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五
沙門阿寂記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之餘
三從然此下。明辨通序有無中。自分為三。初明梵本闕無。二明闕無所由。三明例加。
初中。然此經梵本者。指三千頌略經之梵本也。闕無通序者。夫顯密諸經初必有五成就。所謂一信成就。二時成就。三教主成就。四住所成就。五眾會成就。是名為諸經通序五成就也。然此三千頌梵本。略不置此五成就。故云梵本闕無通序也。
二從阿闍梨下。明闕無所由中。阿闍梨者指善無畏。是則一行私語也。阿闍梨名義如先釋。其德行如具緣品所說也。毘盧遮那大本者。是則指鐵塔誦出十萬頌廣本也。彼大本雖有通序。傳法聖者以廣博難持故略不置之。故云以浩廣難持故也。傳法聖者者。指龍智阿闍梨。即是善無畏阿闍梨傳教傳法之師範也。採其宗要者。採猶取也。十萬頌文雖廣多。肝要宗骨不出三千頌。故云文義略周也。以非大經正本等者。彼三千頌略經非十萬頌廣本。故云非大經正本也。正者非待邪之正。是非鐵塔誦出之本故。且云爾也。
問曰。若然者今此三千頌略經。文義共減略耶。答曰。不爾。夫文雖略。於義滿足圓滿。與大經正本毫末無異途也。所以者何。自本今宗意一塵即法界。法界即一塵一身即一切身。一切身即一身。一字即一切字。一切字即一字也。故廣則法界同體也。略則含藏一字。所謂阿字具無量義含無邊德。故此經開題云。如是諸字門。皆以初阿字為本體。所謂阿字則大日之種子真言。此經以此一字為體。此經始終唯說此字義。此字具無量無邊義。且說少分(云云)故知大本雖廣多。只是說阿字字相字義。今此略經亦說此字字相字義故。都無異途也。何況今經所說諸尊字印形像。是十佛剎微塵數大眾上首字印形像也。故一一真言一一印契一一形像。各攝在十佛剎微塵數諸尊字印形像。是則提大網網目自舉。說上首字印形像塵數眷屬字印形像皆悉攝盡之。豈於義與廣本有異途耶。故云雖真言行法文義略周也。略者非廣本故。周者於義足故。周猶遍也。又普也。彼正本雖有通序。略經梵本略不置之。故云不題通序也。
三從今以下。明例加中。今以例加者。今披覽傳譯諸經。皆悉初安通序五義。故以諸經例故。此經亦置通序五成就。故云今以例加也。於義無傷者。是則非啻得例於諸經。亦得義於十萬之梵本。故云於義無傷也矣。
四從薄伽下。明教主成就中。自分為七。一明別標。二明論師所解。三明疏家正判。四明引論經義。五明持眾德義。六明歎德總稱。七正明教主體。
初明標。自可見。
二從論師下。明論師所解中。所謂者指佛地論等也。師者指天親等也。具有六義者。一者自在義。二者熾義。三者端嚴義。四者名稱義。五者吉祥義。六者尊貴義也。故頌云。自在熾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云云)以如是等之義故。云論師乃至六義。
三從今此下。明疏家正判中。亦分為三。初明法說。二明譬說。三明合譬。
初中。今此宗者。總指真言宗。別指此大日宗也。薄伽梵是能破義者。薄伽梵者是梵語也。此云能破煩惱。故涅槃經第十六云。婆伽婆者。婆伽者名能破。婆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婆伽婆。又能成就諸善法故。又能解諸法義故。有大功德無能勝故。大有名聞遍十方故。又能種種大惠施故。又於無量阿僧企劫吐女根故(云云)此經文正會疏家之所判。兼貫論師之六義。所以然者。能破煩惱義。經與疏符合自可見。次經有能成就等之六義。此即與論師之所解名異義同所謂經言有大功德無能勝故者自在義。經言又能種種大惠施故者熾義經言大有名聞遍十方故者稱名義。經言又能善解諸法義故者端嚴義。經言又能成就諸善法故者吉祥義。經言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女根故者尊貴義也。列文雖不次於義無相違。故以配釋。但大小義別。思度可知之。
二從如人下。明譬說中。如人執持利器等者。世人所持之弓箭刀杖等也。是即加行位也。多所摧伏者正殺害其怨讎。是則根本位也。其未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跡故者後喜位也。言如加行根本後喜之三決定後稱為殺害人。故云如人執持乃至為能破者也(云云)
