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疑端卷第四
輸入者 彭忠琴
一校者 毛小燕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毛小燕
散善義疑端目錄
一。三輩散善下。下輩善尋事。
二。一一品中下。十一門亙九品樣事。
三。意密難知下。意密體尋事。
四。貪瞋邪偽下。自力心三業調不調共簡事。
五。深信之心下。責今釋所據事。
六。一者決定下。佛法中軟心為障事。
七。二者決定下。三心出觀經何信三經耶事。
八。若佛所說等下。了不了義一代決判相違事。
九。此名就人下。何句為就人科耶事。
十。然行有二下。二行俱立信否之事。
十一。言正行下。二行二修同異決判之事。
十二。若依禮誦下。觀察為助業攝否事。
十三。過去今生下。何不論未來善耶事。
付。此中攝前雜毒善否之事。
十四。及自造罪下。三心退不退之事。
十五。願力之道下。道義前後相違事。
十六。三心既具下。三心願即行義決判之事。
十七。又此三心下。三心攝定善義決判之事。
十八。念佛者即專念下六念念佛可定善事。
十九。佛恐行者下。三心具足人何可有疑耶事。
二十。五門相續下。上三品中五門所據尋事。
二十一。第九門等下。中下一品無來迎由之事。
二十二。受苦樂二法下。苦法可非淨土因事。
二十三。十二部經下。指一經歟指多經歟之事。
二十四。所聞化讚下。上來諸品廣讚諸行之事。
二十五。簡謗法下。謗法攝不攝之事。
二十六。抑止門下。彌陀抑止耶釋迦抑止耶之事。
二十七。五逆已作下。已作人指闍王耶彼等他經得脫事。
二十八。無由得念佛名下。不能觀念故似轉教口稱何言念佛名耶之事。
二十九。正念歸依下。憶念者可觀念事。
三十。付屬名號下。諸師經名勸持付屬釋之事。
散善義中疑端(三十條)
一。三輩散善一門等者。問。何以得知三輩唯是散善人耶。故諸師意謂。是福觀雙修之人往生即彼國之品類也。又玄義云下輩無善唯知作惡。今何還言三輩散善即以三福為其正因。以分九品為正行耶。若言此輩本雖無善。臨終念佛為其善者。玄義非不引念佛文。而言無善。如何會之。又准下文。定散之外明念佛行。如言念佛不同雜散之業等也。若言臨終聞經等為其散善者。下品上生念佛之前雖有聞經。下二不然。若彼廣讚佛德為說妙法為散善者。下品中生但有散善無念佛耶。下下品云為說妙法教令念佛。妙法但是念佛教也。若言世福為下輩善故。今標云三輩散善一門義中。三福為因。九品為行。此明三福對三輩者。此亦難依。世出世善盡屬上中二輩因行。下輩既言無有佛法世俗善故。如是推尋。下輩都無應名散善。何言三輩散善義耶。又三福正因文在序中。何言正宗散善義中明此義耶。若言此非序分三福。正宗別有三福正因義者。出何文耶。又准下文。三福九品雜散之業。今言正因正行云何。
答。今言三輩散善一門之義者。上十三觀答韋提請說定機行。此三輩一門約佛自開福業分上中下根故也。但至諸師釋。所見既各別也。不足會通。彼執定散一機行故。不解定善示觀玄旨。故爾判也。今師意總而言之。三輩中攝上機上行事不可遮。如觀念法門說觀佛行者上品往生。又不可遮有福觀雙修之義。讚中云五門相續助三因等。其意也。然而是皆通門談也。別論之時。十三定機行。三輩散善機也。次至下輩無善難。此有多義。且述一義意。凡今三輩有二意。若約釋迦教論。三福九品因行散善往生一門也。今釋宣此義也。若約彌陀教分別之。上六品一切善凡夫也。下三品一切惡凡夫也。玄義遇大遇小遇惡之分別。即顯此義也。而以釋迦教意下輩令有散善亦有多義。或以念佛為行福為其善。如選擇集或以世善為其行。下文云世善上福標其意。是則三福各分三品。為三福正因九品正行義意也。或以臨終聞經等為散善義可有。下品上生釋。聞經如名雜散業。下中品讚佛。下下品妙法。能詮教皆聞經類也。所詮名號即念佛體也。次云三福正因文在序難。三福名言雖在序中。正因實義正宗顯故。今就散善一門義中明三福九品因行云也。必非云正宗有三福文明此二義。就義中有二云釋可得意也。次云三福九品雜散業難。是有與奪二門。攝入三心迴為直因時。與正因正行名。對念佛辨親疏等時。奪判雜散業也(云云)。
