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本鈔卷第四(上半四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經云如是我聞。上來題額并品號釋畢。已下從初至薄伽梵釋終或以世尊居下也一段付可有了簡。
如是我聞。是牒文分明也。牒文中被略廣大金剛四字事。恐繁具不牒歟。如此例後後見。付其諸經初被安如是我聞言事。後分涅槃經上云。阿難如汝所問。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安何等語者。阿難如來滅後結集法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其方某處與諸大眾而說是經(文)依此經文如是我聞等請如來敕結集者所安也。依自宗意者。大師當經開題云。問。何人如是指語。答。有三釋。初0HFAD2>0BFAB8>0HFB51>0BFAB9>之詞也。次0HFAD8>0HFED9>0HFA75>0HFBC9>親之指言也。三0BFA65>0BFA6D>爾有無人增減。0HFAEB>0BFA69>0HFC5D>0BFAC2>者金剛薩埵。釋云離傳聞出工言。我金剛薩埵親從大日尊聞也。復次廣眼尊親指自證境表如實智說。言如是我見聞覺知(文)。當經結集者事。所指如是我聞法體事。凡如是指法詞也。此指上指下兩篇見。大都皆初如是我聞指下詞也。然大師當經開題云。一切經首有0HFBC9>0BFABD>二字。是0HFBC9>0BFABD>者有二義○一指上0HFBC9>0BFABD>二字理事。次指此一部祕密法印(文)依此御釋者。於如是有二義。梵本如是上安0HFBC9>0BFABD>二字。指之為所聞法體。指上詞也。又此經指一部法智印云如是。此指下詞也。
經云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如來加持法界宮者。經初五義如智度中廣明。此智度論付如是我聞一時六字明五義故被讓智論也。彼論第一云。問曰。諸佛經何以故初稱如是語。答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也○答曰。佛弟子輩。雖知無我隨俗法說我。非實我也○聞者○非耳根能聞聲。亦非耳識。亦非意識。是聞聲事從多因緣和合故○一者○問曰。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何以言一時。答曰。隨世俗故有一時○時者○有人言。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如是我聞一時五語。各各義略說竟(文)指此文雖有六字。如是信一義故。論云五語各各義也。就其演密抄第二。以今五義釋五成就歟。彼釋云。經如是我聞等者。如來說經有五種成就。一信成就。二時成就。三教主成就。四住處成就。五眾成就。言如是我聞者信成就也。一時者時成就也。薄伽梵者教主成就也。住如來加持法界宮乃至生大寶王樓閣等住處成就也。次云其金剛名曰虛空無垢等。眾成就也(文)智論所讓五義如是我聞等五義。非五成就事治定也。隨而智論五成就六成就名字無之。其上疏薄伽梵已下牒文作釋故。如是我聞一時讓智論彼釋事分明也。所指經初五義五成就得意作釋覺苑師謬也。然演密意。牒經如是我聞等者釋五成就義故。是總付經文分別五成就義。非指疏五義釋五成就。得意者非彼師謬歟。六成就者。如是下聞字有之。
然此經梵本闕無通序。釋通序文初釋此經安通序由。此經梵本者當三千餘頌經也。凡十萬頌大本竝三千餘頌經共雖有梵本。翻譯彼三千餘頌經故。對翻譯經三千餘頌立梵本稱。十萬頌別云大本也。疏家前後以此性相可見也。
