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印鈔卷第七十
沙門阿寂紀
輸入者 韋小燕
一校者 江 進
二校者 程海燕
改稿者 劉海燕
釋阿闍梨真實智品第十六之餘(經第五疏十七之餘)
二十四從一切下。明同法自在中。一切法自在等者。謂外道等傳云有此天。故云一切法自在乃至有此天也。如來獨於盡空法界得於法自在德。故云自在謂於法得自在如梵伽六義也我即如實是也。
二十五從財富下。明同財富中。謂自在須與等者。如來無盡法財充滿法界。有緣眾生皆得之滿足所願。故云謂自在須與即與佛即是也。
二十六從若住下。明同菩提心者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別釋。
初中。若住菩提心乃至名遍一切處者。經之若住菩提心乃至說名遍一切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云菩提下。明別釋中。又分為四。一明指大悲大定。二明從字生聲。三明從聲生智。四明說遍一切。
初中。云菩提心即是定者。指六大法界本有常住之體云即是定也。所謂自性心蓮華臺上大悲大定也。
二從從字下。明從字生聲中。從字有聲出者。謂從大悲大定而生字。此字有聲而出。故云從字有聲出也。
三從以智下。明從聲生智中。以智分之即智者。從此字之音聲而生本不生之智。所謂一切智智是也。故以第六意識分別有上無上。而擇取無上真實惠心而相和合。即同妙境也。故云以智分之即智也謂一切種智之別名是具一切智也。
四從經下。明說遍一切處中。經說名遍一切者。如此安住本初不生不著菩提實義者。說為遍一切處。然外道其名。謂我即是也。上來所明四句。即分別可為四德也。
二十七從即是持誦下。明同持誦者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即是真語者(云云)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即是持誦者等者。所謂持明仙也。真言從我生故者。彼持明者所持之真言從大日世尊生。故如來是真實持誦者也。亦是真實真言者也。所以然者從本初不生字大我而生故。如來即能持之也。故云即是持誦者乃至由從我生故我持之也。
二十八從由真言下。明同持吉祥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持吉祥真言(云云)
二從由真言下。明隨釋中。由真言字從我生者。諸真言之字從如來大我生即持眾德。是故如來真實持吉祥真言也。故云由真言字從我生我即持故具大吉祥者也。
二十九從亦下。明同真言王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真實語之王(云云)
二從亦即下。明隨釋中。亦即真言王者。所謂百光真言王也。謂我也者。是即法界自在大我之體故云爾也。
三十從即是下。明同持金剛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持執金剛印(云云)
二從即是執下。明隨釋中。謂持密惠者。持如來五智五大密惠也。如來即真實持金剛密印者也。
三十一從即是地天下。明總結中。又二。一明結釋諸句。二明以要言之。
初文。自可見。
二從以要下。明以要言之中。一切大曼荼羅等者。金剛胎藏及蘇悉地等所說三部五部曼荼羅所列尊號等。皆悉莫非即是行者即體也。所謂字遍一切處即同如來故也。故云以要言之一切大曼荼羅乃至遍一切處也。故佛於經中作如此說也者。花嚴經等諸經中說我即天也大天也乃至地獄鬼畜等即是也。上來說心竟者。說以字布行者心蓮花臺上畢。故云爾也。
二從次所有下。明說支分布字中。又四。一明說二字布字。二明說六大無礙自在。三明知此布字故名阿闍梨。四明勸修不死句。
初中。又三。一明結前生後。二明布吽字。三明布娑字。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所有字輪若在於支分者。經之所有諸字輪若在於支分二句。未會引之也。