二。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者。問。何以得知九品皆有此十一門。且如三心難通九品。何者。至誠心中自利利他想同菩薩。迴向心中亦明二利。如是心行大機所能。中下二輩若為具之。又如下輩既言無善。豈有三心中迴向心十一門中第五六七八門義耶。
答。今此十一門。淨土行人聞教發心修行遂往生。預見佛聞法之益始終行相也。故以道理推驗。九品皆可有此十一門云也。但至難勢。三心行相可有廣略。釋文所述約上輩機廣釋也。中下輩機必不可同之。只可自利真實往相迴向等。彼禮讚所釋即其相也。而言三心通九品者。約其心體。不論行相廣略也。次至下輩無善難。今作十一門有總料簡各料簡二途。總料簡轍三輩散善故。不可言下輩無善。各料簡時。下輩文前標善惡二行言。有十一門中受苦樂二法名言。是則約彌陀教意。善惡皆為機顯願力益故。第六門中。或明善受法。或明惡受法。至第八門。或迴惡心。可成十一門義也(云云)。
三。隨機顯益意密難知等者。問。隨何等機顯何等益。又意密者。其相云何。又如次文及前序中。亦有何等為三之問。何特至此作是釋耶。
答。何等機者。定散機也。何等益者。往生益也。意密者。說定散二機往生。其意密在弘願念佛一道。所謂此三心本願中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心為體故。彼一念十念行可為正因正行體。此意未顯故。名意密。自問自徵。後答三心名數。顯意密法也。下釋云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專稱。即此義也。次前後文有。何等為三徵問云難。今釋義所推。彼皆為顯意密義也。所謂雖說當修三福。雖標三種眾生。佛不自問自徵。此等眾生面面預往生益義意密難知故也。但彼意密此三心中。顯故。故付此文作此釋也(云云)。
四。貪瞋邪偽等者。問。五濁凡夫誰免此失。如前文云當今劫末眾生惡性難親等。況深心中自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今此心中作此嚴誡。豈非二心作鉾楯乎。若言此簡身口現善。意業不善。若其三業相應行人。雖是凡夫具足煩惱。非今所簡虛假人者。次言雖起三業苦勵身心若為消之。又如下文云。真實心中口業讚嘆。乃至真實心中意業觀察。此歷三業皆簡虛假勸真實心。何以身口為外意業為內。論其相應不相應耶。又今既對彌陀因中三業真實。誡虛勸實。凡夫縱有隨分三業相應之善。爭得為淨土真實因乎。若言此是引聖勵凡。未必全同彼因行已方可生者。道理未盡。既引聖行。簡凡夫行以顯雜毒善不生由。若其凡夫雖未同聖亦得生者。因豈立乎。
答。此釋意者。凡夫行人不顧自心惡性。自作賢善精進之念。修三業行時。六賊內侵墮虛假雜毒事嫌也。外現者。三業行相也。內懷者。三毒惡性也。故凡夫位欲成真實之業者。於三業善無現賢善精進之相意。於三毒性深識知其過。捨自力歸他力。成清淨業可思也。雖起三業以下釋意。得此旨可見。次引彌陀因中真實意者。為令今行者歸佛淨業也。言意真實淨業唯彼佛因中行也。凡夫若欲成真實業。宜歸彼佛成淨業也。是則示觀緣中隨緣起行煩惱賊害簡。以專念業名清淨業意也(云云)。
五。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者。問。何以得知是深信心。如起信論。亦明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也。其中自釋第二心云樂集一切諸善行故。又天台釋今深心云佛果為深等。今釋抑有何所據耶。
答。今釋意者。以此三心合本願文成其義。兩經可一徹故也。故深心彼信樂心深信心釋也。諸師意未入此玄旨。猥借諸教義釋今意事。非經本意歟。上文云意密難知。蓋此意也。若強欲會通。起信三心。總而言之。通諸行法位也。今釋意者。別而言之。在往生行之義也。例如四修法約念佛。天台釋亦非相違。今深心信佛智法故也。能能可思之(云云)。
