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第三
金剛佛子阿寂記
輸入者 焦遠蘭
一校者 焦遠蘭
二校者 崔世湖
改稿者 夏桂蘭
釋真言行學處品第一之餘
大門第六從第六下。明一生成佛門中自為二。一明勸行人發入悉地心。二明五種三昧耶行儀。初中欲於此生者。今提此父母所生之肉身。欲得入法佛自內證之悉地。而當發深重誓願也。故云欲於此生入悉地也。是故大日經云不捨於此身逮得神境通等。論云。不起于座。三摩地現前。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疏一云。今此真言門。菩薩若能不虧法則方便修行。乃至於此生中。逮見此無盡莊嚴加持境界。非但現前而已。若欲超昇佛地。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云云)依之高祖大師面現即身成佛。故奉勅承撰記即身成佛義。即此謂也。次入悉地者。成就滿足義。夫於悉地即有種種不同。所謂於地前地上及極果。總有六種。故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中。如來即答金剛手悉地有幾種之問而告言。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已上極果也)從此有五種諸悉地差別(云云)疏十五釋云。夫言成就悉地者。謂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是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覺。是名悉地。諸悉地中最在其上。故經云。彼悉地更無過上也。謂此無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種悉地。一者信(私云。指地前五種三昧道也)二者入地(私云。初地也)三五通(私云。非世間五通等。是即約地上菩提心觀智之明昧。假立此名也)四二乘(私云。是亦約觀智也)五成佛(私云。指九地十地)已上約普通淺略門而作此釋而已。故疏云。然諸經論師大略皆作如此說(云云)若依深祕門者。於初地橫有五種悉地。乃至第十一地亦如是。故疏云。若祕藏中義復有異。謂初歡喜地自有十心。從初心至第四心。得度五通境界。從第五至第八心。得度聲聞緣覺境界。從第九心一向行菩薩道至第十心名為成佛。佛者覺也。謂覺自心性淨本來常寂滅光也。乃至第十地亦有十心。即是凡有百心。一一轉勝可准知也(云云)故知今所言悉地者。初地為本攝盡自餘悉地。即身義持明悉地者。今五種中第一信。是即地前悉地也。法佛悉地者自餘四。謂初地上已是也。問。今言入悉地者。依大日經何品耶。答。依祕密曼荼羅品也。問。若然者。依何文耶。答。依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等文也。問。此經品品皆說悉地成就之句。何故必限當品文耶。答。品品文文皆說悉地成就之義門。如所難置所不論也。然殊指當品而所以為依憑者。此品中金剛手。直問真言行者之成就悉地。云悉地有幾種。如來答曰。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從此有五種諸悉地差別(云云)故知。正說今宗之悉地相。即有薩埵之巧問如來正說而窮盡。自餘皆說悉地一分之相。未說普門悉地全分之旨也。疏十五卷能能可勘之問。今欲於此生者。依何品作此說耶。答。依悉地出現品及祕密曼荼羅品。而如是說耳。問。若然者何故即身義唯引悉地出現品文。不引祕密曼荼羅品之文耶。答。就此且有二意。所謂一者彼悉地出現品偈文。是總標說一大宗大事。故引彼品而略攝祕密曼荼羅品也。二者悉地出現品。猶雖標說傳教之分。未說祕密。祕密品說傳教之上祕密。故祕而不引證也。問。若然者。依何文句耶。答。祕密品金剛手問曰。云何身祕密(云云)此問意言。上悉地出現品中說風輪觀成就相之時。不捨於此身(乃至)而成身祕密(云云)如來雖如是說。未說其身祕密義相。故甚深無相祕密之惠未生。是故金剛手為未來眾生設此發問。而奉問身祕密之深義如來。是故如來答此云何身祕密之問。而告言。如乾闥婆城。所有諸人民身祕密。如是非身亦非識。又如於睡夢而遊諸天宮。不捨於此身。亦不至於彼(云云)疏十五釋曰。次答云何身祕密者。如乾闥婆城(乃至)復悲識(末會引牒也)言此悉地不捨此身(五大)不捨此識(識大)而能祕密其身。猶如乾闥婆城。於中見種種宮殿人民眾物之相。雖似有。而實非有亦不有。或可見。或時而無。此行人祕密其身。亦如乾闥婆城。但從眾緣而生。其實非實。或隱或顯。由真言觀行眾因緣故。而合此身隨緣生滅亦如是也(云云)已下次第以夢虹霓如意珠虛空等譬。委悉說之。能能可見彼文。故知悉地出現品標身祕密之相。未說其深義。然至祕密曼陀羅品。金剛手與如來問答決疑。說彼身祕密之深義。是故今欲於此生者。大聖為通攝傳教祕密二機。依彼兩品之意而作如是說也。鳴呼宗源在之。深智人能能可思之。
