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十四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一疏二)
三從學摩下。明殊異菩薩中。自二。一明表。二明作釋初表。自可見。
二明作釋中。又為七。一明寄齊小位。二明湛寂義。三明離一切過。四明證寂然界。五明離違順心。六明瑜祇義。七明總結。
初中三。一明寄齊初果。二明寄齊三果學人。三明寄齊羅漢支佛。
初中。學摩訶衍人者。是則真言乘教中殊異菩薩是也。所謂內證菩提心雖真言乘之大菩提心。外相行儀殊於真言。其外相雖同於二乘行儀。內證菩提心亦異顯乘故。此菩薩名為殊異菩薩也問曰。以何得知學摩訶衍人者真言門殊異菩薩也。既次上舉二乘斷證畢。然後云學摩訶衍人等。故知是可彼顯教三乘共菩薩。所謂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者。即是寄齊三乘共菩薩斷證分齊時。於第四見地。聲聞初果見道之位。與菩薩初見真諦法性之位相似。故且寄齊如此可云。故五教章上云。五約寄位差別。如本業經仁王經及地論梁攝論等中。以初二三地寄在世間。四地至七地寄出世間。八地已上寄出出世間。於出世間中。四地五地寄聲聞法。第六地寄緣學法。七地寄菩薩法。八地已上寄一乘法(云云)故知今適齊者。彼三業共菩薩初見真諦法性位。與聲聞見道位相似。故寄齊應爾云。何頓可云真言乘殊異菩薩耶。爰以演密抄第三釋此文云。學大乘之人初得出世初心。即越我倒粗妄執。此與小乘見道預流果適齊。今言適齊者但相似此名齊(云云)文理如此如何答言真言門之中殊異菩薩云事。全非胸憶之義。源從本經事起。疏家亦分明釋成其義。所謂本經金薩問曰。心心有殊異。唯大牟尼說(云云)如來答此問言。祕密主一二三四五再數。凡百六十心。越世間三妄執。出世間心生。乃至四分之一度於信解等(云云)疏家釋此文云。一二三四五再數乃至度於信解者。亦是答諸心相及心殊異(云云)此一段者是說三劫始終也。然此中亦是者。是則心諸相以前雖說之。猶未盡其義故。心諸相餘分此中猶說之。故云亦是答諸心相也。次及心殊異者。是則明答金薩之心心有殊異之問也。然疏一卷釋彼心心明殊異句云。第八第九句云心心有殊異唯大牟尼說者。謂眾生異熟識心。與瑜伽行者殊異之心。亦願世尊分別廣說(云云)所謂異熟心者百六十心等也。所言瑜伽行者殊異之心者。是即真言行者涉於三劫六無畏等所起殊異之心也。所為殊異者。此真言行人內心瑜伽。住六大法界之淨菩提心故。殊顯乘之獨空無相之心。故云殊。雖然外相與二乘之人而共行故。異真言行者之三密修行之行儀法則。故云異也。然此殊異菩薩與六箇住心相並而行也。所謂此殊異菩薩初發淨菩提心之時。初見明道之位。與聲聞初果見道之位而相似也。雖然菩薩以淨菩提心之勢力故不墮二乘地故。今更云學摩訶衍人初得出世初心。與小乘見道適齊。然不墮聲聞正位(私云指初果位)所以爾者。由彼從初發心即知心性(私云指六大法界如實知自心云菩提心)但為我倒所覆未得現前(私云未得法明道現前故云未得現前)爾時諦觀陰界入等從緣生無常變異。是中何者是神耶。作如是推求。即了神本不生。度無量見網淨菩提心少分增明。由得菩提心勢力。所以不墮二乘地也(云云)又上卷云。復次如聲聞人。初觀陰界入時。即陰求我離陰求我皆不可得。相在不可得。爾時於八直道中遠塵離垢正法眼生。真言門菩薩亦如是。初觀陰入界時。即陰求我離陰求心皆不可得。相在亦不可得。故即時懸悟自心本不生際。於如來知見大菩提道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云云)此文與當所文。全分文義共同一也。然既云真言門菩薩。將有何異論耶。又云懸悟自心本不生際。於如來知見大菩提道中。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豈非真言行者生在如來種性中。開佛知見。得除蓋障三昧。住初法明道位耶。所言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者。