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十六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入真言門住心品第一之餘(經第一疏第二)
二從經云下。明覺心不生心中。又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心主下。明隨釋中。又五。一明法說。二明譬說。三明入阿字門。四明舉宗義指經論。五明結六箇住心始終。
初中。又為二。一明心王義。二明一轉開明。
初中。心主即心王也者。指八識心王。所謂三論玄云。問此論名為正觀。正有幾種。答。天無兩日土無二王。教有多門理唯一正。是故上來破斥四宗。花嚴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云云)十住心論云。心王自在得本淨之水(云云)以不滯有無等者。肇論序。正示宗本中。顯示正義云。夫不存有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是謂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又舉能觀人云。三乘等觀性空而得道也。又舉所觀法云。性空者謂諸法實相也。見法實相故云正觀。若其異者便為邪觀(云云)又同論中。般若無知論處。論主釋答劉公致問而辨聖心云。聖心不有有。不有有故有無有。有無有故則無無。無無故聖心不有不無。不有不無其神乃虛(云云)同論上。不真空論處。引教明空中。而以二論立宗云。摩訶衍論云。諸法亦非有相亦非無相。中論云。諸法不有不無者第一真諦也。又次解釋顯旨云。尋夫不有不無者。豈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即真故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於何而可物。又次引經證云。故經云。色之性空。非色敗空。以明。夫聖人之於物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是以寢疾有不真之譚。起日有即虛之稱。然則三藏殊文統之者一也。故放光云。第一真諦無成無得。世俗諦故便有成有得。夫有得即是無得之偽號。無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雖真而非有。偽號故雖偽而非無。是以言真未嘗有。言偽未嘗無。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經云真諦俗諦謂有異耶。答曰無異也。此經直辨真諦以明非有俗諦以明非無豈以諦二而二於物哉(云云)三論玄云。問此論名為正觀。正有幾種。答天無兩日土無二王。教有多門理唯一正。是故上來破斥四宗。華嚴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但欲出處眾生。於無名相法。強名相說。令稟學之徒因而得悟。故開二正。一者體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為體正。真之與俗因為用正。所以然者。諸法實相言忘慮絕。未曾真俗。故名之為體。絕諸偏邪目之為正。故言體正。所言用正者。體絕名言物無由悟。雖非有無強說真俗。故名為用。此真之與俗亦不偏邪目之為正。故名用正也。問曰。既云真俗則是二邊。何名為正。答如因緣假有目之為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故名為正。俗有既爾真無亦爾。假無不可定無。假無不可定有。遠離二邊故目之為正。問何故辨體用二正耶。答像末鈍根多墮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識正教便悟正理則有體正。但正有三種。一對偏病目之為正。名對偏正。二盡淨於偏名之為正。謂盡偏正也。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強嘆為正。謂絕待正也。在正既然觀論亦爾。因於體正發生正觀名為體觀。藉二諦用生二諦觀名為用觀。故觀具二也。觀辨於心為眾生故。如實說體名為體論。若說於用名之為用論。故論具二也。正既有對偏盡偏絕待。觀論亦然類前可知(云云)以如是等義故云以不滯有無心無罣礙也。所為妙業等者。如是以得有無自在正觀。而得中道虛融實理故。虛通妙用如響應音。故肇論下涅槃論處第三位體中標宗云。子獨不聞正觀之說歟。維摩詰言。我觀如來無始無終。六入已過三界已出。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不可以識識。