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九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一)
二從而毘下。明轉釋莊嚴藏中。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此轉下。明隨釋中。此轉釋等者。本經文而轉釋次上無盡莊嚴藏故云爾也。所以無盡等者。次上言一切處起滅邊際不可得故云爾也。以不異如來等者。如此等所現三部聖眾各身口意遍法界無所不至。雖離起滅。而利益眾生令入曼荼故云以不異遍一切處乃至令至佛道也。
三從經云下。明廣前相中。自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又廣下。明隨釋中。自為十。一明正廣前相。二明三聖為上。三明開淨知見。四明顯成不。五明密頓成。六明次第滿足。七明緣業生。八明難思瑞相。九明舉例同今。十明問起緣由。
初中。又廣前相者。明次上所說三部聖眾一一三密遍滿十方一切世界。枝條花果交雜遍滿。故云又廣前相乃至亦復遍一切處也。且如十佛剎等者。如毘盧遮那世尊十佛剎微塵數差別不同。所現三部聖眾亦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各充滿十方法界。如大日世尊心王心數互融無礙不可思議也。故云且如十佛剎乃至互不相妨也。
二從今略下。明三聖為首中。執金剛對等者。謂指如來大智門云爾也。降伏方便者。降無明妄想煩惱令除去。即是金剛部也。普賢對如如者。金剛部之大智如蓮華部大悲。蓮華部之大悲如金剛部大智。故云如如法身也。寂災方便等者。以金剛不生大智降煩惱戲論。故云寂靜安樂也。此名為寂災方便。是即佛部也。觀音對等者指如來大悲門也。增益方便者。依大悲門功德利益故。損煩惱之生。增益佛地之功德故。是即蓮華部也。
問。金剛部為前。蓮華部為後。有其意耶。答。任同聞眾列次第。所謂十九執金剛為前。四大菩薩為後故。復次如如法身列中央。金剛部為前。蓮華部為後者。為表金蓮不二。是即前後圍遶意也。
問。舉此三點則無量不思議妙用皆已攝在其中(云云)然者攝在何等妙用耶。答。一切妙用不出三部五部。然今舉三部攝在五部妙用。故云爾也。
問。若然。云何攝在五部耶。答。佛部攝羯磨部。蓮華部攝寶部也。
問。若然者。何故具不說五部耶。答。胎藏界立三部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妙用。金剛界立五部攝無量不可思議功德妙用。是則開合異。故三部外又不說五部也。所云等者乃等者。今所言普賢金剛手等三密遍法界如大日如來無異。如之者二重三重亦爾也。故云乃至也。第四重諸尊各具十佛剎微塵數眷屬。一一三密周遍法界。施三密妙用如大日世尊。故云所云等者乃至祕密加持也。
三從各下。明開淨知見中。各能開示等者。各者指如上重重無盡四重法界曼荼羅聖眾。故云各也。如來淨知見者。心王毘盧遮那入金剛界成自然覺時。心數諸尊同入金剛界成自然覺。故云各能開示如來清淨知見也。若離如是實相印者。所言實相印者如實淨菩提心也。是即印持決定義故云印也。除此淨菩提心之外。皆是斷常一異等攝。而天魔外道伴類。故云餘皆愛見乃至清淨句義耶也。
四從如下。明顯成不中。如餘乘者指顯乘也。或有成佛等者。彼宗談五性各別旨。所謂決定性二乘(二)不定性(一)無佛性(一)菩薩種性(一)此云五性。此中不定性菩薩種性二成佛。餘三不成佛故。或有成佛者不定性與菩薩種性也。或有不成佛者決定性二乘并無佛性者也。
五從今下。明密頓成中。若能不虧法則者兩部儀軌法則等也。任此法則以三密方便如教修行者。以父母所生肉身入法明道位。非但初地現前。若論超昇者可同大日如來也。故云今此真言菩薩乃至亦可致也。
六從復次下。明次第滿足中。行者初發心時者。指地前凡夫地最初發心。所言發心者六大法界如實知自心大菩提心也。得入阿字門者。以如實大菩提心住本不生際故也。從如來金剛等者。入字門是受毘盧遮那種性故。即入佛三昧耶位也。從大日如來法界胎藏。初出生大悲為根之牙。故云即是從如來金剛性生牙也。此大悲之根牙。以菩提心勢力故。一生無間斷。任運增進至初地淨菩提心位。故云當知此牙乃至此生滿足也。
