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三鈔卷第八四(九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經云復次祕密主如空中○。十喻釋內。上來第八泡釋畢。已下付第九第二種譬喻經文要有了簡也。此段文。初虛空華釋。後火爐釋。兩節分明也。
經云。復次祕密主如空眾生壽命。彼作者不可得。以亂故而如是種種妄見者。此初牒釋虛空華喻文於中初牒文釋論云下作釋也。先付經文上來八種皆法譬對明。然今有譬無法說。此法准譬可知故以比來次第分明顯了義被略說可見。或義云。此經文說法譬取義。其故。表如空中譬也。眾生壽命作者等舉十六知見內故此說也。故別不法說明(云云)。付其列名段云虛空華故直表空華見。當段經文眾生壽命作者等。下種種物形相(文)。此等不限空華。其類多也。引證論文直取虛空為喻見。仍相違。但初列名當段經文不同得合列名且雖舉虛空一種迷心所見其類可非一。故當段舉眾生壽命作者等仍無相違。次引證論文事彼直非取虛空體。取表色為喻歟。然顯色空華無相違爰以慧影疏第二云。眾生亦爾。遠無漏法故為顛倒分別心所空法中轉取男女等相生染著心。如遠望虛空謂為青色也(矣)△眾生壽命作者不可得(矣)。此舉十六見中四種。眾生第二。壽命次第三四。作者當第九也。一。大師十喻詩云。空華灼灼有何實。無色無形但名。染淨元來不能動。雲霧曀晴名濁清。實相如如一味法。妄見三界城。四魔三毒空之幻。莫怖莫驚除六情(矣)。
釋論云。如虛空者。謂但名而無實法。已下引證智論文。付其虛空名字無其實體事分明也。
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此虛空體雖不可見法也遠之故眼根空光互映見縹色義明。縹色青色類也△一。須彌吠瑠璃色映南州空青事。
諸法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此合法。虛空有名無實諸法空無所有。可合。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遠無漏實智慧故見男女屋舍等可合也。付之譬虛空合法可當實相理。而釋無漏實智慧事一往不審也。但以大綱被對法譬故。理智等委細分別不及歟。若又虛空譬實可有約智義歟。若又法譬略互顯共兼理智也。
心著。如少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人飛上極遠而所見。此又舉譬。少兒視青天謂有實如遠無漏實智慧故男女等相。神通飛行虛空所見諸法空理人可喻也付之上遠視之故見縹色釋。今極遠所見云。故一往相違。但上有下遠視故見縹色。今飛上中事極遠所見云。故無相違也。
又如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曀為不淨諸法如是。性常清淨婬欲瞋恚等曀故人謂不淨。此以虛空清淨無染德。喻諸法本來清淨義。以雲煙塵霧等陰曀貪瞋妄心可合也。
此經云亂者。人以疾病非人等種種因緣亂。妄見虛空中有種種物形相。或可畏。或可貪著。若得本心時則知此事生不染虛空。滅時亦非還淨本來不礙虛空。亦不於空。行者修觀時。種種事種種業煩惱境。皆當安心此喻虛空。已下正釋今經意。於中初釋喻。後行者下示法。初譬中至或可貪著亂文△疾病非人等者出因緣。疾者曀膜等類也。鬼魅等所著也△種種物形相者貪著違順境界也△若得本心○不於空者得本心如實知義明△行者修行時(矣)○於中至虛空初明觀相觀行萬行方便也△種種事種種業煩惱境者。事約外即天魔也。業煩惱貪瞋等也△種種事。大品般若事品。并釋摩訶衍論對治門中廣明之。十喻中餘九種皆付行者三密觀行所現悉地相作此觀門見。而今對種種事等作此觀事一往不審也。但此不生觀門緣對境通一切可用故無相違。付之合上譬說心得者。魔及業煩惱可合疾病非人緣。事境可合種種物形等。魔所作事及煩惱境可廣故也。