阿闍梨云。毘盧遮那大本有十萬偈。以浩廣難持故。傳法聖者探其宗要凡三千餘頌。雖真言行法文義略周以非大經正本故不題通序。今以例加之於義無傷也。今付被表阿闍梨云。一義云。疏無畏御釋故所指阿闍梨即直師龍智了簡。雖然疏主一行指無畏言故阿闍梨無畏三藏可得意也。今疏末卷指無畏阿闍梨有御釋事處處見。其上大師一本開題三藏云。此經大本有十萬偈○無傷也(文)若據此語准餘經作三段者(云云)既改今阿闍梨云言三藏云有御釋故。指善無畏三藏云事分明故。不可及種種異釋也。付其一部皆三藏口說別被釋阿闍梨云事如何△答。經文消釋外別被加因緣由來等言時被安阿闍梨言也。此疏前後以此義可得意也△毘盧遮那大本有十萬偈(文)毘盧遮那大本者毘盧遮那經大本云意也。凡此經法爾常恒本。十萬頌大本。三千頌略本等。委細分別前段聞畢。△傳法聖者(文)傳法聖者者。東寺一家意。龍猛菩薩得意定也。其故妙雲開塔朝二界俱相承。閻浮流傳八祖嫡嫡相承也。其證據貞元錄并付法傳十住心論一處解釋等見他們意胎藏非塔外相承龍猛流傳得意故。今傳法聖者達磨掬多取義也。彼海雲大毘盧遮那經相承記云。三藏善無畏云。此法從毘盧遮那佛附金剛手菩薩。經數百年傳附中印度那蘭陀寺達磨掬多。掬多附中印度三藏釋迦善無畏(文)師資相傳次第分明見。但海雲血脈全違傳錄等故不及依用。其上謬失甚多端。故非可信△探其宗要(文)宗大宗要綱要可得意也。下御釋云。然統其綱要則枝末隨之。於宗通之用不足為闕(文)准之可得意△三千餘頌(文)指梵本經。大師三略本有三千餘頌經是也(文)付其海雲記並大日經序二千五百偈見。雖然彼大日經序他們相傳處安然猶以不依用。故於東寺不可及是非交合處也。海雲記或四千頌或二千五百頌判。何違疏家大師解釋故不及交合者也。三千餘頌約前六卷梵本歟。又通第七卷歟事△一義云。今二十卷疏所釋限前六卷故。今三千餘頌不可通第七卷了簡。其上第七卷不思議疏意金粟王塔下三藏所感得供養次第法見故。塔內相承三千餘頌梵文第七卷不可有之了簡△一義云。三千餘頌正前六卷梵文取義。第七卷前六卷三十一品中撰出供養儀軌次第為一卷故。約義不出前六卷也。演密抄云。此經七卷三十一品(文)凡三十一品前六卷品數。第七卷別有五品。故實有七卷三十六品。然依不出前六卷義理。此經七卷三十一品釋見。付此釋。此一義了簡有之。一義云。三千餘頌通七軸梵本取義開題云。頌文三千經卷七軸(文)此意限前六卷不見處也。第七卷自元塔內相承梵文事不可有異論。都部要目云。大本十萬偈可有三百卷經。唐國所譯略本七卷(文)此釋分明也。但今疏二十卷所釋限前六卷事。今御釋雖約前六卷。總從大本中取宗要。經有七卷得意者無相違。其上於第七卷。無畏講讀不思儀法師記故無子細者也。此經廣略不同約利鈍機事。彼釋摩訶衍論等意立義略說解釋廣說如次為利鈍二機也。又立義分前後兩重。初略後廣兩說依略說為不得解人重被用廣釋故。以廣為鈍根人所解也。今為不堪大本誦持者撰出略本故。以略本為鈍根所解以廣本為利根得意古來一義見。但是一往之分別可得意。浩廣難持御釋約文持也。約義持共一字含千理道理故不可有廣本略本優劣。故大師(開題)三略本有三千餘頌。雖頌文三千經卷七軸。然猶以略攝廣以少持多。一字中含無邊義。一點內吞塵數理。何況百字字輪具說此經。三千餘偈何理不顯。廣略雖殊理致是一(文)△雖真言行法○不題通序(文)此總自宗意。被釋文略義周總持教體事也。金剛頂經云。文義巧妙(文)彼釋經文巧義妙(文)今能詮文言雖簡略所詮義理周備道理分明也。又雜心論云。言約義周巧說之謂也(文)此雖顯論遙其心契。付其三千頌梵本闕通序。今翻譯經以例加之有御釋付。一義云。以大本例翻譯經安通序取義也。他們智證大日經疏抄云。言不題通序者指三千頌之梵本。