問。以何得知。今所云初發心時者指地前發心云事。既云得入字門。是即可指法明道位。乃至成菩提者可云指第十一地妙果耶。答。今地前地上相望而作三句。所謂值知識經卷所發最初如實菩提心為菩提為因句。從此發心已去。修三密妙行發起大悲利益為大悲為根句。證諸法明道位為方便為究竟句也。故疏第二卷結極無自性心云。此心望前二劫猶如蓮華盛敷。若望後二心即是果復成種。故曰如是初心佛說成佛因(云云)況當所文明細釋。謂初發心欲入菩薩位故。於此真言法要方便修行得至初地(云云)明文在之致疑耶。
問更無退義(文)然者地前未證凡夫之位何故云更無退義耶。答。依彼如實菩提心之勢力故。雖地前。任運無退義也。故論云。常在人天憶持不忘受勝快樂(云云)又疏第二云。爾時心滯無為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非願(云云)故云更無退義也。欲入菩薩位者。指初地也。於此真言法要者。依三密平等法門身密印口真言心觀念相應。方便修行至初地。故云於真言法要乃至得至初地也。唯以一行一道者。唯以三平等一行真言乘一道。初自凡夫地發心。終至十一地最正覺位。不交雜餘行餘道。故云唯以一行一道而成正覺也。已上從最初於真言門發菩提心唯真言門菩薩也。若於異方便門者。若直以真言門難化導故。如來以隨他意大悲方便門說諸顯教。暫時雖令示教利喜。終方便引攝令開顯密意。故論云眾生愚曚不可強度。真言行者方便引進(云云)亦皆不離等者。如此雖於異方便門。更不離金剛乘教。故云不離如是寶乘也。
七從緣以下。明緣業生中。所言緣者妄想因緣。所謂無明也。業者依妄想所作業因也。所謂十惡五逆等也。生者作此業因所感六道四生等也。如次緣業生者煩惱業苦三道也。復次緣者所謂四緣也。如大論第三十二云。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云云)癡愛因緣等者。癡者所謂無明也。依無明發貪欲故云愛。依此貪欲發違愛之心。違故發嗔恚故。三毒宛然。自此三毒枝條充滿成八萬四千煩惱塵勞也。故云謂為有情乃至受諸苦也。今修平等三業等者。言今修三密平等行時。彼賴耶藏所薰修無始已來身口意差別妄想顛倒種子。皆悉為此平等慧火所焚滅。至無垢大菩提心位。故云今修平等乃至大菩提心也。一切如來者。即阿字門無相大菩提心是也。從悲藏中等者。初地為虛空無垢大菩提心為種子心。即是菩提為因句也。第二地已去九地配當牙疱等九心。即如第二卷云。初地為種子。二地為芽。三地為疱。四地為葉。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種子。八地為無畏依。所謂果中之果。九地為有進求佛地慧生。是最勝心。十地此心決定。此二心無別境界。還是於第八心中。約方便轉勝開出之耳(云云)今亦如是。以沙羅樹王種子乃至殊勝決定等十心為十地始終也(云云)故云一切如來乃至菩提樹王也。然以四不生等者。為遣著慢故。用四不生觀也。
八從復次下。明難思瑞相。自可見(云云)
凡從如文下。明舉例同今。亦自可見(云云)
十從故下。明所同緣由中。下文所問者。謂金剛手九問。依此現瑞感動而起故。云乘此而生也(云云)
已上序分畢。
第三從爾時下。明正宗中。大分為四。一明金薩問起。二明如來許說。三明薩埵九問四明如來答問(矣)
初中自三。一明問得一切智智。二明發起五字門。三明發起三句法。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來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正致疑問。
初中又五。一明正結前。二明法說。三明譬說。四明合譬。五明生後(矣)
初中。如來自證之智等者。今奮迅示現藏是本有曼荼羅之影像故。云外用之跡也。
二從智者下。明法說中。智者等者指真言行者也。見其條末者指奮迅示現藏。則喻其宗本者指本有曼荼羅也。
三從如觀下。明譬說中。譬如一切等者。涅槃經第二云。譬如一切眾生跡中象跡為上(云云)以是義故云超絕眾群也。同第二十二云。如諸跡中象跡為上(文)餘文可見。問。何故用二喻耶。答。為喻如來悲智二德也。所謂象喻本有五大。即大悲也。龍喻本有五智。即大智也。
四從今諸下。明合譬中。今諸大眾等者指內大眷屬等也。照俗之權等者。今此奮迅示現藏是本有大悲方便之用。此照俗之用尚爾。何況於彼本源內證真實之境界耶。譬如見河大小知山遠近。睹煙大小識火勢力。故云照俗之權乃至可尋也。
