劣。故不名伴(為言)。
抄。今言眷屬(文)問。法界品末會。諸乘人。會中亦如是主經眷屬經。就主經一乘益。依眷屬三乘益(云云)是則當經中事也。爾者此眷屬經與彼餘經有何異。而此為伴彼不為伴哉。答。
疏。法既爾餘教義等(文)問。以理可有事無礙所依體事之義哉。答。不可有也。問。所依十對。每對各有二。謂一教義。二理事三境智等(云云)然今教義境智等並具舉二種。今何於理事但舉事為所依。而不言理哉。何況法界觀周遍含十門第一理如事門(云云)既理如事顯現如事差別何不為所依體事哉。答。前疏列所依體事中云二理事。今文處引決擇。可之。但於理如事門者。
抄。今以能依玄門(文)會解云。今詳。能依所依互舉為首。上所依為首。既云教義教義廣狹乃至教義主伴。今舉能依為首。合云教義理事境智乃至感應。而抄乃云教義理事時等。豈是與上互舉為成異耶。特未審抄意智者更詳(已上)問。會解記之所疑尤有其謂。如何可會哉。答。此事雖難思。而抄既云時門中教義時等。時門中之一句。既是總舉能依為首。故次云教義時等者。舉所具之十對所依。但為簡餘門教義等故。教義等下加二字。非是為簡前所依為首以顯能依為首故云教義時等。餘門亦准可知。
抄。然其後千(文)後千者。以能依為首。所成之千門也。前千者。以所依為首。所成之千門也。決擇云。依依各具十門門各具十依。門互帶依依互帶。實千。為頭別故。如云三七七三一故(已上)問。既為頭有別。則實可有千別。何云實無哉。今若實千者。下結成無盡中。云無盡法門等。亦有言無實歟。如何。答。門依相望。則只是語之表裹。故實千也。門相望。則能成有體力者為頭故。每門可別立故。即成具無盡法門普眼境界也。思之。

義鈔三下纂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