六。一者決定深心等者。問。夫佛法中軟心為障。若發此信心必軟弱。豈得決定往生心乎。又此品人既言大乘極善凡夫。何意強勸發此言耶。
答。此淨土宗骨也。注心可思。夫淨土一門。為根鈍障重機云事。一宗大綱也。故入此門人。先信知自身機分可如此。就中今三心弘願領解心也。弘願所為無善凡夫也。故專可取此信。但此機上信願力法。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安心時。更無疑怯心。是則自力機分。無有出離之緣也。歸他力頓入佛家。若自心一分力量有思。決定歸他力心不可有故也。仍雖大乘極善凡夫。弘願領解時。必可發此信也。三輩機皆常沒凡夫故。極善稱且隨分善也。又願力所成正行名也。更非自力功。仍無相違也(云云)。
七。二者決定深信等者。問。今此三心出自觀經。何要須信三經說耶。若信三經為發此心。或有行人。但值觀經不聞二經。為之如何。
答。此難不爾。釋意者欲顯依今經所發信心相時。方就三經所說述其意許也。必引三經後方可。生此心云非。縱依觀經一部說取決定往生信。所信法體願力為本可信要門教。此二尊教亦諸佛證誠了義為體故。自可當信阿彌陀經。縱三經具引。不解二尊諸佛教意。即不發此信人也(云云)。
八。若佛所說即是了教等者。問。了不了教名通大小。於大乘中。且依涅槃。小乘半字名不了教。大乘滿字名了義教。若依深密。縱是大乘。諸隱密語名不了教。諸顯了語名了義教。此等皆於佛教分別。未聞佛說偏名了教。菩薩等說總名不了。宗家此判出何經耶。然論師云。素但覽言因別意趣。阿毘達磨依法相說。故有滅後四依菩薩。造論申經了其未了。如攝論云。復有四意四依。一切佛教應隨決了。即此義也。而今偏勸唯信佛語。言不可信菩薩教者。似撥四依弘經大士。不違涅槃之極誡耶。
答。今釋實異常途說。此依智論五種起說等判歟。以佛自說為勝。餘四種說待佛教許佛說故。又尋佛經中有了不了由。佛隨自意語了也。隨他意語不了也。而隨他意語者。順菩薩等因位情所說方便教也。仍菩薩等教望佛隨自說。皆可云不了道理有之。是則涅槃三意語文意也。四依論師依此了義教訓。依佛了義隨自語。了隨他不了教時。有四意四依等分別也。素多覽言因別意趣等論文。其義可准之。佛三藏中。阿毘達磨藏決判法相故。滅後論師專所依學也。非云論師說為定量佛說不了。而又滅後諸師互有空有等諍。仍今釋意勸唯信佛語。不依菩薩論藏也。依經依論不同自西天有之。彼經部依經為定量。有部依論為指南等也(云云)。
九。此名就人立信也者。問。前文既長。從何句來為此科耶。無標有結。有別意耶。又言人者是誰人耶。
答。此有二義。一義云。上二種信心即就人就行二種也。而初略釋後廣釋。故上文又深信者以下。廣釋第一就人立信也。標文雖略。以結示之。今釋前後此例多。此義意信機名人也。一義云。就人就行信心。上第二信下分之也。故初舉三經佛語者。第二信總釋也。就此三經有能說人有所說行。又深信者以下。就其能說人立凡夫決定往生信。此義意者。人者說人也。說人中有五種。就佛說可取決定信。行者往生行也。此有正雜二行助正二業等不不同。就正行正業可取決定往生信云也(云云)。
十。就行立信然行有二等者。問。為就二行俱立信耶。為當云何。若言二行俱立信。下文既辨二行得失。就有失行豈立信乎。若言唯就正行立者。既許二行同往生行。何於雜行不立信耶。
答。有二義中。就正行立決定往生信云義。當文正意歟。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釋。并心常親近憶念不斷等所判分明也。但自餘雜行迴向可。生非不信。然而以之不取就行立信歟。例如就人立信。菩薩等說非不仰信。今所信正如有佛說(云云)。
