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六
大勇金剛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經。爾時婆伽梵。兩經同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以下。是第三明一切如來大精進門中第三摧伏一切魔大菩薩授金剛牙器杖智灌頂門也。心要云。精進既具。天魔蘊魔。及煩惱魔等。須摧伏之。示金剛藥叉形。作可畏色。熾焰赫奕。恚怒威猛持金剛牙。安自口中。能食一切有情無始無明。及諸執見。而摧滅之。作大悲方便。而能恐怖一切如來。此乃金剛藥叉菩薩大悲方便智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藥叉方便恐怖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藥叉方便恐怖三摩地智流出金剛護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降伏剛強難化眾生。安置於菩提道。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藥叉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左邊月輪。今隨文釋。大分有四。為頌曰。諸佛方便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普教示。授與金剛牙。初諸佛方便心者。從爾時婆伽梵下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一舉報乃至四護念。此即舉報。有及顯體。如前可知。
經。復入摧一切魔大菩薩摩訶薩三摩耶出生羯磨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摧伏一切魔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復入摧一切魔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所生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昧耶。恐怖智印。摧滅四魔。降伏剛強難化眾生。安置菩提。故云摧一切魔菩薩也。佛入此菩薩三摩地故云復入等。次出生羯磨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如來智相。能入一切。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所生也。從摧魔智現摧伏相。加持有情。故云加持。
經。一切如來方便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出嚩曰囉藥乞灑。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方便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說此陀羅尼曰跋折囉藥叉。舊經云。入一切如來方便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身心而出即說密語曰跋折囉藥叉。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說祕明也。諸佛如來大悲方便。於離相中不捨有情。示可畏形。利益一切。故云方便三摩耶。法華云或現金剛神而為說法者。即此義也。此恐怖相。不離佛心。又諸佛智心故。云一切如來心。具如前也。次嚩曰囉藥乞灑者。二正說祕明。若祕明義者。藥叉是食義。牙是可畏義。意在初文。此祕明護念有情。一切有情住堅牢心。是故云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者也。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一依因乃至十二感應。此即依因題本也。
經。為眾多大牙器仗出已。別本云。為眾多大牙器仗而出。舊經云。以為大牙器而生已。釋曰。此第四顯相也。闕略所以。准前可知。下亦如是。若准前者。於此應云於月輪中為眾多大牙器杖出已。此意謂。諸差別智相。無不住在於大菩提月輪中。故今此菩薩。於月輪中示現大牙器杖之相。所調有情。數如塵數。現大牙相。亦復不少。故云為眾多等。
經。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為一體。別本云。還同一體入毘盧遮那佛心。舊經云。同一密合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第六還源。闕意如前也。為欲顯示體即是用故。云入佛心聚為一體。如前釋也。
經。生金剛牙形住佛掌中。別本云。成大金剛牙身住於佛掌。舊經云。便成金剛牙身已而住於如來掌中。釋曰。此第八示相。闕第七。如前也。金剛大牙。食噉眾魔。令諸有情無動亂故。故生牙形住佛掌也。
經。從彼金剛牙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云。又從金剛牙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舊經云。于時從彼金剛牙身中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已。釋曰。此超明第十顯實也。是諸如來。皆實相身。一一三業。無非法界。為表一智即多。其數如塵故。云一切世界等。