是非彼顯所談見惑斷也。只是真言行者初得法眼道時自證圓極。而不發上求下化之心分齊。與小乘見道相似故。且寄齊云適齊也。若是今所言學摩訶衍人者言顯教菩薩者。何故拔業因種後他緣大乘前。別不立一種住心耶。所以然者。既云不墮二乘故非初劫之所攝。又經復次祕密主大乘行以前初劫文段。而非第二劫之說段故。非第二劫之所攝。然者此證寂然非初二兩劫之所攝。何劫之所攝耶。明知是真言門殊異菩薩也。何況從本經事起疏家所所解釋分明也。有何不審耶。次至香象等釋者。自本於顯教之中。約大小寄位差別相明義。非難事也。次至演密者。彼只云。今言適齊者但相似名齊也。此亦云今此殊異菩薩與小乘見道預流果適齊得心有何不可。然不墮聲聞正位不證小乘初果故云爾也。由彼初發心等者。指真言最初發心也。即知心性者。覺知自心六大法界之無自性。故云爾也。淨菩提心少分增明者。指六大法界無自性大菩提心也。
二從然後下。寄齊三果學人中。有法執等者。於四禪八定等法動心留滯。故不能速得至初法明道之位。故云有法執乃至不能速至菩提也。以非如實巧度等者。言如彼顯宗所說六度等。非如實巧度。今宗所言六度十波羅蜜者。如前五波羅蜜者是福也。是即五字門大悲方便也。如第六般若波羅蜜者智也。是即識大也。所謂大智門也。又如十波羅蜜者。右五指檀戒忍進禪五波羅蜜也。左五指惠方願力智五波羅蜜也。所謂五智五大不二平等義也。又十波羅蜜滿足之義。又十地究竟之義。又色心究竟之義又十真如十法界平等之義也。如此直約諸法覺知六度十波羅蜜。名曰實巧度也。然由留滯彼顯教所談之實修實證六度等。直非即事而真之巧度。故云以非如實巧度故名淹留修行也。故疏一云。復次祕密主。住此除一切蓋障菩薩信力故不久勤修滿足一切佛法。如是正見猶如金剛。即是最上堅固信解力。依之進修如實巧度故。得諸佛力無所畏解脫三昧。及餘無量佛法皆悉成就(云云)
三從然亦下。寄齊羅漢支佛中。然亦稍離下地等者。指前三果并第四向位云下地三執也。緣覺斷證自可見。言寄齊殊異菩薩者。下地三執者指顯教所歷之地位也。根本無明者指佛果一障。知如是甚深之法者。指六大法界本有圓明之體。故云有佛無佛性相常爾也。如前所說等者指疏第一也如十二因緣義等者。所言十二因緣義者。彼不愚法緣覺所斷。彼天台宗等所言作十二因緣義等也。此義稻芋經廣說。故云如稻芋經也(云云)
二從言湛下。明湛寂義中。自三。一總明湛寂義。二明三乘所度淺深。三明一切外道不知。
初中。寂是不生義者。所謂字門義也。彼粗細極等三妄執畢竟清淨而得除蓋障三昧。故云畢竟不生也。湛者是甚深義者。字內證真實境界甚深微妙。是即初地所證境界也。故云爾也。
二從譬如下。明三乘所度淺深中。又二。一舉譬。二明合譬。
初中。三獸渡河者兔馬象也。然兔力用最下劣渡上波馬少勝故深渡。象力用最上故窮源底渡之也。故云各隨足跡之所至處乃至到其源耳也。
二從此中下。明合譬中。三乘之人者。顯三乘共菩薩并殊異菩薩也。同以無言說道等者。如彼三乘共般若說如幻即空等。於此如幻即空。三乘輩各隨類異解。所謂二乘之人聞佛說如幻即空。修真諦法性一理證四果支佛之聖位。得有餘無餘之涅槃。於菩薩人亦有三種不同。當通并通別通圓人是也。當通人者。聞如幻即空之說。即悟六道因果無生一理。當教取證不進後位故。此人釋鈍同二乘也。通別之人者。聞如幻即空之說。即悟隔歷三諦證別教中道也。通因之人者。聞如幻即空之說。即悟圓融三諦證相即中道也。故云此中有三乘之人同以無言說道得諸法實相也。是即指各各所證之分證云諸法實相也。然聲聞等者。聲聞鈍根故。淺入無我之法性深厭生死之流轉。緣覺利根故。雖無大悲利物不甚忩劇生死也。故云然聲聞入法性乃至發起大悲也。菩提悟如是法時等者。可有四種不同。三種如前。是通是通別通圓菩薩也。一種是真言教殊異菩薩也。故悟如是法時等者。約彼三種菩薩時如幻即空之法門也。約殊異菩薩時三密加持之法門也。心垢漸除義。準之可知也。
三從經云下。明外道不知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此宗下。明隨釋中。又為三。一明外外道不知。二明內外道不知。三明結歸。