雖於無量劫中○所塵污也。已下明觀益。意。處地獄雖經多劫安住十喻觀通達苦法不生也。故其罣礙義也。上經文初地菩薩相諸佛持雖處生死無染著。為法界眾生不辭勞倦。成就住無為戒(文)。疏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常墮無間獄中。身心精進熾然不息。退沒。不辭勞倦。何以故。菩提心其性法爾金剛故(文)。△為得神通亦○自在飛行(文)。此舉上譬意也△顯色者當上智論文縹色也△為人法妄想○(文)。人法妄想當上煩惱境也△經云復次祕密主○(文)。已下釋第十旋輪譬。於中初正釋經相。後釋論云下論同影譬也。
經云。復次祕密主。譬如火燼若人執持在手而以旋轉中。有輪生者。此牒經文。此經文譬說。無法說事上聞。大師十喻詩云。火累隨手方與圓。種種變形任意遷。一種字多旋轉無邊法義因茲宣(文)。
人持火燼。中旋轉。作種種相。或方。或圓。三角半月。小長短。隨意所為。愚少觀之。以為事。而念著(文)。然實都無法生。但手中速疾力。能運火。成無量相耳。已下釋經相。於中初譬喻真言行者說也。付初譬說。經說有輪像生故偏舉圓形見。然釋被出方圓三角小長短等形見△愚少觀之○而念著。此愚癡少兒等見旋相執實有也△然實都無法等者此明實無相事。
真言行者若於瑜伽中○。已下說也。於中初明所觀境。後爾時下明能觀相
真言行者。若於瑜伽心所成就乃至於一阿字門旋轉無礙無量法門。此付明所觀境。初總釋一切心所成就事。乃至下且於一字無邊法義。具事明△若於瑜伽心所成就者明一切悉地心自在成就大師釋青龍和尚行。意生瑜伽(文)。又釋歎所德云。百千陀羅尼貫之一心。萬億曼荼羅布之一身(文)△乃至於一門(文)。此明無量悉地成就中述門所具無邊法義義。凡大日如來海印三昧真言五十字門何具八種旋轉十六玄門德。雖有旋轉總持德。殊被出門事。此字諸字能生實相本源故也。於中當經專說此字一字功德故疏家前後解釋皆結歸一字見。
爾時當造斯觀。但由菩提心一體速疾力功用使然。不應於中作種種見計為妙。而生戲論也。已下明能觀相。意。上所明所觀境皆菩提心一念功德行者不可種種見計云也△一。一體速疾力三昧事當經云。時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三昧(文)。疏第六云。謂入此三昧一切如來一法界智體。於一念中能次第觀察無量世界海三昧門○各得能成就無量眾生。故名一體速疾力三昧也(文)。此意一體一切如來一體。速疾力一念成就彼彼三昧門義也。付之一體速疾力三昧菩薩入定見。爰以疏。毘盧遮那本行菩薩道時以一體速疾力三昧(文)。此因位見。以前經文如來見。今釋但由菩提心等。此初地菩提心因位速疾力見。以前時於等經文。并疏釋如來見△一。一體速疾力三昧。限他歟通自證歟事如常。
釋論輪喻。別有影喻。云。如影可見而不可捉。諸法如是眼情等見聞覺知不可得。又如影映光則現不映則無。諸結使煩惱正見光則我相法相。已下引釋論影譬同今經輪喻也。凡十喻中。浮泡并旋輪喻智論中無之。雖然彼論如化喻同浮泡義。影喻同旋輪故被引證彼論文也。依之十喻釋初今且依釋論明其大歸耳(文)△別有影喻云(文)。當經以鏡像喻名影。十喻第四名影此也。今智論影喻非鏡中影。是則瑜伽論等所明三種顯色中影色見△如影可見(文)○已下正明影喻。今論文三節見。是則約煩惱業苦三道釋之。各法譬二段見△如影可見而不可捉(文)。此明影可見法無實體義諸法如是○實不可得(文)。此合法。意。六塵境界六識所緣實體不可得義也△眼精等者舉眼識等耳鼻舌身意。義釋并疏異本眼識等(文)△見聞覺知者。見聞如次二識也。覺鼻舌身三識也。知意識也△又如影○則無(文)。此影像日光現不映則無義明△諸結使煩惱(文)○此合法。今合說影映光現一邊合。不映不明則無義。雖然翻顯心得於無相違也。付之喻中映光約人見。法中云結使煩惱非人。雖然自元分喻無相違。若又法譬影互釋之歟△我相法相者。人法二執也。
又如影人去則去。人動則動。人住則住。善惡業影如是後世去時亦去。今世時亦住。報不斷罪福熟時則出。然是影非有物。但是誑眼法。如旋火疾轉成輪。亦非實有。喻意大同也。已下約果釋之。於中初譬釋分明也△善惡業影等者已下說也。於中至時亦住明業。善惡則可十善十惡業△報不斷○則出(文)。此約果報罪福者則上善惡業也。上譬去動三義見。業去住譬名字同也。果報則出當譬動義歟△然是影○誑眼(文)。智論以是故影非物誑眼法。仍物者依正二報也△一。影眼識所緣見。何云誑眼法△為旋火。此智論影喻同當經旋輪喻義。

大日經疏第三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