不可以智知。無言無說心行處滅。以此觀者乃名正觀。以他觀者非見佛也。放光云。佛如虛空無去無來。應緣而現無有方所。然則聖人之在天下也。寂寞虛無無執無競。導而弗先感而後應。譬猶幽谷之響明鏡之象。對之弗知其所以來。隨之罔識其所以往。又明妙用隨宜云。是以至人居方而方。止圓而圓。在天而天處人而人。原夫能天能人者。豈天人之所能哉。果以非天非人故能天能人耳(云云)又引證云。經曰(大集)菩提之道不可圖度。高而無上廣不可極。淵而無下深不可測。大包天下細入無間。故謂之道。然則涅槃之道不可以有無得之明(矣)又同論中般若無知論處出聖心用寂不同難云。難曰。論云。言用則異言寂則同。未詳。般若之內則有用寂之異乎。又次答用寂同時無異云。答曰。用即寂。寂即用。用寂體一同出而異名。更無無用之寂而至於用。又引證云。故成具云。不為而過為。寶積曰。無心無識無不覺知。斯則窮神盡智極象外之談也。即之明文聖心可知(矣)以如是等義故云所為妙業隨意能成故云心王自在也。
二從心主下。明一轉倍勝中。心主自在即是淨菩提心者。是即殊異菩薩證字本不生際時。相似彼菩薩有無虛通真俗融即一味心海湛湛自寂位。故云心王自在即是淨菩提心也。更作一轉開明等者。正簡他緣。傍毀唯蘊。就中彼他緣乘談成佛之成不。論三大之劫數。性相別論境智不融。故十住心論云。無階之階級不壞五十二位。階級之無階不礙一念成覺。一念之念經三大而勤自行。一道之乘馳三駕而勞化他。悲唯蘊之迷無性。歎他緣之阻境智。心王自在得本淨之水。心數客塵息動濁之波。權實二智證圓覺乎一如。真俗兩諦得教理乎絕中。悟心性之不生。知境智之不異。斯乃南宗之綱領也。以是義故云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也。
二從心王下。明譬說中。又為二。一明以池水譬心心數淨除。二明以海水譬心王前後際斷。
初中。又為二。一明本淨水譬心王。二明客塵澄譬心數淨除。
初中。心王猶如池水等者。夫池水本淨離泥濁之相。心王亦如是。自性清淨從本際已來無垢無濁也。
二從心數下。明客塵除譬心數淨除中。心數淨除等者。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六。隨煩惱菩提。如此等心數諸法。依八不正觀皆悉澄寂。如池水泥濁自澄客塵滌除。故云心數淨除猶如客塵清淨也。
二從是故下。明心王前後際斷中。又為二。一明法說。二明譬說。
初中。證此性淨時等者。指盡淨虛融之性淨也。即能自覺心本不生等者。指八不中道也。所謂十住心論云。謂本不生者。兼明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云云)證如此八不正觀時。不見心前際後際。所謂過去非過去故無過去際。無過去際故無過去前際。未來非未來故無未來際。無未來際故無未來後際。既過未前後際不可得故。現在豈有住時乎。三世既不可得。何況此心住三世耶。明知此心前後際斷不可思議也。如大論五十五云。須菩提。是摩訶衍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是衍名三世等。以是故說名摩訶衍。何以故。須菩提。過去世過去世空。未來世未來世空。現在世現在世空。三世等三世等空。摩訶衍摩訶衍空。菩薩菩薩空。何以故。須菩提。是空非一非二非三非四非五非異。以是故說名三世等(云云)又肇論下涅槃無名論處明三世一體云。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終始同。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太均乃曰涅槃(云云)以如是義故云心前後際俱不可得故也。
二從譬如下。明譬說中。又為二。一舉譬。二明合譬。
初譬文。自可見。
二從心王下。明合譬中。雖復遇境界風從緣起滅等者。境界者指六境。風者指違順八風。從緣起滅者指斷常等。雖遇如此之境界。以達色即是空故不為生常等之所動。以達空即是色故不為斷滅等之所沈。故云雖復遇境乃至無生滅也。
三從覺此心下。明得入阿字門中。又為二。一明所入法體。二明所離妄執。
初中。覺此心本不生等者。是則真言門殊異菩薩證阿字本不生際之位。相似彼覺心不生菩薩證八不中道不生之位故以寄齊。故云覺此心本不生。然為顯殊異義故云即是漸入阿字門也。
二從爾時下。明所離妄執中。離百六十心等塵沙上煩惱等者。指微細法執云塵沙。塵沙煩惱者。障俗諦恒沙法門之惑故云塵沙也。上煩惱者。於塵沙有上中下三品。其中今宗離其上品故云爾也。其中下煩惱第三劫所離也(云云)
四從此中下。明宗義舉經論中。自為二。一明所說法門。二舉能說經論。