三從世尊下。明合譬中。以大智明者。大論第七十七云。大智明者所謂六波羅蜜(云云)此中六波羅蜜者。前五波羅蜜是福也。所引也。第六波羅蜜是智也。能引也。若遠離般若波羅蜜。不得五波羅蜜之名字。不得波羅蜜之名字故不能到薩般若。故大論八十二云。譬如日月周行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照五波羅蜜多有所益。須菩提。譬如轉輪聖王若無輪寶不得名為轉輪聖王。輪寶成就故得名轉輪聖王。五波羅蜜亦如是。若離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不離般若波羅蜜故得波羅蜜名字。譬如無夫婦人易為侵凌。五波羅蜜亦如是。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壞之則易。譬如有夫婦人難可侵凌。五波羅蜜亦如是。得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不能沮壞。譬如軍將鎧仗具足。鄰國強敵所不能壞。五波羅蜜亦如是。不遠離般若波羅蜜。魔若魔天若增上慢人乃至旃陀羅所不能壞。譬如諸小國王隨時朝侍轉轉輪聖王。五波羅蜜亦如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譬如眾川萬流皆入於恒河隨入大海。五波羅蜜亦如是。般若波羅蜜所守護故。隨到薩般若。譬如人之右手所作事便。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如人左手造事不便。五波羅蜜亦如是。譬如眾流若大若小俱入大海合為一味。五波羅蜜亦如是。為般若波羅蜜所護。隨般若波羅蜜入薩般若。得波羅蜜名字。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導。王意欲住輪則為住。令四種兵滿其所願。輪亦不離其處。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般若。常是中住不過其處。譬如轉輪聖王四種兵。輪寶在前導。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導五波羅蜜到薩般若今此中舉十一喻。總說五波羅蜜離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之名不到彼岸。明知前卷所說大智明所謂六波羅蜜者。是則非但施但戒等波羅蜜。彼五波羅蜜為般若所照同得波羅蜜共到無上道之岸。福智圓滿悲智平等而諸波羅蜜無差別之相。故大論同卷引經云。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諸波羅蜜無差別相。云何般若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第一最上微妙。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諸波羅蜜雖無差別。若無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因般若波羅蜜。五波羅蜜得波羅蜜名字。須菩提。譬如種種色身到須彌山王邊皆同一色。五波羅蜜亦如是因般若波羅蜜到薩波若(云云)如是福智平等六波羅蜜名為大智明也。若不得般若力。五波羅蜜不得名為波羅蜜。又不得為大。故論云。如諸異色到須彌山邊皆同一色。不得言餘物色皆同。何以獨稱須彌為大。檀波羅蜜等亦如是。雖無差別。皆是般若力故。不得言大。何以獨般若為大(云云)故知六波羅蜜共被云大智明事者。偏依般若之力也。又依十地論有七種智大。所謂一集智大。二應化智大。三加持智大。四入細微智大。五蜜處智大。六入劫智大。七入道智大(云云)明者。且如華嚴第三十云。有十種明。何等為十。第一善知他心智明。第二無礙天眼智明。第三深入過去際劫無等宿命智明。第四深入未來際劫無礙智明。第五無礙清淨天耳智明。第六安住無畏神力智明。第七分別一切言音智明。第八出生無礙阿僧祇色身莊嚴智明。第九一切諸法真實智明。第十一切諸法滅定智明(云云)又智者是光明義常住義也。如大般涅槃經第十九云。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是光明名為智慧。智慧者如是常住。常住之法無有因緣(云云)是則本有常住智慧也。此本有常智離修因證得之分故云無有因緣。故知今智明者。從體云智從用云明。體用無礙故智即明明即智。無二無別而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是常住不變之義也。故今大智明者。指如是常住不可思議之理智也。