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三

沙門阿寂記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曼荼羅緣品第二之餘(經第二疏第八)

第二從若彼下。明護支分中。自分二。初明前生後句。二明會通薩問佛答不次。三明寂然護摩四明火壇在處。五明火壇莊嚴。六明支分在處。七明弟子坐處。八護摩處。九明室造壇。十明阿闍梨行事次第一明護摩瑞相二明護摩所用不同。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如是弟子遠離於諸過者。若彼欲更擲者(云云
二從下。明隨釋中。若彼更擲者等者。言欲擲花時先作護摩然後可擲之也。故云爾也。就中如是兩言結前也。令弟子遠離於諸過之七後也。
二從次下。明會通薩問佛答不次中。又分為三。初明寂然名字二明可為一種支分三明灌頂一種支分。其義自可見。故不用細釋(云云
三從經云下。明作寂然護摩中。又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後從上言下。明隨釋中。上言護摩等者。指上句之護摩兩言。是即今灌頂時可作護摩之法也。所謂息災護摩也。故云謂應作護摩云法也。次云護摩等者。指次句護摩之兩言。是灌頂以後。若弟子欲作護摩時。當依四種等可作之。故云次云護摩乃至法住故重言之也。此中以瑜伽等者。如字五字嚴身乃至供養結界等。皆依供養次第持誦。故云當法住也。是即常時護摩持誦事也(云云
四從初自下。明火壇處中。又分為二。初明牒經。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二從其灌頂護摩壇處下。明隨釋中。其灌頂護摩壇處等四行餘文者。有上結界間。是爛脫也。當於曼荼羅外者。言於曼荼羅外別立橛引線而為周域。令其壇與內壇相通。安入門曼荼羅外界普以金剛線圍斷者。總指大壇外界也。於此外大壇。至護摩供養時。運心通門之處上線令通諸尊運心也。故云其灌頂護摩乃至令通諸尊來往也。上文密語釋迦眷屬院為第二等者。指經之第一卷圖位處也。彼圖位中以文殊置第三以釋迦置第二院。是即以隱語此說也。故今第二之外者第三院之外。故云大壇之外而與胎藏相當。故云令與胎藏相當也。阿闍梨又在其外者。在其護摩壇外。而面向曼荼羅坐也。於此二位之中而置火壇者。指大壇阿闍梨坐所云二位也。於彼二位間置火壇。故云於此二位之中而置火壇也。梵文故為密語阿闍梨曼荼羅中作護摩壇者。言梵文以密語故云阿闍梨曼荼羅中作護摩壇。任此文得心者。阿闍梨大壇中可作護摩壇之覺也。此是為治之者密語也。其實義阿闍梨坐處與曼荼羅間作護摩壇也。故云若不從師受者多失其旨。或於曼荼羅中而造作之也。是即舉誤作也。今略經至第二之外者。是隱語也。實第三院外也。此第三之外者即是阿闍梨坐處也。於曼荼羅即是大壇也。中者此阿闍梨坐處與大壇間也。於此二位間置火壇云事也。
建立。故云於此二位之中而置火壇也。此時以灌頂壇寄西南角置之也。
建立。故云今以灌頂壇又須正對胎。可移此壇令稍近南。乃至西南角以來皆是三位相望於理無失(云云)不疑慮心者即是息(災)之意者。言離散亂粗動心疑晦永已盡。故云息(災)之意應一緣不亂作之。故瑜祇云。於一散亂心此障即為便(云云
行者住奢門者。初奢字是遷不可得。以遷不可得諸法常住寂然。以常住寂然故疑晦永盡蓋障除。是為息(災)故云若行者住奢乃至寂然護摩之本意也(云云
五從作曼下。明火壇莊嚴等中。又分為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其自肘重乃至中表金剛印者。作曼荼羅云云
後從作曼下。明隨釋中。肘量者。取行者肘量也。肘量有舒一肘一肘上記。縱廣一肘者。是即言總也。應云縱三肘廣一肘。然從縱於廣故云縱廣一肘也。其深半之者。其深半肘也。緣廣并高皆四指量也。故云周匝安緣乃至高亦如是。又隨三種法有方圓三角不同。其中今灌頂是息(災)兼增益法。故云凡護摩壇乃至當用方壇也。瞿摩夷等者。上釋之(云云)中表金剛印者。畫三鈷金剛也。其深義自可見(云云)若真言行者等者。淺深相兼為解密意也。
六從經云下。明支分處中自分為二。初引牒。後明隨釋引牒。自可見(云云