五從我已下。明生後句中。我已盡睹等者。我者指金剛手也。盡睹者指奮迅境界不知者彼法從來也。
二從云何下。明正致疑問起中。又二。一明發問句。二明隨釋。初可見。
二從梵本下。明隨釋中。亦五。一釋如來義。二釋應供義。三明正遍知義。四釋一切智智。五釋問意(矣)
初中。如諸佛乘等者。大論第二十四云。如實道來故名如來(文)同五十五云。如來不可得者。或以佛名名為如來。或以眾生名字名為如來。如先生來後世乃至亦名如去。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殊亦如是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如。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云云)所謂如來如去如法知解如法為說四義如大論文。故云釋論具含四義(云云)阿闍梨意存等者。涅槃經第十六云。云何名如來。如過去諸佛說所不變。云何不變。過去諸佛為度眾生說十二部經。如來亦爾。故名如來。諸佛世尊從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一空來至大涅槃。如來亦爾。是故號佛為如來(云云)此經文符合阿闍梨如去如說義也。若此義者可言如去如說。雖然順古今亦言如來也。故云阿闍梨乃至古題也(云云)
二從梵本下。釋應供義中。釋論謂之殺賊者。於阿羅漢有因三名果三名。因三名者怖魔乞食破煩惱是也。果三名者殺賊不生應供是也。故今舉果三攝因三也。所謂謂之殺賊乃至故以為名等者釋殺賊義。又阿名為乃至殼皮脫故者釋不生義。復次阿羅乃至名也者釋應供義。佛心種子者字本不生體也。後世田中者。不生於生死之田中故云爾也。
三從梵本下。釋正遍知中。以佛得正遍智慧等者。大論第二十四云。人成就不顛倒智慧故名正遍知(云云)是開敷義者寄於譬而轉釋覺義也。涅槃經云。云何正遍知。正者名不顛倒。遍知者於四顛倒無不通達。乃至復正者名世間中。遍知者畢竟定知修集中道得阿耨菩提(文)此文者初義相同大論義。復次義相同此宗所解也(云云)
四從梵云下。釋一切智智中。一切謂名等者。言名者一切諸法名字皆悉攝盡。言色者一切諸法色相皆悉攝盡。乃至言一者一切一法攝盡。乃至十百千萬億等法門亦爾也。故云一切謂乃至攝一切法也。是一切中一相等者。大品經云。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也。異相者各各諸法差別相也。漏相者有為無常等是即有漏也。非漏相者無為常住等即非漏相也。作相者有為造作之相也。非作相者無為法性等也。如此一切諸法性相體力作因果等一切悉知解也。故云一切謂乃至是名薩婆若也。於此薩婆若有種種名字。如大論七十三云。薩婆若有種種名字。或說一切智。或說一切種智。或說無上道心。或說無量諸佛法。或說菩提。皆是薩婆若名字。此中說薩婆若。當知是阿耨菩提(云云)已上依論明義畢。今謂一切智智等者。此中重言智智者。知緣起知本有故重云智智也。此智智是出心量境界。離四智心地。故云即是智中之智也。非但以一切種等者。大論八十四云。須菩提言。云何為一切種智相。佛言一相故名一切種智。所謂一切法寂滅相。復次諸法行類相貌名字顯示說。佛如實知。以是故名一切種智(云云)今言。非但以如此智慧知一切諸法性相體名字等。此一一諸法皆悉知解至究竟常住之實際。故云非但以一切種乃至可轉授他人也(云云)
五從問意下。釋問意中。自二。一正釋問意。二明復次義(矣)
初中又四。一總表問意。二釋種種趣。三釋性欲。四明種種道。
初中。云何令我等者。我者指金剛手。言等者指三部聖眾也。自覺之慧者即一切智智也。而此一切智道者。所言道者能通義也謂通達通攝上求下化之一切法。皆悉一味平等也。所謂字本不生究竟醍醐味也。此名為如來解脫味。離四味轉粗。純淨無比無上。故云而此一切乃至解脫味也。此妙方便等者。具緣品已下所說三密方便等。故具緣品疏云。上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譬如已知乳酪有醍醐性。即教令具諸器物方便讚搖。以從緣起故。當知不異十緣生句也(云云)