凡三世十方諸佛菩薩諸有所作莫非為此大智明(云云一一有細釋恐繁不抄)又佛智有二種。如大論四十六云。讚佛智慧有二種。一者無上正智名阿耨菩提。二者一切種智名薩婆若(云云)又同論八十四云。佛自說一切種智義有二種相。一者通達諸法實相故。寂滅相如大海水中風不能動。以甚深故波浪不起。一切種智亦如是。戲論風所不能動。二者一切諸法可以名相文字言說。了了通達無礙。攝有無二事。故名一切種智。又云。須菩提言。云何為一切種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復次諸法行類相貌名字顯示說。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此等諸教符順之釋如是。若直付今宗作釋者。大者五大。智者五智。明者理智圓明之德。名之為明。與大論文異義同。是正指今經教主薄伽梵之智德。所謂如實之大菩提也。如下悉委釋之。大者發大心立大行得大菩提證大涅槃。故云大也。
問曰。明者無明其相云何。答曰。從本雖無有二相。佛性常住之妙體與煩惱黑暗俱名無相。與菩提自性俱名曰明。故涅槃經第八云。善男子明與無明亦復如是。若與煩惱諸結俱者名為無明。若與一切善法俱者名之為明。是故我言無有二法。以是因緣我先說言。雪山有草名曰肥膩。牛若食者即成醍醐。佛性亦爾。善男子眾生薄福不見此草。佛法亦爾。煩惱覆故眾生不見(云云)
問曰。若爾者所言無明者。為有根本為無根本。如何。答。雖無根本。從來眾生顛倒而不知不覺故。忽然起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故作種種業。作種種業故輪轉三界。受種種苦。故法華經云。忽然火起焚燒舍宅(云云)又大論第六引德女經云。德女白佛言。世尊如無明內有不。佛言不。外有不。佛言不。世尊是無明從先世來不。佛言不。從此世至後世不。佛言不。是無明有生者滅者不。佛言不。有一法定實性是名無明不。佛言不。爾時德女復白佛言。若無明無內。無外亦無內外。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亦無真實性者。云何從無明緣行乃至眾苦集。世尊譬如有樹。若無根者云何得生莖節枝葉花果。佛言。諸法相雖空。凡夫無聞無智故。而於中生種種煩惱。煩惱因緣作身口意業。業因緣作後身。身因緣受苦樂。是中無有實作煩惱。亦無身口意業。亦無有受苦樂者。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於汝意云何。是幻所作內有不。答言不。外有不。答言不。內外有不。答言不。從先世至今世。今世至後世不。答言不。幻所作有生者滅者不。答言不。實有一法是幻所作不。答言不。佛言。汝頗見頗聞幻所作妓樂不。答言我亦聞亦見。佛問德女。若幻空欺誰無實。云何從幻能作妓樂。德女白佛言。世尊是幻相爾。雖無根本而可聞見。佛言。無明亦如是。雖不內有不外而無明因緣諸幻生。乃至眾苦集。如幻息幻所作息。無明亦爾。無明盡行亦盡。乃至眾苦集皆盡(云云)常途顯教之謂如此。若依今宗者。金剛頂云。爾時會中忽有一障者。不從空生。亦不從他方而來。亦不從地出生。忽然而現。此障從何而來。從一切眾生本有障無始無覺中來。本有俱生障。自我所生障。無始本初際本有俱本輪。時障者忽然現身作金剛薩埵形(云云)是即此宗所言佛果一障也。然此障不從三世而來。不從十方亦來。一切眾生本有俱生障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極說今在此經。直入月空之夕霧即光者無一霧而可拂。還同金剛之朝障體即德者無一障而可轉。故云障體即德不待轉除。大品云。不壞諸法而說實相。法華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等。專此謂也。
問曰。於無明其數多之。所謂住行向地所破無明。元品無明等也。然者今所言無明者。指何等無明耶。答曰。彼等無明是顯略所斷無明也。非今所言無明。是即佛果之一障瑜祇所言本有障也。問曰。若然者彼花嚴天台等意云煩惱即菩提而皆本有常住之法。與今經本有障有何差別耶。答曰。遮情一偏一往雖同。表德奧義再往大異。所以者何。彼宗等雖云本有不云三部妙體法身。又只障實相中道一理不云障曼荼羅具體。今宗意不改無明煩惱之當體說三部曼荼羅具體法身。如是不知云無明煩惱之眾生。如此知者云如實覺知之佛。故云心自證心心自覺心。云以不行而行以不到而到。即此意也。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者。如此無明煩惱不離字門故。亦無相貌者。又遠離性相故也。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者。所謂慧日者。法譬並上。然此慧日本來不生。意雖離隱顯出沒相。約不知之偏論出沒。譬如世間日雲上雖無出沒。依須彌而見出沒。惠日亦爾。三世常住。雖離去來出沒。約不知之偏強論出沒。是則不出而出不沒而沒。暗惑自除者。生如實惠之時。不知之分無成且云自除。是即只除其執不除其法體。其執者情有理無法。故體性本都無。故此體性都無法自無都無故。雖非應論除不除強且論除不除故。以義名為破也(云云)