初中。無為者。百法明門論云。第五無為法略有六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四不動。五想受滅。六真如(云云)肇論下涅槃論處開宗第一云。無為者取乎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云云)第八難差云。放光云三乘之道皆因無為。而有差別若涅槃一也則不應有三。如其有三則非究竟。究竟之道而有昇降之殊。眾經異說何以取中耶。第九辨差云。然究竟之道理無差也。以俱出生死故同稱無為。所乘不一故有三名。第十責異云。請問。我與無為為一為異。若我即無為。無為亦即我。不得言無為無異異自我。若我異無為。我則非無為。無為自無為。我自常有為。冥會之致又滯而不通。然則我與無為。一亦無三。異亦無三。三乘之名何由而生也。第十一會異云。夫止此而此。適彼而彼。所以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失之。我適無為我即無為。無為雖一何乖不一耶。譬猶三鳥出網同適無患之域。無患雖同而鳥鳥各異。不可以鳥鳥各異謂無患亦異。又不可以無患既一而一於眾鳥也。然則鳥即無患。無患即鳥。無患豈異異自鳥耳。如是三乘眾生。俱越妄想之樊。同適無為之境。無為雖同而乘乘各異。不可以乘乘各異謂無為亦異。又不可以無為既一而一於三乘也。然則我即無為無為即我。無為豈異異自我耳。所以無患雖同而昇虛有遠近。無為雖一而幽鑒有淺深。無為即乘也。乘即無為也。此非我異無為。以未盡無為故有三耳(云云)以此思彼。六種無為雖異。只是一之真如無為。以未盡真如無為故有六種不同耳。生死者。有二種生死。一者分段生死。三界有漏果報也。二者變易生死。界外無漏果報也。又攝大乘論立七種生死。一分段生死(三界果報)二流來生死(迷真初也)三變易生死(廢妄初也)四方便生死。五因緣生死。六有後生死。七無後生死也。今宗意。不離如是生死往來而談寂寞涅槃。故肇論云。惑者睹神變因謂之有。見滅度便謂之無。有無之境妄想之域。豈足以標牒玄道而語聖心者哉。意謂至人寂怕無兆隱顯同源。存不為有。亡不為無。何則。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地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為有。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又云。入於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為無。亡不為無故雖無而有。存不為有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故所謂非無。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絕言象之逕斷矣(云云)若直覺心本不生際生死涅槃猶如昨日之夢(矣)緣者。緣有四種。大論第三十二云。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云云)又云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復次一切有為法亦名因緣。又云。次第緣者。除阿羅漢過去現在末後心心數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能與次第。是名次第緣緣緣。又云。增上緣者一切法(私云與力不障為義也)已上釋四緣了。因者。因有五因六因。所謂五因者。大論三十二云。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云云)又云。相應因者。譬如親支知識知合成事(云云)又云。共生因者。一切有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譬如兄弟同生故亦相成濟(云云)又云。自種因者。過去善種現在未來善法因。過去現在善種未來善法因。不善無記亦如是。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種因(云云)又云。遍因者。苦諦集諦所斷結使。一切垢法因。是名遍因(云云)又云。報因者。行業因緣故得善惡果報。是為報因(云云)又五因總釋云。是五因名為因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為次第緣。心心數法緣塵故生是名緣緣。諸法生時不相障礙故為無障因(云云)又同論十七說六因云。復有六因。相應因共因相似因遍因報因名因(云云)生者一切有為法。以如是等因緣和合生故云生。壞以因緣和合生故。因緣離時亦還壞。故云壞也(云云)有如此等眾多法門故云等也。義者。莫不二諦八不義門故云義也(云云)
