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三鈔卷第七十六(初日)

輸入者 崔靜靜

  大毘盧遮那成佛疏卷第三。題額記者號。並品號等事常事故略之。
經云爾時執金剛等。凡今經段段盡祕藏幽旨。文文明入佛觀心。是以疏家此經一切如來祕要之藏。於大乘眾教。威德獨尊。猶如千目釋天之主(矣)。大師一切如來根本祕藏自性法身內證智境此中當段所釋。六無畏緣生句兩節文也。大師。六種無畏身城之牟楯。妙句成心臺之明珠(文)。誠六畏明真言行者轉昇次位。十喻觀心垢除旨要觀門故。當經肝心覺△經云等(文)。已下正牒釋經文。於中初牒文屬當。以金剛手下作釋。作釋中。初總顯意。後梵音下別消釋經文。就中。自初第無畏釋。終付現前時位與此齊也段文可有料簡
經云。爾時執金剛祕密主白佛言。世尊。願救世演說心相菩薩有幾種無畏處。乃至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者。猶是答前心相句。是初總牒六無畏經文。別屬九問心相答說。總牒經文一一義下解釋分明也△猶是答前心相句者。前六十心三劫同對心相句答說。釋猶是答等。付之六十心偏明妄。三劫能超所超相並故通染淨。今六無畏真言行者轉昇次第證理微著故。尤約淨心見。心相答說。其義勢不同也。意之學者了簡區也。義金手問意。通問染淨心相故。六十心妄心心相。六無畏淨心心相三劫染淨說之取義。凡染淨心品。共可帶相貌道理分明也。義云。九問心相句偏問妄心。是以疏家釋問意。問此諸差別之相(文)。是妄心差別義見。隨而六十心經文偏明妄心。但以三劫無畏經文。為心相答說事三劫無畏所超妄心故。且約所斷惑心相答說可意也。
金剛手等。已下作釋也。於中至對明也總顯意。此中。初釋問意。後佛下示答說意。
金剛手既聞此教諸菩薩直乘真言門。上菩薩地故者。舉已說為發問起因。付之直乘真言門上菩薩地指何經文乎事。了簡不同也。義云。第三劫經文。復次祕密主真言修行菩薩行菩薩無量數百千俱胝多劫。積集無量功德智慧。具諸行無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文)。指彼經文也。就其彼經文真言修行菩薩行故。直乘真言門義分明也。上菩薩地不見故。一往不審也。但明第三劫能超真言行者故。上菩薩義分明也。隨而疏今此教諸菩薩即不如是。直以真言為乘。超入菩提心門(文)。仍直乘真言門上菩薩地義分明也。義云。十地經文終是故智者思惟一切智信解地。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文)。指彼經文也。付之。彼經文云復越一劫昇住此地故。上菩薩地義雖分明。直乘真言不明。但所指是故智者真言行者無相違歟。義。必不可一文。通指三劫十地諸文可見也。義云。今六無畏答九問心相句。彼九問三劫十地已前問故。何可云依已後說乎。爾者九問已前。菩提心觀相經文。此菩薩菩提心門名初法明道菩薩住此修學。不久勤苦。便得除一切蓋障三昧(文)。指彼經文也。但六無畏經文。雖九問心相答說。有金手重請故。以三劫十地文為重請起事。無相違也。
世尊。此菩薩行有幾種無畏處。已下正釋成問意。仍六無畏說真往行者地前位云事分明也。