四從釋論下。引論經明義中。自分為三。初引釋論。二引聲論。三明金剛頂意。
初中亦分為三。初明正引論證能破義。二明二乘不盡。三明如來都盡。○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二乘下。明二乘不盡中。雖破三毒亦不了了盡者。二乘之人纔雖斷三毒之粗分。末盡微細習氣。故大論等十一云。復次舍利弗非一切智。於佛智惠中譬如小兒。經中說佛在祇洹住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穩。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作聲戰怖如初。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佛言。汝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舍利弗即得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以往不能復見。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之已前不能復知。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齊限。復於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讚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行六波羅蜜。十地具足得成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涅槃。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不以為難。如是等於諸法中不了故問(云云)又云。復次斷結有二種。一者斷三毒。心不著人天中五欲。二者雖不著人天中五欲。於菩薩功德果報五欲未能捨離(云云)又同論四十二云。復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淨。如摩訶迦葉。聞菩薩伎藥。於坐處不能自安。諸菩薩問曰。汝頭陀第一。何以故欲起似舞。迦葉答曰。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毘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問曰。於三毒有幾種耶。答於三毒各有二種。如大論第三十四云。貪於有二種。一者邪貪欲。二者貪欲瞋恚有二種。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癡有二種。一者邪見愚癡。二者愚癡。是三種邪毒眾生難可化度。餘三易度。無三毒名者無三邪毒之名。
問曰。貪等十煩惱者是一切煩惱根本。何故只舉三毒不出餘煩惱耶。答曰。慢等六是雖為大煩惱。尚三毒為根本。是故八萬四千煩惱皆從三毒出生。如大論五十九云。般若波羅蜜多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四病貪瞋癡等分。婬欲病分二萬一千。瞋恚病分二萬一千。愚癡病分二萬一千。等分病分二萬一千(云云)又華嚴第三十四云。內有五百煩惱。其外亦有五百煩惱。二萬一千欲行煩惱。二萬一千恚行煩惱。二萬一千癡行煩惱。二萬一千等行煩惱也。故知一切煩惱三毒為根本。三毒若盡一切悉盡。故舉三毒攝餘也(云云)如盛香器等者。舉二譬比二乘智斷。就中如盛香器餘氣故在者。故即猶也。在猶有也。是喻聲聞一向不侵習氣也。又如草木等者。喻支佛一分雖侵習氣而悉不盡。故云如盛香乃至灰炭不盡也(云云)