經。作一切降伏暴怒等為一切佛神通遊戲。別本云。現一切如來調伏暴惡等一切神變遊戲已。舊經云。一切如來調伏暴惡一切如來神變遊戲。釋曰。此第十一普現也。若准上例。應云遍周法界究竟一切虛空遍一切世界雲海。作一切降伏暴怒等為一切佛神通遊戲。然今文闕略上句。只出下句也。作一切降伏暴怒等者。是即現作恐怖智等也。其中亦有現成正覺等事。故云等也。即是自行。所言為一切佛神通等者。普現色身救度有情故。是利他行也。
經。一切魔善摧伏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為一體生摧伏一切魔大菩薩身。別本云。由摧一切魔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相為摧伏一切魔大菩薩身。舊經云。由極摧一切魔故及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以為摧滅一切魔菩薩身已。釋曰。從此以下至悉地果故。是第三頌曰現受教示。就中文分為六。一攝相乃至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也。恐怖智印三摩地輪遍空塵界。和合一昧故為一體相。具如前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奇哉大方便諸佛之慈悲由有形寂靜示作暴怒形。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奇哉大威德顯斯大方便為利寂靜者現作暴惡身。舊經云。便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是諸佛大方便有大威德應調伏若為寂靜利眾生摧滅魔故作暴惡。釋曰。此第二還源也。文分為二。初正明還源。如文。從說此嗢陀南下。二說偈歎。文亦為二。初二句正歎智身。諸佛慈善根。為利有情故。於無相法中而示現此相。故云大方便。彼大牙之相。豈實威怒性。為利眾生故。故云諸佛慈愍。後二句。是明示相之由。佛菩薩等寂靜大悲之身。名為有形寂靜。故金剛壽命經云。即入三摩地觀見。摩醯首羅大自在天。剛強難化。執持邪見。非我寂靜大悲之身堪任調伏。言寂靜者。大悲寂定柔軟之形。故云寂靜。然於寂靜有二種。謂真理寂靜。形色寂靜。亦云三昧形。夫真理極理。自本寂靜。絕四離百。是為真理寂。從本極理發起隨緣法界之色。利益有情。是為有形寂也。今簡擇真理故。云有形寂靜。今經意謂。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藥叉暴怒形。故別本云。為利寂靜者。現作暴惡身。亦釋此大菩薩。既是毘盧遮那大慈悲身故。云由有形寂靜。為利諸菩薩而示暴惡形。故云示作等。
經。時彼摧一切魔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切如來左月輪而住復請教令。別本云。爾時摧魔大菩薩從佛心出依諸如來左月輪住而請教示。舊經云。時彼摧滅魔大菩提薩埵身從佛心下依於諸如來左月輪中而住已復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請佛教令。意在普濟。故住月輪。而現此相。此大菩薩。既住普現色身三昧。如於一切佛請教令。於一切佛亦如是。故云依一切如來左月輪而住復請教令。一切如來者。謂十方佛剎微塵數不空成就如來也。
經。時世尊入一切如來極怒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爾進世尊入一切如來暴惡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暴惡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四念應也。入一切如來極怒等者。是明如來赴請入三摩地。淨法界中。總攝諸惡。其中一惡。是為極怒。惡中亦惡故云極也。佛入此三摩地。念其所宜故云時世尊入等。
經。一切如來調伏難調。別本云。現一切如來調伏曠惡三摩地。舊經云。一切如來意調伏粗惡三摩耶。釋曰。此即第五現法也。此法門名為大悲方便。恐怖三摩地智。摧伏四魔。能食一切有情無始無明執見。故云調伏難調也。其中具有一切如來極惡法門十波羅蜜力不共等。利益無盡眾生界。若入此三摩地。雖歷生死。不為動亂。阿字妙惠。護念有情故名金剛三摩地也。舊經云一切如來意者。具舉意業。兼餘二業。如來三業。俱調伏粗惡故。
經。盡無餘有情界施無畏受一切安樂悅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神境通最勝悉地果故。別本云。為盡眾生界施無怖畏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獲得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神通最上悉地果故。舊經云。為盡遍眾生界無怖畏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獲得一切如來大方便智神通最上悉地果故。釋曰。此明第六顯益也。文分為二。初明所利無限。盡無餘有情界者是也。次從施無畏下。二明與悉地果。言施無畏受一切安樂悅意故者。是明與世間悉地果。無有四魔二死等畏故。云施無畏也。次乃至得一切如來等者。是明與出世間悉地果。即大悲方便恐怖三摩地智果也。祕密方便所獲悉地。勝於顯教所證之極故。云最勝悉地果。准前可知也。