二從隨其下。明五種三昧耶行儀中自三。一明受明灌頂行儀。二明傳教灌頂行儀。三明祕密灌頂行儀。初中亦二。初明遙見投花合說。二明授明灌頂。初中隨其所應思念之者。是即五種三昧耶中。第一遙見第二投花三昧耶合說也。所謂隨其所應者。合說第一第二灌頂之言也。謂大日經祕密曼荼羅品而說五種三昧耶云。正等覺略說五種三昧耶。初見萬荼羅具足三昧耶。未傳真實語。不授彼密印(已上第一)疏十五釋云。此中五種者。第一但得遙見曼荼羅(乃至)忽有人善心隨喜。欲求禮拜供養。爾時阿闍梨聽令引入於壇外。遙令禮拜以花香等遙散道場而作供養得見如是法會。故無量罪業皆得滅除。然未合授彼真言及印。是第一(云云)言隨其人所望之所應。而教導合除滅罪障。故云隨其所應思念之。又說第二投花灌頂云。第二三昧耶入覩聖天會。疏釋云。第二見萬荼羅坐位。謂引彼人入於壇中。禮拜供養投花散於本位。師告彼。汝花墮某尊位上。為說本尊名號。并得入壇門內悉見諸位。此人說名第二三昧耶。若得隨所應者授之(云云)是即第二投華灌頂人之所應也。故又云隨其應思念之。問。若然者此第二人符合經疏隨其所應之義可然。其第一之人文相不分明。然者云何。答。疏既言善心隨喜欲求禮拜供養。是即隨其所應之意也。況此人進求入於壇中供養。阿闍梨即聽入之令投花供養。若不進求者。唯止於壇外。而不入壇中。既有進不進之兩際。豈非隨其所應之義耶。又疏釋第二已。而言亦得所應者授之。亦之言所剋。是即對第一三昧耶之隨其所應。故云亦也。明知。於第一三昧耶。可有隨其所應義也。
二從親下。明受明儀則中又二。初一句明得受印明。次一句明相應成就。
初中親於尊所者。親對阿闍梨也。受明法者。今疏云明法者真言也(云云)。
問。何故不說印耶。答。明者真言也。法者印也(更問)復次本經說印而攝明。故云第三具壇印。今說真言而攝印。故云受明法。是即彼此影略互顯。而可成其義也。故疏十五釋授明灌頂云。又授真言手印(云云)因茲大師六七兩月受明灌頂具有印明耳。
二觀等一句明成就相應中。觀察相應者。本經云隨教修妙業。疏釋云。謂阿闍梨從首至末。為此人而作曼荼羅。乃至諸尊印等一一告示(云云)是即今始從十八道至于許可等。次第相續而受阿闍梨之教導。觀行相應。故本經云隨教修妙業。今云觀察相應。疏言一一行法皆教授之此是第三也。
二從當自下。明傳教灌頂儀則中自四。一明如說法則通達。二明禮尊請白。三明結前生後。四明擇所居處。初中當自安住真言行者。前受明灌頂人。彌進所修真言妙行隨順。師教所有儀軌法測次第一一通達。乃至備五德等。堪能受傳教灌頂。故云當自安住真言行如所說明次第儀也。是故本經云復次許傳教說具三昧耶。同疏釋云。第四者已能依隨行法修真言門。所有法則一一通解。具知緣壇所須方便眾藝。堪在師位悅可師意矣。
二從先禮下二句。明禮尊請白中。先禮灌頂傳教導者。指眾德兼備阿闍梨也。如上勸行制戒門中云。解了具緣眾支分。得受傳教即可等。見如此明師。致信心而敬禮。故云先灌頂傳教尊也。請白真言所修業者。弟子將備五德好相。而相叶阿闍梨自利利他平等意樂。故歡喜悅意。而住慈悲攝受之相貌時。稽首頂禮而求請傳教之大業也。故上文云。善順師意令歡喜慈悲攝受相對時。稽首請勝善逝行願尊。如應教授我。故云請白真言所修業也。所言所修業者。傳教灌頂之弟子所要一切事業也。
三從智者下明結前生後中。智者者。此弟子具足五德。而有如實解了。故云智者也。蒙師許可已者。眾德具足之阿闍梨。見弟子五德具足。此人欲堪作阿闍梨久度眾生故。初發彼人而為開演真言行道法。故云蒙許可已也。爰以大日經第一自往初發偈云。佛子。此大乘真言行道法。我今正開演為彼大乘器。乃至是故汝佛子。應以如是惠方便作成就。當獲薩般若。依於地分所宜處者。弟子如此蒙阿闍梨聽許已。五德倍增進。安住堅固之大菩提心。故阿闍梨為度此人擇治地分也。是故本經一云。行者悲念心。發起令增廣。彼堅住授教。當為擇平地。以如是義故。云依於地分所宜處也。
問曰。今疏言智者蒙師等二句結前起後者。此料段意如何。答。智等一句結前也。依等一句起後也。言蒙師許可已者。指前受明灌頂而結前也。是故當世所受許可。即彼授明灌頂分也。是即入受明灌頂者。必定可得傳法灌頂之儲君也。是故具緣品疏曰。謂阿闍梨從首至末。為此人而作萬荼羅。乃至諸尊即等一一告示(云云)故云蒙師許可已也。次依於等者。如是授受明灌頂已。傳法已前所作已辨。於今者所可作之事者。所謂擇處治地等之所宜也。是故依於地分等一句。是傳法初事業。故云起後也。