三從如來下。明如來都盡中。如劫燒火等者。只火者燒草木。不能燒土地等。劫燒之火能燒山河大地等都無餘。如仁王經云。劫燒終訖乾坤洞燃。須彌巨海都為灰揚(云云)故以常火喻二乘智不盡習氣之灰炭。以劫燒之火喻如來大智悉盡無明之土地。故云如來如劫燒乃至婆伽婆也(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引聲論證中。謂女人等者。彼論意。女人名薄伽者於薄伽有能息義。有所從生義。所言能息煩惱者。愛欲暫時息故。所言所從生者。依和合因緣生子息故。又所從生義者。西天謂薄伽梵為下女。彼下女隨其主君之意。經營大小諸事。剎那不違主命。猶如薄伽梵草隨風。故云下女為薄伽梵。奉仕修行者猶如薄伽梵等。即此意也(云云)
三從金剛下。明釋金剛頂宗中。即是般若佛母者。所言般若者指五智圓滿之大智。非常途淺略之般若等。從此五智生兩部曼荼羅塵數諸尊聖眾。故云佛母。所生之諸尊皆住六大無礙之智見。故云無礙智見人。然而此無礙智見人必經四轉至中臺。所謂其有志求因緣者發心與修行也。志之一字發心義也。求之一字修行義也。因緣之兩字通上之二義也。得與相應者。理與智相應。所謂菩提也。煩惱戲論皆悉永息者。所謂涅槃也(云云)上句顯五智圓滿。下句表四德成就也。今文云學者當觸類思之。誠是有由哉。是即不改世間之淺各顯示兩部之深號。彼聲論雖云能息煩惱。未論辨無明煩惱之永滅。愛欲暫時雖息。還彌熾燃也。故云非如世間欲熱雖小止息而實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者。密謂祕密。教謂教敕。是即如來以三密法教普被 一切眾生故。今此密教十信三賢猶非其境界。何況於凡夫乘耶。然有憍慢放逸之顯乘學者。不能從師受三昧耶求學密藏。直開文心。為師任顯情案義理徒致功力更敢無所成。無所成故還生謗。生謗故得斷佛種罪。得斷佛種罪故墮在阿鼻城受無量之劇苦。是故大日世尊。為治如此慢法之者於密教中直不宣說。多有隱語。是故金剛頂宗翻薄伽為女人。即此謂也。故云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也。如此祕密隱語。深智學者不可不思察。不可不覺知。故云學者當觸類思之也(云云)五從又薄下。明持眾德義中。自分為二。初正明釋持眾德義。二明引大論有名義。
初中又分為三。初明法說。二明譬說。三明合譬。
初中。即帶有聲者。婆字是有不可得字。此有猶持也。
二從如人下。明譬說中。如人多有資財等者。是則六種釋中隨一。所謂有財釋也。
三從以如下。明合譬中。以如來等者。如來云薄伽者具眾德故也。故加上之有名持眾德也。
二從釋論下。明引大論有名聲義中。亦云婆伽等文。自可見。不能細釋(矣)
六從經中多譯下。明歎德總稱中。自分為三。初正舉總稱。二釋所由。三明例證。
初中。經中多譯者指顯密諸經。一切世間中最尊最上故云世尊。故大論云。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云尊(云云)然世尊者一切如來之通號。故云總稱也(云云)
二從西方下。釋所由中。西方者指天竺。亦云月氏。又云印度也。語法者。彼風俗之語法。向尊高之人直不指其名。先歎其德。後呼其實名也。故云言及尊者乃至其功德也。斥猶指也。歎者讚之猶不足故重稱揚云歎。
三從如云下。明例證中。又分為二。初明所由。二明能例。
初中。大智舍利弗等者。五百羅漢各隨所能之勝德稱第一。如大論五十三云。問曰。五百阿羅漢佛各說其第一。如舍利弗智惠第一。目連神足第一。摩訶迦葉行頭陀第一。須菩提得無諍三昧第一。摩訶迦旃延分別修多羅第一。富樓那說法人中第一。今舍利弗何以故讚須菩提。於說法人中應最第一。
答曰。佛以佛眼。觀一切眾生利根鈍根。籌量一切法總相別相。隨其所得法。各記第一無錯。富樓那於四眾中。用十二部種種法門種種因緣譬喻說。能利益眾生第一。須菩提常行無諍三昧。與菩薩同事。巧便樂說一種空相門。勝富樓那。譬如工師多有所能。所能多故普不精悉。如有人偏能一事則必盡其美。富樓那雖多能。不如須菩提常樂行空故。能巧說空。是人舍利弗聞須菩提巧說空義。便讚言。但於說法人中應作第一(云云)如此於一一尊者有因緣。恐繁不抄(云云)
二從故此經下。明能例中。此經者指此大日經王也。例云薄伽梵等者。薄伽梵者能破煩惱義。持眾德義。有名聲義。如此含無量眾德。是即先歎大日如來無量功德故。以薄伽梵置毘盧遮那之上。所謂先德後名。是西方語法也若准此方風俗先名後德。故應云毘盧遮那薄伽梵。故云今順此方文勢或以世尊居下也(云云)