初中。此宗者指大日真言宗。外外道等者指斷常邪見外道也。猶如睹見清潭等者。諸外道等聞說因緣生法即空等生恐怖。猶如臨深淵。故云猶如睹見乃至不敢習近也。
二從內外下。明內外道不知中。內外道者。始從唯蘊終至極無自性六個住心是也。然謂外道者。求心外之道不知如來內證真實無盡寶藏。故云雖能遊泳其中乃至有無量寶王也。
三從一則下。明結歸中。一者則不入而不識者。兩種外道中。初外外道更不入佛法清潭故。敢不識其中寶玉。故云一則不入而不識也。二則入而不識者。次內外道適入其中雖游泳。不識無量莊嚴寶玉。故云二則入乃至所不能知也。
三從先佛下。明離一切過中。又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言十下。明隨釋中。亦為三。一明諸佛道同。二明除一切障。三明非因量境界。
初二。自可見。
三從故種下。明非因量境界中。種種因量者。諸外道二乘立因明門等校量一切。故云爾也(云云)
問。今所言湛寂者指何等所證耶答。正指真言殊異菩薩。傍指顯教三乘共菩薩也問若然者。何故次上既舉聲聞緣覺所證分齊已。而結云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明知是即結緣覺所證無言說道云如是湛寂可得心。何故云指殊異菩薩耶。爰以解釋云。然亦稍離下地三執。能業煩惱根本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知如是甚深之法有佛無佛性相常爾。既指緣覺所證十二因緣法。而云甚深之法。爰知今湛寂者又指緣覺所證云事。然者如何答。今以殊異菩薩寄齊諸位。從本經事起疏家解釋所所散在。此條次上引經疏明文令釋成已。夫寄齊者。不違彼宗本帙之名言。而以此教殊異菩薩昇進分齊。始從唯蘊無我。終至極無自性心。一一次第寄齊之也。故言學摩訶衍人者。以殊異菩薩初法明道分。寄齊小乘初果見道之位。今亦以殊異菩薩初法明道之字微妙湛然寂靜。寄齊緣覺極無言說證位也。故疏家唯二乘所觀所斷等。悉讓俱舍婆娑等而不作委悉之釋。就殊異菩薩之所證。經疏共委細說之也。若如所難所言。湛寂唯緣覺所證者不可說一切外道所不能知。所以然者於一切外道。有內外兩種外道。外之外道者斷常邪見等外道也。內之外道者指唯蘊以上六箇住心。是即不知如來內證真實之萬德故。名為內之外道也。然所言湛寂若緣覺所證者。四個大乘諸佛菩薩豈不能識知彼二乘之智斷耶。既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何但外之外道耳耶。爰以釋湛寂義之時。取三獸渡河之譬而顯三乘之所入淺深。然唯菩薩大香象王。獨能到其源底。唯緣覺者何取加象譬耶。但可舉兔馬之二譬也。何況疏家明釋此中有三乘之人。又云菩薩悟如是法時。乃至昇沈有異。有何疑歟所云湛寂云緣覺耶。但至一偏所難。可三乘共菩薩云難者。自元傍相通三乘共之菩薩所不遮也。雖然正指殊異菩薩云事無競者也。是故疏釋本經一切外道等文云。外道所不能知者。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如睹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近。內外道雖能遊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一則不入而不識。二則入而不識。故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也(云云)明鏡懸天。有何疑耶。彼唯蘊等六個住心雖有大小權實淺深不同。共入佛法之清潭中而分分游泳其中。分分得清涼樂。故云內外道乃至清涼樂。雖然一道極無猶不識無盡寶藏。況於唯蘊拔業耶。爰以大師云。顯教拂塵真言開庫(云云)故云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玉也。故知所言三乘共菩薩是內外道。何不入一切外道所不能知之內耶。既指此湛寂云一切外道所不能知。