二從如勝下。明舉能說經論中。今且明宗義等者。如是等法門雖可委悉說。為欲明真言上乘宗義故恐繁不詳說。故云今且明宗義故不詳說也(云云)
問曰。今此三論宗之大宗如何。答曰。三論玄顯法正第二云。問龍樹著述部類甚多。三論偏空似非究竟。答。僧叡昔在什公門下為翻譯之宗。其論序云。夫百梁之構興則鄙茅茨之仄陋。睹斯論之紘博則知偏悟之鄙俗。故偏主小乘正歸此論。又如前云。天竺十六大國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緣。並為委誠。龍樹為無相佛。敢預學者之徒。無不翫味斯論以為喉衿。若是偏空豈為諸國所重。又羅什本執小乘。因此論而迴輒正觀。厥後眾師藉斯文而曉迷。以此詳之。蓋是究竟無餘之說問。若內外並呵大小俱斥。此論宗旨何所依據耶‧答。若心存內外情寄大小。即墮在偏邪失於正理。既失正理則正觀不生。正觀不生則斷常不滅。若斷常不滅則苦輪常運。以內外並冥大小俱寂始名正理。悟斯正理則發生正觀。正觀若生則戲論斯滅。戲論斯滅則苦輪便壞。三論大宗其意若此。蓋乃總眾教之旨歸統群聖之靈府。味道之流豈不栖憑斯趣耶問若內外並除大小俱行。乃為斷見。何名正宗。答既內外並冥則斷常斯寂。二邊既捨寧非正宗耶。難曰。夫有斷有常故名之為有。無斷無常目之為無。既其是無何由離斷。答既斷常斯寂則有無等皆離。不應更復謂染於無。難曰。雖有此通終不免難。夫有有有無名之為有。無有無無始是大無。既其墮無何由離斷。答本對有病是故為無。有病若消空藥亦廢。則知聖道未曾有無。何所滯耶。難曰。是有是無名為兩是。非有非無名為兩非。既墮是非還同儒墨。答。本非二是故有雙非。二是既忘雙非亦息。故知非是亦復非非。難曰非是非非還墮二非。何由免非。答二是生乎夢虎。兩非還見空花。則知本無所是。今亦無非。難曰。若無是無非亦不邪不正。何故建篇章稱破邪顯正。答夫有非有是此則為邪。無是無非乃名為正。所以命篇辨破邪顯正。難曰。既有邪可破有正可顯。則心存取捨。何謂無依。答為息於邪強名為正。在邪既息則正亦不留。故無所著。難曰。若邪正並冥豈非空見。答正觀論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如水能滅火。今水還出火。當用何滅。斷常為火空能滅之。若復著空即無藥可滅也。難曰。既著空病。何故不服有藥而言息化。答若以有化還復滯有。乃至忘言便復著斷。如此之流何由可化。問。心有所著有何過耶。答若有所著便有所縛。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故法華云。我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淨名云。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達諸法相無罣礙。稽首如空無所依。三世諸佛為六道眾生心有所著故出世說經。四依開士為大小學人心有所依故出世造論。故有依有得為生死之本。無住無著為經論大宗。難曰。若內外並冥。佛經何故說大小兩教。答。法華云。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如來於無名相中強名相說。故有大小教門。欲令眾生因此名相悟無名相。而封教之徒聞說大小更生染著。是故造論破斯執情。還令了悟本來寂滅。故四依出世為如佛也。問此論名為正觀。正有幾種。答天無兩日土無二王。教有多門理唯一正。是故上來破斥四宗。華嚴云。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畏人。一道出生死。但欲出處眾生。於無名相法強名相說。令稟學之從因而得悟。故開二正。一者體正二者用正。非真非俗名為體正。真之與俗目為用正所以然者諸法實相言忘慮絕。未曾真俗故名之為體。絕諸偏邪因之為正。故言體正。所言用正者。體絕名言物無由悟。雖非有無強說真俗。故名為用。此真之與俗亦不偏邪。因之為正。故名用正也。問既云真俗。則是二邊。何名為正。答如因緣從有因之為俗。然假有不可言其定有。假有不可言其定無。此之假有遠離二邊。故名為正。俗有既爾真非亦爾。假無不可定無。假無不可定有。遠離二遍故目之為正。問何故辨體用二正耶。答像末鈍根多墮偏邪。四依出世匡正佛法。故明用正。既識正教便悟正理則有體正。但正有三種。一對偏病目之為正。名對偏正。二盡淨於偏名之為正。謂盡偏正也。三偏病既去正亦不留。非偏非正。不知何以美之。強嘆為正。謂絕侍正也。在正既然觀論亦爾。因於體正發生正觀。名為體觀。藉二諦用生二諦觀。名為用觀。故觀具二也。觀辨於心為眾生故如實說體。名為體論。若說於用名之為用論。故論具二也。正既有對偏盡偏絕待。觀論亦然。類前可知。次明經論相資。大品經云。雖生死道長眾生性多。菩薩應如是正憶念。生死邊如虛空。眾生性邊亦如虛空。