經。則彼金剛牙器杖授與彼摧一切魔大菩薩雙手則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暴惡金剛暴怒灌頂時彼金剛暴怒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牙器杖安自口中恐怖一切如來說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調伏諸難調金剛牙器杖方便慈愍者。別本云。金剛牙器杖授彼摧伏魔大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暴惡名號而與灌頂時金剛暴惡摩訶菩提薩埵以其金剛牙器杖置己口中恐怖一切如來已說此嗢陀南曰此是諸如來金剛牙器杖哀愍大方便最上調伏者。舊經云。以彼金剛牙器杖為摧滅一切魔摩訶菩提薩埵如上雙手而授之于時一切如來以金剛暴惡名而為之號是時金剛暴惡摩訶菩提薩埵將彼金剛牙器杖置於己口中恐怖一切如來己而高聲唱是言曰此是諸佛現最上降伏者金剛牙器杖哀愍方便說。釋曰。此是第四頌曰授與金剛牙者也。此文為二。初授與灌頂。如文也。從暴怒灌頂時下。既受牙器仗及金剛名號已。威德智用。出過一切。是故說令信偈。文亦為二。初欲說偈。以所受智印示現其相也。言恐怖如來者。如來遠離一切恐怖。但為眾生示現此相。又恐怖因位菩薩及以眾生。是為恐怖如來。是故理趣釋曰。以金剛藥叉形持金剛牙。恐怖一切如來者。一切外道諸天。悉具如來藏。是未成佛。令捨邪歸正法。故名恐怖一切如來者。離五怖得四無所畏。無能怖者也。今所恐怖。非在果位如來。乃至因佛也。次說此嗢陀南下。二正說偈。亦為二。初二句。明所受智印。是諸佛所用。而令生信也。調伏諸難調。准前可解。次後二句。明智印功能。而令生信。謂雖極怒暴惡器杖。大悲方便愍有情者。故云金剛牙器杖。方便慈愍者。又釋。四句俱明所受是一切佛調伏之器杖。慈愍眾生者。令人生信也。
經。爾時婆伽梵。兩經並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以下。第四一切如來大精進門中第四如來拳大菩薩授金剛印嚩智灌頂門也。心要云。由斯威猛解脫之理。而助成之。三輪苦際眾生。祕密金剛。而能濟度。大權方便三密加持。祕印心嚩。住三摩地。一切法要。而能解嚩。脫苦與樂。住四無量心。此乃金剛拳菩薩密印相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拳印威靈感應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拳威靈感應三摩地智。流出金剛拳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除一切眾生業障。速獲世間出世間悉地圓滿。還來收一聚。為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拳菩薩形。住不空成就如來後邊月輪。今隨文釋。大分有四。為頌曰。諸佛印嚩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普教示授彼金剛嚩初諸佛印嚩心者。從爾時婆伽梵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一舉報乃至四護念。爾時婆伽梵者。此第一舉報及顯體也。
經。復入一切如來拳大菩薩摩訶薩三昧耶出生羯磨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羯磨加持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復入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所生羯磨加持金剛三摩地。釋曰。此第三明行。初文正明佛入三昧耶。復入之言。如前釋也。言一切如來拳者。即金剛拳嚩。令諸有情等能嚩住善法。亦解結使縛。故云如來拳。又驗縛三業。攝一切諸契。獲得悉地。以為其名。理趣釋云。一切如來三種祕密。在金剛拳菩薩掌。若就近論者。此部四印。亦開此拳以為其四故。理趣釋云。一切如來智印加持者。是三密門身口意金剛也。說四種印。所謂持一切如來身印則為一切如來身者。是金剛業菩薩三摩地身。真言者。由得身加持得無礙身。於無邊世界。作廣大供養。持一如來語印則得一切如來法者。此名金剛護菩薩三摩地。由此三摩地故。能普護無邊有情界。常以大慈甲冑而自莊嚴。獲得如金剛不壞法身。持一切如來心印則證一切如來三摩地者。由真言者得金剛藥叉三摩地。能令盡藏識中殺害心雜染種子。得大方便大悲三摩地。為調伏示現威猛忿怒金剛藥叉菩薩之身。持一切如來金剛印即成就一切如來身口意業最勝悉地者。由修瑜伽者得金剛拳菩薩三摩地。能成就一切真言教中三密之門。是故廣瑜伽中說身口意金剛。合成名為拳一切如來嚩。是為金剛拳。是故佛告金剛手。若有聞此理趣。受持讀誦。作意思惟。由持身印得一切成就。(此句梵本初功能。漢本在第四)由持語印得一切口自在。由持心印得一切智智。由持金剛印得一切事業皆悉成就。疾證無上正等菩提。若廣論者。十方三世一切如來海會智印。只在此拳。拳於此等一切智印故以為名。佛今遊入此三昧耶故云入也。次出生羯磨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如來智相。轉入一切。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出生。如來拳智。現其拳相。加持有情。故云加持。金剛三摩地者。是即通名。如前釋也。