今以例加之者。例於十萬偈正本也(文)此意分明大本例見。依此釋以諸經例加之云事不審也。凡大本已存通序故。翻譯經加通序事尤可依大本例云事大綱道理分明也。何閣大本可云依顯家諸經例乎。故智證了簡尤有其謂處也。自門學者中同此義事有之。雖然違大師御相承故其義難立歟。其故大本通序三千餘頌略本除之事取宗要故也。然今翻譯時以大本例加之事不得其理若依為宗要翻譯經加之尤三千餘頌可有之。若非今經宗要者取要三千餘頌梵本無之。雖然唐朝三藏多分安通序。故准彼國法題之得意者宜也。當經通別二序分別事。疏家高祖解釋分明不見。依常通別二序分別。以五成就為通序。以現瑞等為別序。故今從如是我聞至身語意平等句法門為通序。從時彼菩薩普賢為上首等至復有牙種生起文別序可得意。大師真實經文句。就初序中。然今是經唯有通序而無別序。其通序中則有七事。第一如是者總舉所聞之法體。第二我聞者別明聞持之人。第三時者明聞持和合非異時。第四從薄伽梵以下明聞持之所從。第五從在於欲界以下明聞持之處。第六從與八十俱胝以下明聞持之伴。第七從初中後善以下歎所說教勝德(文)准此御釋。此經通序至身語意平等句法門為通序義分明也。他門人師智證總從如是我聞至無量功德皆得成就文取當經序分。於此中。從初至身語意平等句法門為通序。從時彼菩薩至無量功德皆得成就取別序也。此通序分別無子細。別序文終大師御意相替也。當段解釋意。三千頌梵本不題通序見。然下釋如是上首等經文時。若具存梵本於列名下一一皆有多聲(文)此意分明三千餘頌梵本有通序見。爾者前後相違如何。答。付之或被釋通序。守護經開題。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謂通序。住王舍城已下別序有御釋。准當經通別二序可得意了簡。或梵本者指大本取義。但此二義共難思梵本三千餘頌略本經別名事不可有通局。前後釋分明也。故此了簡不得其理。次守護經御釋通別二序分別違常性相也。所詮三千頌梵本不題通序事當段御釋分明也。然梵本有通序文見事。當經翻譯時。三藏先梵本安通序文被翻譯故。依之。梵本有通序文見。仍不可及苦勞了簡者也。就其通序名經後序事。資持記上一云。以通他局此之異有經後經前之不同(文)此譯者別序正宗文安畢。後通序言加經初故名經後序也。或經別序名經前序事。自元如來說安梵本初故也。通序名經後序事。結集者一部終安之故名經後序取義事有之。凡通序別序得名事。五成就等教主時分同聞眾等彼此不同五成就名字通諸經。故云通序。別序者凡瑞相等義通諸經。雨華動地等事別故名別序。所詮以名通為通序。約事別云別序也。
薄伽梵者。已下釋經薄伽梵義。論師所解具有六義。凡於薄伽梵有破魔成德二義中。成德六義讓論師所解。以能破德此宗義有御釋也△論師所解者。彼親光論師佛地論第六云。薄伽梵者。謂薄伽梵聲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識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有頌言。自在熾盛與端嚴。名稱吉祥及尊貴者。如是六種義差別。應知總名為薄伽(文)故論師可親光論師覺△或一義云可帝釋論師了簡。金剛頂經云。婆伽梵者能破義也。所破者破四魔也(四魔者。天魔。陰魔。煩惱魔。死魔也)。又有六義如聲論所釋。熾盛自在與端嚴等也(文)此六義明帝釋聲論見。隨而佛地論所指如有頌言頌可帝釋聲論覺。付之帝釋云論師事。常其例不分明。上下御釋帝釋聲論釋無論師故。帝釋直論師可得意事一旦難得意。但疏家前後被引智論。或表龍樹釋論。或直引證智論云。准之別不可有苦。其上帝釋自作聲論故直名論師事不可有相違。又或一義云。約本帝釋論師。約末親光論師了簡事在之。所詮此等必不可成宗義事故。何樣得意不可有相違歟。