此中無生死往來。亦無解脫者。然既無生死亦無涅槃。則知亦無眾生及以於佛。寧有經之與論耶。故內外並冥緣觀俱寂。然雖非生死涅槃。而於眾生成生死。故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既有眾生故有諸佛。既有諸佛便有教門。既有諸佛教門則有菩薩之論。諸佛為眾生失道是故說經。菩薩為眾生迷經是故造論。然經有通別。在論亦爾。所言經通者。通為息眾生顛倒。通為開顯道門。所言論通者。諸聖弟子造一切論。亦通為息迷教之病申明正道。所言經別者。趣大小二緣說大小兩教所言論別者。為破大小兩迷申大小兩教。故有大小二論也。然就經論之中具有能所之義。經以二智為能說。二諦為所說。論以二慧為能說。言教為所說。斯則經論各有能所也(云云)又肇論正示宗本云。言不有不無者不如有見常見之有。邪見斷見之無耳。若以有為有則以無為無。有既不有則無亦不無也。夫不存有無以觀法者可謂識法實相矣。謂雖觀有而無所取相。然則法相為無相之相。聖人之心為住無所住矣(云云)又十住心論云。空即假有之根。假有非有而有有森羅。絕空非空而空空不住。色不異空建諸法而宛然空。空不異色泯諸法而宛然有。是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諸法亦爾何物不然。似水波之不離。同金莊之不異。不一不二之號立。二諦四中之稱顯。觀空性於無得。越戲論於八不。于時四魔不戰面縛。三毒不殺自降。生死即涅槃更無階級。煩惱即菩提莫勞斷證。雖然無階之階級不壞五十二位。階級之無階不礙一念成覺。一念之念經三大而勤自行。一道之乘馳三駕而勞化他。悲唯蘊之迷無性。歎他緣阻境智。心王自在得本淨之水。心數客塵息動濁之波。權實二智證圓覺乎一如。真俗兩諦得教理乎絕中。悟心性之不生。知境智之不異。斯乃南宗之綱領也(云云)已上明此宗之大宗明文在斯矣。
問。真言乘教中說此住心經論文證如何答。寶鑰云。經云。祕密主彼如是捨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何以故。祕密主。心前後際不可得故。如是知自心性。是超越二劫瑜祇行。菩提心論云。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無生。心體自如不見身心。住於寂滅平等究竟真實之智。令無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云云)住心抄云。問第七覺心不生住心證文何答。經云。復次祕密主。彼如是(乃至)超越二劫瑜祇行等(云云)論云。當知一切法空(乃至)妄若息時心源空寂(云云)已上般若寺所引同大師御釋也。
五從然上下。明結六箇住心始終中。又為三。一總舉六箇始終。二明轉妙轉深。三明對辨所由。
初中。然上來者指從愚童凡夫一念齊施心至覺心不生心也。故云原始要終乃至有無二障也。
二從雖宗下。明轉妙轉深中。雖宗極炳著者。指各各所極之宗體也。轉妙轉深者。其義自可知。猶是對治心外之境者。上來六箇住心未開自心內證之寶庫。故云未開此中等也。
三從若不下。明對辨所由中。若不作如此對辨者。言若不作如此從淺至深轉深轉妙之對辨。各各翫當教當教宗極。不能覺後教之深妙。故云若不作如此乃至其微妙也(云云)已上明第二劫了(云云)
三從經云下。明超第三劫中。自為四。一明先歎真言門功德。二明正說一道無為。三明極無自性心。四約信解行明心相矣。
初中。又為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自為七。一明總欲超三劫讚功德。二明顯密遲速。三明廣說心相所由。四明舉譬顯初心即極。五明祕密神通。六明親近敬禮。七明結歸。
初中。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等者。言為使第三劫諸菩薩并初心始行之人遣一道極無之法執。先歎真言上乘諸菩薩功德智慧。依之見聞覺知輩信樂尋求真言門妙行妙智。更於一道極無之當位法味。而不作愛著執心也。故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乃至先欲其功德耳也。
二從如餘下。明顯密遲速中。又為三。一明餘教成不。二明今宗直入直滿。三明譬。
初文。自可見。
二從今此下。明今宗直入直滿中。今此教者指此真言乘教。諸菩薩者指初心始行行人。則不如是者。如彼餘教菩薩不用次第對治行故。直以真言為乘者。不依方便對治行門。直以真言三密妙行為所乘之法。超越一道極無之極細妄執。直入初法明道位。故云直以真言為乘超入淨菩提心門也。若見此心明道時者。指初法明道位也。諸菩薩無數劫等者。言彼顯教諸菩薩。於三大無數劫所積集諸萬善萬行諸波羅蜜福智二嚴。於一念之頃圓滿爾具足。故云諸菩薩無乃至自然具足也。