誠知湛寂者是全非緣覺并三乘共菩薩所證者也。是即正真言殊異菩薩所證也。以何得知者。既雖識無盡寶藏。而非直行入真言之人。若非殊異菩薩者。何等所攝菩薩耶。是則彼殊異菩薩。雖證得初地無盡寶藏。且沈自證之法愛不發利他之妙行分齊。且寄齊緣覺之證寂。故假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等之名言也。雖然非實緣覺所觀十二因緣。故云此十二因緣義如稻芋等經廣明也。如彼天台宗等所言無作十二因緣義也。是以真言跨節之眼而見之時。即不可思議十二因緣也。非彼小乘所說十二因緣也問若然者演密抄第三釋內外道云。二內外道者起自犢子部(云云)故知非指四個大乘等菩薩。是即彼犢子部所計最劣而相似外道所計故云爾也。又以三獸渡河之中菩薩謂真言乘殊異菩薩不得心事也。所以然者此三獸之譬。源從大論出。然彼論以象王譬三乘共菩薩。今引彼為譬。明知是即顯乘菩薩也。但至然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等釋者。內外道指彼小乘犢子部得心者。彼聲聞等不覺菩薩所證中道實相等故云爾得心。有何不可耶。云何答道理文證大旨如先。但至演密抄者。用不有宜。必不可依用。所以然者違經疏故。所謂經為顯非九種住心之所知。而說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疏承此文云。此宗中說有兩種外道。外外道猶如睹見清潭。逆生怖畏不敢習進。內外道雖能遊泳其中。適熱除垢得清涼樂。不覺是中有無量寶王(云云)既經一切外道之言難消上。解釋明鏡也。何指犢子部而云內外道耶。若如彼義者辟支佛覺知無盡寶王可云歟。故知彼釋大違經疏并宗義故。不可依用者也。次至三獸渡河譬源從大論出故。是可顯教菩薩云難者。引大論等隨宜轉用成立密義。是即疏家常習也
四從然未下。明證寂然界中。自三。一明離著惠生。二明解脫蘊等。三明過二乘境界。
初中。又為三。一明心住蘊中。二明離著惠生由。三明修離著方便。
初中。校牒可云。祚密主彼出世間心住蘊中者(云云)然未度以下隨釋也。然未度法障者。雖破人執未除法執。為此法執所覆淨菩提心未顯現。故云未名真淨菩提心也。蓮華已離泥濁喻破人執。未出水中喻不離法執。故云如蓮華乃至住蘊中也。出世間心者指初法明道位。然此菩薩心尚住法執中。故云住蘊中也。以行者於瑜伽中等者。以猶謂也。行者等者指殊異菩薩也。於瑜伽中者指三密瑜伽也。湛寂之心等者。住字本不生湛寂靜。無上求下化之心。依之自證圓明雖已明朗。涉利他事對根境識之時。此等諸法尚當心生覺觀。故厭有為法著無為法也。故云於瑜伽中乃至著無為法也。
二從然以下。明離著惠生所由中。菩提心勢力者。指如實大菩提心也。依此大菩提心之勢力故。任運雖不由他教道離著惠生也。故云然以菩提心勢力自然不由他教也。
三從有如下。明修離著方便中。又二。一明五喻別釋。二明小真不同。
初中。有如是惠者。依菩提心勢力自然生離著惠也。發起其心者。從自證圓明中發起離著智心也。修離著方便者。聚沫等五喻也。觀察無性空者。離五蘊之法執住字本不生之大空三昧也。初句觀察聚沫等者。水多漲聚中。四方風同時吹來。與水和合故生聚沫。故大論三十一云。如四方風和合扇水則生沫聚。四大和合成色亦如是(云云)云然於其中有種種色形。難可見有對。從粗至細一一次第推求。都實體不可得也。從緣生眾色亦如是。微塵計諦觀無不從緣生。以從緣生故無生無滅。都無自性。是即色本不生義。所謂字大空也。字大空者自性清淨大菩提心也。故云初句觀察聚沫乃至即是也本不生也(云云)次句浮泡者如夏時等者。十二月中。如日藏經者。五月六月名求降雨時。是即暴雨常降時也。如此暴雨之時。隨雨之足。即水上浮泡生。唯是暴雨為因水面為緣而所生也。然從雨生耶。從水生耶。從雨水和合生耶。雨水離而生耶。如此四句推見。都雖無從來。而從眾緣生不可思議。故云如夏時乃至都無起滅也。情塵和合者。情謂六情。塵謂六塵也。如此從根塵和合而受生。此受亦四句權見。都從來不可得不生不滅。是即受本來不生也。受本不生者所謂字本不生大空三昧。