四從妙山下。明擇所住處中自為四。一明擇妙山龕窟處。二明擇河池遍嚴處。三明擇悅意樹林處。四明擇諸聖所遊處。初中妙山者。如西天靈鷲山‧雪山‧大唐清涼山‧天台山‧日域高野山‧比叡山等是也。故云妙山者高妙名山也。大山懷裏之峰者。其山廣大。而迴峰如墻。除風寒之難。其內平正。而無出入行住之危。半嚴間者。半者大山之半腹也。嚴間者。彼此多嚴相列。其間如石壁而有可居坐之穴。故云石壁之中有穴可居也。自餘可見。兩山者。兩山相雙。其中間而有泉水石囊。微妙清淨而離諸垢穢。故云泉石乃至安隱也。於一切時等者。四季晝夜等也。所謂春無雨水等難。夏無毒水極熱等難。秋無大風等難。冬無深雪堅水等難。加之遠離惡賊惡獸等諸難。故行道安隱成就易得。尤可居住(云云)之處也。二從河等下。明擇河池遍嚴處中。闕無別表。恐展轉書寫之誤歟。應云二明河等處。所以然者。既於此中有四箇文段。然於一三四之三段者。具有表釋。於第二段闕二明之兩言。當知准餘段同可有表也。餘文自可見。
三從三明下。擇悅意樹林處中。敷茂貌者。其花妙開敷。其葉嚴好茂盛也。次二句明其可不者。指無有等二句。謂若雖如上之樹林等。若其處有蚊虻等諸難。非行道相應之住處。疏明其可不者。始之無之一言可也。有等十三言不也。故云可不也。
四從四明下。明諸聖所遊處中自六。一明舉能遊聖者二明舉所遊寺塔。三明釋練若。四明自心意樂處。五明簡可不。六明結勸諸勝處。初中或諸如來者。如鷲峰山白鷺池等。聖弟子者。如雞足山無熱池等。於如是等處。住昔作廣度眾生之事業。皆是吉慶吉祥相應之靈地也。故云或諸乃至所遊居也。二明舉所遊寺塔中。寺塔等者。其何可知。
三明練若中無諠動處者。於練若有多種義中。今所用無動亂憒鬧之處也。自餘且非當用。故云約摩登伽也。
四從當下一句。明意樂處中。當依自心等者。雖非如上之勝處。遠離諸難。有相叶於阿闍梨意樂處者。於此處可行道。故云當依自心意樂處也。
五從次一下。明可不中。次一句者。指捨離等一句也。謂捨‧離‧絕之三言者可也。在家諠務之四言者不也。
六明結勸諸勝處行道中。勤之一言舉能勤之正行。轉等之六字出所轉之非法也。五欲者如文可見。諸蓋纏者。蓋謂五蓋。纏謂十纏。大論第七云。十纏。瞋纏‧覆罪纏‧睡纏‧眠纏‧戲纏‧調纏‧無慚纏‧無愧纏‧慳纏‧疾纏。
問。今疏舉五蓋而出其八種云何。答。慳貪為一。瞋為一。昏沈‧睡眠合為一。棹舉‧散亂合為一。疑為一。已上五種也。故不相違也。
問。五蓋十纏雖開合不同。其義相同。然其差別云何。答。蓋覆所見之法體故云五蓋。是即所知障攝也。纏繞行者之善心故云十纏。即是煩惱障攝也。故大論云。一切煩惱結繞心故。盡名為纏。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煩惱(云云)。
四從悉地下。明祕密灌頂義相中自三。一明深樂法味。二明堪忍惠。三明淨命矣。
初中一向深樂於法味者。今就此應有地前地上不同。所以然者。未於祕密之五重。前四重地前。祕密第五人者即地上也。故疏十五云。第五已具前事。又見己身於大會中。自作阿闍梨師。即是入地人也。知前四重猶是地前也。第五即地上也。
問。若然者。次句云長養其心求悉地。既云求悉地知非地上。若地上。應云成悉地。何云求悉地耶。
答。夫悉地名言通地前地上。所謂於地前有世出世有相無相等悉地。於地上亦初地乃至第十一地皆有悉地名言。故疏十五種悉地最無上句云。夫言成就悉地者。謂住菩提心也。此菩提心即第十一地。成就最正覺。是名悉地。諸悉地中最在其上。故經云彼悉地更無過上也。但言求悉地者。初地菩薩求第二之悉地。乃至第十火菩薩求第十一地之悉地。故求悉地之義尤有其謂耳。
問。若然者。悉地是成就義。然地前未得成就。何有悉地之名耶。答。祕密曼荼羅品云。逮得菩提心。悉地最無上。從此有五種諸悉地差別。所謂入修行及勝進諸地世間五神通諸佛緣覺等。疏十五釋云。此無上悉地以前。略有五種悉地。一者信。二者入地。三者五通。四者二乘。五者成佛。初信者。謂隨分淨諸根。深信如來祕藏。決定不疑。信佛有如是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此是地前信行也(云云)明知。五種中第一信者地前之人也。依之無畏禪要。於地前建立五種心云。既能修習觀一成就已。汝等今於此心中。復有五種心義(云云)此亦於地前。立成就義。以如是等義故。悉地可通地前地上也。復次一向者。一心住阿字本不生之圓明。更不緣餘境也。故祕密萬荼羅品說見諦云。於諸法本寂(私謂阿字)常無自性中。安住如須彌。是名為見諦。阿闍梨真實知品云。佛子一心聽以心作心。禪要云。唯見明朗更無一物。又云。安心靜住莫緣一切諸境。疏十五釋初地云。一向觀於如來不思議界祕密功德(云云)如是等經釋文。皆約地上釋之。深樂於法味者。是即蘇多羅之義也。謂樂著內心祕密曼荼羅。更不外緣諸境也。故成就悉地品云。決定歡喜說名內心處。時明品云。等起自真實不生疑慮心又禪要釋甜美心云。甜美心。謂種功不已。乃得靈然朗徹。身心輕泰翫味於道。故云甜味(云云)若又約金剛界者。修菩提心‧成金剛心‧證金剛心等。即此位也。故云一向深樂於法味長養其心求悉也。