二從假令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三。初正明支分在所。二明調支分法。三明深祕義初文。自可見。
二從護摩下。明調分中。又分為二。初明調薪。後明調蘇油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燃下。明調蘇油。其義又可見(云云
三從若作深祕下。明一一深祕中。此護摩支分是眾因緣義者。所謂從一念迷妄無明三毒煩惱。從此三毒煩惱八萬四千煩惱枝葉花果遍滿三界。為三毒所燒。此三界火宅。故云因緣能生三有災患也。今還以此為惠火之資等者。今以法界心字焚燒煩惱塵勞之薪。成虛空無垢菩提心。以此菩提心所成福德供養一切法普門聖眾。依此供養故滿出世希願。於盡空法增益不可思議勢力。故云今還以此乃至增益不思議勢力也。經云煩惱為薪等者。何經文未勘得(云云
七從又為下。明弟子處中自分為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學人住其左乃至藉地以安坐等者。又為弟子作法時(云云
二從又為下。明隨釋中。又分為二。初明師弟共坐茅坐二明受用生茅所由初自可見(云云
二從然受用下。明受用生茅所由。其義可見(云云
八從若於下。略作護摩處中自分為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或布眾綵色乃至是略護摩處者。若於石上等(云云
二從若於下。明隨釋中。若於石上等者。於石造曼荼羅事。上卷(云云)若不可穿掘作火爐。故於其石上彩之可作護摩。故云若於石上乃至是名略作護摩處也。
九從若室下。明室外壇中。自分為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周匝布祥第乃至遍灑以水者。若室中造曼荼羅等。
二從若室下。明隨釋中。若室中等者。上說於室中曼荼羅故。若此時其室內隘迮可造火壇之處者。更於室外見道場之處。如法淨造火鑪。其鑪之四面周匝布生茅。右旋次相壓而出其末頭。故云若室中乃至而出其頭也。餘如護摩品中所者。指出世護摩品也(云云)又當周匝等者。主茅廣厚敷不露其地也(云云
十從此中下。明阿梨行事次第中。自分為二。初正明護摩作法二明一一弟子護摩
初中。又分為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思惟火光乃至者。此中護摩行法等(云云
後從此中下。明隨釋中。又分為四。初明前生後句。二明積薪作法三明去垢辟除等。四明自身觀等。五明三平等觀。六明奉請儀式。七明釋火天真言。八明辨加句。九明供物次第十明奉送。一明餘尊奉請二明不來不去義。三明每尊洒淨。四明口以下供養
初結前生後句。自可見(云云
二從先取下。明積薪作法中。先取乳木乾薪等者。壇木也。後置濕薪者。乳木也。
三從用辨下。明去垢辟除。自可見(云云
四從當住下。明身觀。如例可思之。如下品中者。指護摩品也。
五從既相應下。明三平等中。三處者。大壇火壇身是也(云云
六從然後下。明奉請儀式。自可見(云云
七從次說下。明釋火天真言。其義自可見(云云
八從下。明辨加句。又自可見(云云
九從既下。明供物次第。其義又可見(云云
十從更以下。明奉送。如文自可見(云云
一從次下。明餘尊奉請等。其義如常次第等。自可不能細釋。
二從請下。明不來不去義。又如文可見(云云
三從每為下。明每尊洒淨。自可見(云云
四從次下。明口以下供養。又可見(云云
二從又奉下。明引弟子一一護摩中。自分為二。初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復以三昧乃至莎縛賀者。又奉閼伽云云
後從又奉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前生後。二明弟子處。三明阿闍梨加持方便
初中。然後頂禮諸尊等者。上作護摩事已頂禮諸尊。故云然後也。召請弟子等者。然後召應度弟子。故云爾也。上文所說作散花等者。言灌頂次第法則并護摩次第法則已畢。雖然未說引弟子護摩壇。故為釋其次等相續。取舉上之諸事而釋成也。故云又奉閼伽乃至若語都竟也。
二從方引下。明弟子處。身可見(云云