十一。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等者。問。此中二行與禮讚中專雜二修。同耶異耶。若言同者。正雜二行似約行體。專雜二修應論修相。若爾縱是正行。若雜餘行可名雜修。縱是雜行。若專一行可言專修。故知二修二行異也。若言異者。今明正行。即言專依專讀專想等。豈非專修名正行耶。若許專修名正行者。雜行亦應雜修名也。又禮讚明二修得失。結言二行得失。明知二行即二修也。
答。二行二修同異。古來諍論也。取要言之。二行所修行體也。二修能修相貌也。以之為異。而二行二修名義各相依立。非專修無正行名。非正行無專修德。非雜修無雜行名非雜行無雜修失也。故今釋云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為正行等。專修行名正行。又云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等。約正行德成專修義。雜行雜修相依立事。翻之可知。所謂可言不專依往生經行行者名為雜行等。是雜修故。其行名雜行意也。釋文云自餘諸善悉名雜行。顯此意也。又云若行後雜行即心常間斷等。約雜行失顯雜修義也。今文如此。禮讚同之。二行二修更無異轍者也。而他門學者於二行各可有二修云。成二行二修各別義。甚乖釋義。今一片疑。且借彼見解設假難歟。其誤如研覈抄中委責(云云)。
十二。若依禮誦等即名為助業者。問。觀察亦為助業攝耶。若言然者。似乖道理。凡助正者。如世主伴。主勝伴劣。助正亦爾。然觀功深。稱名淺行。故諸師意。觀正稱助。今釋翻之。有何由耶。若言稱名順彼佛願故立為正。觀則不爾故屬助者。願中乃至十念之言。誰定唯是稱念念乎。如彼論注安樂集等。解十念義正約觀念。宗家亦云專心想佛佛知人者。豈非讚彼十念念乎。
答。此諸師今師宗義不同也。諸師意。依心起行諸教意以來判故。以定心三昧為主。以口稱三昧為伴。是釋迦教中一分義也。所謂能請重也。今宗義不爾。乘願為緣故。以本願稱念行為正業。觀察以下為助業也。此亦論中名義相應宗本也。彼五門皆與名義相應可行。是則助業位也。今讚云五門相續助三因。即此義也。而願中十念體。正聞名信樂一念。助正不離故。或時此念中攝想念。禮讚等念亦爾也。此時從十念中開出五門。法事讚專心想佛釋此意也。此攝助從正意也。故先云人能念佛佛還念。顯正業體。次云專心想佛等。助正不離故。兼想念也。然而助正別論時。稱念為本願宗可得意也。注論安樂集解十念時。先約時節。次約觀想。後約稱名。是非言本願十念必有此三義。本願十念為顯但稱十念。先出時節觀想等十念也。可勘見文始末。凡家意。依十住毘婆娑稱名易行宗。成敗論五門。五門皆名義相應行門得也。故稱名正業宗義。全同今解釋。不得注意人。觀念為宗見歟。甚非注者素意也。安樂集等同之。更不可有異義(云云)。
十三。過去及以今生等者。問。何不論未來善耶。又問。此中攝前雜毒善否。若言攝者。前文既言迴斯求生必不可也。若言否者。普攝自他凡聖諸善。過去自善及他善中。豈無雜毒虛假善乎。又過去善若已真實。何由流轉至于今乎。依之而言自善中過去善者。專是雜毒虛假善乎。
答。不論未來善。若聖道門意者。遠期佛果故。至三大僧祇未來善。依彼極果迴向。華嚴等教令迴向三世善。往生要集迴向門中兼明迴向菩提義故。即聚集三際善可迴許。今釋且期淨土門近益故。言過去今生善也。今生中有已修善未修善。未修善名未來善。分攝三世義有之。但淨土宗意。遠非不期佛果。以此邊言者。還可同要集義。況依三世相入道理時。一念迴向。善無不攝也。無行不成釋義深可思之。就次問端答雜毒善攝否。先可解彼雜毒善義也。凡言善者。本來清淨。皆淨土菩提正因。安心邪時者。立雜毒虛假名。此雜毒位迴向必不可也。而今迴向。真實深信心中云時。安心成正念故。彼雜毒善併歸清淨業體成淨土正因也。仍可言攝雜毒善可判不攝。例如二乘行。本來菩薩道小心時小善也。小善迴心。入大彼可云二乘成佛。又可云不成佛。涅槃經中說闡提成佛不成佛義。又如此。不捨彼邪見不成佛。捨又非闡提。故說闡提不成佛。而闡提迴心成佛。說闡提成佛。今雜毒善攝不攝。此等道理可例也。取要而言之。可答攝雜毒善也。但是從本立名名也。攝時非雜毒善故也(云云)。