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義。是於薄伽梵有破魔成德二義中。今真言宗取能破義云御釋意趣也。付其於如來破魔成德二義共相應。今取破魔一義此宗義有御釋事。其意趣如何△答。一義云。異朝人師覺苑釋云。疏第二今此宗等者。謂此祕密宗中也。對彼稱此。謂彼顯宗之中具足六義都名一薄伽梵。更無別義。今此宗中以字義釋之。復有多名故云今此(文)一義云。今薄伽梵教主成就句也。下薄伽梵即毘盧遮那本地法身(文)。彼毘盧遮那即除暗遍明義。即相契能破意。故今此宗○能破義有御釋取義。就其今此能破義。大師當經開題云。薄伽梵者。論師所解具有六義。今舉其一。薄伽梵是能破之義(文)此意能破義六義隨一見。凡又薄伽梵有破魔成德二義中於成德中分別六義事有之。故六義隨一曾不可得意也。但大師御釋佛地論釋破魔成德二義中其一種故舉其一釋取義事有之。所詮雖何義六義隨一不可得意也。
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其本未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迹故號為能破者。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貌。然慧日出時暗惑自除。是故義名為破。釋論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能破婬怒癡故名婆伽婆。已下正釋能破義有三段不同。初從如人執持至號為能破者譬說。次從世尊亦爾至是故義名為破法說。後釋論亦云已下引證分明也。但演密抄引證通妨取義。譬意觀世人揮劎戟摧伏怨敵力用。自元雖無此名。隨業用如名能破者。以如來大智明斷破無明煩惱義況喻。能破義有御釋也△無明煩惱(文)無明根本無明煩惱枝末煩惱可得意。今疏由有無明故生五根本煩惱(文)△此等本自(文)此意無明煩惱其體虛假無自性。雖必無能破所破待對以義假名破義釋△釋論亦云(文)此被引證智論文也付其亦云言。上對被引智論文故安亦云言也。或疏家能破釋潤色被引證智論故安亦云言取義事有之。但此智論第二取意文也△婬怒癡者常三毒也。新譯云貪瞋癡也。
二乘雖破三毒亦不了了盡。如盛香器餘氣故在。此聲緣二乘如來待對釋能破義。凡三毒惑品通人法二執故。二乘所斷即人執分齊也。付之聲緣二乘斷惑有淺深歟事一尋也。
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盡。是二乘智火被喻草木火也。
如來如劫燒火一切都盡無煙無炭。故名婆伽婆。是如來智火喻劫燒火。天台止觀第六云。已辨者。除色無色七十二品盡如火燒木為炭。故言已辨地。辟支佛者。福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如燒木成灰○佛地者。大功德資利智慧得一念相應慧。習氣永盡如劫燒火無炭無灰(文)大都此釋一轍也。
復次帝釋聲論謂女人為薄伽。是欲求因緣能息煩惱義。又是所從生義。對上能破義安復次言也。今此一段於薄伽梵有能息煩惱所從生二義事釋。於中初舉聲論義。金剛頂宗已下明自宗深旨。以密教已下勸誡後學御釋也。末卷一切善法所從生處(文)。
金剛頂宗即翻此義云女人者即是般若佛母。無礙知見人皆悉從是生。付之一義云。兩部分別中取金剛頂宗。一義云。總真言宗總名故。今指大日經取義也△此義者。能息煩惱所從生義也△翻者。付之。如彼聲論二義。自宗以彼義翻譯云御釋取義。此意可讀金剛頂宗也。或翻者。異彼世間義。般若佛母云薄伽梵。即翻相違義也了簡。此時金剛頂宗翻此義云如人可讀之。般若佛母者大日也△無礙知見(文)此所從生義有御釋也。末卷(七卷)云。如來無礙知見在一切眾生相續中。法爾成就無有闕滅(文)此御釋意。無礙知見則指佛云無礙知見人也。