二從又常下二句。明堪忍惠中。堪忍知者。是即於本不生之觀。有忍智不同。所謂忍者。柔順忍之觀。惠者無生忍之觀也。故大論五十三云。無生觀有二種。一者柔順忍觀。二者無生忍觀。前說無生是柔順忍觀。不畢竟漸習柔順忍觀。得無生忍則畢竟淨。今亦先修習無生忍。能成就無生智。故忍智具足故。能堪忍寒熱飢渴等之疲苦。而安住大菩提心。令精進修行也。
三從云淨下。明釋淨命中自三。一明淨命行。二明邪命行。三明良助伴矣。
初中又三。一明別表。二明都攝漢名。三明胡音多舍。初別表自可見。
二明都攝漢名中。小欲知足之行者。是即以如來大慈大悲之自在力。於無分別中作有分別。為一切佛道修行之者而所聽許也。所謂食纔支身命而知足。衣亦除風寒而知足。更敢不期明日明後日等衣食。何況畜藏室哉。故涅槃經第二十云。師子吼菩薩言。世尊少欲知足者何差別。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明心不悔恨。少欲者少有所欲。知足者為法事不愁惱(云云)云又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云云)。
問。佛弟子淨命之正行廣大無量。何故唯此少欲知足之行為都攝漢名耶。答。雖正行無量。不如此少欲知足。是即除四種重病。得四種甘藥。故涅槃經云。復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種病。是故不得四沙門果。何等四病。謂四惡欲。一為衣欲。二為食欲。三為臥具欲。四為有欲。是名四惡欲。是出家病有四良藥。能療是病。謂糞掃衣欲治為衣惡欲。乞食能破為食惡欲。樹下能破臥具惡欲。身心寂靜能破比丘為有惡欲。以是四藥除是四病。是名聖行。如是聖行名為少欲知足(云云)以是義故。少欲知足為都攝漢名也。
三從胡下。明胡音多含中又三。一正出多含胡音。二表名數開合。三明釋開合不同矣。
初中胡語。即是指梵語而云胡語。故智光記云。古謂梵書曰故文故知。今胡語者從古而作釋耳。二從具有下表名數。自可見。
三從十六衣下。明開合不同中自三。一明十六頭陀名數。二明十二頭陀名數。三明引論隨義攝略。
初中又四。一表。二列。三釋。四結。初二自可見。三釋中亦三。一釋衣名數。二釋食名數。三釋處矣。
初中亦四。一釋糞掃衣。二釋毳衣。三釋納衣。四釋三衣。初中又二。初正釋糞掃衣。後明問答決疑。
初中火燒者。雖少分自然為火所梵燒之衣也。牛嚼者。自然馬牛等嚼損之衣也。鼠嚙者。鼠蚰等嚙損之衣也。死人者。著死人而捨之衣也。如是等衣者。印度之習俗為極大不淨災殃之凶物。故即棄捨於曠野等。而類同於糞穢。更無有人繫念故。故云糞掃。乃至名糞掃也。取浣深染者。如此等不淨衣。散在山野道路。而無人之希望。故行者取之。能洗澤其血肉垢穢等。令無垢清淨已。染墨綴縫而用之。故云取浣染縫治用供身也。
二從問何下。明問答決疑中亦四。一問答受四衣不受餘衣。二問答不受僧衣。三問答不受檀越衣。四問答受糞掃不受餘衣。
初中問何唯受此衣之六言問也。所謂唯受此衣者。總指四種衣而云此衣也。
問。若然者。釋糞掃已。次云問何唯受此衣。明知。所言此衣者。可指糞掃之一衣。何故總指四衣可得心耶。答。就今問答。有總別之問答。所謂從問何唯受至于且越受糞。總約上糞掃等四衣而致問答。從何不受僧至于無罪故唯受之。各別約僧衣等而致問答也。能能可料簡文前後也。
二從三品下明答也。此中約三品成義。自可見。二從何不下。明問答不受僧衣中。何不等七言問也。僧法以下答也。此中僧法須同斷理等者。夫僧事法聊不亂止時作持之律儀。宜斷其理致。所應作之僧事。必和合處分而作之。敢不守其賓客之心。是故其賓人欲受之時。而之不被與。欲不受之時亦與。故與不與共亂其心。而癈其道。故不受僧衣也。仍云僧法乃至亂心癈道也。
三從何不受檀下。明問答不受檀越衣中。何等五言問也。若受以下答也。此中略出七種過。故云為衣追求乃至是多過是故不受檀越衣也。
四從何唯下。明問答受糞掃不受餘衣中。何等四字問也。少事以下答也。