三從師以下。明阿闍梨加持方便中。又為三。初明加持作法。二引瞿醯證。三明真言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今次下。明釋真言中。又三。初明表。二舉梵語三明隨釋初二。又自可見(云云
三從此真下。明作釋中。又二。初明辨體字。後明諸句轉釋。
初中。又三。初明具足二明五點具足義。三明十二火用。
初中。此真言以初阿為體者。無點阿具第二第二點。所謂字也。阿是諸法不生者。字體也。故云即是金剛智火之體也。加三昧點者。第二修行點也。故云是本不生金剛三昧也。傍有二點者。是第涅槃點也。故云是涅槃義也。言此阿字門等者。言入此阿字本不生之處。必惠具足到。所謂如云智目行足清涼池。惠具足故焚滅蓋障。焚滅蓋障自然大般涅槃。故云言入此阿字乃至正在此義也。
二從復次下。明五點具足中。復次作法時者。為弟子作法則。於弟子中觀此字週匝鬘遍出三色。所謂黃白赤。是即惠具足義也。不云黑色者。此上自然證得涅槃也。故云復次作法乃至具備三色也。本體白色閻浮金者。是出字體。所謂無點字也。其三昧畫作赤色傍二點黑色劫災火者。赤黑合故如劫災火黑赤色也。以本性乃至召用者四點也。又此字方便門者。第五方便究竟也(云云
三從復次下。明十二火具足。自可見(云云
二從次下諸句下。明諸句轉釋。文自可見。恐繁不記之(云云
一從凡護下。明作護摩時種種瑞相中。又分為三。初明不吉相。二明吉祥相。三明善知通塞。
初中。凡護摩時等者。非但灌頂護摩而已。總一切護摩時。故云凡護摩時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或煙焰中下。明吉祥相。如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乃至下。明善知通塞中。曲蒙旨授者。能能蒙師教授詳知其善惡通塞之相。故云爾也(云云
二從凡護摩各隨下。明諸護摩所用不同中。又分為十。初總列三種。二明服不同。三明所向色。四明三種用枝不同。五明供物不同。六明三種前後并兼用。七明三部部心。八明成就護摩。九明別立火壇儀。十明誡勸云云
初中。或以寂靜等者。列息災增益調伏三種。故云或以乃至威猛之心也。
二從所被下。明服不同。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當北下。明所向色中。當北向者。言隨向方坦形各別。故色又異。故云當北向乃至亦可知也。
四從其護下。明三種用枝不同中。息災用樹最上枝者。用其木最上之枝。餘又自可見(云云
五從若息下。明供物不同自可見(云云
六從凡息下。明三種前後并兼用中。凡息災護摩先須作降伏等者。言假令作息災護摩時。先須作降伏護摩降伏煩惱罪障。所謂所用真言中有等字。直依其息災本所持真言而誦之。無其義者可用加句降伏相應供物。故云先須作降伏乃至七遍護摩也。此作降伏用次作增益用。是即降伏煩惱罪障已令增長無盡德之意也。所謂所用真言中有等句。直依其本所持誦之。無其義者可用加句增益相應供物等也。故云次增益相應句義乃至具足災法也。此作增益護摩等者。增益護摩如是例可知。故云如作增益乃至增益法也。其降伏護摩一法直成等者。於降伏者不用餘句直作一法。所以然者降伏四魔三障已。以是義故得至本不生際。而無盡自然發。故別不用加句也。故云其降伏護摩乃至三種法事也(云云)次引瞿醯。自可見(云云
七從今此下。明三部部心中。今此經者。指今經輪品云爾也(云云
八從或下。明成就護摩中。則須五處相直者。其五如左。此五處正當可相直也。所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此五處相當心而相連。故云則須五處相直第一乃至第五阿闍梨位也。其所成就物等者。乳酪乃至輪寶等之類也。如世間成就品等所說(云云)若成就有情等者。隨降伏愛事。以其降伏愛人像等置所成就物處。如三類形等也(云云
九從下。明別立火壇儀中。曼荼羅者。非大法唯立護摩坦許之時。遶其護摩坦作一重曼荼羅。可置諸尊位也。故云曼荼羅乃至供養廣略隨意耳也。蘇悉地瞿醯經文。自可見(云云
十從然此下。明誡勸中。是支分事者。三平等妙觀難成故。四魔三障競起故。若一一行事一一加持不如法損損他。故云是支分乃至不可率情妄作也。
三從經云行者下。明供養師德中。又分為二。初明供養菩薩傳法人。二明供養世諦僧。