自性清淨大菩提心也(云云)故云受陰亦爾乃至即是受本不生也。次句陽炎者如春月等者。如日藏經者。正月二日各瞹時。是即地冷氣與日瞹氣相戰。有如水假見。是名為陽炎。都雖無實體而可見。依之渴水者迷誤頻求行亦頻彌遠行。終無得實水。故云如春月地氣乃至勤去之彌遠也。不知從緣生法本來無自性故。頻取男女怨親等想。馳求奔走。想陰亦如是都無實體。若悟緣生無性住字本不生之時。想蘊本來不生。是即無自性大菩提心也。故云眾生亦再乃至即想本不生也。大論第六云。焰者。焰如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結使煩惱日光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焰(云云)次芭蕉者。言芭蕉皮許重重卷迴終無中心堅實。故云如人求芭蕉乃至亦不可得。行陰亦爾一微涉於動境等者。去來遷變剎那無不從緣生。如此從緣生從緣生從緣滅。即是覺知緣謝即滅機興即生即事而真無有終盡之時。行蘊本來不生不滅。是即無自性大菩提心也。故云行陰亦爾乃至即是行本不生也。
問曰。經芭蕉先說。疏陽炎後說。有何意耶答。經意。聚沫浮泡芭蕉三喻。雖無實體而可見有對。故先一雙說之。陽炎幻等但有名無實可見無對故。彼後一雙說之。然疏依五陰次第配釋之時。想陰非有體質礙法故。以無對無實譬想陰。以有對可見譬行陰去來生滅也(云云)次幻事者如世間咒術等者。幻師以咒術之力現種種未曾有事。當令見聞惑蔽人之心令作違愛怨親等之思。故云如世間咒術乃至現種種未曾有也。識陰亦爾等者。大論云。識界者內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覺。名為識。以內緣力大故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云云)又云問曰言心即是識。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答曰。意生滅相故多因先生意故緣法生意問曰。前意已滅云何能生後識答曰。意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二者心相續名為一。為是相續心故諸心名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識。無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但以依神為本(云云)此識從一念無明生。依此一念無明故生八萬四千枝末煩惱充滿三界。故經云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云云)然究竟其本元。覺其枝末。都從來不可得。故去來亦不可得。從過現未來而不來去。從八方上下亦不來去。去來不可得故生滅一異亦不可得。故知此從緣生一念無明當體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故言語道斷無自性。以無自性故本來清淨。以本來清淨故即是真淨大菩提心金剛不壞之妙體也。故云識陰亦爾乃至無自性故亦復本不生也。
二從聲聞下。明小與密不同中。聲聞經中者指諸阿含部之諸小乘經。雖說此五喻而意明無我者。從一我出生無量我分故。對治一我枝末自然一枯杚。故以五喻觀破一一我。是故大論第三十五云。問曰。如我乃至知見者見者。為是一事為各各異。答曰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於五眾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五和合中主故名為眾生。命根成就故名為壽者命者。能起眾事如父母生子名為生者。乳哺衣食因緣得長。是故名養育。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行人法故名為人。手足能有所作名為作者。