十四。及自造罪退失者。問。具三心者有退失否。若言退者。何名金剛志乎。若言否者。此文云何又此心既常沒位中凡夫所發。豈免退乎。
答。三心退不退論。古來未決。且存不退義。如一片難。名金剛志故不退也。但至今釋。一義會云。是暫退也。非永退今云。此釋非言三心具足人退失。或行一分二分位言退失故。第三迴向心未成就位也。守護此退不迴顧名迴向發願心故。還是三。心不退文証也。次言常沒位凡夫所發難至。論自力心本。退分善心事不及言。然而佛力住持故不退為三心益也。言蒙光觸者心不退。即其証也。
十五。乘彼願力之道者。問。前言道喻眾生願心。今何言彼佛願力乎。若言前願名彼願力者。此中既言順二尊意。何指前文言彼願力。況願力言甚不相應。如上文云乘彼願力定得往生。此中合喻豈有異路乎。
答。此釋前後文意者。眾生願心即顯佛願力道也。其故眾生願生心。願力所成道故。本願中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即其文也。西岸人言我能護汝。即轉眾生願心我願力道意也。他門人。今願力言。行者三心力也云歟。違上乘彼願力法說。敢不叶文意也(云云)。
十六。三心既具無行不成者。問。三心但可願心而已。那忽言無行不成乎。若言具三心已隨修諸行。無不成故作是釋者。經文為是別時意乎。
答。今此三心非唯願願。釋成願行具足願。待後起行非言無行不成也。他門學者言待後行故。經文墮別時意。如難研覈抄。付今義。三心位成願行具足道理有二義。一義云。言無行不成行者。玄義所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行也。言意者。三心能歸心也。即剋南無二字。此心所歸阿彌陀佛也。彼佛名義功德成往生行體故。無量無邊功德名號。是言無行不成也。仍三心一發。一念成無上大利。即便往生也。不知此他力行成輩。可生唯願見故。釋三心既具無行不成等也。一義云。迴向心中。迴自他凡聖善成得生想釋抑諸行無行不成結也。此二義終可會一義。即是其行名義功德。即彼萬善體故。真實深信歸命心中。迴自他善為往生正因故。自他萬行佛功德非云事無故(云云)。
十七。又此三心亦通攝定善之義者。問。此心既在散善門中。何以得知通攝定善義乎。又言攝者。為以三心為能攝攝定善乎。為以定善為能攝攝三心乎。
答。此三心如來隨機顯益意密法故。凡得往生者。發此心以無不正因。所謂本願中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心故也。仍文者雖出散善門。義者通定善門也。次能攝所攝義。二義共可有之。先以三心為能攝義意者。定散萬行入三心中成得生故也。次言所攝義者。此三心從定善示觀領解出故。可攝定善義也。雖有二義。能攝義可為正(云云)。
十八。念佛者即專念等者。問。案涅槃說。六念即是念佛三昧也。今言專念阿彌陀佛三業功德等義亦似之。故要集云。十六想觀亦不出此。若爾以此屬散善者。於義豈無鉾楯失乎。
答。難勢實爾也。但六念行可通定散故。今經暫取散善邊為散機行。涅槃約深行者為定善也。要集意。以十六觀攝修行六念。其義又在之。仍可存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
十九。佛恐行者懷疑等者。問。三心既具。更有何疑。若具三心仍有疑者。縱言我來。豈不疑乎。
答。是佛大悲深切愍念凡夫行者志述也。故言佛恐行者等。宣恐慮意。必定非言可疑。有義云。此文意。大經疑惑胎生顯此經九品行人(云云)此義必不然。辨定三心釋義分明故也(云云)。
二十。五門相續助三因者。問。准餘處說。五門五念。三因三心。然此品中雖說三心。五念未見。今依何文作是讚乎。
答。從修行六念迴向發願二句開出五門也。修行六念始念佛中有三業門。即上釋言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身業功德乃至意業功德。是三念門也。迴向發願即餘二念門也。仍如此讚也(云云)。