初中。又分為六。一明前生後句。二明捨世財施與。三明捨身供養四明師發悲心。五明引瞿醯判不同。六明教授告言。
初中。又分為二。一明引牒二明隨釋初文。自可見。
二從以下是答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薩問佛答。二明分科段。三明嚫施所由。其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若弟下。明捨世財與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金銀眾珍寶乃至令彼歡喜故者。若弟子能以外等(云云
後從若弟子下。明隨釋中。能以外等者。言身命為內。珍寶為外。珍寶大事因緣有吝惜之心。以至誠歡喜之心而供養師德故。能滅無量宿殃無等利。故云若弟子乃至深生慶幸之心也。五家所共者。國王盜賊火主也。此等五家所共財寶貿無上法寶。以法財故二成就。故云世間所愛之財乃至則能塵垢也。
三從下。明捨身與中。無物者乃至捨身等者。雖志慇重。無世財寶者。乃至捨身奉事供給其師。是即捨不淨無常命。求無垢身。貿常住壽命者也。故云無物者乃至不惜軀命為求道故也。
四從爾時下。明師發悲心中。感其慇生悲心者。上捨珍寶等不惜身命故。阿闍梨感其弟子慇重二之志。道其心。以甚深祕密方便加持其身。如祕密曼荼羅法品中所說等。故云爾時乃至以深祕方便也。乃至自所受持等者。言迴師自所修真言功德。以與其弟子故。少用功力成就。是即最上無等與。故云乃至自所受持乃至此是諸施中上也。
五從瞿下。引瞿醯判不同中。又二。初直出彼文。二判不同初文。自可見。
後從又彼下。判不同中。又彼文等者。彼經灌頂作法皆悉首尾終後施之。此經者正覺壇以前施之。雖此前後不同。但任阿闍梨心可作之。故云任隨所用耳也(云云
六從經云下。明教授告言中。又二。初明前生後。二明正教授告言。
初中。又二。初明牒經。後明隨釋初牒經。自可見。
後從謂下。明隨釋中。以此大悲藏中等者。言此法界曼荼羅三世十方虛空法界法界法界已成今成當成一切曼荼羅聖眾皆悉普集。於此中以限量之心普供養故。從今以後獲得巧色摩尼身巧色摩尼口巧色摩尼心。成虛空法界三密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自在。故云以此大悲乃至一切眾生也。
二從復次下。明供養世諦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奉一切乃至而施現前者。復次已施第一義僧等(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隨釋中。又四。一明前生後句。二明和合僧十方分。三明所獲福德四明現前僧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若施下。明施和合僧十方分中。皆悉分者。非別請別施。以無遮平等之心和合僧故。十方一切往來凡聖眾僧自然得平等與。依此無遮平等與故。弟子亦得虛空法界供養雲海之大福二利圓滿。故云若施和合乃至皆悉分也。
三從是故下。明所獲福德中。又二。初明無上大果二明世俗益。
初中。是故此福如虛空等者。指上平等大施也。此無盡十地等覺所測。故云不可思議也。是究竟利者。指究竟牟尼位也。食金剛自可見(云云生公者。上足隨一生公是也。
二從次明下。明世俗益中。又二。初引本生經釋常隨生義。後引毘尼具足缺。其義自可見(云云
四從復下。明施現前中。以十方不可盡集故等者。言十方不可有窮盡。但隨其現前會僧施之。非遮來臨。且隨現前會故。實有一切功德。故云復當以歡喜乃至即是一切僧也(云云
第四從經云爾時下。明灌頂法中。又分為三。一明前生後。二明正覺壇。三明具戒無作功德
初中。又二。初出經文。二從以下明下釋結前生後。其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闍下。明正覺坦中。又分為四。一明小壇。二明瓶。三明六種供養四明幡蓋莊嚴。五明奏音樂。六明唱吉慶讚。七明親對灌頂儀。八明授具。九明旋遶曼荼羅十明廣說阿利沙一明援金箄。二明授明鏡。三明螺。四明三昧耶偈。