二次布身分者。隨釋也。所謂既說心布字竟。故云次布身分也。
二從謂下。明布吽字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當知乃至金剛句(云云)
二從謂於下。明隨釋中。謂於眉間等者。於行者眉間而安布字。是即一切金剛部聖眾安置之處也。故云謂於眉間乃至所持處也。
三從次於下。明布娑字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挍牒可云。娑字乃至蓮花句(云云)
二從次下。明隨釋中。次於心上等者。謂於心上四寸許安布娑字。是即一切蓮花部聖眾所持之處也。故云次於心上乃至蓮華手部所住處也。
二從我心下。明說六大無礙自在中。又二。一明識大具足。二明五大滿足。
初中。又二。一明總牒。二明隨釋。
初中。我心住一切乃至阿字第一命者。經之我即同心位乃至阿字第一命一偈一句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心位下。明別釋中。心位心住者。我即同心位一句未會別牒也。所謂心位者指同心位之心位。是即心蓮華臺上自性清淨之本心位也。心住者指我即之我也。是即無相大我也。所謂自心蓮華臺上字而住也。隨便安置也者。此識智隨方圓三角半月等之便。一一次第安置遍滿通身。故云隨便安置也(云云)
二從謂下。明五大滿足中。自分為六。一明字。二明字。三明字。四明字。五明字。六明總結所由(矣)
初中。謂即以字為心住於位位即所住也者。言以字為心位。而大我體住其中。故云住於位。位即所住也者。以此心位為瑜伽行者所住。如前六月持誦中第一月住大因陀羅也。以此字之心位而為所坐。大我身坐其中故。於一切處自在遍滿三種世間諸法。故云故遍於一切乃至以此為命也。
二從次下。明字中。次字水說名者。如前第二月持誦。故云謂想縛即同水也。
三從次想下。明字中。次想囉字即同火也者。如前第三月持誦也。
四從次想下。明字中。次想字即一切忿怒持明也者。如前第四月持誦也。
問。若然者何故今此風大以重成字說之耶答。今安住大因陀羅金剛輪座。欲降伏四魔令成就如來萬德故。以定惠具足忿怒持明王種子字。兼用風大種子。所謂風大種子字。以智惠三昧盡莊嚴之降伏四魔也。之義亦如此故。有降伏四魔之義。今亦如此。為降伏四魔故加點說之也。
問曰。注文當有訶字即是風今缺之(云云)然者說何事耶答。是即此風大當有訶字。然說字不說字。故云當有詞字即是風今缺之也。是即為降魔。風大種子定惠莊嚴而說字也。更問者即此意也。
六從所以下。明總結所由中。所以作此觀者。今所以作此觀行者。欲備足一切如來功德。自非此五輪所成金剛不壞座者。不能堪持無量無邊萬德故。先作此妙觀成就五輪法界大圓明之體已。然後堪成眾德備足阿闍梨。故云所以作此觀者乃至然後作具法也。
三從以能下。明知此布字故名阿闍梨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以能如是第一真實若解者得阿闍梨名者。經之知此最真實說名阿闍梨二句。未會引之也。
二從壇下。明隨釋中。壇中名字者。一切大曼荼羅中所列之尊號皆是如來萬德。亦是阿闍梨眾德名字也。是即為度如此等眾類故。即住此形色名字也。故云壇中名字雖殊乃至為度彼故說也。猶阿闍梨以阿字乃至即是真實阿闍梨也。
四從是故下。明勸修不死句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是故諸佛乃至不死句者。經之故應具方便乃至常得不死句一偈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次勸下。明隨釋中。次勸常當如是等者。言以具如此等不可思議功德故。常恒修行心及支分布字觀行。當得常住不死句。所謂本不生際也。至此本不生際即號為佛。故云次勸常如是乃至常住即佛也(云云)
