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九(上半九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初句云謂若分段。上來謂若分段經文總釋終至祕要之藏了簡畢。以下付得入菩提心也文。可有交合。此段文。初總表。次別釋。兩節見。
初句云謂若分段者。以下被別釋經文。先初釋總句。條文作釋分明也。於釋中。初總表。以法待因緣等釋分段義。行者當知下行者觀相也。
是總舉從緣生法。是總表因緣色心萬法。付其總別必一具然總表謂若分段總舉從緣生法。故因緣生依他法也。別說中若我若我所遍計所執也。遍計緣起現法故。非因緣生法云云)。故總別相違。付之義云。遍計所執緣起法上起故。總表從緣生法無相違也。義云。若我若我所能變執心故。因緣生法也。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分三重時。能遍計所遍計依他法。即因緣生法也。遍計所執情現不緣起法也。凡遍計所執。於法相宗護法安惠不同也。又相性兩宗義各別也。或義。總表約多分總舉從因緣生云云)。然小分別句中舉不緣起執事無相違也。
以法待因緣成。必有差別相故。行者當知如是觀察。今此分段中何者是心。乃至分柝推未都不可得。是釋分段義。分段者即差別義也。常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中非分段義也。凡因緣所生依他諸法色心心處各各彼此差別相故必有差別相故(云云)。守護經謂。此心性一切相若形若顯等(云云)。彼經一切相今當分段也。今疏末卷(十六)形謂顯分段云云)又云(十六)。色謂本尊形分段差別云云)。此等御釋皆差別相云分段也。
一。分柝推求事。顯形緣起法無相菩提心推不可得義總釋。分柝推求等義。別句經文御釋委細見。
即知此出過因緣。是經色心諸法。推求無相菩提心。畢竟不可得因緣義釋也。
心性如是故。爾時一切諸法自然於心也。是覺心不生時。諸法不生釋皆菩提心。上諸法亦復如菩提相所謂淨虛空相(云云一致也。
顯色謂青黃等。形色謂方圓等。境界六情所對。即六塵也。為令人易解故復歷觀察。以下釋別經文。就其顯色謂青黃等者上經文非青非黃非赤非白(云云)。大師付彼文遮非心顯色。彼顯色本色四種。又聲字義法相四種○(云云)依彼御釋。當經以五大色可為顯色本色。然今舉青黃二餘等可意也等事△形色○(云云聲字義云△境界六情所對(云云)是經釋境界句。即六識所緣境界也。如次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令人易解(云云)是眾生易解方便故。顯形等於諸法一一分柝推義分明也。彼蘊界三科法門。從略至廣鈍根易解故。經法分別十二入十八界義勢大都此意。
今此顯形眾色中。何者是心。非情覺知相。況於是中有心可得。是正經一一法被釋成分柝推義也。於中初顯形眾色中推求無相菩提不可得義也。就其上來菩提心觀經文。并疏御釋意。經十二入十八界法。無相菩提心。一一畢竟不生故。其心可事顯。然今色心對辨。非情無心非覺也。心慮知質故。顯形不可得也被釋事。下御釋相違。但無相菩提心推求。於諸法不可得顯形自元無心覺故。菩提心體性不可得義被釋也。付五蘊法。約其自性不可得義釋無相義。准彼付顯形色以自性不可得義可有條勿論也。
顯形者當知一切色塵如是。以下或境界經文釋分柝推義。上釋境界六情所對即六塵也。乃至以下例明餘五境也。就其顯形外被釋一切色塵意。其故雖色法無量也不出顯形色。付之顯形外云一切色塵表色也。於色法顯形表三色在之故也。凡色塵可有顯形表三色。雖然顯形上被舉故。所殘取表色色塵意。但表色表示有情內心色也。故慈恩釋云。表謂表示內心示於他故(云云)。然今上顯形色例明被釋非情覺知相況於是中有心可得。被釋一切色塵如是故。有情表色非情意事尤不審也。又大師聲字義。當段經文顯形表三色證據有御引證。彼被脫亦境界文也。若此文明表色。何表色證據不舉之乎。但聲字義被脫事或境界文總說六塵境界故。義依交參闕之歟。若又大師被證經文拾前後文被脫間事多之。然者不成難。就其表色表示有情內心事。雖然其色法自元無緣慮用故覺知無相違。或義云。被舉顯形事。先約本本形一切色塵被舉末色形故。本末待對也。就其俱舍釋色二或十。准可意也。