還復約前三劫差降對明也。是釋答說意。意前三劫被說次第淺深相故。今欲明六無畏次第淺深時。約前三劫示淺深相也。演密鈔(第四)云。謂佛說此六無畏意。明從淺至深從凡向聖階降位次悟不同也(文)。此意。約三劫對明六無畏差別淺深見。付之三劫經說越世間妄執出世間生謂如是無我境界掩留修行等。無我位明之。今六無畏第一無畏無我以前見。仍寬狹不同也。爾者。今三劫無畏解釋一往不審也。付之義云。委細論三劫無畏雖寬狹不同。約大分釋也。義云。實順世八心可為初劫能超心。而三劫經文說謂如是無我等且斷惑位舉之故也。是以三劫寶珠釋段。釋纔見眾生世間八心。以八心三劫始。今第一無畏釋。後得順世八心(文)。彼此一致無寬狹異也。一。三劫無畏對明事。初四種無畏初劫分齊也。第五無畏第二劫。第六無畏三劫也。但第六無畏中。第二劫覺心不生心歟事。一尋也。大疏鈔問。然以此六無畏相配三劫云何。答。各每三劫無畏。如次相配(文)。此意善無畏無畏此二為初劫。無我無畏無畏二為第二劫。法無我無畏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為第三劫。此配釋大經疏說相相違故。其意難知者也。一。三劫無畏異事。義云。三劫漸次行者轉昇次第。六無畏明直往行者轉昇(云云)。義云。三劫斷惑為面。六無畏證理為面(云云)。意約粗細極細三重惑為三劫。六無畏善無畏無畏等為六重也。義云。三劫安立初二劫淺略法門。第三劫真言觀門也。今六無畏明第三劫真言行者次位淺深也。義云。三劫明所寄齊顯故。從顯入密次第也。六無畏明能寄齊真言行者故。被說直往次位也。然間。今舉三劫為所寄齊。真言行者為能寄齊也。一。對明事。義云。對明讀文。是明如來答說義也。義云。相對明云意也。相對不善等扼縛。明善無畏等六種也。義云。與此齊等義也。相對顯乘明真言行者(信日此義為宜)。
梵音濕縛娑。正譯當言蘇息處也。人為強力者所持扼喉閉氣垂將絕。忽蒙放捨。還復得蘇。眾生亦復如是。為妄想煩惱所纏。緣皆閉。至此六處如得再生。故名蘇息處。亦如度險道時其心泰然無所畏懼。故名無畏處也。已下別消釋經文。於中。初至故名無畏處也總釋無畏義。此中初舉正譯。二亦如下示義翻△梵音○蘇息處也(文)。是初舉翻名△人等(文)。已下釋義。此中初譬說。眾生亦復如是說也△為妄想煩惱所纏(文)。妄想根本煩惱妄想無量無邊煩惱意歟△緣皆閉者觸所緣境。緣所行因緣等皆被縛義也△至此六處等(文)。六處者六無畏處也。再生者蘇息義也。大疏鈔云。言如諸眾生六處再生解脫故云蘇息無畏也(文)△亦如度險道等(文)。已下明義翻。度險難道者指已度時也。三劫初。度三阿僧祇劫得成正覺(文)。又初劫終。但度此一妄執即是超一阿僧祇劫(文)。又第二劫始。直乘神通飛空而度(文)。又同劫終。復越而六十心一重細惑名度三大阿僧祇劫也(文)。此等意也。
言。祕密主。已下明六無畏差降。就中。初釋善無畏
言。祕密主。彼愚童凡夫善法不善法。當得善無畏者。是牒經文。凡六無畏三劫十住心開合不同也。六無畏三劫配釋上。十住心配釋心得。初一第二第三住心。次二第四心。第四無畏五住心。第五無畏第六七二個心。第六無畏第八已上三箇心也。但此中第四無畏屬第六住初心歟事。一尋也。又第七心第六無畏歟事。是所論也。演密鈔善無畏十信已前。無畏十信位。無我無畏十住十行無畏迴向并四加行位法無我無畏初地已上至第七地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八地已上分別。或以十信善無畏十住無畏十行無我無畏。此二義見。付之。今疏意。第六無畏初地見。爾者前五無畏地前。然第六無畏判八地已上事雖不審。此師所存。後二僧祇地上故。此配釋也。大疏鈔云。約真言密教六位。一依止三昧三密修行位。二本尊色相現前位。三於不生愛慢位。四覺法性無生位。五得心自在勝用位。六菩提心法用位也(文)△緣品疏。