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能起者。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令他受苦樂是名使受者。目睹色名為見者。五識知名為知者。復次用眼見色以五邪見觀五眾。用世間出世間正見觀諸法。是名見者。所謂眼根五邪見世間也。正見無漏見是名見者。餘四根所知及意識所知。通名知者。如是諸法皆說是神。此神十方三世諸佛及諸賢聖求之不可得。但憶想分別強為其名。諸法亦如是。皆空無實假為其名。略說則十六。廣說則無量。隨事起名(云云)故知但破一我自然無量我分皆破。故云雖說此五喻而意明無我也。今此中五喻等者。指真言意明諸蘊性空者。離法執也。
二從如觀下。明解脫蘊等中。三。一明離十八界。二明離能執所執。三明證寂然界。
初中。即引牒可云。謂蘊處界能執所執皆離法性。如是證寂然界。是名出世間心者(云云)如觀五蘊者以下隨釋也。就中如觀五蘊等者。結前句也。如觀五蘊無性者。十二入八界等皆悉可觀故也。故云當知十二入乃至應廣分別說也。
二從如大下。明離能執所執中。如大般若中等者。大品大般若經等中。始從五蘊等諸法。終至種智菩提。廣歷諸法明性相二空。故云爾也。
三從行者下。明證寂然界中。行者如是等者。所云行者等者指殊異行者也。如是觀察者指如上諸觀也。無性門者大菩提心無自性門也。達諸法即空者字本不生大空三昧也。得離一重法倒者。度六十心等一重粗妄執故云爾也。了知心性如是者。了知心無自性故云爾也。不為蘊界等者。於十八界能執所執人法二執。皆悉斷離。證字本不生寂然界。所謂初法明道大菩提心是也。故云為蘊界處乃至證寂然界也。
三從證此下。明過二乘境中。又二。一明譬喻。二明合譬。
初中。如蓮華雖未開敷等者。開敷喻未昇法明道位。稍出清流之上者。喻離法執也。
二從行者下。明譬中。出世間心者指初法明道也(云云)
五從祕密下。明離違順八心中。自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如前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順世八心。二明違世八心。三明能離人。
初中。如前所說等者。指當卷初。始從種子心至第八無畏依名順世八心。是隨順外道凡夫世間妄法故云爾也。
二從若三下。明違世八心中。於第八無畏依中。聞三寶真歸依處。即能信受。從此已來至四果支佛果位。名違世八心。是即違越外道凡夫世間妄法故云爾也。故云如前所說種子乃至生十二因緣名違世八心也。或可就見道等者。前十五心為見道。第十六心為修道。於此見道修道位各作八心。故云或可就見修道等諸位分之各自有八心也。然等者。於聲聞乘有七賢七聖位。於如此等一一諸位。委細分別。各可有八心。故云等也。
三從大乘下。明能離人中。又三。一明殊異菩薩。二明常途菩薩三重約殊異明義。
初中。大乘行人者指真言乘殊異菩薩。了達諸蘊性空者。諸蘊性相即字大空故云爾也。於一切法中等者。指蘊界處等一切諸法也。我蘊兩倒者。我者人我即人執也。蘊者五蘊各各法體即法執也。超度如此二種業煩惱。證法明道位。故云雙離違順乃至超越一劫瑜祇行也。即是觀行應理之人者。觀行者所謂三密現行也。應理者六大無礙名為應理也。
二從依常下。明常途菩薩中。依常途者。言次上約殊異菩薩委悉釋之。故以復次義。若證寂然界位約常途諸教菩薩而解釋者。從初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然後可證此寂然界釋成也。
三從今祕下。重約殊異菩薩明義中。但度此一重等者。超二乘境界故云爾也。
六從瑜伽下。明瑜祇義中。瑜祇者梵語翻相應。隨男女聲有二義。如文可見。依常途解者。自可見。恐繁不記之。行者未過此劫者。殊異行者未超過此初劫位。與辟支佛相似釋成也。爾時心滯無為法等。若不超度此初劫時。心著無為法相。若此人失三密方便。墮二乘地可證小涅槃。雖然以金剛不壞大菩提心勢力故。還能發起本誓悲願釋成也。從此以後三乘等者。二乘證小涅槃留當位。菩薩獨進發起大悲方便而昇進後位。故云三乘逕路始分也。然所觀人法等者。殊異菩薩所觀人法也。言成實所明偏真理。與此菩薩三平等觀解一往相似故。寄齊如此釋成也。故云然所觀人法俱空乃至作此平等觀耳。