初中。又五。初明小壇在所寸法。二明火壇在前。三明小壇唯開一門四明四角畫四金剛。五明坦中畫八葉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交牒可云。汝摩訶薩埵乃至相跓一肘量者。阿闍梨作第二(云云
二從阿闍梨下。明隨釋中。所言作第二曼荼羅者。大壇第一。小壇為第二曼荼羅也。與中曼荼羅者。與大壇心相對作之。故云作第二曼荼羅乃至待言之也。
二從凡火下。取火壇在所中。當胎若所不便者。上文云今以灌頂壇。又須正對胎。可移此壇令稍近南(云云)以是義故云凡火爐乃至又在火壇之北也(云云
三從亦令下。明小壇唯開一門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四方正均等。內向開一門者。亦令四方均等(云云
後從亦令下。明隨釋中。門向壇開者。其小壇一門大壇而開。所謂向東開也。
四從其壇下。明四角畫作四金剛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安四執金剛乃至被雜色衣等者。其坦四角外。
二從其下。明隨釋。自可見(云云
五從壇中下。明壇中畫作八葉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內心大蓮華乃至無礙解脫者。壇中作八葉云云
二從壇中下。明隨釋中。又四。初明方四伴侶。二明四隅奉教者。三明中央法界色。四明深祕釋初二。自可見(云云
三從經云下。明中央法界色中。即是字等者。此字者大日如來不思議法界心智菩提心。故云作純白色也。三悉地云。從阿字出羅字。身悉成灰已。此灰中生羅字。其色純白(云云祕密曼荼羅品之意也(云云
四從復次下。明深祕釋中。方壇即是等者。轉阿字方壇。是即金剛座也(云云)為令此金剛座不動轉故四執金剛。故云方壇即是因陀羅心王金剛乃至是故如來成道不傾不陷也。其餘深義自可見(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中。又四。一明四瓶表示二明以此瓶水灌頂三明一瓶通三種。四明首冠白繒等莊嚴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四寶所成瓶乃至而以作加持者。復次四寶(云云
二從復次下。明隨釋中。即是毘盧遮那四德之寶者。今此四瓶是統大日如來德為四瓶。其義自可見故不記之(云云
二從故以下。明以瓶水灌頂中。灌頂蓮華不思議法界心者。灌弟子蓮華藏世界不可思議法界心地。速令出生大菩提牙。此牙從如來法王種生。故云得名法王之子也(云云
三從當知下。明一瓶通三種中。當知一種等者。所謂如普賢瓶者。於此瓶無戲論總持自在色衣攝在之。故云爾也。
四從次當引至一處下。明首冠白繒等莊嚴中。引至一處者。師弟同至一處。其師為弟子衣寶冠等。以臂釧指環等種種莊嚴弟子身也。故云次當引至一處乃至悉地供養中說也(云云
三從凡欲下。明六種供養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彼於灌頂乃至燈明閼伽者。凡欲灌頂時(云云
二從凡下。明隨釋中。又二。初明如法加持護身等。後明六種供養次第
初中。加持座物者。以不動真言加持草座等。置蓮華臺上也。然後為弟子字觀五字嚴身觀等如法護身。其儀先以不動除障。次以入佛等三種三昧耶加持弟子身上中下分。次以金剛薩埵加持一切支分。作結跏趺坐而令座。故云凡欲灌頂時用辨事真言乃至如法加持一如上法也。一猶具也專也(云云
二從闍下。明六種供養次第。自可見(云云)凡此供養物總有三坐者。以此種種供養物奉供三坐也。三坐自可見殊以丁寧心可供其弟子也。是則新成如來故。云其弟子供物猶如供養本尊也。亦可於大曼荼羅中者。於大壇安其位可供養弟子也。其四菩薩第一院者。此四菩薩等。於大坦第一院。各於其方位使者。如來下者指西門右云爾也。
四從又備下。明莊嚴幡蓋中。又二。初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上蔭幢幡蓋者。又備新淨(云云
二從又備下。明隨釋中。阿闍梨自執覆其上者。師執弟子上。自餘具等以不動真言加持。又於箱置諸具。故云阿闍梨乃至而以供養也。