七從經云下。正明教主體傍說所住處中。自分為二。初明總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經云薄伽梵住如來加持者。能住所住並表。所謂薄伽梵能住教主也。住如來加持者所住宮殿也。問曰。若然者能住所住各別可表。何故一具表出耶。答曰。為顯能住所住一法而自本無二無別也。問曰。能住教主者是正報之身。所住宮殿者是依報之臺。既身土異而依正別。何故云無別耶答曰。自元今宗意無身土差別。何論依正不同。所以然者。能住之身法界同體也。所住之宮法界同體。故只是唯一六大法界一體速力三昧之境界也。例如彼性宗。所言自受用之身土相也(云云)
二從薄伽梵即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三。初明本地為教主。二明智身為住所。三明釋歎加持住所。
初中。薄伽梵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者。薄伽梵者明別標經文。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者。是即非謂毘盧遮那之本地法身。應云即毘盧遮那也即本地法身也。言薄伽梵者即本地法身之毘盧遮那云事也。故不讀毘盧遮那之能假名而直應讀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也。是即師資口傳耳。二從次云如來下。明智身為住所中。次云如來者。指經之住如來加持之如來。是即受用法身也。正以此受用智身為本地法身毘盧遮那之加持住所故。云是佛加持身乃至為佛加持住處也。所言是佛等者。是之一字指受用身。佛之一字指本地身。次加持身之三字還又指受用身。言明以上句本地法身毘盧遮那正為今經之教主也。故云次云也。如來者。是彼本地法身如來加持所也。次其所住處者。其之一字指本地身也。所住所之三字又指受用身也。次名佛受用身者。佛之一字又指本地身。受用身之三字又指受用身也。次即以此身者。還又指受用身也。次為佛加持住處者。佛之一字指能住之本地身。加持住所之四字又指受用智身也。次如來心王如諸佛住而住其中者。上句正釋能住所住之體已。然未知此所住處心王如來云何住。故為顯彼心王如來與自性所成眷屬俱住。取例證於諸佛。所言心王如來者指本地身。如諸佛住者。如諸彌陀阿閦等諸尊於各各土與自眷屬俱住。本地法身如來。於受用智身之光明心殿之中。與自性所成內大眷屬俱而住也。故云而住其中也。
問曰。諸佛已離我執無有住處。何故今論住處耶。答曰。雖無住處。於無住之中而論住處。如大論五十四引大品云。須菩提知舍利弗心所念。語舍利弗言。於汝意云何。諸佛何所住。舍利弗語須菩提。諸佛無有住處。諸佛不色中住。乃至不一切種智中住。菩薩應如是住。如諸佛住諸法中。非住非不住。菩薩應如是學。我當住不住法故(云云)問曰。若然者能例所例共非凡夫所知之境界。何故以凡夫所知之淺喻。不顯心王所住之體耶答。彌陀等應化諸佛。各於同居淨土。各各與其眷屬俱住事。顯經中處處散說。故有智之凡夫。雖未生其土。見彼處仰信無疑故。以此淺應化諸佛之住。顯彼深心王如來之住也。復次今此諸佛住處三賢十聖等所知之境界也。心王如來之住所。全非三賢十聖所量之境界故。以所知之諸佛境界顯未知之心王境界也。次既從遍一切處乃至無二無別等者。上來既明於受用知身之宮心王心數俱住已。然未知此心數諸尊從何出生故。此諸尊皆悉自性所成眷屬故。而非始得修生之眷屬故。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然而心王如來入受用智身之宮成自然覺之時。心數諸尊同入此宮殿亦成自然覺故云從遍一切處加持力生。是即不生而生故云即與無相法身無二無別也。而以自在神力等者。言如此心王心數無相常住而雖無二無別。以於法自在之德故。不動無相之境界。而為一切眾生垂三密化用。現種種隨類之形。說種種所宜聞之法。施重重無盡利益三世常恒而無時暫息。故華嚴經第二十四云。能以一身結跏趺坐。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而不迴進(文)經云常於三世。不壞化身利益有情。無時暫息。
又云。常住三世無有暫息平等智身(云云)故云令一切眾生乃至名加持處也。上卷委悉明三密化用畢。
三從次又下。明釋歎加持住處中。自分為二。初明結歸。二有隨釋。初結歸。自可見。
二從大謂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三。初釋廣大義。二明金剛義。三釋法界義。