問。此品中說何等法耶答。初說根本增加之字。後說心布字。并支分布字。及六大用無礙等法門也。解知如此真實之瑜伽故。名阿闍梨真實智品也(更問)
已上釋阿闍梨真實智品竟
釋布字品第十七(經之第五疏十七中後)
將釋當品。即開為四。一明大意。二明品題。三宣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明大意者。夫為欲具足諸佛之萬德令成就闍梨之眾德故。即說此品也。故疏云。若作如是即是佛即是一切智即是資財也(云云)
二明品題者。布者布遍義布置義也。字者摩多對文等諸字也。以如此諸字布置行者自身上中下分故。號為布字品也。
三宣來意者。上品中為成阿闍梨真實智體。雖說三部部主布字。未說三部之心數布字故。於此品中說彼三部心數布字。故疏云即義與上相連也。仍次上品而此品來也。
四從即是佛子下。明入文判釋中。自分為三。一明告敕諦聽。二明正說布字。三明勸修功德。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爾時世尊乃至佛子一心聽(云云)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三。一明告聽義。二明前後相連義。三明佛佛道同。
初中。即是佛子也者。佛子一心聽之佛子也。告之者復告金剛手之告也。
二從即下。明前後相連義中。即義與上相連也者。上品中既說三部部主布字。及六大用無礙之法畢。是即阿闍梨真實智惠之體也。然等支分布字未說之故。今與上品而相連說之。是即三部心數布字觀法也。所謂與上品三部心王相連成三部心王心數曼荼羅也。復次上品三字者三部也。六大用無礙者三部之體用也。此品所說從至三十二字者相也。所謂三十二相也。終二字成正覺入涅槃也。復次上品中說六大法界發心。此品中說修行菩提涅槃。所謂從字至字修行句也。字菩提句也。涅槃句也。如此等諸義相連。故云即義與上相連也。
三從亦明下。明佛佛道同中。亦明古佛等者。釋經之諸佛所宣說句也。言今此布字法非但大日世尊獨宣說而已。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本誓故。同共皆說之。故云亦明古佛道同引一切佛同說也。
二從下。明正說布字中。又二。一明布對文字。二明布摩多字(矣)
初中。又二。一明布牙齒舌喉唇字。二明布遍口字。
初中。又五。一明布牙聲字。二明布齒聲字。三明布舌內字。四明布喉內字。五明布唇內字。
初中。又四一(作業布喉下)二(業空布上顎)三(行布頸)四(一合布頰)。
已上四字從頂十字下至喉。於此中間布也故云謂從頂乃至此中間也。
二明布齒聲字中。又四。一(遷變布舌根)二(影像布舌中)三(生布舌端頭)四(戰敵布舌出生處)。
已上四字於舌根中端生處布之也。
三明布舌內字中。又四。一(慢布兩脛)二(長養布兩腿)三(怨對布腰謂帶匝處)四(執持布坐處)。
四明布喉內字中。又四。一(如如布大便處)二(住所布腹)三(施與安二手)四(法界布兩脅)。
五明布唇內字中。又五。一(第一義布背)二(聚沫布胸)三(縛布二肘已上辟膊)四(有布二肘)五(吾我布心上)。
二明布遍口字中。又三。一(乘布陰藏)二(塵垢布兩眼)三(相布額)。
二明布摩多字中。又十。一(根本布右目角目精也)二(災過布左目角)三(譬喻布上唇)四(損減布下唇)五(求布右耳)六(自在布左耳)七(物類布右頰)八(化主布左頰)九(成佛布頂十字)十(涅槃無所不遍一切支分)。
問曰。何故此中不說二字耶答。於上品說之故不說之。故云即義與上相連也。
問。若然者於上品中說字可然。字說相不見云何答。一念如實知解字本不生者。即是第一字也。此如實解了之上住瑜伽座觀想字圓明之照者。是即第二字修行義也。故上品疏云。先觀其心八葉開敷。置阿字於其上。此阿字即有圓明之照也。如是觀者即是如來。故云彼若如是作者即是我也(云云)故云第二字亦上品中說之也。以是義故二字讓於上品不說之也(云云)
問。若然者何故中。但說字不說余字耶答今經意此五字字體雖各別。共是大空點也。是故於此五字者不說字義。仍舉字攝餘四字。顯皆共大空無相也。
