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疏第三鈔卷第八五(日)

 輸入者 崔靜靜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凌君鈺
  改稿者 夏桂蘭

祕密主如是了知。上來十喻經文釋畢。以下就自初至品釋終段可有了簡。此段文初六句經文釋。次梵本漢具闕釋。後已說下結前生後。三節分明也。初中初正釋六句經文。後阿闍梨言下被載無畏說見。
祕密主如是了知大乘句。心句。無等等句必定正等覺漸次大乘生句者。此初牒六句經文。凡。此六句上來所明緣生觀相所含德相被開見。仍六句一一行相皆歎緣生句德。總此十喻觀相含沙性塵卷義門故實可具無量無邊德相。然且舉六句此攝沙德也。仍一一行相解釋見。
梵音謂句為曇。義如前釋。已下正釋經文。初釋大乘句等六句。後毘盧遮那下釋具足法財經文梵音○如前釋(文)。此初總明句義漢對明委細解釋被讓前段也。雖六句不同也。名句故取一處解釋之也△如前釋者。今疏第一云。句者梵云曇。正翻為足。論是進行義處義人進步舉足下足。其迹所處謂之曇。言辭句逗義亦如是一名耳。今就此宗謂修如是道迹。次第修得三平等處。故(文)。此意也。足迹則處進行義也。留一句一句義理處義諸句前後此進行義也。
十喻皆是摩訶衍甚深緣起聲聞緣覺安足之處。故名大乘句。此初釋經大乘句。此緣生真言行者大乘觀門聲聞緣覺小乘所觀。故名大乘句也。一。今大乘顯密局事。義云。今所簡聲聞緣覺二乘故。大乘義可通顯密大乘取義。隨而今所明即空即心不思議三重幻中第三重即不思議幻也。此尤可通一道無等覺。但此義時。雖同大乘也第二劫他緣覺心二種大乘可除之歟。義云。今緣生句被說真言行者所觀故可限祕密。但被舉聲聞緣覺事且准蟭螟大鵬待對得歟。
心之實性。更一法可以顯示之者。亦不可授人。但如是觀察時障蓋雲披自當知耳。故名心句。此第二釋心句。付之義云。心者指行者心。此妄心不生也則心實性也。此名心句取義。義云。心者則菩提心也。此淨心觀時人法戲論自然不相應釋障蓋雲披也。今疏上釋云。今真言行者初發心真觀實相。了知本不生人法戲論虛空。成自然覺不他悟。當知此觀復頓悟法門也(文)。此意也△心之實性○不可授人(文)。此無相心故難顯示難授人義明△但如是觀察○(文)。此釋得初地除蓋障三昧義。付之所指心句指能觀心歟。觀心事。義云。直指緣生句立心名。彼緣生行者觀心故。心句者約能觀心也。義云。緣生句觀依所顯心性名心句。仍心句名可約所觀也。
如來智慧一切法可譬類。亦無過上。故名無等。而心之實相。與之函蓋相稱。間異際。故曰無等等。若以緣生心處則安住其中。故曰無等等句。已下第三無等等句釋也△如來智慧○故名無等者。此無等釋也。如來智慧因位智力等不及故名無等無過上義。無等釋少不符順但實可云無等無過作此釋也。隨而今疏第一云。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文)。△而心之實性○(文)。此釋後等字。此則所證理。則理智不二境智一體義也。仍無等等無等等訓可心得也。演密鈔云。疏故曰無等等者。上一等字是所等。下一等字是能等。謂如來智慧一切法譬喻。亦無過上。故名無等。則所等也。心之實相與彼智慧猶如函蓋。是無等之等。故曰無等等(文)。一函蓋相稱事△若以緣生○(文)此句釋也。六句中第一三有句釋。句處義故。意。以緣生句觀了實性安住無等等句中故云無等等句也。