其有志求因緣得與相應煩惱戲論皆悉永息。此釋能息煩惱義。意志求般若佛母內證得本尊行者無二覺時。煩惱戲論皆悉永息義也。
非如世間欲熟雖小止息而實更增也。此世間淺喻實非法性事釋也。
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學者當觸類思之。凡自宗被述如來內證境界密號名字祕旨。故必依受師傳。為誡慢法者多被用隱語也。末卷云(第四卷)。如言三月持誦乃是性淨圓明中三點方便。豈可作九旬解耶。又如東方寶幢佛乃是初發淨菩提心義。豈得但作四方解耶(文)此意也。凡自宗經軌中如此用隱語故。察此密號名字深可開莊嚴祕藏道理故。今初釋此義廣貫通文義也。
又薄伽梵者即帶有聲。已下付薄伽梵被釋有德義也。初正釋。次釋論亦云已下引證。後則其義也合論文。
如人多有資財名持資財者。以有金故名持金者以如來具殊勝德故名持眾德者。此中釋義六種釋中約有財釋見。
釋論亦云。婆伽言德婆者言有。是名有德。婆伽名名聲婆者言有。是名有名聲。一切世間無有德名聲如佛者則其義也。是智論第二卷取意文也。有德有名聲二義分明見。付有名聲。演密抄判二義。初名與聲各別判之。後名聲為一物也。彼釋云。第二疏一切世間至如佛者。一切世間者即三世間。謂眾生世間器世間智證覺世間俱名一切。今但約眾生名為一切。謂眾生世間種種差別無量無邊名為一切。名聲者。名謂名號即十號等。聲謂音聲即說法等。如法華經神力品云○或名謂名稱。聲謂聲舉。即是名稱普聞○(文)。
名聲如佛者則其義也。雖有多義。名即聲義取宜覺。付其或一義云。佛地論六義外今疏付大薄伽梵釋三義。今此三義所標。大悲胎藏三部曼荼羅內證也。初能破義金剛部。後有德有名聲蓮華部中能息煩惱。所從生義佛部取義也。
經中多譯為世尊。已下薄伽梵翻世尊義釋。△經中者指大日經。下經文如是說已摩訶毘盧遮那世尊(文)其外文非一也。若又經中者通顯密諸經可得意歟。
是歎德之總稱。凡如來萬德一一歎之。即可有無量差別總云世尊也。慈恩上生經疏云。唯依梵本標薄伽梵。即第十號以此一名總標眾德(文)此意佛十號中餘皆別德世尊總德見。以此意可見歎德之總稱之義也。
西方語法。言及尊者不敢直斥其名。必先歎其功德。天台弘決云。西方風俗稱名為尊○此方風俗避名為敬(文)此釋意西方語法稱名為尊者。今御釋不敢直斥其名(文)似相違。但今御釋付稱名先表德後稱名不敢直斥其名有御釋。故不相違。
如云大智舍利弗。神通目犍連。頭陀大迦葉。持律優波離等。此直不斥其名歎其德。證據被舉也△大智舍利弗者。法華(二卷)云。大智舍利弗今德受尊記(文)天台文句(第二之二)引增一阿含經文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文)△神通目犍連(文)文句(第二之一)云。又引增一阿含經文云。我弟子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大目連第一(文)上生經見△頭陀大迦葉(文)文句(第一之二)引增一阿含文云。佛法中行十二頭陀難行苦行大迦葉第一(文)△持律優波離(文)文句第一云。念數對波離持律第一(文)增一阿含經四十八云。
故此經中例云薄伽梵毘盧遮那。是例西方語法以世尊置上義釋。
今順此方文勢或以世尊居下也。此順漢土風俗世尊置下義釋也。金剛頂經義譯云。薄伽梵此正翻為世尊也(文)。
大日經疏第一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