問。何故遍口十字中但說三字不說餘字耶答三字攝餘字也。
問。何故略攝餘字耶答。今此布字者是為欲令阿闍梨具足諸相同如來故說此布字。然佛相雖甚多。不出世二相故。說此三十二相令莊嚴於阿闍梨本地法身。即如法華經云。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云云)以是義故今從至說三十二字。攝略自餘之字也。
問。若然者何故說二字。有深意耶答有深意也問。其意如何。答。上品之時發心修行二轉成就自證位也。所謂東南二方也。然為欲證西方顯德果位。而備佛相施北方應用故。此品中初以三十二字布字莊嚴法身。次說成正覺之字。後說大寂涅槃之字也。故說二字也。
問。若然者前品與此品而相連說之。有何等深意耶答。阿闍梨自己之本地法身備六大四曼三蜜體相用。具三部妙體。而各以三十二相莊嚴其體成正等覺。還為一切眾生示現三部無盡莊嚴藏。以是義故前品與此品相連而說之也。
問。若然者上品中支分布字之次可說之。何故更別品說之耶答。為示大智大悲自證化他不同故。別品說之也。
問。若然者其義相如何答。上品中說發心修行二句。是即大智即自證也。此品說菩提涅槃二句。是即大悲即化他。然自證之處亦有大智大悲。所謂上品中說心布字者。自證之家自證。大智之家大智也。說支分布字者。大智之家大悲。自證之家化他也。此品中說諸字布字及字者。化他之家自證。說字者是大悲之家大悲也。以如此義相故別品說之也(云云)
三從若能下。明勸修功德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交牒可云。知是一切法乃至是謂薩婆若(云云)
二從若能下。明隨釋中。若能如是作者。此品所說諸字布支。并之法是也。即是佛者成佛部之體。即是一切智者成金剛部體。即是資財者成蓮華部體。所謂三部之果位也(云云)
已上釋布字品竟
釋受方便學處品第十八(經第六始疏十七終)
將釋當品。即開為四。一明大意。二釋品題。三宣來意。四明入文判釋。
初明大意者。今此品中說十善戒。略有二意。一為示巧拙淺深之不同。二為除二乘外道之疑謗。所謂於十善戒有種種不同。諸天輪王等所持十善戒。或外道所制十善戒。或二乘所持十善戒。或權乘菩薩所持十善戒等也。然彼等十善戒等皆遠離方便故。非善巧修行自性本源之十善戒。今此真言乘菩薩所持十善戒者。是即以善巧方便故。頓通達無上大乘。速得至大菩提果。故經云。今說善巧修行道。若菩薩住於此者當於大乘而得通達也(云云)疏釋云。以有善巧方便故。今此十善戒成不共戒。不與聲聞外道共。故經云善巧修行也(云云)又云。復今所以說此戒者。為除世間諸天輪王外道二乘等之疑謗也(云云)是即此品大意也。
二釋品題者。受者受持義。不同彼二乘之作法受得。今此真言乘菩薩性自能持。故云受持是即自性戒也。故疏云今此十善戒是菩薩修行戒也。以是善性故一切菩薩應行之。即涅槃所謂性自能持戒。或云自性戒也。所以謂持者以生謗故須將護彼意。又隨順彼意故又須持也(云云)方便者。所謂三密方便善巧具足無妨無礙也。故經云具智惠方便所修學句(云云)疏釋云今大乘中亦有制戒所謂方便智惠善巧也學處者。如此善巧方便是一切大乘菩薩應學之處也。故云學處也。
三宣來意者。上兩品中說心王心數布字畢。故阿闍梨四點功德具足。三部妙用圓滿。雖然未說自性自持十善戒故。次上品此品來也。然此戒者第二品之時彼三自歸等之次雖說之。佛先務為將說入曼荼羅具緣造作建立方便。及入祕密壇祕密加持等故未說之。故至此處而說之。故疏云。佛前說入曼荼羅時為正說入曼荼羅方便故未及說之。故金剛手騰前事復問(云云)是即此品來意也。
四從金剛手下。明入文判釋中。自分為六。一明薩埵請說菩薩根本行。二明如來略答。三明問答諸乘十戒差別。四明佛說十善戒戒相。五明說五戒句。六明說真言菩薩四重(云云)
初中。又二。一明結前生後。二明正問意。
初中。金剛手於經首等者。指具緣品也。已問佛菩薩戒義者。指經第一卷也。佛前說入曼荼羅時者。是亦指具緣品也。即合說此戒法要者。此十善戒是諸乘通戒。故尤三歸戒之次可說之。故云佛前說入曼荼羅時乃至前即合為說也。雖然如來先務將說入曼荼羅方便行事業故未說之。至此處即說之。故金剛知此戒未具足。即請說此菩薩根本學處。故云佛前入曼荼羅乃至騰前事復問也(云云)