二從此中下。釋種種趣中。毘婆沙說有五道等者。如俱舍婆沙等者。修羅不別立。修羅攝天或攝鬼畜。故云說有五道。大乘別立修羅。即如法華經云。見六道眾生(云云)
三從性下。釋性欲中。性欲者欲名信喜好樂等者。謂依內成性。外生信喜好樂欲成此事。故云欲名信喜好樂也。大論八十八云。欲名嗜好。嗜好罪事生惡業故(云云)性名積習者。使令積習貪欲而成貪欲性。因此性其相外顯可分別言相。故云性名積習相從性生也復次現行薰種子故性名積習。種子生現行故云相從性生也。欲隨性作行者。內以成欲性故。外作欲之行。故云欲隨性作行也。或時從欲為性者。謂久以習修欲行故還成欲性也。故云或時乃至習欲成性也。性名染心等者。大論八十八云。問曰。眾生何因緣故有利鈍。答曰。以有種種欲力故。惡欲眾生常入惡故鈍。欲名嗜好。嗜好罪事生惡業故鈍。善欲者樂道修助道法故利(云云)又問曰。眾生何以不皆作善。答曰。是故佛說種種性惡性善性。惡性者惡欲。惡欲故根鈍。如火熱性水濕性。不應責其所以(云云)已上論文如此。以是義故云性名染心染心為事乃至釋論中具明也(云云)
又私問曰。性與欲。何為先何為後耶。答性先欲後也。論八十八云。性先有。欲得因緣而生。譬如先有瘡。得觸因緣則血出(云云)又私問曰。於欲與性。論內外輕重難易淺深受報不受報等如何。答同卷云。性有內欲在外。性重欲輕。性難除欲易捨。性深欲淺。用性作業必當受報。用欲作業不必受報。有如是等差別(云云)如此大論中委細釋成性欲。故云是事釋論中具明也。
四從種種下。釋種種道中。種種方便道者龍樹云者。大論一百云。般若中雖有方便。方便雖有般若。而隨多受名。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以所用少異故別說。譬如金師以巧方便故以金作種種異物。雖皆是金而各異名(云云)能以遍一切處真金智體者。指如實大菩提一切智智也。造種種乘者。指三乘五通智乃至人非人等種種方便道也。
二從復下。明復次義中。發起大悲等者。今所問之所密標。則為欲發起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故云即是乃至曼荼羅也。於薩婆若者指上一切智智。即是出過一切心地故云平等心地也。所謂中臺毘盧遮那普門萬德總體也。畫作諸佛菩薩者指四智四行。乃至者指遍知院觀音院金剛手院持明院釋迦文殊除蓋障地藏虛空藏院云乃至也。二乘八部等者。指釋迦院眷屬并外部天等院也。所謂宣說等者指五佛并遍知釋迦等佛也。或大乘道或菩薩者。四行并觀音院金剛手院持明院文殊院除蓋障院地藏院虛空藏院等菩薩明王等是也。或聲聞乘者第三重釋迦眷屬也。或五通智道等者第四重外部天等院是也。是故今此發問發起下品所說曼荼羅也。故云於薩婆若乃至差別乘也。且如有人等者。若具一一細釋者。依諸佛菩薩明王等之法各得入普門可說之。雖然舉最下韋陀梵志之更轉方便即成大日義。應例知第二第三院等上位佛菩薩更轉方便。故云且如也。是即從此一門得入法界義。故云志求五通乃至毘盧遮那身等也。隨類形聲者。如上示現四重法界形聲。如此色形皆是密印也。如此音聲皆是真言也。涅槃經第八云。善男子所有種種異論咒術言語皆是佛說。非外道說(云云)無非毒鼓因緣者。涅槃經第九云。譬如有人。以雜毒藥用塗大鼓。於眾人中擊令發聲。雖無心欲聞。聞已皆死唯除不橫死者。是大乘大涅槃經亦復如是。犯四重禁及五無間。聞此經已亦作無上菩提因緣。除不橫死一闡提輩(云云)今亦如是。聞真言不思議毒鼓之聲者。遠近淺深雖有殊異。終損緣業之生。無不至本不生際。故云如是或現佛身乃至如來解脫味也。一切眾生等者。色者有顯形二色。顯者青黃赤白黑也。形色者方圓三角半月團形也。復色有三種。大論第三十六引經云。如經說。色有三種。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是故當知非但眼見故是色內外十處(五根五境)能起五識者皆名色(云云)又云。復有一種色。所謂壞惱相。眾生身色名壞惱相。非眾生色亦名為惱壞相。惱相因緣故亦名惱。譬如有身則有飢渴寒熱老病刀杖等苦(云云)又云。復二種。所謂四大四大造色。內色外色。乃至可見色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色無漏(云云)又云。復有三種色。善色不善色無記色。乃至欲界繫色色界繫色不繫(云云)又云。