二從言毳下。釋毳衣中。濕洗鳥狩細毳者。鳥獸毛羽濕潤垢臭時。自洗其身拔捨舊細毛。故云濕洗鳥狩細毳也。無糞者。鳥獸糞等而不染著。擇取之而結綴連續以為衣也。
三從言細下。釋約衣中自三。初表。次釋。後問答。初表自可見。
二從朽下明作釋中。朽故破弊等者。積年序故。朽損更無好色。破壞弊垢故。都以無人之希望故。取之縫綴而資其身。當修道行。故云朽故破弊縫納供身也。
三從不著下。明問答次疑中。不著等六言問也。若求以下答也。此中有三過故不著好衣也。四從言三下。釋三衣中自三。初表。次列。後釋。初二自可見。後明作釋中自四。一明上行不畜餘衣。二明問答所由。三明隨時著五七大。四明著三衣緣起。初自可見。
二從何者下。明問答所由中。何者之兩言問也。白衣以下答也。答中有二之由緒。故不畜多衣也。
三從若下。明隨時著五七大中。各隨其明宜。或五條或七條或大衣用著之。其文可見。四從故往下。明著三衣緣起中。故往一時者。指如來在世也。如來者。釋迦如來也。佛便作念者。如此雖寒烈無極。如來在世根機上利故。猶能堪忍而修道。於滅後者。機根劣弱。而不可能堪忍極寒嚴切。作如此之悲念故。許者此三衣也。故云佛便乃至畜三衣也。
問。三衣梵語云何。答。大衣云僧伽梨。中云欝多羅僧。小云安陀。
問作三衣其長短數量云何。答。不空云。二長一短相交(私云已上大中衣也。小一長一短相交也)律製可尋之。問。大衣有幾種耶。答。大衣有九種矣。
問。何等九種耶。答。一九條。二十一條。三十三條。四十五條。五十七條。六十九條。七二十一條。八二十三條。九二十五條也。
問。若然者。今真言宗殊用何等衣耶。答。用九條也。祕記文可思之(更有面授)。
問。以何等作之乎。答。用荷絹麻布等作之。此中以荷絹而為上。律製可尋之。
問。若然者。於袈娑有何等功德利益耶。答。其功德利益無量。不可勝計。且依悲花經。有五種聖德。彼經第八云。若有眾生。入我法中。出家著袈娑者。或犯重戒行邪見。若於三寶輕毀不信。集諸重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若於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世尊。或於法僧。世尊如是眾生。乃至一人不於三乘得受記莂而退轉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等現在諸佛。必定不成阿耨菩提(已上一事)又云。世尊我成佛已。諸天龍鬼神人及非人。若能於此著袈裟者。恭敬供養尊生讚歎。其人若得見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於三乘中(已上二事)又云。若有眾生。為飢渴所逼。若貪窮鬼神下賤諸人乃至餓鬼眾中。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飲食充足。隨其所願疾得成就(已上三事)。又云。若有眾生。其相違反起怨賊想。展轉鬪諍。若諸天龍鬼神人非人及共鬪諍時。念此袈裟。尋王悲心柔軟之心。無怨賊心。寂滅之心調伏善心(已上四事)又云。有人若在兵甲鬪訟斷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輩中。為自護故供養恭敬尊重。是諸人等無能侵毀觸嬈輕哢。常得勝他。過此諸難世尊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聖功德者。則為欺誑十方世界無邊無量阿僧祇等現在諸佛。未來不應成阿耨三菩提作佛事也。沒失善法。必定不能破壞外道(已上五事)。又大集經第五十云。彼諸眾生於我法中。出家剃髮被服袈裟。不持禁戒。若有供養彼等人者。如是眾生亦得大果。又云。若有眾生。與我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設不持戒。彼等悉已為涅槃即之所印也。若復出家不持戒者。有以非法而作惱亂。罵辱毀訾。以後刀杖打縛斫截。若奪衣鉢及奪種種資生具者。是人則壞三世諸佛真實報身。則排一切天人眼目。是人為欲隱沒諸佛所有正法三寶種故。令諸天人不得利益。墮地獄故為三惡道增長盈滿(云云)大乘經等所說如是。其功德甚深廣大也。是即三世十方諸佛解脫同相法衣。大悲無盡福田衣也。譬如世間田厚薄上中下。雖有其數。依時宜致耕作下種。隨其上中下田之分。無不得其果實。袈裟福田亦如是。信心之厚薄持犯之上中雖無量。纔著袈沙少分乃至四寸者。隨其根機上中下等。無不得其功德之果實也。幸哉我等雖破戒無慚。剃髮而著袈裟衣。既是為涅槃之印所印。當知永遠離外道之伴類入三乘道。而漸漸修學成無上大菩提耳。