二從故經下。明正問意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故之一言者結前句也。經云爾時金剛手乃至令生死流轉不可壞者。經之爾時執金剛乃至常不可壞如是說已四行餘文。未會引之。故云此以上皆經文也。
二從謂菩薩下。明隨釋中。謂菩薩住此學處者。指此自性十善戒也。惡意即是疑惑者。有必定不必定之二意名為惡意。所謂以三平等故無緣大乘大悲決定。於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無動轉不懷疑惑也。故治定經云無有二意離疑惑心。未會本云離疑惑謂二意也。如在岐路不能進也。故云謂菩薩住此乃至不可破壞也。
二從時毘下。明如來略答中。自分為四。一明觀一切法界。二明釋善巧修行。三明正說戒相。四明菩薩應學同等。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時毘盧遮那乃至告言諦聽者。經之毘盧遮那乃至祕密主言諦聽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佛以下。明隨釋中。佛以大士等者。結釋金剛手之問意也。此戒是一切菩薩根本戒行。故云佛以大士請說一切菩薩根本之行也。先以如來眼者。本地法身平等佛眼故云爾也。即是遍觀法界者。言以平等法界如來眼。遍觀盡空法界之己界佛界眾生界。皆悉平等一味無有差異。但堪聞此法故答金剛手而令諦聽也。故云將欲答故先以如來眼乃至故答金剛手也次告言諦聽金剛手也。
二從今說下。明釋善巧修行道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今說善巧乃至通達大乘者。經之今說善巧乃至而得通達文。未曾引之也。
二從此修下。明隨釋中。此修行道者悲智齊行故云修行。以悲智齊行故能通入大菩提之處。故云此修行道乃至即能通達大乘也。今此戒者即指十善自性戒也。故云何以故今此乃至本源之戒也(更問)若住此性淨金剛戒者。自性常住戒故。必雖不假受持。自然於一切法界而得無礙通達。故云若住此性淨乃至而得通達也。
三從次答下。明正說戒相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佛告其戒相謂不殺生命乃至及貪瞋邪見等者。經之祕密主菩薩持不奪乃至邪見等皆不應作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即是下。明隨釋中。又六。一明說不殺相餘效此。二明授此戒時先可授三歸。三明三歸後授十無盡戒。四明菩薩戒略有二種。五明菩薩四重不同聲聞。六明菩薩自有十重(矣)初中。即是菩薩戒也者。對外道二乘無善巧方便之十善戒故云爾也。此中持不殺生戒所不應為者。表不殺生戒之戒相也。謂應持不殺生命戒也者。釋上句也。謂加諸生命害不得斷命戒也者。言於諸生命之類。而以身業及口業加害。不可得斷其生命。故云謂加諸生命害不得斷命戒也。不殺者謂於一切有命之類乃至不生一念者。非但不發言身害而已。乃至不生一念之殺心。既無一念之殺心。何況發言身殺耶。是故名為不殺生戒也。故云不殺者謂於乃至故名不殺戒也。餘效此而說也者。所謂如不盜戒者。一針一草不與不可取。乃至不生一念之盜心。故名不與取戒也。如不婬戒者。乃至不生一念之婬心也。不虛誑語不粗惡語不兩舌語不無義語。如此口四亦非但不口言而已。乃至不可生一念之虛誑心粗惡心兩舌心無義心。如貪瞋癡者。乃至不可生一念之貪心瞋心癡心。如此十戒皆共菩薩殊重其意地輕其身口。外道二乘重其身口輕其意地。如智度尸羅波羅蜜中說。故云餘效此而說也。
二從初授下。明授此戒時先可授三歸中。常住祕密之三寶者。心蓮華臺所具三密三部是也。是即印法也。如命彼三自歸之處釋之。故云此中三歸者乃至不了義經也。如涅槃等者。彼等經中說一體三寶故云爾也。此即不同彼聲聞乘所持三歸戒也。又如上文中等者。如具緣品所說(云云)