復有四種色(乃至)受色(受戒時得律儀)止色(惡不善業止也)用色(如眾僧受用檀越所施之物也)不用色(餘無用色也云云)又云。復有五色。身作無作色口作無作及非業色。五情五塵(云云)又云。粗色動色影色像色誑色。粗色者可見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如土石等。動色者有二種。一者眾生動作。二者非眾生動作。誑色者如炎如幻如化如乾闥婆等。遠誑人眼近無所有。如是等種種無量色。總名色眾(云云)已上恐繁大概略抄之。心者心地觀經云。三界唯心心名為地(云云)解云。心為諸法依地。故云為地也。故華嚴經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云云)又以義分故有心意識不同。如祕記云。曼荼羅聖眾集起曰心。思量名意。了別為識(云云)故五教章云。義分心意識(云云)如此色心是一切眾生本來成就六大法界也。所謂色者五大也。所覺理境大悲也胎藏也。心者五智也。能覺智體大智也金剛界也。是故五大與五智和融云實相。復次所覺理境能覺智體不二云實相。復次大悲與大智平等云實相。復次胎藏界十三大院與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互相涉入無礙自在云實相也。如此色心實相是生佛等有。平等平等無有勝劣。故云一切眾生乃至平等智身也。從本際已來具足圓滿故。離斷迷開悟之分域故。云非是得乃至成法界也。妙感妙應等者。眾生本來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體具微妙本來常住離去來故云妙感。佛本來平等心地無盡莊嚴藏體具微妙本來常住離往來故云妙應。諸佛不來來。眾生不往往。而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故云皆不出阿字門也。感應因緣者。以行者平等心為因。以諸佛平等大悲為緣。故云感應因緣。所生方便者。依感應因緣所生曼荼羅聖眾也。如此感應因緣所生方便皆同一法界。不離字本不生。故云當知感應因緣乃至不出阿字門也。湛湛大海同一鹹味喻心王毘盧遮那之心海。雖波濤相激。只是海水之波濤也。故以此喻妙感妙應。大波小濤相打互雖為能所。能所共海水之上能所也。故以此喻所生方便重重無盡互為能所也(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發起五字門中。自二。一明總標密意二明次第相釋。
初中。復次者。上金剛手探如來密意。說致發問其意已。次此復明說五種譬喻之意。故云復次也。承佛神力者。今此五字門是今經宗體。如來祕密奧源。故非佛力者輒爾難說。故云承佛神力也。為欲發起等者。下品佛所說大悲胎藏祕密曼荼羅。以此五字門為具體法身。故云為欲乃至五種譬喻也。
二從初句下。明次第相釋中。自六。一釋空大。二明地大。三明火大。四釋風大。五釋水大。六明正發起五字門(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中雖有多句。對自餘四大故。總合空大中諸句為一句。故云初句也。自餘可准知之。譬如虛空等者。可有當體譬喻二意。當體義是上根上智所用也。為被中下機。舉譬喻之義攝當體之義也。復次毘盧遮那大空之體難解難入故。假譬以況彼大空也。故云以世間易解空譬難解空也。
二從如此下。明隨釋中。如此即是毘者。言虛空離一切分別無分別故無德無失。是小乘意。故云如此即是乃至無過無德也。今如來智身等者。言今毘盧遮那一切智智大空。雖離一切妄想戲論。而無量無邊萬德自本已來成就圓滿。不如彼世間空無過無德。故云今如來乃至以況大空耳也所以重言者。言住一切分別者有也。離一切分別者空也。於此空而亦作無分別想故。為遮此無分別想故云爾也。離一切分別乃至是分別上更生分別義例如尋伺等者。住分別想如尋。住無分別想如伺。又住分別想如眼識生時。住無分別想如意識生也。故云例如乃至是細分別也。自餘可見(云云)舊譯或云者指大論等也。大論三十八云。劫跛。秦言分別時節(云云)所言分別者妄執義也故云爾也。
二從第二下。釋地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世間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說。二明合譬。