七從故以下。明總結中。故以三乘上中下者。菩薩為上。辟支佛為中。聲聞為下也。出世間心者。聲聞解了唯蘊無我時名出世間心。緣覺十二因緣業煩惱株杌名出世間心。菩薩超越我蘊兩倒至初法明道位名出世間心也。至如此位名一僧祇劫。故云故以三乘乃至合論一僧祇劫也。至第二僧祇等者。初僧祇間菩薩湛寂之偏相似二乘無言說故。所所寄齊明其分位。從第二僧祇以去無寄齊之分故。永異二乘也。故云第二僧祇乃與二乘異也。
問曰。所言證寂界何等人所證耶答。是又真言殊異菩薩所證也(云云)問。若然者。何故疏言從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起悲願。從此以後三乘徑路始分(云云)既云經一大阿僧祇劫。又云從此以後三乘徑路始分。明知三乘共菩薩。彼菩薩七地沈空與辟支佛無言三昧。其分齊相似。故指之而云證寂然界可得心也。然七地以前三乘共同入空位故云證寂然界。七地以去菩薩漸發起悲願故云三乘徑路始分也。是故釋云然所觀人法俱空與成實諸宗未甚懸絕也何況經一大阿僧企劫之釋云顯教菩薩事無競者哉。若真言乘菩薩豈經如是劫數耶。云何答曰。能能斷簡解釋始終前後者。明證自朗也。所以然者。疏云行者如是觀察時從無性門達諸法即空得離一重法倒者。所言行者等者。是指殊異行者也。無性門者。以聚沫等五喻。觀蘊界入等無自性。通達字門大空三昧斷離法執也。故云得離一重法倒也。了知心性如是等者。了知自心本來字本不生之心性時。自然遠離能執所執等之動搖。證初法明道位。故云了知心性乃至故證寂然界也。又云。依常途解釋。是菩薩從發心以來經一大阿僧祇劫。方證如是寂然界。今祕密宗但度此一重妄執。即是超一阿僧祇劫。行者未過此劫與辟支佛位齊時。名為極無言說處(云云)明證在此。更勿迷倒。所以然者。次上言離違順八心及我蘊兩倒二種業煩惱網。是名超越一劫瑜祇行者。是則定判真言門殊異菩薩所離所證畢。其次依常途解釋等者。真言門殊異菩薩所證如此。若依常途顯教菩薩言之者。經一大阿僧祇劫然後可證此寂然界。且一往擬釋也。以此釋意明知。自餘釋義是皆悉付殊異菩薩始終釋也。然者無疑。經一大阿僧祇劫者常途顯教菩薩也。然不論劫數。雖一日一時。離違順八心我蘊兩倒即名殊異菩薩超越一劫瑜祇行釋成也。若上所言證寂然界菩薩自本顯教菩薩者何事新言依常途解釋等耶。是即疏家遠鑑末學之錯誤。如是作顯密簡別之釋者也。然後今祕密宗等者。復重舉殊異大菩薩行證。所謂雖證寂然界。以菩提心勢力故不墮二乘地發起悲願。故云超一阿僧祇劫等也。行者未過此劫等者。著寂然界未發起悲願故云爾也。此分位相似緣覺無言說處。故云極無言說處。云證寂然界也。是故結釋上件之意云。爾時心滯無為法相若失方便多墮二乘地證小涅槃。然以菩提心勢力還能發起悲願。從此以後三乘徑路始分(云云)言二乘證小涅槃之湛寂而止當位。菩薩獨進發起三密方便昇進後位。故云爾也。次成實諸宗未甚懸絕等者。且取證寂之偏也。三平等觀解相似但空偏真觀解故。且以法門分齊而寄齊(云云)故云爾也。故知上來諸文只是以殊異菩薩三平等所證寄齊辟支佛偏真所證之位。故名證寂然界也(云云)
問曰。此住心大綱如何答。十住心論云。拔業因種心者。驎角之所證部行之所行。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乎四五。見彼花葉覺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煩惱株杌猶此而拔。無明種子因之而斷。爪犢遙望不近。建聲何得窺窬。遊泳堪寂之潭。優遊無為之宮。自然尸羅無授而具。無師智慧自我而獲。三十七品不由他悟。蘊處界善不待藍色。身通度人不用言語。大悲闕無方便不具。但自盡苦證得寂滅(云云)問曰。說此住心經論文證如何答住心抄云。問第五拔業因種住心經論文證如何。答。經云緣覺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離建立宗等。如是湛寂一切外道所不能知。先佛宣說離一切過(云云)又云。深觀察因果住無言說。不轉無言說。於一切法證極滅語言三昧。是名緣覺三昧道(云云)祕密主。若住緣覺聲聞所說真言摧害於諸過(云云)又云。聲聞所說真言一一句安布。是中辟支佛復有小差別。謂三昧分異。淨除於業生等(云云)論云。緣覺執十二因緣等(云云)出世間心中。此唯溫無我與拔業因種二住心為初僧祇也。經云超一劫瑜祇行(云云)大師御釋亦以同也已上廣明拔業因種心了。