初中。大謂無邊際者。豎徹三世無處不有。故云大。故大論第五十二云。如佛說。四大無處不有。故名大(云云)復次無與等義。無過上義也。故地論第三云。大者有二種。一者上。無與等故。二者無上。無能過故(云云)無邊際故者。轉釋大之義。言過去際不可得。現在際不可得。未來際不可得。三世邊際不可得故。此法界宮亦爾。徹三世際而離三世際。故云超越三時。廣謂不可數量故者。橫盡十方無所不至。故云廣也。不可數量者。是又轉釋廣義。此十方法界分量邊域。非若算師若算師弟子之算數校量之分。故云不可數量也。
二從金剛下。明釋金剛義中。又分為三。初直明合譬。二約五字門明義。三約三部門明義。
初中所言金剛者。世間最無上利寶堅固不壞。而具眾多之德。以喻實相智也。地論第一說金剛藏名云。何故唯金剛藏說。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何故名金剛藏。藏即名堅其猶樹藏。又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文。故知金剛其體堅固。雖一切物不所壞而能破一切。亦能生成一切物。又大論一百云。如金剛等者。如天王所執金剛。無憎無愛。隨所用處無不摧碎。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斷一切結使煩惱顛倒及習皆滅。故名為如金剛(云云)於金剛具足如是之德故喻實相自然智堅固常住而能摧破一切煩惱罪障。故云金剛喻實相智。實相并智義。如上釋(云云)
問曰。若然者涅槃經第九云。譬如金剛無能壞者。能破壞一切之物。唯除龜甲及白羊角。是大涅槃微妙經典亦復如是。悉能安置無量眾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一闡提輩立菩提因(云云)故知金剛非一切堅固。若然者實相自然智體對緣之時可有斷害之義歟。如何答曰。金剛是世間淺近之戰具。因緣所生之事法。於世間雖最上。未離生滅未來故。值彼龜羊之像所摧破勿論。雖然於所喻之實相自然智體者。自本離因緣所生之分非生滅去來之法。豈例同能喻世間金剛耶。喻者。依涅槃經有八種喻。如彼經第二十七云。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種一順喻。二逆喻。三現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後喻。七前後喻。八遍喻(云云)若然者今以金剛喻實相智者。此八喻中何耶。答。何雖有其分。若從勝強將當第三現喻第八遍喻也。問曰。何故爾耶。答曰。彼經說相與今意同故。問曰。經云何說。今意亦爾也答曰。彼經說遍喻云。云何遍喻。如經中說。三十三天有婆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延。高百由延。枝葉四布五十由延。葉熟則黃也。諸天見已心生歡喜。是葉不久。必當墮落。其葉即落復生歡喜。見枝不久必當變色。枝既變色復生歡喜。是色不久當生皰。見已復喜是不久必當生嘴。見已復喜。是嘴不久當開敷時香氣周遍五十由延。光明遠照八十由延。爾時諸天夏三月時在下受樂。善男子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葉色黃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葉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鬢髮。其色變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生皰者喻我弟子發阿耨菩提心。嘴喻於十住菩薩得見佛性。開敷者喻於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香者喻於十方無量眾生受持禁戒。光者喻於如來名號無閡周遍十方。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樂者喻於諸佛於大涅槃得常樂我淨。是名遍喻(云云)
此中初從色黃喻至于三十三天喻即雖有十喻。佛意所指不出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四轉也。所以者何。第一念欲出家。第二剃除鬢髮。第三具足眾戒。已上此三句。未發菩提心故是為第四發菩提心即加行位也。仍合第四發心為發菩提之一句。第五喻十住菩薩得見佛性。是即為第二修行句。第六喻菩薩得無上菩提。是即為第三菩提句。第七眾生持戒。第八名稱周遍。第九三三昧。已上此三句是證菩提之上勝用也。故猶攝第三菩提句也。第十得常樂我淨者。是第四涅槃句也。故知此經意以婆利質多羅樹枝葉香光始終。喻菩薩發心修行菩提涅槃始終。是名為遍喻也。今亦如是。以此金剛始終。喻實相自然如實大菩提心始終。所言始終者是即四轉也(云云)