初中。如世間等者是即大地所生之草木等也。以之為一切眾生之依處。故云如世間乃至作依止處也。
二從一切下。明合譬中。一切智智等者。此一切智為大悲普門曼荼羅之依地。故云一切智地也。大悲曼荼羅者。以阿字為一切種子。一切諸字皆是阿字所流所因。故云大悲乃至所出生也。四重法界諸尊以阿字本不生際為所依止處。故云即此諸乘乃至所依止處也。起是字起。滅是字滅。故雖生無利譽稱樂之悅。雖死無衰毀憂苦之悲。故云生死涅槃乃至故以為喻也(云云)
三從第三下。釋火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可見。
二從譬下。明隨釋中。三。一明譬說。二明合譬。三明復次義。初中。皆如須彌山者。且約一四州中最大物。故云如須彌山。再往論者。設雖如無量須彌山。更可無怯弱也。
二從如來下。明合譬中。如來智火者。謂以字智火。剎那焚滅無始已來賴耶所薰一切妄想煩惱之薪。妄執煩惱薪盡滅故能燒智火隨不生。是即字實相也。故云如來智火乃至亦無所依也。
三從復次下。明復次義中。復次如者。譬如世間火上下貴賤同用。於黑闇夜中而得正路。字智火亦如此。四重法界上中下聖者異生平等平等有之。於無始生死無明煩惱黑闇夜中。知見如實道。入初地乃至第十一地。一切佛法皆悉證知。故云復次如世間乃至故以為喻也。
四從第四下。釋風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從如大下。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二明合譬。初中。三辰炳現者日月星是也。蔚蒸者蒸粟貌也。熱惱之也。於風大有多種之德。令得清涼之義。開榮增長之義。摧壞物類之義。自在旋轉之義也。
二從如下。明合譬中。滌除一切等者。令得清涼義也。是即寶幢佛三摩地淨菩提心顯現時。開發心內三點令炳現三部佛德。而除眾生煩惱令得清涼之益。故云滌除一切乃至清涼法性也。又復能令等者。花開敷佛三摩地也。故云開榮增長。又云善法增長也。摧壞無明等者。無量壽佛三摩地轉法輪智之德也。而此無障礙等者。天鼓雷音佛三摩地。其義可見。故云自在旋轉。又云無所依故也。
問。何故於風大德有如此義耶。答。餘大亦如此。尋文可見。是即明五大互具五大互融無礙也(云云)
五從第五下。釋水大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可見。
二明隨釋中。又二。一明譬說。二明合譬初中。如水大者。上火大毘盧遮那大智門德也。今此水大如來大悲門德也。其義自可見。
二明合譬中。如來智水者。指自性清淨真如法界。是即中臺也。流趣世間者東方。潤諸等持者南方。成大果實者西方。利益群生者北方也。體無煩惱以下轉釋上諸句也。所謂體無煩惱乃至無濁者轉釋中臺。此中有三句。體無煩惱故清潔者指佛部德。能離諸惑故無垢者指金剛部德。一相非異者指蓮華部德也。諸有得者轉釋東方。獲清涼定者釋南方。湛寂難思者轉釋西方。證平等性者轉釋北方也。
問。何故於水大句具如此之德耶。答。是即毘盧那字智水具足五智故也。
六從復次下。明發起五字門中。自四。一明別標。二明法說。三明譬說。四明合譬。
初中。下文者指祕密曼荼羅品悉地出現品等也(更問)
二從阿字下。明法說。自可見(云云)
三從如世下。明譬說中。又如世間等者。所言世間總有三種。然今世間者。舉器世間攝有情世間也。地水火風者。大論三十二云。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復次一切有為法亦名因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為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故生是名緣緣。諸法生時不相障礙。是為無障緣(云云私云亦名增上緣也)問。若然者。今釋云何可得心合耶。答。世間種子為因緣。此種子從地生。水所潤火所煖風所長次第無間相續。故為次第緣。此種子緣地水火風生故為緣緣。如此五大與力不障故令生長故云增上緣也。此等諸緣若闕一緣。一切有為法無生長。故云隨闕一緣終不增長也。六因四緣事。大論第十七三十二等委悉也。恐繁不抄之要攬人開之。