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以字觀修曼荼羅行。第無畏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第三無畏無我心中修曼荼羅行。第四無畏法緣心中修曼荼羅行。第五無畏無緣心中修曼荼羅行第六無畏平等心中修曼荼羅行。離垢地已去各於觀心中修曼荼羅行。略以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文)。一六無畏頓漸三機中漸機次位歟事。一。二生成佛機歟事△愚童凡夫世間三種通名也。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是第一心。愚童凡夫起齋施第二住心。愚童凡夫無畏是第三住心也。今愚童凡夫善法者可通第二第三住心△善法十善業道也△害不善法者即十惡等也△善無畏者善即無畏業得名也。
善義通於淺深。已下釋也。於中。初依顯文常途釋。後若真言行者下付密意顯齊等位。
善義通於淺深。今此中意明十善業道。此釋意凡善惡待對善義是廣。乃至無畏等皆是善心也。故釋通於淺深。此中今十善業道名善云意也。義云。於善無畏。有淺略深祕能所寄齊。故釋通於淺深取義。義云。於十善五品不同故。云通於淺深。今明人天十善業道云意也△今此中明十善業道(文)。今此中者。對後五無畏十善業道者於第一無畏中舉究極十善也。約最初善一日一毫善也。
世人。以不善道因緣漂沈有窮已。是明依十惡業沈輪三趣生死無窮。是即舉所離不善法為對明善法也。依十惡業上中三品。感地獄鬼畜三惡趣事。智論等見。
後得順世八心等。順世八心種子八心也。
三歸戒者。歸依三寶八戒十戒等也。付之。順世八心八心。漸三歸戒等者。約內八心歟。
無量世生人天中。後至涅槃。是明齋等得益。付之義委細分別八心前六心人乘分齊故生中。後二心天乘故可云中。然今以大綱釋後得順世八心○生人天中取義。義已前分別一往義也。理實等。六心成天乘修因受用無畏二心又成人乘修因義可有之也。今御釋此義邊也。一。內八心人天修因事。可爾。外六心等成引業可云乎。答。爾也。一。以一度三歸力感無量生可云乎。答。爾也。難云。小乘一業一生(文)。何可云感多生乎。答。一業一生小乘意也。大乘不爾歟。爰以大師一業必為五趣因釋。又小乘中。如來舍利一興供養千反天。後證涅槃(文)。仍無失。但小乘一業多生會釋也。意一業但雖感一生。依之展轉造餘業感生取義也。光記第七作二釋可彼。但是大論議也。
以免離三途劇苦名最初蘇息處也。是正釋蘇息義。十住心論一云。人天二宮雖不免燒燬。比之三趣而不苦(文)。此意也。若真言行者初入三味三密供養修行位與此齊等也。已下付密意顯齊等位△初入三昧耶等者。此事學者了簡未定也。義今疏末卷明五種三昧中。當第一二取義。義三種三昧耶中初三昧耶取義。義。明五種灌頂第一取義。何對釋可有校合今云。三昧耶佛戒曼荼羅。傳三密教法修行位可心得也。三昧耶佛戒義。十善戒義同故。寄齊見。
經云。若如實知當得無畏者。如觀時見此身三十六物之所集成。五種不淨惡露充滿。不為此而生貪愛。次復觀心法。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於身諸扼縛得蘇息處。若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現前時位與此齊也。已下第二身無畏釋也。此第無畏常途四念所觀。離心扼縛位。顯真言行者本尊三昧現前位也。此四念所觀聲聞三賢位用之見。付之。明身受心法四念所觀。