三從既授下。明三歸後授十無盡戒中。既授三歸了者。欲授此戒之時。先授祕密家之三歸。然後授此十戒。故云既授三歸了乃至受此十無盡藏也。然聲聞乘戒限盡形。此戒盡未來際無有盡期。故云受此十無盡藏乃至盡未來際無有捨義也。若如上所說等者。如上六月念誦三月持誦等。乃至以見真而為其限。今此戒亦如此。以見諦而為限。從其以前無有捨義。故云若如上所說或於一月乃至亦至見真方息也。
四從菩薩戒下。明菩薩戒略有二種中。又三。一明表。二明列二種。三明釋二種。
初中。菩薩戒略有二種者。夫菩薩戒雖無量。大略舉二種攝之。故云菩薩戒略有二種也。
二從一在下。明列二種中一在家者。受持五戒。以四攝方便攝取眾生志求無上菩提是也。如下五戒章所說也。二出家者。受此十善戒及十重三昧耶戒。以四攝方便度脫眾生志求無上菩提是也。
三從此二下。明釋二種中。又三。一明表二戒。二明列二戒。三明釋二戒。
初二。自可見。
三從今此下。明釋二戒中。又二。一明釋自性戒。二明釋制戒。
初中。今此十戒是菩薩修行戒者。此十戒是出家菩薩所修戒也。不假受持自性天然性自能持。故云以是善性故乃至云自性戒也。然言持者為除彼外道二乘等之誹謗及將護彼意也。故云所以謂持者乃至以是故謂持此戒也。如此性戒在家出家二種菩薩無有差別也。
二從二佛下。明釋制戒中。又三。一明自具方便。二明舉小乘為例。三明大乘具方便戒。
初中即是自具方便也者。夫菩薩自性天然雖有此戒。而具防非止惡之德。將護彼外道二乘等之意。而為除彼等之誹謗。即自具方便受持制戒也。故云即是自具方便也。
二從如聲下。明舉小乘為例自可見。
三從今大下。明大乘具方便戒中。今大乘中者。今此真言上乘也。亦有制戒者。為饒益彼外道二乘故。以方便巧智而示現受持制戒之相也。如云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故。此戒永與小乘外道等而不共。故云今此大乘中亦有制戒乃至故經云善巧修行也。此經十萬偈等者。今經大本中具有授此一戒并十重三昧耶戒等之作業方便。故云爾也。然金剛頂等者。授菩薩戒儀軌等是也。
五從如聲聞下。明菩薩四重不同聲聞中。如聲聞有四重等者。指婬盜殺妄之四重也。此四重於今家者猶是方便戒也。故云如聲聞有四重乃至而具持之也。然菩薩自有根本重禁者。不捨三寶及菩提心等。即為菩薩四重。故云然此菩薩自有根本乃至此即菩薩真四重禁也。若捨阿字本自然之智者。指本初不生自性自然智。是即真實知見者也。故名為佛。是故捨此本初不生大智大智者。即斷菩薩之命根損失成佛之根莖。故云若捨阿字乃至以佛不可捨故也。法僧亦爾者。法謂字也字三諦不可得義。不能覺知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如鏡像不可思議。而生斷常一異之見者。即為捨一切法。即捨十法三世一切諸佛正法故。永非佛弟子。即生邪見故一切天魔波旬之伴黨。永失壞成佛之法寶故犯重也。僧謂字也。字是言語不可得義也。有言說故即成諍論。有諍論故即和合義不成。故破僧寶。既破僧寶故損失一道一味之和合。永斷壞理智和融之直道。如此義例字可准知。故云法僧亦爾也論所言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之意也。謂佛者勝義。法者行願也僧者三摩地也可思之別體住持三寶等恐繁不言之。如聲聞經尚云捨一卷經戒捨七眾一人等者。就此成和合義必不依七眾。何云捨七眾一人即和合義斷不成具戒耶答此事四分律中此義不見歟。是即依有部意歟。可尋之。況一切菩薩同乘一道者。所謂平等法界一道也。以此一道同至道場成正等覺。佛佛無異路。若有少分之取捨分別者。即斷平等一味之法命。故云況一切菩薩乃至即斷一切法命也。菩提心亦爾者。損菩提心戒也。其義可見。如聲聞等者。如聲聞犯四重者永不入眾數。是即斷頭罪。又如折石還不和合。故云如聲聞經乃至不入眾數也。今此中等者。此真言門菩薩亦如是。若捨佛法僧及菩提心者。即不入阿闍梨數。雖然自知犯不犯。而依法洗浣其自心即還得戒。不同彼聲聞不許懺重也。故云今此中若捨乃至無再得義也。