色塵乃至香味觸法亦如是行者外塵不可得。是舉六塵色塵。例明餘五境也。就其五境中法塵境。廣可身心處。然今例明非情覺知等義。亦如是有御釋事意。付之義云。法塵境通色心二法中。今先可取色法方(云云)。義云。亦如是言。例明心不可得方也。非情覺知相義。釋一切色塵。亦如是非例聲香味等也。
內身五蘊。是正於受想行識法。釋成不可得義。就其付內身五蘊。凡外對辨見重。俱舍頌疏第一第二外門身各內。所餘他身非情名外。或約十二處五根名內。五境名外(云云)。今有情五蘊內身五蘊故。對非情待對見。付之上於外塵不可得釋。對彼復內身五蘊有御釋故。待對下文被釋外義取義事在之。但是非情有情為內。待對義相替也。其故上外塵六塵間故廣可亙色心諸法。故偏難非情。但是上來義了簡。法塵中舉色法意。常情非情外對辨可一具。或又行者於塵不可得上釋結成故。必今內身五蘊待對外塵外釋。縱又下釋承來非為釋對外可意也。
亦如聚沫泡炎芭蕉幻化。自求性實無所有。況於其中而心。是以五種譬喻五蘊無性。於其中釋成不可得義。就其此以五種譬喻。配釋五蘊意也。初劫經文若於等起離著觀察聚沫浮泡芭蕉陽焰等而得解脫云云)疏。如次五喻受想行識五蘊自性義。當段法譬次第准彼可得也。若又五蘊一一。以五種譬喻觀義可有歟。第二劫六喻三劫十喻等。於一種法明觀門不同見。然者今五喻又可此義也。付其。以此五喻無性淺深重見。初劫下釋。聲聞經中雖說此五喻。而意明無我。今此中五喻意明諸蘊性空云云)。此意聲聞以此五喻覺人無我道理寂然界菩薩以此五喻達諸法即空離一重法倒也。第二劫解釋前劫○五有泡沫芭蕉。此中所以不論者此三事猶帶柝法明無性空云云)。此意初劫五喻中泡沫芭蕉三種柝空義見。依之第二劫明唯識無境對法解空時。不用此譬喻。然今真言行者不思議觀門舉此五喻事如何。答。付之。數有了簡。義云。明遮情菩提心事即順常途擬儀外釋義門也。自元真言行者表德實相實修者非觀門(云云)。義云。即空即心不思議分三重淺深時初劫即空幻時帶柝空義在之故。不及第三劫。雖然於真言行者。依利鈍不同觀解有淺深故。用柝空觀相事可有之(云云)。義云。上必兼下道理故。真言行者事而金剛幻觀門上可通修又諸乘修行無相違。例如於菩薩十地中四五六地二乘四諦十二因緣修行。又於息觀者雖小乘行相真言行者所修事在之。義云。以同譬喻觀法無性。隨智淺深可有其不同。如浮泡譬。第二劫雖簡唯識無境譬喻。第三劫不思議幻為喻顯心佛不二深旨。餘可准之也。
如是從粗至細。去廣就略。乃至現在一念識亦無住時。是五蘊法從粗至細釋分柝推義。天台釋去文就尺去尺就寸(云云)。此意也。又色若粗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是為柝空(云云)。此等意也。或義云。如天台釋。今從粗至細去廣就略先付色蘊釋之。乃至處聲香味觸可意也。乃至現在一念識亦無住時者是五蘊中終付識蘊釋之。或義云。現在一念識者釋能觀心取義。例意。唯識論第九等加行位菩薩釋四如實知觀時頂位所取空也。於忍位分上中下下忍位印境空相忍位能取識。上忍位能取空也世第一法位雙如印空相。今明上來所觀法自性乃至現在一念識亦無住時釋能現自性意。其義分明也。又此一念真心妄心事。學者義雖不同。先妄識見。
又復從緣生故。即空即假即中。是約三諦觀釋之。依中論天台等盛談三諦即是義。大師二教論此宗所不過三諦一念心中即三諦。以此為妙(云云)是釋天台所立分齊也。宗意0HFA40>門上以有空不生三諦實義。為行者所觀處作釋。大師一處祕藏記御釋問。三諦者何。答。假諦二空諦三中諦。問。何謂假諦空諦中諦耶。答。謂因緣生法云云)。今緣生句釋段則畢竟不生。有則盡其性相。中則體皆常。以三法定相故。不思議云云)又云。若於一念心中○故曰如實遍知一切心相云云)又末卷(第七)阿字三義。謂不生義空義○故龍樹因緣生法亦空亦假亦中(云云)。又(第七)今且寄車門說之。如觀鏡中面像。以本質為因淨鏡為緣。有影像現見。是為所生之法。妍蚩之相現前不謬故為有。以種種方便推求都不可得為空。此此空皆不出鏡體體即一名中。三相不同而同。不異而異。是故世間論者不能思議。今真言門亦爾。以觀心為因。三密為緣。普門海會現前不謬故為有。以種種門推求都不可得為空。此此空皆不出法界。故說為中。三諦不同而不異而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云云)。此解釋三諦不能九種思議阿字實義不思議三諦見付其天台所立不思議三諦三諦其淺深意。彼於緣起因分法上建立有空三諦。於內證果海言斷心滅不可談三諦。今宗意。於不二果分心地一切方便乘人不能思議位立有空三諦。是即阿字實義三部內證也。故其建立不同也。同立三諦事彼0HFA40>字不生影像枝末義談一分故也。彼宗末學南岳天台一心三觀理源出自阿字不生判。然以0HFA40>字不生本源事。他宗共許重覺。