三從譬如下。明譬中。又為二。一明以舟車喻顯乘。二明以神通喻今教。二義自可見。
三從又世下。明廣說心相所由中。又世尊等者。言歎真言門功德為於一通極無之法位而不生著慢也。釋此事之次釋顯上來廣說諸心相之所由也。所以先廣說如上諸心相等者。指從異生羝羊一念齊施之心乃至第三劫之終心云爾也。若行至如是境界等者。所謂愚童持齊之第六成果。嬰童無畏之第八無畏依。唯蘊無我中見道適齊。拔業因種中證寂然界。無緣乘中法無我性。覺心不生中心王自在。一道無為中一道清淨。極無自性中心之實際。於如此法執。各未到謂到為宗極。依之中途稽留。速疾不可至祕密莊嚴大光明心殿。故云所以先廣乃至路稽留也。
四從復次下。明舉譬顯初心即極中。又為二。一明顯具體法身義。二明顯人天歸敬。
初中。自為二。一明舉喻。二明合譬。
初中。復次者先以神通乘之喻明一念之頃無量無數功德智慧圓滿具足已。今亦以輪王太子譬明普賢眾行滿足。故云復次也。輪王者。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各任持七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是也。具足如此七寶統領四天下也。如涅槃經第十一云。善男子過去之世人壽無量時。世有王名曰善住(乃至)生一童子(乃至)字曰頂生。善住王即以國事委付頂生(乃至)爾時頂生於十五日處在高樓沐浴受齊。即於東方有金輪寶。其輪千輻轂輞具足。不由工匠自然成就。而來應之。頂生大王即作是念。我昔曾聞五通仙說。若剎利王於十五日處於高樓沐浴受齊。若有金輪(乃至)自然成就而來應者。當知是王即當得作轉輪聖帝。復作是念。我今當試。即以左手擎此輪寶。右執香爐。右膝著地而發誓言。是金輪寶若實不虛。應如過去轉輪聖王所行道去。作是誓已。是金輪寶飛昇虛空。遍十方已。還來住在頂生左手。爾時頂生心生歡喜。踊躍無量復作是言。我今定作轉輪聖王。其後不久復有象寶。狀貌端嚴如白蓮華。七枝柱地(乃至)次有馬寶。其色紺炎髮尾金色(乃至)復有女寶。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乃至)其目遠視見一由旬。耳聞鼻嗅亦復如是(乃至)有大智慧。於諸眾生常有軟語。是女以手獨王衣時即知王身安樂病患。亦知王心所緣之處(乃至)其後不久於王宮內自然而有寶摩尼珠(乃至)能於闇中照一由旬。若天降雨渧如車軸。是珠勢力能作大蓋覆一由旬。遮此大雨不令下過(乃至)其後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饒財寶巨富無量。庫藏盈溢無所乏少。報得眼根力能徹見一切地中所有伏藏。隨王所念皆能辨之(乃至)其後不久有主兵寶自然而出。勇健(乃至)第一善知四兵(乃至)爾時頂生轉輪聖帝告諸大臣。汝等當知。此閻浮安穩豐樂。我今已有七寶成就千子具足。更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大王。東弗婆提猶未歸德。王今應往。爾時聖王即與七寶。一切營從飛空而往東弗婆提。彼土人民歡喜歸化(私謂西北兩州亦如是)復告大臣。我四天下安穩豐樂。人民熾盛咸已歸德。七寶成就千子具足。何所為。諸臣答言。唯然聖王。三十三天壽命極長安穩快樂(乃至)爾時聖王復與七寶。一切營從飛騰虛空上忉利天(乃至)於是天王釋提桓因知頂生已來在外。即出迎見已。執手昇善法堂分座而坐。彼時二王形容相貌等無差別。唯有視眴為別異耳。是時聖王即生念言。我今寧可退彼王位即住其中為天王不。善男子。爾時帝釋受持讀誦大乘經典開示分別為他演說。唯於深義未盡通達。以是讀誦受持分別為他廣說因緣力故。有大威德。善男子。是頂生王於此帝釋生惡心已。即使墮落。還閻浮提。與所念人天離別生大苦惱。復遇惡病即便命終。爾時帝釋迦葉佛是。轉輪王則我身是。善男子。當知如是愛別離者極為大苦(云云)
問如此四種輪王凡聖中如何答。十住心論云。輪王者已入賢聖位。雖不是嬰童心。然是人間王故次敘之(云云)又云。賢位輪王者。仁王經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鐵輪王。習種銅輪二天下。銀輪三天性種性。道品堅德轉輪王。七寶金光四天下(云云)又云。又聖位金輪王者。仁王華嚴並云作閻浮提王。瑜伽論云。作轉輪王居贍部州王四天下(云云)故知賢聖為凡夫也。以如此等眾德具足故。云如輪王太子乃至即是輪王具體故也。
二從真言下。明合譬中。初入淨菩提心者。就此有二義。所謂一指地前凡夫地最初發心。二指初法明道位。以此初發菩提心位喻輪王太子初誕育時。雖未於無數等者。喻太子未遍習眾藝也。然此等如來功德等者。喻太子雖未遍習眾藝而任持七寶成就聖王家業也。
二從又如下。明為人天作歸依中。又為二。一明舉譬。二明合譬。
初中。又已龍神兆庶之等者。輪王王子始生時。天龍鬼神皆悉宗敬歸伏。故云爾也。