而名身無畏事。且約初一種立名見。就其四念所行相意。不淨受無樂無常法無我凡夫外道常樂我淨四顛倒見。爾者。我對法身可對不淨。爰以光記三云。不淨治彼淨倒。觀受是苦治彼樂倒。觀心無常治彼常倒。觀法無我治彼我倒(文)。而經說若如實知當得無畏事。一往意。付之義云。四念所觀有總別雜不雜觀。總想念時總所緣身等四境四行相故。空非我行相通四境。故我時得無畏道理無相違也。是以光記云。彼觀行者。居總想念住中。唯總身等四境。四行相。觀諸有為皆非常性。觀諸有漏皆是苦性一切法空非我性(文)。又別想念中。雜緣念住中或無我觀見。依此等義者無相違。或義舉我顯法。舉心無常。舉此法顯受身二。是即略互顯意取義。或四念住心法三初身為體故。舉初身攝餘。故苦空無無我觀何可相應也。或義今身言非四境隨一身。四境通名身也。付之心法三是心也。而名身一往不審也。雖然身體依聚義故。可通心法也。是以俱舍六識身(文)。又今疏末卷見。或又今我言通四倒常樂我淨四顛倒同妄計故云我。爾者。我言可有通別也。是以今疏。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文)。此意。四倒俱名我性見。此諸義雖不同。初義符順文歟。一疏鈔第一無畏次第二第三住心配釋。而第一無畏順世八心故。通第二第三住心。第二身無畏四念住觀。是聲聞方便中觀故。第四心所攝也。爾者。疏抄配釋不得其意。但無畏彼嬰童無畏得名故。第無畏配釋第三住心歟。又第無畏。於有相觀中修曼荼羅行(文)。而今疏如行者有相瑜伽即名世間三昧。仍有相觀世間三昧(文)。為第三住心歟。若又彼二乘等生天義故。以二乘天義第三住天乘釋歟。但何不詳△如觀等(文)。已下作釋也。於中。初依顯文常途意。後若真言行者下付密意顯齊等位△如觀○而生貪愛(文)。已下明身受心法四念所觀中。是初明不淨觀△如觀時(文)。慈覺請來四卷義釋請來義釋。此二本俱如觀時(文)。仍循字無之。但循觀云事。出華嚴涅槃經等見。又玄應一切經音義云。循身○循。亦遍也。巡歷也(文)。仍今本正也。付之循觀者循觀行者身。不淨相義也△見此身三十六物等(文)。三十六物者。五種不淨不淨中開之也。五種不淨一種不淨。二不淨三自不淨。四自相不淨。亦名外相不淨。五究竟不淨也△三十六物事。度論涅槃經等說之。又大乘義章二演密鈔第四釋之△五種不淨事。論義章演密鈔釋之△次復觀心法(文)。是明四念所三念住。演密鈔第四云。次心法即是心法念所觀也。應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是觀時我性四倒。謂不淨得離淨倒。乃至觀法無我我倒故。下結云。於身之扼縛得蘇息處也(文)△得離不觀我性等者。結四念所觀。釋無畏義△若真言行者等(文)。已下付密意明能寄齊行者。依前三密修行。本尊現前位也。大師三密寥寂同尸灰。諸尊感應忽來訪(文)。付之能所寄齊依其義勢同。而所寄齊相。或釋不為此而生貪愛。或判得離不觀我性四種顛倒。是皆遮情義也。能寄齊本尊三昧現前表德義也。仍不同也。能所寄齊義少意。但四念所所顯空理寄齊現前可心得歟。或義本尊三昧現前時。用不生觀門義。同不淨受無等觀相故。能所寄齊也(云云)。文面用十喻觀相事雖不見。總緣生句觀。包括始終。綜該諸地故。第無畏下可用道理有之也。或義第三無畏不生愛慢一句。今現前時下讀之。合所寄齊不生貪愛義心得事有之。是今疏多用亂脫故。此迴文了簡也。但如今文無相違上難及苦勞料簡者也。

大日經疏第三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