諸佛以此緣生必定師子吼如來性心實相印能信解者假使十方世界一切諸魔皆化身作佛相似般若亦不能變易其心使法相如是。故曰必定句。此第四必定句釋也。意。緣生句是諸佛決定印故。行者信解之時雖聞相似般若不改變其心。故名必定句也△諸佛以此緣生義(文)○緣生者。有空三諦妙理也。諸佛說法皆不三諦妙理。故云爾△必定師子吼事。如來說法師子吼。此涅磐經意也△說如來性心實相印者。則指佛性妙理也△能信解者○(文)上舉所信境。今明能信相。信解十地通名故。約初地行相作此釋見△一切諸魔皆化身作佛(文)。演密鈔第四云。度論云。復有魔作比丘被服來菩薩。汝先從小師六波羅蜜法。皆是虛妄。所集隨喜功德亦是虛妄。汝先所聞皆是虛誑。文飾不真。非佛口說。今為汝真示佛法乃至作佛身來所說法相者亦不信受。譬如狗著獅子皮。諸獸之雖怖聲即是狗。何況變化身等。能令行者變易其心哉(文)△相似般若事。智論第六十云。言。有男子女人有所得般若波羅蜜。是為相似般若波羅蜜相似名字語言同而心義異。如著心相說五眾無常乃至無生無滅。是相似般若。以不著相。說五眾無常。但為破常顛倒不著無常。是真實般若(文)。釋摩訶衍論第九釋可引之△亦不能變易其心○(文)。此正必定義也。其心者真言行者心也。法相緣生句也△如是者指相似般若
以此中道正觀有為無為界極自性生。即是心佛顯現。故曰正等覺句。已下釋第五正等覺句△以此中道正觀者指緣生句觀△有為無為界者以緣生無性有為無為偏著義也△極自性即是心佛顯現者。此明所顯正等覺句相也。付之緣生句觀益皆約初地已上被見。就中釋經無量成就正等覺顯現文。此智成就即是毘盧遮那心佛現前。故云正等覺顯現(文)。然極自性心第九心地分齊也。何指極自性生釋正等覺句乎。答。付之了簡不同也。義云。緣生觀相地前地上故彼觀益又不可限地上。仍今約地前極理自性心作此釋也。付正等覺義。可有二德。故表德此雖初地也。遮情邊又可通地前。爰以於無量成就正等覺顯現文下。約初地雖釋給又第八心所空性觀門正等覺顯現義今約極自性心釋之。所詮於第三劫能超心。真佛顯現義表不同也。依之約一道真言行者三箇心作釋也。義云。極自性初地故。極自性即是心佛顯現位則初地也。仍無相違也。義云。於極自性心可有顯密不同。顯極自性心雖地前極也祕密自性心則初地也。爰以今疏下云。若生極自性心。得入曼荼羅海會。名阿闍梨(文)。義云。六無畏段明能所寄齊相。以之為規准被定疏家一部性相。仍今舉所寄齊極自性心。被顯能寄齊初地行者也。仍不可及苦勞了簡也。
以深修觀察故大海漸次轉深。乃至毘盧遮那上智觀方能盡其源底。故曰漸次大乘生句。當知如是六句次第相釋次第相生也。此第六漸次大乘生句釋也。此漸次大乘生義。十地佛果漸次轉深義也。付之大乘此法也。然釋乃至毘盧遮那等舉人事。舉能證人證法。於大乘名字毘盧遮那一切處大人所乘故。名大乘事有之。仍舉人顯法。尤有其謂也△以深修觀察故(文)。上釋付深修觀察義在二釋△義云。即空即心不思議三重中明第三重故名深修觀義釋。此相望即空即心不思議三重淺深釋也。義云。約初地已上義釋修義。此地前地上相望也。今釋初地已上深修義見。或義云。今解釋意可通地前地上取義。其故當疏下釋漸次證入者。如初無畏。以字觀修曼荼羅行○略以位分之已作十六重。深淺不同也。此約六畏十地釋見。此時雖地前地上不同也真言行者觀即不思議幻故云深修可心得也。義云。漸次大乘生義約十住心取義。是則約十住心次第續生義意得也。此疏鈔釋。如是十喻行者心漸從淺至深。淺者自餘九宗。深者今此祕密莊嚴心。從彼無我至此第十住心令心彌淨彌同。無垢菩提心言也(文)。付此有了簡。處也。此時漸次轉深及大乘生義小難心得。但十箇心有妙轉深義故名深修。無相違也。又大乘生義或約究極第十住心。又付第六已無相違若又十住心悉以祕密意見故。大乘句心續生之相義故皆名大乘無相違也△大海漸次轉深(文)。此舉譬也△乃至毘盧遮那(文)○舉究極。乃至言依上三義了簡可不同△以上智觀(文)。此以三乘上中下分別。以如來上智觀性相見。或又上方便心義了簡事有之。以十地三句。開佛地為第四上方便也△當知如是(文)。以下付上六句明相釋義次第釋義。今疏第一云。今此真言修行菩薩見法明道故即生獲除一切蓋障三昧三昧故即能與諸佛菩薩住發五神通。以五神通故○能知一切眾生心行。而作佛事。以能廣作佛事不斷如來種故則於一切時一切處常為十方諸佛之所持○當知如是諸句皆悉次第相釋也(文)。准此文今次第相釋可意也。意了知大乘故了實性。了實性故覺境智不二。知境智不二決定信解心實相印覺心實相印正等覺。了正等覺漸次轉昇大乘生。可意也。大師金剛頂經開題云。順逆旋轉相釋相生義釋。若依此義者今又逆次相釋可心得也。付之相釋相生事△義云。六句相望後後名相釋。前前云相生。其故前生後故云相生。後釋前故云相釋。取義。又義云。六句前五句云次第相釋。後一句次第相生。其故漸次大乘生義此相生義故。義云。相釋相生者互釋互生義也。仍相互相義也。付之相釋相生共前生後釋後義也。此義解釋故云釋。其義生故云生。必釋與不可取前後不同。一。付此六句法門標示事。