二從食中下。名釋食名數中自三。初表。次列。後釋。初二自可見。
後明作釋中自六。一釋乞食。二釋次第乞食。三釋不作餘食法。四釋一坐食。五釋一揣食。六釋不中後飲水矣。
初中亦三。一釋下品。二釋中品。三釋上品。初下品可見。二釋中品中。捨離前過者。除前耕田工巧等種種自在邪命。故云前過也。僧食者。夫於寺有多種物。所謂三寶物常住物。現前僧物。十方僧物等。其中依現前僧物受食故。云僧食也。檀越請者。夫有檀越請僧時。有別請有次第請。其別請食屬前下品。今檀越請者。指次第請也。
三從上行下。明上品乞食中。有種種問答。自可見。
二從次第下。釋次第乞食中。通亦乞食者。不論上下貧富。次第乞食。是亦有三品。上一家。中七家。下得為期也。收彰者。雖微少疎品之食。而受收故。云收彰也。
三從言不下。明不作餘食法中。數得正食者。飲食也。餘食法者。餅菓等也。然於得正食之處。數食其餘餅菓等故。云於求處乃至數數食也。
四從一坐下。釋一坐食中自二。初釋其相。後舉復次義。自可見。
五從一揣下釋一揣食。其義自可見。
六從所言下。釋不中後飲漿中。初明其相。後明能治方便。自可見。
三從處中下。明釋處名數自六。此中所言六處者。明隨其人進而次第遷居也。其義可見。隨別細分者。今疏主以別意樂而細分為十六也。故云隨別細分有十六也。
第二從依四下。明依四分說十二中。自有表列釋。其義自明。不及別釋耳。
第三從大下。明引智度證十二十六廣略。其義亦自可見。
大門第二從已下說下。明邪命不淨行中自三。一總表。二明四種邪命。三明五種邪命。初總表自可見。
二從邪命四下。明四種邪命中。有表列釋。自可見。
問。何故名邪命耶。答。捨正直住邪曲。故名為邪。故疏釋邪見戒云。曲即邪見也。猶如蛇未入竹箇所行屈曲(云云)是即背如來前制之淨命正行。住煩惱諂曲之不淨邪曲。故云邪也。命者。所謂如來勅命。然非如其勅命。故云邪命。故疏云。邪見謂各各於其本法之中。即見理不正。順於邪道者皆是也(云云)。
三從十住下。明釋五邪命中自三。表列釋也。初中十住者。即十地論也。是即呼地為住常習也。次列自可見。
三從矯下明作釋自五。一明矯異。二明自親。三明激動。四明抑揚。五明因利求利。初中矯異者。為貪供養恭敬故。矯偽當現頭陀淨行之相。故云矯是即矯淨命之外相也。故云有人貧求乃至名為矯異也。
二從二下明釋自親中。親無異者。彼雖無親心。此自偽親而向檀越云。我親思於汝。不異我之父母兄弟等。雖何事隨汝之所存可作之。不可存內外。不可有怪想。如是偽以種種口辨為取其心。即能示現隨從親厚之相。故云有人貪利乃至索別人心也。別謂他也。非親故云別也。
三從三激下明激動中。激猶遮也。言為貪利故。兼為發動檀越之施心。激演我若得如是等物應悅喜受用之旨。而現動放逸無慚之貪相。故云激動也。我以親舊者。言我多年之間。久既作師壇之契約。以如此之舊香故。可被與之。由頻令發言。故云我以親舊必當見與也。見猶被也。
四從四抑下明釋抑揚中。抑謂毀也。揚謂嘆也。言此人或為利顯明檀越之慳心。故檀越懷慚愧而施與之。故云有人貪利乃至施與也。或為利讚嘆檀越之PY得。故檀越懷慶悅而施與之。故云又至餘家乃至是名抑揚也。
五從五因下明釋因利求利中。因利者。捧己之前日得物。而令發起檀越之施心。故云因利也。求利者。因檀越見前施物。起類同之施心而施與。故云求利也。已上廣釋淨命竟。
三從善伴下。明說良助伴中自三。一明總說善伴。二明說四重為伴。三明總結。
初中善伴者。為佛道修行成增上緣。而助其行儀不作障礙。是即善伴也。故涅槃經云。爾時佛告諸大眾言。一切眾生為阿耨菩提近因緣者。無先善友。何以故。阿闍世王若不隨順耆婆語者。來月七日必定命終墮阿鼻獄。是故近莫若善友。又法華經云。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是故淨命國淨行者。得如是等善友。可成就一大事因緣。故說善伴也。次無伴者。若不得如此善友者。唯須不如更無。何況於作障難者哉。故云無伴也。
二從常下。明說四重為伴中自四。一明不捨正法戒為伴。二明不捨離菩提心戒為伴。三明不慳悋法戒為伴。四明不饒益行戒為伴矣。
初常與等一句。明說不捨正法戒為伴中。常者。晝夜四威儀深歸諸佛之正法。不捨一句一偈。故云常也。妙法者。指顯密大小權實一切佛教。以為妙法。例如妙樂釋曰通指佛教以為大法。今亦如此。指一切佛教而通云妙法也。就此有重重義。若約淺略明義者。對彼外道之疎法故。總指大小之法教而云妙法也。若約深祕明義者。彼宗約開會明義。今宗約跨節明義。復次今此經說五種三昧道皆是佛。是故彼一一教法。莫非普門通入之妙法。以是義通一切佛教而云妙法也。