二從經云下。明第二劫中。分為二。一明他緣乘。二明覺心不生心(矣)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自三。一明他緣乘名義。二明觀法無我性。三明觀賴耶知自性。
初中。又二。一明竅定第一劫法體。二明舉梵語顯二義。
初中。即是明第二重等者。對初劫故云第二重也。觀法無我性者。初劫時既離人執已。故至此劫無論人我。但觀法無我性也。然於此劫中。雖有他緣覺心兩住心之淺深不同。共明人法無我畢竟不生義故合為第二劫也(云云)
二從梵音下。明舉梵語顯二義中。又二。一釋他緣乘二釋無緣乘。
初中。又五。一明所發誓願。二明行菩薩道。三明所度堪否。四名種種方便。五明結歸。
初中。所謂他緣乘者等者。以大慈悲普緣法界眾生苦樂之相。令拔苦與樂。故云他緣。搆六度舟車於生死之水陸。運載自他機根於廢詮之宮都。故云乘。故大師御釋云。緣法界有情故他緣。簡聲獨羊鹿故大名運自他乎圓性故曰乘(云云)謂發平等大誓者。總發四弘誓願。別立大悲闡提之誓。怨親齊救故云平等廣覆法界故云大也。如大論第三十四云。如提婆達多。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摸燒而爍之。爍已足壞身惱大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睺羅與提婆達多等者。彼痛當滅。是時提婆達多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多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乃至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云云)如是怨親平等敕齊故云平等也。誓者具應云誓願也。然願在前。誓在後。仍舉後誓者。前願自顯。故舉誓攝願也。適雖有願。若無誓者悉無剋成大願。即如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私云願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私云誓也)以是義故四弘誓願中一一云誓願也。菩薩適發菩提心雖行諸善福。若無誓願無能成大事。故大論第七。問曰。諸菩提行業清淨自得淨報。何以要須立願然後得之。譬如田家得穀。豈復待願。答曰。作福無願無所成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而作金無定也。復次莊嚴佛界事大。獨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須願力。譬如牛力雖能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淨世界願亦如是。福德如牛願如御者。問曰。若不作願不得福耶答。雖得不如有願。願能助福。常念所行福德增長問曰。若作願得報。如人作十惡不願地獄。亦不應得地獄報答曰。罪福雖有定報。但作願者修少福。有願力故得大果報。乃至一切眾生皆願樂無願苦者。是故不願地獄。以是故福有無量報。罪報有量(云云)以此等因緣故。此教一切菩薩先發平等本誓願也。故云謂發平等大誓也(云云)
妙印鈔卷第十四
(御本云)元德二(庚午)潤六月十七日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