毘盧遮那即以此緣生不思議法界無盡莊嚴藏。從十世界塵數諸法界門常出生根力禪定解說諸寶遍施眾生猶尚不匱。故曰具足法財。此釋經具足法財義。毘盧遮那果人。是則以毘盧遮那上智觀十喻源底故。約極位舉之也△緣生不思議法界者約自證無盡莊嚴他也。是則自自證義也△從十世界塵數○(文)。如來性德出生根力道等。法門示眾生義也△十世界塵數者標如來十智力。根力道等者。根五根。力五力。覺七等覺支。道八正道支。禪四禪。定四無色定解脫八解脫也。
一切如來智業具足。故曰出生種種工巧大智慧。若於一念心中緣生義則上窮無盡法界。下極無盡眾生界。其中一切心相。已下出生種種工巧大智慧釋也。此諸佛大悲善巧智依此緣生具足義也。疏抄工巧權智大智實智慧正後二智分別也△若於一念心中○(文)。已下如實遍知一切心相釋也。意。一念心中見緣生句時上窮佛果。下盡眾生界十界所有種種心相覺知。皆覺知即空即假即中三諦義也。是則菩提心一體速疾力功能也。
阿闍梨言。行者修觀行。境界現前緣力自然有緣生。不同常途功力苦至而後通徹也。此載疏主三藏言。顯密二教差別淺深。成佛遲速勝劣。此解釋所顯也。尤一部肝心可心得△行者修觀境界現前時者真言行者三密觀時。本尊境界現前義也。六無畏中第無畏位本尊三昧現前可相當此等位△緣力故者。三密因。本尊加被也△自然有緣生者緣相應位自然不生觀智也。仍真言行者先修三密妙行悉地現前時作不生觀解頓可悟入法界也。若不知行次第可失圓頓宗旨△不同常途等者。明常通途顯教久遠成佛義。餘教不知行次第偏翫一心利刀故。經三祇時分悟入法界也。是則不知三密軌則故也。大師一心利刀解釋當段意。為本據有御釋。心得合也。
梵本中云自此以後次說真言持誦次第如法悉地如法果生。此是傳法者所記。故不於經中具出。其意言。已下明漢具闕。於中初至如法自此以後等五文。三箇頌梵本有之由△真言持誦次第因。如法悉地果德。就之悉地果同事悉地成就。此可通因果。果生限果故不同也。義云。悉地成就。果所成也△此是傳法者○(文)已下漢本闕由明。意。三箇頌梵本解此以後等五句雖有之翻譯漢本。此文傳法者所記非本經文。故不載之云意也△傳法者事。雖異義。先龍猛可心得歟△意言者指上自此以後等五句也。
說淨菩提心心相○果生也。已下結前生後也。已說淨菩提心○相竟者結前也。當品殊廣說菩提心故。云菩提心心相竟也。付其心相答說染淨通屈時今御釋云菩提心心相竟故。通淨心證據也。但限妄心義意。今心相非九問心相。爾者無失或又菩提心心相讀文菩提心淨心。諸心相妄心取義事有之△從此已下○(文)已下生後也。第二品已下明心品契當菩提心方便見。第二品初品已約種種心相對辨一切智心竟。然此妙果以何方便而能得至耶。故此品次明曼荼羅行法(文)。行果對辨分明也。疏鈔牒今結前生後文釋其意云。上說十心差別。次說六無畏。次亦說緣生句。此第一真言心品意也。次說曼荼羅真言品。此意。已知差別菩提心因緣。今明以此菩提心曼荼羅進修能得悉地果言也。此結前生後疏主言見。或義云。非疏主結前生後。被述傳法者所記言意御釋取義。此時此是傳法者所記。故不於經中具出。其意言等讀也。隨而疏主結前生後第二品初見。若以此文疏家結前生得可有重言過失。仍被述傳法者所記意取義也。但義釋云。不於經中其出意言說淨菩提心心相竟(文)。此意。意言屬已說上不見。然云疏主結前生後例證也。但第二品初結前生緣兩品相望釋之。今相望心品第已下諸品釋故。寬狹異歟。仍無過

大日經疏第三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