二明合譬中。初發淨菩提心等者喻王始生。已為天人世間迷失等者。喻輪王出世專行十善業道故。龍神人民等為失十善之正路者作大歸依也。此中迷失正道等者。指八正道等也。若常途諸論等者指大論等。證此心時者指初發淨菩提心也。即名為佛者指自證圓極成佛也。舍利弗等一切聲聞等者。大論七十八云。問曰。諸阿羅漢辟支佛及五通是離欲人發心者。或有未離欲但發心。云何勝。答。是事先品已種種成答。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在胎中已勝餘子。又如國王太子。雖未即位勝諸大臣有位富貴者(乃至)如歌羅頻伽鳥在中。未發聲已能勝諸鳥(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貪世樂。樂滅苦故求涅槃。不能為眾生。菩薩心生口言為度一切。是故勝。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循路而行。沙彌思惟。我當以何乘入涅槃。即發心。佛為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在前行。沙彌覆復思惟。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入涅槃。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後行。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後。何其太速。師答汝初念發心作佛。是心貴重則住我師道中。如是人諸辟支佛尚應供養。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汝去我懸遠。是故令汝在後。沙彌聞已驚悟。我師能如我心。我一發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堅固住大乘法(云云)如此菩薩一念發心出過一切聲聞緣覺。故云證此心時即名為佛乃至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也(云云)
五從以行下。明祕密神通中。又自為三。一明對治因人不知。二明唯獨自明了。三明二劫優劣。
初中。又為二。一明不知境。二明不知人。
初中。以行者指真言行者。得此心時者指初發淨菩提心也。即知釋迦牟尼淨土者。指常在靈山釋迦。所謂三身即一釋迦牟尼無上大覺世尊也。故經云。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云云)謂其土者四土不二周圓無際常寂光土。三世常恒永離成壞。是故經云。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穩。天人常充滿(云云)又釋云。豈離伽耶別求常寂光。非寂光外別有娑婆(云云)故云淨土不毀也。見佛壽量長遠等者。若淺略釋者指五百塵點遠壽。如經云。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等(云云)若深祕釋者指無始無終本地無作之長壽。所謂一切眾生本來本覺之佛性常住無作本地是也。離始得修生分域故云本。為無邊萬德之依地故云地。心地觀經云。三界唯一心名為地(云云)觀無量壽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法花經云。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云云)釋云一身即三身名為祕。三身即一身名為密。是以無量塵數菩薩聞如此本地無作長壽。得增道損生之大益。致願我於未來說壽亦如是之唱。依之妙樂大師釋云。若但使信事中遠壽。何能令此諸菩薩增道損生耶(云云)此等經釋意皆是深祕意也。故奧卷云。妙法蓮華最深祕處者此經本地身(云云)與上行等從地涌出等者。是即指本地眷屬也。地者指阿字本不生際也。涌出者遊戲神變之意也。同會一處者。同一法界集會故云同會。一處者一大圓明境界故云一處。是即今四重法界諸尊聖眾同共集會豈異處耶。只是靈山會耳。靈山會座亦異物耶。只是行者自心耳。故云以行者得此心時乃至同會一處也。
二從對下。明不知人中。修對治道等者。如上本地甚深境界非修因證得之分。雖為補處大士。示為跡化之眷屬故。云乃不識一人也。以如此難解難入之境界。四十餘年之間輒爾不說故經云如來祕密神通之力也(云云)
二從又此下。明唯獨自明了中。又此菩薩者指初地菩薩也。能於畢竟淨心中者指初地所證淨菩提心也。普集會等者。如同共集會之義(云云)亦自能普詣十方等者。照見本來常住周遍法界色身故。非詣而詣非遍而遍。故云亦自能普詣十方也。供養諸善知識者。依菩薩心所起之行願。於普門法界。剎那之頃供養四重法界諸尊聖眾。詢求正法能問能答。如此境界只證者獨知。餘人所不知也。故云供養諸善知識乃至復名祕密也(云云)