五從并奏下。明奏音樂中。又二。初明交牒。後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奉意音樂者。并奏云云
二從并下。明隨釋中。又二。初是三密相應義。二釋意義。
初中。若獻塗香時者。所謂奉獻塗香有獻塗香之曲。乃至燈明有獻燈明之曲。乃至真言密印皆可相應也。故云獻塗香乃至無非密印也。
二從言意下。明意義中。如世人等者。其自可見(云云
六從經云吉下。明唱吉慶讚中。又二。初明引牒。後明隨釋初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此頌下。明隨釋中。又三種阿利沙二明且用吉慶一種三明誦偈時用白拂
初中。皆是阿梨伽陀阿梨沙。此云無等。云所動。是嘆佛功德也。故不思議疏云。阿利沙者嘆佛功德也。無等所動乃至三界無所依也(云云伽陀重頌之偈也(云云
二從次於下文下。明且用吉慶一種。其義文可見。
三從說此下。明誦偈時用白拂。其義又可見(云云
七從阿闍梨下。明親對灌頂儀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如是供養乃至而自灌其頂者。阿闍梨復當頂禮
二從阿下。明隨釋中。又二。初明持瓶遶壇。二明灌頂加持初文。自可見。
二從先用下。明灌頂加持中。又七。一明字觀。二明灌頂三明字觀。四明五字嚴身觀。五明字觀。六明三重現觀。七明深祕釋(云云
初明字。如例自可見。
二從方用下。明正灌頂中。方用四瓶次第灌之者。始從普賢瓶終至除一切惡趣一一次第各各三遍灌之。故云方用四瓶次第灌之也。
三從灌已下。明字觀中。灌已觀此灰中者。此各各灌已。先以字焚燒塵垢成灰。其灰中觀字也。故云灌已乃至其色純白也。
四從從此下。明五字嚴身。自可見。
五從次觀下。明字觀中。在其頂上者。於弟子頂上交際置字。其字轉成胎藏身也。
六從又從下。明三重現觀中。又從此字者指字也。所謂從此字生三重光。成弟子之三重曼荼羅。自可見。委如下品云云)故云從此出生五字乃至都成曼荼羅身也。
七從更下。明深祕釋中。即是普門法界身者。普門灌頂祕密加持故。行者速成三重法界曼荼羅圓滿普門法界常住不壞法身。故云爾也。
八從又阿下。明授具中。又二。初總明加持金篦作法二明具所由。
初中。又二。初明交牒。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復當供養乃至如是加陀者。又阿闍梨先用(云云
後從又阿下。明隨釋中。又二。初明加持金錍。二明加持明鏡初文。自可見。
二從後下。明加持明鏡中。又三。初明授金錍。二明授明鏡。三明授輪及商佉。
初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佛子為汝乃至善用於金籌者。復當弟子等。
二從復下。明隨釋。其義可見。
三從次下。明授明鏡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持真言行者乃至汝從佛心生者。次又現前等(云云
二從次又下。明隨釋。其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次持下。明授輪及商佉中。又二。一明交牒。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次當授法輪乃至護念汝者。次持法輪置彼二等者。
二從次下。明隨釋。自可見(云云
二從所以下。明授具所由中。又二。初明次第轉釋。二明事相喻深旨。
初中。能以淨眼現前者。以如來法界心字加持故不如實眼瞙悉除。故云爾也。既無知除故。以如心之鏡自觀如鏡心故覺如實之相圓滿大菩提。故云自觀心鏡即是大菩提也。既成大菩提轉法輪大法螺無量眾生三毒重障。驚無量有情生死長眠。約滅罪故與輪。約驚覺故授螺。故云成大菩提乃至是故吹大法螺也。
二從凡祕下。明從事相喻深旨中。凡祕密宗中者。指真言宗也。皆因緣事相者。此等金錍明鏡等皆世間淺近因緣事相也。是即如情所謂情量分域也。若約今宗意者。離如是因緣所生事相第一實際。故云凡祕密宗乃至以喻深旨此傳授也(云云
九從阿闍梨下。明旋遶曼荼羅中。又二。一明行道巡禮。二明略說三昧耶
初中。阿闍梨次當等者。阿闍梨灌頂并授具已。次師弟共起旋遶大壇。師自執傘覆其上。其文自可見(云云