二十一。第九門中得生益者。問。於九品中唯此一品不說來迎。有何意乎。縱是文略。釋義可存。只言得生。復何意乎。
答。此品不說來迎可有多由。一者略故不說。其義上上輩文前預解畢。故今是不釋也。二者此一品行相有多含義。或可戒福下善。或世福上善也。戒福下善次上中中品來迎可有此品。世福上善邊次下下上品來迎即可是。仍此品中暫不說之也。三者此品行人平生善行未聞佛法故。臨終始聞法發心。即第八門中含三心義。顯正因益時。即便往生故。別不說第九門來迎。仍今釋只釋明得生益。同上即便往生義也(云云)。
二十二。受苦樂二法不同者。問。簡機堪不受法不同。可在九品正行差別。然其苦法非淨土因。何論簡機受其法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簡機堪不受法不同有二門。一釋迦教意定散二善為正行時。簡機受法。上中二輩說相正顯此義門也。二彌陀教意善惡共為機時。立簡機受法名。此時受法唯為顯機差別也。行名必非淨土因。今下輩言善惡二行文前。言受苦樂二法不同等。此意也。一義云。今言善惡二行。言受苦樂二法。十惡破戒五逆罪障消滅。即顯成十善持戒孝善等淨體義故。受惡法機差別成。即成分正行差別也。仍如此釋歟(云云)。
二十三。聞經十二部等者。問。經言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者。但可一箇大乘經名總名十二部經題耳。如前文中或云與修多羅合。或云與十二部經合。即其例也。然今言聞經十二部等者。以何等經數為十二部耶。若言即以修多羅祇耶等為十二部者。可言十二部名。何言首題名耶。若數花嚴大集等經假令為十二部者。大乘諸經部類既多。何必以其十二部為數限者乎。又如是數十二部。於餘經中有其例乎。
答。是有二義。一義云。十二部經者。非一經所具十二分教。下文言以聞如是諸經名故故。釋多經也。是則修多羅祇耶等十二部為別經首題。讚嘆多經功德歟。即如彼未曾有經大方等。以十二部隨一為一經首題。但上文言與十二部經合。大乘修多羅具十二分教名也。各據一義故。勞不及會通。一義云。花嚴大集等十二部歟。既說諸經名。西天法十二部大乘經受持讀誦解說讚歎儀式有之歟。
二十四。所聞化讚但述稱佛等者。問。若爾上來諸品廣讚諸行。若為消之。又依此義者。何復還言非但念佛等耶。
答。上來諸品讚嘆諸行。念佛所成正行故也。至今品顯其意密時。對所成法讚能成法也。然而用不離體。末必依本。故釋非但念佛等也。上化讚顯能詮所詮義。下結文述能成所成意也(云云)。
二十五。今此觀經下品下生簡謗法者。問。文雖未的言謗法生。而言具諸不善。亦未云除謗法。何以定判簡謗法乎。故群疑論云逆謗俱取。師資相違如何通之。
答。雖有具諸不善言。分明不說謗法。猶是抑止意也。故今釋就現文言簡謗法也。然而具諸不善言又經重可通。故約攝取密意。群疑論言謗法共取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也(云云)。
二十六。此義仰就抑止門中等者。問。抑止門名出何經論。又此義與群疑論中前遮後開。及與已造業未造業義。同異云何。又問。言抑止者。為是彌陀抑止乎。為其釋迦抑止乎。若言彌陀抑止者。理則不然。未造抑止。已造攝取。理合一佛一化始終。若彌陀願抑止未造。釋迦觀經攝取已造。於其二佛成道出世中間十劫眾生之中。若有已造五逆之者。誰發大悲攝取彼乎。又其中間十劫眾生。乃至彌陀未成佛前恒沙劫中十方眾生。但知法藏菩薩本願不攝逆謗攝餘十惡四重人乎。若許然者。菩薩本誓即非弘深。誰有歸之結其緣乎。此與感師責破信行禪師義同。如何消之。若言釋迦抑止者。此亦難思。唯除之言既出願文。誰言釋迦之抑止耶。