三從前二下。明辨二劫優劣中。又為二。一明小聖堪轉教。二明小聖生敬疑。
初中。前二劫中者指他緣覺心。雖云度二乘地者。第二劫既超越唯蘊拔業。故云爾也。雖須菩提等者。般若時。佛以洮汰方便敕舍利弗須菩提等。為諸大菩薩令轉教付財人法二空。雖然但領知珍寶。而無一喰之悕取也。如法花經云。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悕取一喰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捨(云云)是則雖無悕取之一念。猶能堪轉教付財。故云雖須菩提等乃至人法俱空也。
二從而於下。明小聖生驚疑中。而於此祕密一乘者。指一乘法花會座。所謂依四花六動之瑞。諸大聲聞動執生疑。敢不知其所趣。依此動執生疑。彌勒問之。文殊答之指名體而云欲說法花經。依之身子三請如來四止。上慢起座純有貞實。然後說開權顯實之妙法蓮華經。何況於本門壽量塵點祕密甚深之奧旨者。補處彌勒猶致乃不識一人之唱。豈舍利弗須菩提等所量境界耶。故云而於此祕密一乘乃至過聲聞辟支佛地也(云云)
六從時大下。明親近敬禮中。自為三。一明總諸天生敬信。二明供養物有定法。三明結初中。時者。指此菩薩證菩提心之時。大威德諸天者指梵釋四王等。不見菩薩等者。此菩薩內證真實境界非諸天二乘所測之境。故云爾也。雖然以大菩提心威德力故。諸天自然咸生敬信也。
二從釋提下。明供養物有定法中。釋提桓因作如是等者。大論第三十五云。諸天供養各有定法。如佛初生時。釋提桓因以天衣奉承此身。梵天王躬自執蓋。四天王四邊防護。淨居諸天欲令菩薩生厭離心故。化作老病死人及沙門形。又出家時。四天王敕使者捧馬足。自四邊待護菩薩。天帝釋取髮於其天上城東門外立髮塔。又持菩薩寶衣於城南門外立衣塔。至佛樹下時奉上好草。執金剛常執金剛衛護菩薩。梵天王請佛轉法輪。如是等各有定法。以是故四天王奉缽(云云)又第三十四云。問曰如經說。佛敷草樹下坐而成佛道。今云何願言以天衣為座。答曰聲聞經中說敷草。摩訶衍經中。隨眾生所見。或有敷草樹下。或見敷天綩綖。隨其福德多少所見不同(云云)
又云。復次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為座。或臥天衣(云云)又同第三十五云。問曰。佛一身何以四缽。答曰。四王力等不可偏受一人。又令見佛神力合四缽為一。心喜信淨作是念。我等從菩薩初生至今成佛所修供養功德不虛(云云)又云。問曰如摩訶衍經中說。有佛以喜為食不食揣食。如天王佛衣服儀容與白衣無異不須缽食。何以言四天王定應奉缽。答曰。定者為用缽者故不說不用。復次用缽諸佛多。不用缽者少。是故以多為定(云云)以如此等義故云釋提桓因乃至我當轉法輪也。
三從故云下。明結。文自可見(云云)
七從已歎下。明總結(云云)
問曰。上來一段經疏文者何住心所攝耶答。就此有兩義。一謂祕密莊嚴心所攝也所以然者既經文真言門修行菩薩行(云云)疏釋云。即是欲明超第三劫之心欲令見聞者信樂尊重故先歎其功德耳。故知一道極無猶是所超之法也。若一道心所攝者。豈云欲明第三劫之心耶。又為欲令一道極無菩薩欣慕真言門故。先說真言門功德令信樂尊重也。隨大師第八住心所引文雖多。不引此文。又住心抄以同一。謂非第八住心所攝文也。所以然者。見大師第八住心所引文。引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乃至祕密主此菩薩淨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等文證第八住心。然此所引中說如實知自心大菩提心功德。今文云真言門修行菩薩行乃至智慧方便皆悉成就也。隨又第七第八兩住心中間在之。然非第七住心所攝事。疏家作然上來等對辨。而釋切顯然也。依之住心抄第八住心所證引之。彼抄云。論云。復修瑜伽勝上法人能從凡人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者。此當此住心也。何者經文真言門修行菩薩行諸菩薩乃至二乘諸天親近敬禮(云云)疏云。此歎初入真言門菩薩功德(云云)除第十住心以前皆入真言門菩薩三昧門故也(云云)此釋意引菩提心論已而云何者經文故知菩提心論猶不分明故引今經文令同彼論故云何者經文也。但云入真言門故可疑第十住心故。釋其意云。疏云此歎初入真言門菩薩功德者。除第十住心以前皆是入真言門菩薩三昧門故也(云云)
妙印鈔卷第十六
(御本云)元德二年(庚午)七月一日加點了
沙門阿寂(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