問曰。以何得知。以金剛始終喻四轉始終。如何。答曰。如華嚴三十七云。譬如丈夫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從身過至金剛輪際然後乃住。所以者何。以彼金剛不可消故。如是佛子於如來所少殖善根。能壞一切有為煩惱。乃至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所以者何。於如來所殖諸善根不可盡故(云云)此經意。正以眼金剛始終。喻發心修行菩提涅槃。所謂丈夫食少金剛者。喻菩薩初發菩提心。故云佛子於如來所少殖善根。此大菩提心體一得永不失故終竟不消。次要從身過者依六度萬行之修行離分段之身質過變易之土中故。云能壞一切有為煩惱。是即第二修行句也。次至金剛輪際者喻第三證菩提句也。然後乃住者喻第四證涅槃句也。故云究竟如來涅槃智慧然後乃住(云云)涅槃智慧雖前後。是即第三第四句也(云云)故知以金剛始終喻四轉始終(云云)
問曰。若然者今疏文約五字門明義。以何得知以金剛喻四轉始終。如何答曰。五字門是實智所證之五大。實智是能證之識大也。故今舉六大為所喻之法體。文顯易見。故別不釋之。四轉者是六大法界之三世常恒能化也。文隱義顯。故作如此釋有何不可耶。五字門與四轉同一事。上卷悉釋之。
二從過一切下。約五字門明義中。過一切等者。金剛具眾德言語道斷。故云過一切言語心行也。此金剛雖從眾生業因緣生而無從來。故云適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中後故云不盡不壞也。此金剛不染一切塵垢故云離諸過罪。此金剛無改變不住地中。而至金剛輪際乃住。其色又離壞滅之相。故云不可變易不可破毀也。過一切語言心行喻字門。適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中後者喻字門。不盡不壞者喻字門。離諸過罪者喻字門。不可變易不可破毀者喻字門也。故知今喻與涅槃經遍喻。義同一也。故上云當第八遍喻。是即玄顯示宗體。竊開通密印(更問)
三從如世間下。約三部門明義中。如世間者指器情兩世間。於此兩世間中最無上寶故云有三事最勝。此金剛堅固不壞喻佛部常住不壞之體。故云不可壞故。此金剛清淨微妙寶中之上喻蓮華部自性清淨之德。故云寶中之上。此金剛能摧破一切之物。喻金剛部智斷二德。故云戰具中勝故也。問曰。若然者今此三部喻云何與涅槃經現喻意同一耶。答曰。彼經說現喻云。云何現喻。如經中說。眾生心性猶若獼猴。獼猴之性捨一取一。眾生心亦復如是。取著色聲香味觸法無暫住時。是名現喻(云云)是即以現前之相而喻現相故云現喻。今亦復如是。金剛不壞之相。寶中之上之相。戰具中勝之相。皆是現前之相也。以此現前之相喻三部聖眾之現相。故云現喻也。
問曰。約五字三部門而作喻。有何意耶。答曰。上句六大是體也。三部是用也。故是即為顯下所言曼荼羅體相也(云云)問曰。若然者何故不喻四曼耶。答。四曼是三部聖眾之相故。舉三部自然顯故別不喻也。
問。此與釋論三種金剛三昧中喻意大同(云云)然者彼論如何說耶。答。披攬彼論之處兩所得其文。所謂論第一百云。如金剛等者。如天王所執金剛無憎無愛。隨所用處無不摧碎。諸佛一切智前心此心中三昧能斷一切結使煩惱顛倒及習皆滅。故名為金剛(云云)此文義玄叶。雖然三種金剛三昧未知其名字。但一切智前心(云云)既云前心。故知中後三心可有之。然指此一切智初中後三心云三種金剛三昧歟(云云)但此義雖然不叶文。同論四十七釋百八三昧文內云。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諸法入無餘涅槃(百八三昧中當第十地)又云。金剛輪者。此三昧能破一切諸法無遮無礙。譬如金剛輪轉時無所不破(百八中當第二十三也)又云。如金剛三昧者。能破一切煩惱結使無有遺餘。譬如釋提桓因手執金剛破阿修羅(云云百八中當第四十八也)此文三種義相叶。然者以此義為好(云云)以如是等義故云如世間乃至意大同也(云云)又云。問曰。三種三昧。何以皆言金剛。答曰。初言金剛。中言金剛輪。後言如金剛。名字分別佛說其義亦異。論者釋其因緣亦異。不應致疑(云云)
妙印鈔卷第五
元德三年(辛未)二月十五日 一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