答。抑止攝取名言。諸經律論散在。或云折伏攝受是也。律藏中數有此言(云云)次群疑論所出前遮後開已造未造二義。二家所解也。今釋合彼二義成一義歟。所謂未造時抑止。已造時攝取也。次釋迦彌陀抑止攝取。古來異義也。即兩樣疑互成一義。其中今可言釋迦抑止攝取也。既上文云如來方便抑止。下文云還發大悲攝取。一佛一化始終事。釋義顯然也。復約已造未造論抑止攝取事。可有一佛一化內。如一片難勢。但至云唯除言出自願文難。此言既在不取正覺後。還是釋尊方便言可消歟。是則願中十方眾生言不漏十惡五逆謗法闡提故。眾生憍本願不憚重罪事恐。釋尊且於未造業時雖加說此言。觀經時既調達闍王造逆人出來故。還發大悲以本願十念攝彼重罪也(云云)。
二十七。其五逆已作等者。問。誰已作耶。若指闍王言已作者。彼至涅槃方修懺悔得無根信。何言今經下品生中攝得生耶。若言其人雖非今經當機。其罪已起為經緣故作是釋者。調達五法謗佛正法。何言謗法罪未造故仍抑止耶。若言未必言誰人造。只言抑止約未造罪。攝取約其已造說者。此義不可。若如所解。本願既約未造罪義雙抑止之。觀經何不約已造義雙攝取耶。又觀經中何必五逆約已造攝。謗法約未造更抑止之耶。
答。此亦有二義。今一義。指調達闍王可為已造人也。但至云彼他經得脫人難。今約發起邊雖指二人。正機正在未來故。正說顯未來機得益也。次調達五法雖立邪法。既立邪三寶行化故。非上品謗法。只是中下謗法所攝。不說已造歟(云云)。
二十八。無由得念佛名者。問。經言不遑念佛應稱佛名。不能觀念故。似轉教稱念。諸師所見多存此義。今言念名。有何由乎。若其無由念佛名者。後言具足十念稱佛名等云何。
答。諸師釋實爾也。而今釋深意者。下下品機顯至極障重下機時。於念佛三昧中。猶有失念位事令知也。就之有二義。一義云。上云不遑念佛意念也。次云具足一念口念也(云云)一義云。上念口念也。而云不遑。行者自不相續故云不能也。依之知識加力驚勸。令具足十聲歟(云云)二義中始義順文歟。後義亦非無其理(云云)。
二十九。何況正念歸依者。問。經言憶念。應是觀念。若爾可言正念觀察。如觀音觀言何況諦觀等。今只言歸依有何意乎。
答。此釋最有深意也。諸師所解如所難。今即不爾。比校顯勝意。觀佛念佛相對顯念佛勝故。云但聞佛名。顯觀佛三昧聞位益。是依能詮方便聞所詮佛名位也。何況憶念者。住所詮法安心起行位也。故約念佛三昧行釋正念歸依也。示觀緣中云依下觀門專心念佛意也。但此念佛位非全無觀念。即正助合行憶念亙觀念也。所謂上專心念佛注想西方義也。然而今取正業體正念歸依釋也(云云)。
三十。付屬彌陀名號等者。問。諸師意云。前立經名有二。於中勸持初名故。云持無量壽佛名也。此乃諸經有其例故。且如觀佛經。立多名已言汝好受持等。只是勸持經名也。此義云何。
答。諸師所解縱言勸持經名。不順今經文相者。不可依用。今經說相從觀門入念佛。比挍題勝。又若念佛者當知此人等讚嘆畢。付屬持無量壽佛名。無諍勸持佛名也。但經名中無量壽佛即亦佛名。釋名門釋南無阿彌陀佛畢。仍縱付屬經名。釋佛名更非相違。觀佛經等例必不可一同歟(云云)。
觀經義中百二十疑訖。
此釋一部四卷。淨教之樞鍵也。但以文義幽隱意趣源玄。淺智疑端不可稱舉。今且略出一百二十條。可謂九牛之一毛矣。然此中有舊疑有新疑。有實疑有假疑。有深疑有淺疑。雖有此等差殊。莫不為決一宗要義以成安心住行者也。然則諸方明匠對此迷方指其徑略焉。時也寶歷癸未春三月日。
西郊隱士顯意謹記
右疑端者。去年(壬午)因有學者請出之。然彼詣于一兩人所乞其答釋。數日淹留書寫而已。不敢解之(云云)故又彰名字遣信求決。有言。條數繁多不遑具釋(云云)仍更以朱墨點次第略之。朱點四十八伴。墨點一十六條。重請諸賢。隨意答之。於此猶拒不答者。誰信前所陳乎。又若言問非故不答者。此亦不然。答法非一。何其不作反誥答哉。此數件問。豈唯一向應捨置乎。抑求決之意。不為自舉凌他。今聞諸方學者不論自門他流。互有臆說妄談。欲令彼等見此警策入于正路故。揚短疑請師高判。幸有於宣正法之人。何不同此志也。
癸未冬日顯意珍重
凡斯草書者。著淨家之明法。而以極厥規摸之大矣。其書雖存。而轉寫者鮮矣。為濟墮弱者。令此鏤良梓而已。
時正保(乙酉)歷舞射吉辰
願主三陽員外小比丘愚翁
淨土疑端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