四從一切下。明合譬中。一切智性者直指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如來藏也。即用一切者。言此自性清淨種子從字本不生大悲地大生。故本來不生不滅而常住不變也。為字言說不可得之大悲水大所潤故。為邪見放逸煩惱重障之熱惱不所枯乾。為字塵垢不可得之大悲火大所暖故。為一切愛見煩惱重障寒冰不所傷害。為字因業不可得之大悲風大所增長故。為四重五逆等惡業煩惱繫縛不所結縛。為字等空不可得之大悲空大所蘊持故。為執著戲論妄想分別不所障礙。以如是等五義自為眾緣故。自心發菩提心。自心具足大願行。自心知見等正覺。自心證無等涅槃。自心嚴淨佛國土。自心作利物結緣。從非因之因至非果之果。而成不可思議不生不滅因緣也。故云一切智乃至不滅之因緣也。
三從金剛下。明發起三句法中。自四。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所同體。三明例證。四明譬喻。
初中。觀知如來者指前奮迅示現藏也。無與等故云獨一。非一門二門之加持故云法界也。加持之相者。如上釋。心所惟忖等者。內心思惟觀察也。必知將說等者。佛左所說五字門并三句三密等法門也。先喻其功德者嘆喻五字門功德也。發起大會者。如上釋之(云云)
二從然後下。明所問體中。然後者。如此觀知加持之相嘆其功德發起生解之機已而問。故云然後問佛。如是者上所釋一切智智是也。從此已後等者。依如此奮迅現瑞致動執生疑。因茲薩埵發問。故此後如來以一切智智印。即印持決定其心而廣說。故云從此已後乃至廣分別說也。
三從例如下。明例證中。例如彌勒等者如上釋之。憤憤悲悲者。有心云憤憤。在口云悲悲。所謂心起口浮未演其所疑。故云即時憤憤乃至所疑也。為說是道場者。即一乘法是也。付之若依香象意者。有二。一別教一乘。華嚴之體是也。二圓教一乘。指法花會三歸一。故五教章云。然此一乘教義分齊開為二門。一別教。二圓教(云云)若依天台意者。無別教圓教不同。只是以開權顯實妙體名為一乘。故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云云)香象天台所釋雖似別。義致無相違。所以然者。天台建立宗日。始自華嚴終至般若雖多不同。但為次第三諦所攝。今經會實方曰圓融(云云)此釋雖判華嚴法華勝劣。探佛意時如云初後佛惠圓頓義齊。又香象分相門方雖釋此別教一乘別於彼三乘。統攝門意曰一切三乘等法本來悉是彼一乘法。爰以香象云。如思禪師智者禪師。神異感通跡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此等諸德豈夫好異(云云)故知立宗雖別。圓極是齊也(云云)以此一乘圓極。為道場所得法。故經云。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云云)為授菩提記者。爾前所記非劫國名號之記莂。是故號不畢定記。法華所記授劫國名號之記莂。是故曰畢定記。故大論第九十三畢定品云。如法華經中說畢定。餘教說有退有不退(云云)自餘如上釋(云云)
四從譬如下。明譬喻中。譬如春陽之始等者。喻文自可見。若無機之人等者。於大悲發生春陽之始。上上信根之族祕密真言之機。菩提種子忽自萌動。無明殼皮頓自甲裂。是故奮迅示現之雷風響機興即生之大空。無盡莊嚴之螺鼓動大悲嘉會之樓閣。於三世常恒之一時。降平等一味之大雨。依之如實不知之莩殼速脫離。無上菩提之善苗疾出生。是則自非上根上智之人大度勇銳者。無蒙如此之深益。至如彼兩種二乘兩種外道者。適雖遇奮迅示現莊嚴之際會。如聾如盲。何得視聽見聞如此境界。何況發起甚深祕密利益耶。爰以大師言。摩尼奇珠待大龍而雨寶。輪王妙藥對鄙人以為毒。何況真言祕藏起三自以難聞。金剛佛戒過十地而叵得。自非輪王種姓大機菩薩。誰能開五智於一心得三密於凡身(云云)雖為一道極無十地證得菩薩全非其境界。何況二乘凡夫所測量耶。設雖有無間鐵城中。若為祕藏真言之機者。今依此奮迅示現加持三昧無不發深益也。第五陀羅尼藏之機可思之。是故諸道昇沈依戒持毀。見佛不見佛任乘緩急。故今所言無間中真言機者。即是戒緩故一且雖墮地獄。以乘急故速知見自心佛也。又涅槃經第九云。善男子譬如焦種雖遇甘雨。百千萬劫終不生芽。芽若生者無有是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雖聞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經典。終不能發菩提心芽。若能發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是人斷滅一切善根如彼焦種不能復生菩提芽(云云)彼經以一闡提為無機之人。今此經以顯網封執為無機之人也。如此顯教封執之輩。雖遇無盡莊嚴之際會。不能蒙甚深祕密之妙益。故云若無機之乃至發起深益也。