六從復次下。明菩薩自有十重中。又三。一明前四為一二三四重。二明并後六為十。三明判前後輕重。
初中。復次者。對前十善戒故云爾也。自有十重戒者。此是真言家菩薩不共戒也。對此中四重。前婬盜殺妄等四重是偷蘭也。故云菩薩自有乃至乃是偷蘭也。云何十耶者徵問也。其四等者徵答也。如前所說者。一不捨佛寶。二不捨法寶。三不捨僧。四不捨菩提心也。故云其四如前所說也。
二從更有下。明并後六為十中。自分為六。一明不謗一切三乘經法。二明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三明不發邪見。四明於發大心人勸發其心。五明不觀彼根不可說大小法。六明常行施不可與害物具(矣)
初中。即是謗佛法僧等者。一切乘法是三寶及大菩提心之體也。故若謗捨之即犯重。故云謂不謗乃至故犯重也。以祕密藏中等者。菩薩所乘六度萬行等法是第二重菩薩乘法門也。二乘法及四韋陀典等是第三重二乘并天龍八部等所乘法門也。皆是四重曼荼羅所具萬德也。更不可捨一微塵許法。若毀捨此者毀捨如來萬德及阿闍梨眾德。何得名法界遍照大阿闍梨耶。故云以祕密藏中乃至何況三乘法耶也。是即第五波羅夷罪也。
二從第六下。明不應於一切法生慳吝中。不應於一切法生於慳吝者。夫顯密一切法寶藏。是如來為一切眾生平等所施父母之遺財也。若應授與而慳吝不授與。皆與平等法界菩提心相違。故即犯重。故云不應乃至故犯重也。即是第六波羅夷罪也。
三從第七下。明不發邪見中。不得邪見等者依發斷常二見邪見發無因果。發無因果故佛法僧及菩提皆悉放捨。故殊犯重。然聲聞不具方便自調自度。以此邪見猶為偷蘭。故云第七不得邪見乃至但是隨一途說也。是即第七波羅夷罪也。
四從第八下。明於發大心人勸發其心中。於發大心人前等者。言若有既發菩提心者。勸誘其心彌應令發堅固之信心。然若應勸發而不勸發合退菩提心是重罪也。故云第八於發大心乃至故犯重也。是即第八波羅夷罪也。
五從第九下。明不觀彼根不可說大小法中。於小乘人前等者。言不觀其大小權實機根。為小乘根說大乘。為大乘根說小乘。為顯機說密。為密機說顯。以是因緣故非但不得現益而已。還成誹謗邪見之人墮在於惡道。是即人天之怨也。故云於小乘人前乃至故犯重也。是則第九波羅夷罪也。
六從第十下。明常行施不可與害物具中。常當行施等者。夫菩薩雖先布施。然諸害物之具及不饒益眾生一切之具不可與授之。故云第十常當乃至故犯重也。
三從當知下。明判前後輕重中。前不殺等者。經所說十善戒。是為將護彼外道二乘之意。又初發大心者所持之戒也。不捨三寶等戒。是菩薩真實正行之戒。是故隨順後不捨三寶等戒故。設雖不持前十善戒而不為犯重也。故云當知前不殺等乃至而不為犯也。
四從次佛下。明菩薩應學同等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佛言祕密主如是乃至當如是學者。經之祕密主如是乃至應如是學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聲聞下。明隨釋中。聲聞以近等者。言聲聞二百五十律儀與佛同。故云聲聞乃至名近同也。今與佛同等也者。以三平等戒故即與佛同等也。以一切佛菩薩法爾當行者。今此十善戒是隨順眾生故。一切佛菩薩法爾自性四攝利他之戒。更問者即此意也。
三從次金剛下。明問答諸乘十戒差別中。又二。一明金剛手問。二明如來敕答。
初中。又二。一明牒經。二明隨釋。
初中。次金剛手問意云者。結前生後句也爾時執金剛乃至云何種種殊異者。經之爾時執金剛乃至云何種種殊異如是說已文。未會引之也。
二從聲聞下。明隨釋中。聲聞緣覺亦有十善戒等者。言二乘及一切外道皆持十善戒。今佛說菩薩所持十善戒有何等差別耶而問也。
妙印鈔卷第七十
(御本云)元德三年(辛未)五月十一日加點了
沙門宥範(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