問。若然者。以小乘名為妙法。有其誠證耶。答。有之。問。其文出在何經論耶。答。涅槃第三云。若有比丘。能師子吼廣說妙法。謂修多羅乃至達摩。有如是等九部經典。為化廣說利益眾生(云云)誠證有此。更不可疑也。與俱者。善伴具足義也。
二從若下三句。明不捨離菩提心戒中自三。一明以離相故同佛菩薩。二明白淨信心義。三明住十緣生句觀。
初中疏行人者。指真言行者。所謂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之行者也。捧心示於佛者。捧如實菩提心而示同於諸佛。所謂行者安住離一切相大菩提心故。故持明禁戒品云。菩提心及法。及修學業果。和合為一相。遠離諸造作。具戒如佛智。異此非具戒。疏十七釋云。菩提心即是如來正因(謂心王也)法謂心法。即是一切地波羅蜜自在力等。以要言之。一切功德之法皆是。此法皆是佛之眷屬。亦是菩提之眷屬。如華臺之有葉蘂也。此妙果即同於佛。所謂業者是善業。即是如來妙業。以此行等同於佛。從初發心乃至戒及業皆等同於佛。佛離一切相而住淨戒。所謂離諸相一切一味。若能如是離一切相而住於戒。即是佛戒也。其所作業即佛業也。其所得果即佛果也。以其一相無相離作業故。若行者分別此是戒此是持者此是所持法。以此不真實故。有所得故。即非持佛戒也(云云)以是義故。云若順諸佛菩薩行。疏云行人捧心示於佛也。以此身心對人畜等者。身心者六大法界也。此六大法界情非情同持。而無自性故。離一切妄相分別。以離妄相分別故。對人倫猶如對畜生。對畜生猶如對人倫。是即以住無住無自性之實相故。更不見其差別之相也。故疏云。六趣眾生毘盧遮那本無二體。但隨眾生種種妄想立種種名。又華花經云。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即此謂也。又對墻如人面等者。前人畜相對而明無自性。是情非情相對而顯無自性也。言以一切諸法無生無滅無相無性故。對墻壁即如向人面。對人面即如對墻壁。故持明品云。常修無著行。等礫石眾寶。疏十七釋云。離於是法非法等種種差別之見。心無所住也。由無住故。等於兼惡及珍妙之寶。心無增減。爾時行者觀五逆闡提與如來功德等無有異。不生增減何況餘耶。若至觀於一切煩惱惡業與如來功德。不生取捨。況瓦礫之與金寶耶(云云)無處造惡者。處者廣指十方法界。於如此一切處。以住無自性故。無有取捨分別自他彼此之差別。以離取捨分別故。不存惡愛怨親之思。無惡愛怨親之想故。更不作小罪。何況於大罪耶。故大般若經五百五十二云。我應從今盡未來際。如癡如痖如聾如盲。於諸有情無所分別。假使斬截頭足手臂。排目割耳劓鼻截舌。鋸解一切身分支體。於彼有情終不起惡。若我起惡。則便退壞所發無上正等覺心。障礙所求一切智智。不能利益安樂有情(云云)故云無處造惡也。佛歡喜故者。凡一念發菩提心之功德。恒沙非喻。是故華嚴經云。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猶不盡。又上偈云。淨菩提心如意寶。滿世出世勝希願。除疑究獲三昧。自利利他因是生。若無勢力廣饒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佛說此中具萬行滿足淨白淳淨法。當知於菩提心如是之功德滿足成就故。諸佛知見發菩提心之人大歡喜。故云佛歡喜。故經云若順諸佛菩薩行也。
二從於正下。明知白淨信心出處中。正真言者。正直指阿字真言也。故疏十二釋轉字輪品阿字真言云。阿此是阿字真言門(云云)是正彼自性清淨蓮華臺上境智不二體也。可思之(更問)清淨法界者。一切眾生自己本來自性清淨圓明常住之法是也。此中知者。如實知自心之妙解妙知也。以此如實白淨信心之大菩提心故。於一切諸佛及一切眾生自性清淨圓明海德之平等法界。堅固常住如金剛。不動不變如須彌。故菩提心論云。其圓明即是普賢身。亦是普賢心。與十方諸佛同之(云云)故云此真言乃至堅信解也。
三從具淨下。明住十緣生觀智中。知此身心者。今此父母所生之身心。從一念不知之妄想生。都無自性。所謂煩惱具足六大法界即是也。然性海底動修風上加。當發如實菩提心。安住白淨信心之時。不知之。妄雲速除散。三部日月星忽炳現。是即以十緣生之觀智觀察此身心。離四句百非三世十方之域。而無性無自性也。猶如鏡像水月等。唯有名想終無實體。不生不滅無性無自性。而唯有明朗更無一物。不見身心。淨如虛空。故云知此身心乃至能堪忍也。所言堪忍者。安住如上之大菩提心故。於違順二境。能堪忍不退。故大論十五云。云何名法忍。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瞋惱婬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恭敬供養法及瞋惱婬欲之法。是法忍。法忍者。於內心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何以故。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共不可得(云云)。