二從毘盧下。明如來許說中。自五。一明如來讚嘆。二明總標三句。三明開示寶所。四明菩提不可得。五明問答決疑(矣)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初總牒自可見。
二從以執下。明隨釋中。自四。一明讚測深意。二明讚不生機會。三明讚難問能問。四明如來誡聽。初中。預測如來者。上來所言五字門并三句法體。是今經之深旨如來之祕藏也。然金剛手能測彼深奧令發起。故云側如來加持深意也。
二從又能下。明讚不失機會中。發起時眾者。今大悲胎藏曼荼羅法界應度大眾也。作生解因緣者。令彼法界應度之眾生而生大菩提心之解了故云爾也。仰測聖心者。仰能測如來說法時至而不失應度機根嘉會時分。故云仰測聖心不失機會也。
三從我觀下。明難問能問中。又二。一明讚嘆意。二明功德倍增。初中。我者大日之自稱也。乃至淺行諸菩薩者。指初心始行諸菩薩也。以此三句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教甚深教義。皆悉莫非為此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故云以此乃至甚深之事也。
二從以如下。明功德倍增中。倍增者復明於上首仁者中。金剛手雖無比類。對如來世尊故猶論明昧不同。故云無量功德乃至終無漏失也。
問曰。何故如來如此慇懃讚嘆金剛手。有何等深意耶。答曰。如大論五十五云。問曰。佛何故讚須菩提。答曰。示師不自高。弟子承順師法故。有人師所說弟子不受。弟子所說師不聽。如凡夫人處眾說法時。破一切語不受。以佛無吾我心故讚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云云)今亦如此。故讚金剛手也。
四從次即下。明如來誡聽中。又二。一明誡聽意。二明引論釋。初中。極善作意者。舉意密而攝身口也。亦為未來弟子等者。言非啻誡勸金剛手。亦兼為欲使未來真言行者直心聽法故云爾也。
二從故釋下。明引釋論中。若人心善直信等者。若為聽法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是即心善直信之相。故法華經云。若人精進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為說。捨惡知識親近善友。如是之人乃可為說。告舍利弗。我說是相。如是等人則能信解(云云)又大論九十六云。佛言。薩陀波崙菩薩求般若時。不惜身命不求名利。於空閑林中聞空中聲言。汝善男子從是東行。莫念疲極莫念睡眠。莫念服食莫念晝夜。莫念寒熱莫念內外。善男子行時莫觀右右。莫懷身相莫懷色相。莫懷受想行識相。何以故若懷是諸相。於佛法有礙。若於佛法有礙。便往來五道生死中。亦不能得般若波羅蜜(云云)以是等義故云若人心善乃至則不能解也。聽者端身者。端直身威儀不顧身勞。猶如渴水而欲飲之。故云爾也。一心入於語義中者。專心不異緣。於所說中之義理敢不誤失也。以下二句可見。此偈中有專三業之義。所謂端身者專身業。如渴飲者專口業。一心者專心業也。故大論一百云。以善其身口意業供給師(云云)及無盡意經等者。未檢得之。要攬人披經可見之。
妙印鈔卷第九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潤六月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
建武四年(丁丑)卯月十日
金剛佛子明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