遠離一切戲論。至於本不生際。是三諦即是覺時一切偏有偏空等離種種戲論。至本不生際義分明也。一處御釋(祕藏記)夫一切諸法或執空或執有。為除實執說有。為除執說空。為除空有病說非空非有。是稱中道。言尚留中道為除其言又說中道不可得。是不可得0HFA40>見者不可得不可得。於茲絕言。是一切諸法不生不可得義(云云)。今一切戲論者。一處御釋。重所遮有空中道等可當戲論也。
不生際者即是自性清淨心自性清淨心即是阿字門。轉釋本不生際。自性清淨阿字門立異名釋。於其法體一種菩提心也。虛空界菩提三種被釋本一相三名。或義云。今本不生菩提所實際菩提故。本不生際即菩提果取義。自性清淨心心。是其名字同也。阿字門彼當虛空阿字大空道理故。
以心阿字門故當知。一切法阿字門也。是菩提心阿字實義故。一切諸法不生阿字門義分明也。上以心性如是故。爾時一切諸法自然於心也(云云)。此意也。
已說觀諸法實相。次明觀我相。以下若我若我所○若清淨文釋也。初結前生後表經文經文意共明我相故。總次明觀我相釋也。
故云若我若我所能執若所執若清淨。以下御釋明觀我相義。若付經文我我所等行得。此我我所十煩惱中第六身也。唯識論(第六)此見行相差別有五。一薩迦耶見。謂於五取蘊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云云)是五見中釋身也。就其我我所行相總常一主宰義名我也。我見顛倒五蘊推度就我也。次我見者取餘法屬我見令我體我瓔珞我僮僕等執也。或釋云(他宗)。內執六根總謂為我。外執六塵總名我所等(云云)△能執若所執○(云云)或義云。執能緣所緣依他法也。彼法相護法論師。能遍計所遍計遍計所執分別三重。能遍計所遍計尚屬依他今能執所執能遍計所遍計依他取義。或義云。能執所執。遍計所執能取所取。取義事有之。若清淨下御釋可有色色了簡也。
上於諸陰種種方便觀心不可得。何況我人壽者等法。被消釋語。於中初上於○不可得承來上。何況我人以下正釋當段經。就其諸法者。上雖舉顯形六塵境界等。先其中舉五蘊釋於諸陰中等。也△種種方便從細至粗去廣付略等種種方便也△何況我人壽者○(云云)。凡我執必起法執上故。唯識論我執法執而起(云云)而五蘊既自緣生自性。其上所起我相自性不可得道理分明也。故何況我人壽者○(云云唯識論第一)。是故我執無常五取蘊相忘執為我。然諸蘊相從緣生故。是如幻有。忘所執我橫計度故。決定非有大都可彼准據也。至何況乃至心可得。大綱若我若我所能執若所執釋。我人壽者十六知見中舉小小也。
從本以來但有假名。而於其中有心可依此御釋。上若我若我所能執若所執。可遍計所執取義事在之。其故。所執有假名無其實體故云爾也。義云。我我所能執所執共可依他法。其故總表謂若分段既云總舉從緣生法。別經文因緣所生可依他法。但假名無實義。分柝推求一一諸法不可得。故非相違也。
清淨者即外道所計最極清淨處。以為涅槃也。是經釋清淨句。就其最極清淨所指法體可當何乎。義云。上謂非相處即是涅槃付御釋。演密鈔謂。一類外道得彼非想非非想處定。計此最極清淨處以為涅槃云云)也依此意。無色清淨處可得也。義云。長瓜實相觀智慧隨彼所計云清淨取義。遍明鈔意也。
如長瓜梵志不受一切法而受是見。對如來一切不受見。彼不受見。而今而受是有御釋事意。雖然不受此見答事是說也。宗計實義。受此見故今而受是見(云云)一。如長瓜梵志事。演密遍明鈔二義可有交合也。
今亦如是取著智慧而生是清淨想。付之有數了簡也。義云。長瓜計例明釋清淨外道義。意長瓜梵志立不受見。而如受此見。清淨外道取著清淨智還生清淨思云釋意也。義云。今亦以下行者觀門取義也。可知。
即於如是想中。正觀處。得入真淨菩提心也。是清淨中觀不可得義分明也。

大日經疏第一末鈔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