二從即下。略說三昧耶中。又三。初三昧耶二明瞿醯三明引俗為例。
初中。即當為說三昧耶偈者。指四重禁而云三昧耶經文顯然也下當釋之者。指第九卷三昧耶阿利沙偈也(云云
二從瞿下。明引瞿醯證中。然此經中者指瞿醯經也。餘文自可見(云云
三從如西下。明引俗為例中。又二。初舉所例王子灌頂二明能例法王子灌頂初文。自可見。
二從今此下。明能例法王子灌頂中。坐於妙法蓮華者。指自性清淨妙蓮不染之體也。八自在故云自在十地等覺不能及故云神通。所謂祕密神通也。於盡空法界獨步無畏故云師子之座。以本性清淨等者。是即大定智悲和合故。此水具含容無量德。用灌其心也。所謂本性清淨大定蓮華三昧也。智慧大智即明朗月輪也。慈悲水者此大定大智和融而所起大悲利益也。故云以本性乃至而灌其心也。以法王遺訓四重三昧耶也。若不如是對明等者。言舉世間王子灌頂法。與出世無上法王灌頂對明。令知其優劣淺深廣狹也。所以然者。言所統境內者。彼限四州此統法界。言所領眷屬者。彼限凡人此盡賢聖。言壽限者。彼限果報一期未來際。以此義故云若不如是對明則不正法重也(云云
十從吉慶下。明廣阿利沙偈中。又分為三。一明別表說所。二明漢交舉。三明翻譯細釋初自可見。
二明漢交舉。又如文可見。
三從吉祥下。明翻譯細譯中。自分一。初明佛寶德。二明法寶德。三明僧寶德。四明德。五明嘆托胎德。六明嘆出胎德。七明嘆出家德。八明嘆成佛德。九明嘆降魔德。十明轉法輪德。一明結成句。是先所云吉慶一種是也。
初中。又二。舉漢語。二明釋其義初文。可見。
後從右下。明釋其義中。右先明一切吉慶等者。言一切吉慶吉祥世間現生皆悉如來出世。故涅槃云。一切世間好語皆從出(云取意)餘文可見(云云
二從及彼下。明嘆法寶德中。又二。初舉漢語。二明釋其義初文。自可見。
二從右世下。明其義中。右世尊一切者。先舉能說之佛顯所說之法。所謂無動法也。故云右世尊乃故曰無動法也。此中三界梵本三世者。言三世立故三界立。三世無故亦三界無也。故三界三世。以是義故云此中三界乃至過現來至及三有也。餘文可見。
三從妙法下。明嘆僧寶德中。又二。初舉漢語。二明釋其義初文。自可見。
二從右下。明釋其義中。此中相應梵云吃多者。初句中相應也。所謂與正法相應和合為僧。如是之義亦契合冥符之義等者。謂一味和合義也。瑜伽是理慧相應義故與瑜伽別也。故云此中相應乃至瑜伽稍別也。次句由多聞法行與理契等者。聞正法而行故與實理契當。故云多聞慶。正譯可云富聞。是即多與富其義同故。順舊譯多聞。故云次句由多聞乃至今順舊譯耳也。修羅即是諸天眾等者。言修羅此云天。是上界天眾也。然阿修羅威德似天果報別故。加阿之字云阿修羅。是即非天也。然今頌中云修羅偈頌不可有六字故云修羅也。故云修羅即是乃至謂云非天也。世謂立世阿毘曇論也。又此應供梵名與阿羅訶不同者。此應供梵名諾吒屣(二合)膩也是也。是則諸天等為求福祐之應供也。非一切普供應供阿羅訶一切悉皆應供廣大也。仍異也(云云)餘文可見(云云
四從如在下。明嘆德中。又二。初明舉漢語。二明釋其義初文。自可見。
  二從右此下。明釋其義中。右此藏字梵音等者。指天宮藏時慶之藏也。此藏梵云蘖唎婆。是與彼比吒伽俱舍等之梵語。其義別也。所謂是心之藏者。指兜率陀內院。復次中台藏之藏者。是即指拳菩薩位。所謂自證極滿未施化妙用故。此菩薩為拳菩薩。是即藏之義也。故經云三業常寂云云)所言常寂者指八葉花藏。是即中台藏之藏也。住此自證花藏之中圓滿。故云天宮藏時慶也。此與比吒伽俱舍等。其藏遙別也。故云其義各殊也(云云)如菩薩天宮中等者。內證圓滿兜率天下時。於一切世間有諸吉祥事。如華嚴經說之。故云如菩薩天宮乃至華嚴等經廣說也。又但他揭多以下。自可見(云云
五從如在迦下。明嘆托胎德中。又二。初舉漢語。二釋其義初文。自可見。
二從梵本下。釋其義中。亦如華嚴入法界等者。入法界品識中第四二名摩耶夫人。住大願幻法門。於此中說微妙廣大甚深不可思議功德。故云爾也。餘文可見(云云
六從如在下。明嘆出胎德中。又二。初舉漢語。後釋其義初文。可見(云云
二從梵云下。明其義。文自可見(云云
七從如除下。明嘆出家德中。又二。初舉漢語。二釋其義初文。可見。
二從此是下。釋其義。自可見。故別不釋耳。
已上第八卷畢。

妙印鈔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