三從精進下二句。明不慳悋法戒為伴中。棄捨名利等者。悟瓦礫與金玉而等。故捨珍寶。而與求者猶如捨瓦礫。又達此身心與鏡像水月不異。故捨名利。而住佛行猶如棄涕唾。觀察一切有為諸法苦空無常無我故。更不生貪著。故云莫心迴願如爛尸也。不慳悋諸世財如是。若又有求顯密一切法者。須能鑑其人利鈍淺深信不信可度不可度等之行相。隨其機根可投於藥。若不然者。自損損他為人天之怨。努不可不察。不可不察隨不失如師子者。師子王欲取禽獸之時。隨其所在不迴轉。於前後左右而自在取之。菩薩亦復如是。隨所在之方。不失於度眾生之事。必定師子吼令利益安樂。故云隨不失如師子是以堅固不怯弱也。
四從自他下二句。明不饒益行戒為伴中。見他得益等者。夫菩薩發大誓願。流出於無量珍寶飲食衣服等。隨一一眾生求願。授與之令其心飽滿歡喜悅樂。乃至不悋身命。隨彼所求令彼滿足。何況於財寶耶。以是義故。見他得利即為自身得利。見他衰苦即為自身衰微。以何故。即以平等大悲故。即如論云。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故云見他得利自獲也。苦見自身等者。夫菩薩為得不可得之菩提。及度不可度之眾生。身命猶不悋。何況畜財寶耶。凡隨有所得。皆悉施與於眾生。無有少分之保著。故云若見乃至作成就也。所言作成就者。以如此之四攝之方便。漸令眾生入佛道。自他平等令成無上大利。故云自他現法作成就也。住心本尊者。專繫念於自性心蓮之本尊。不望六欲四禪之果報也。所言本尊者。祕記云。我本來自性清淨。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又已成佛自性清淨。理於世間出世間最勝最尊。故曰本尊。成就悉地品云。念彼蓮華處八葉鬚蘂敷花臺阿字門。乃至知心性如是得住真言行(云云)凡於顯密一切之行。自非此妙行者。更無直入直進之正行。故云直進修之也(更問)傍聞讚天者。或聞讚欲天乃至第三禪樂果。若聞說二乘得果三明六通若四家大乘等果滿功德等。發樂欲欣求之心。皆是與今宗大菩提心不相應之法也。是故一道極無猶可厭離。何況於世間三心耶。是故若真言行人有發動如實大菩提心不相應之心者。自責其心懷慚愧。而懺悔退三昧耶之罪。彌精進修行不可空費時日。例如大般若經云。若時菩薩摩訶薩。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不現在前。是時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於今日。勿行非處。令我不憶一切智智。如是菩薩應自責心。我於今日虛費時日。舍利弗問具壽滿慈子言。齊何名為虛費時日。滿慈子言。菩薩摩訶薩。於此六波羅蜜多。隨一現行不能憶念一切智智。不能迴向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虛費時日。損時日果。若菩薩摩訶薩。於此六波羅蜜多。隨一現行不能憶念一切智智。不能迴向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虛費時日。損時日果。若菩薩摩訶薩。於此六波羅蜜多。隨一現行。或第二日或三日。乃能憶念一切智智。及能迴向一切智智。是菩薩摩訶薩。雖有所犯。而得名為有時日果(云云)以如是義故。云傍聞讚天乃至無畏依也。
三從具下一句明總結中。世間出世所有善者。今宗所言世間者。如世間成就品所說。出世者。如悉地出現品成就悉地品等所說。如是等內外相應供養持誦。一切聚眾皆悉知見證明。而隨喜讚嘆。故云世間乃至皆隨喜。凡如上之四重根本戒。是真言行者命根也。命根若亡。己體皆喪。是故行者剎那不可捨離。若剎那捨離之者。四魔三障得便。妨礙無上大菩提心。不能速疾成就大菩提果。譬如世人依止強力之助伴。故除怨敵盜賊之難。令得壽福長遠之樂。是故淨命如實之行者。依止四重三昧耶之良伴故。魔軍退散三障消盡。速令成就無上大菩提妙果。故云具此名為良助伴矣。已上釋真言行學品竟。
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私記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