經。一切如來身口心金剛縛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出縛曰羅散地。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身口意金剛縛三摩地名一如來心說陀羅尼曰跋折羅散地。舊經云。一切如來身口意金剛縛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心從自心出已即說密語曰跋折羅散地釋曰。此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說祕明也。一切如來身口心等者。是明三摩耶從自心出也。身印語印心印金剛印。總合名為嚩三摩耶。此三昧耶。佛佛相授故。云一切如來也。所言心者。准前可知。從自心出者。從佛金剛智中出此祕明故。次嚩曰囉散地者。是正說祕明也。縛是祕明義也。如前。此密語力。加持有情令堅牢。乃至由三密金剛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即祕明力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即彼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也。就中智用境界不同。亦有十二門。一依因乃至十二感應。此即依因顯本也。諸佛如來示現神變。必有因故。因謂從如來智入普賢心。緣此因故無礙周遍。有智故無礙。有行故周遍。婆伽梵持金剛。即其文准前可解。
經。為一切如來一切印縛出已。別本云。為一切如來印縛出已。舊經云。以為一切如來印縛出已。釋曰。此第四顯相也。如是智相。法界菩薩周圍月輪之所出現。眾生所樂。種種不同。故此智相亦復不一。故云一切如來三切印縛。
經。入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聚為一體。別本云。還同一體入毘盧遮那佛心。舊經云。同一密合入於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即超明第六還源。從佛心出。還入佛心。諸佛法界。本無內外。若無內外。豈有出入。但為眾生現此相耳。
經。生金剛縛形住佛掌中。別本云。成金剛縛身住於佛掌。舊經云。而為金剛縛身已而住世尊掌中。釋曰。是即超明第八示相也。所以如來現此相者。攝諸有情。令無動壞。與佛無異。若見此智印。是人亦同解結使縛。為一切如來之所護念。故示此相也。
經。從彼金剛縛形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云。又從金剛縛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舊經云。于時從彼金剛縛身中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釋曰。此亦超明第十顯實也。普現色身三昧之力。不分而分。其數難量。不知以何為譬。是故強舉世界微塵以為譬。況若以實言之。如來法界身輪。實不可數知。少分相似以為譬況也。
經。出已於一切世界一切如來印嚩智作一切佛神通遊戲。別本云。現一切如來印嚩智作一切如來神變已。舊經云。出已為於一切世界一切如來印縛智等作一切神變已。釋曰。此第十一普現也。於此應云遍周法界究竟一切虛空遍一切世界雲海。遍證一切如來印嚩智等。作一切佛神通遊戲。今文總略。但云於一切世界。准前可解。言出已者。結前生後。謂出一切世界塵等身已。有普現事也。於一切世界者。是普現之處也。一切如來等者。是所現神變也。現作金剛拳三摩地智等故。云一切如來印縛智等。等字准前。下文亦然。普為有情示現普門。故云作一切佛神通遊戲。闕略感應。准前可解。
經。一切如來拳善縛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聚為一體生一切如來拳大菩薩身。別本云。由一切如來拳牢縛故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合一體性相為一切如來拳摩訶薩埵身。舊經云。由一切拳牢縛故及金剛薩埵三摩地極堅牢故同一密合以為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身成已。釋曰。從此以下至悉地果故。是第三頌曰現受普教示也。此中智用出入不同。義分為六。一攝相乃至六顯益。此即第一攝相也。拳縛智印及三摩地遍空塵界故。又薩埵神力故。聚為一體。生菩薩身。具如前也。世人只知性是一體。未解眾相全在體內。若依祕密義。當知性相俱居一體。故別本云極堅牢故合一體性相。即此義也。
經。住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奇哉妙堅縛我堅三昧耶成諸意樂故解脫為縛。別本云。住於毘盧遮那佛心說嗢陀南曰今此極堅縛堅固身所生我是三摩地成就願求者雖已得解脫方便現此縛。舊經云。住於世尊毘盧遮那佛心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是三摩耶堅牢縛身者諸願求成就雖解脫示縛。釋曰。此第二還源也。文為二。初正明還源。如文。後說偈歎文。亦為二。初二句正歎智身也。能令眾生縛住善法。故云堅縛。復解有情煩惱堅縛。隨所得名。故云堅縛。又此極牢縛身。堅固無破壞。故云堅縛。若縛眾生但出分段。若雖出二死。次第紆迴。不名為妙。今此祕密教。令諸有情等行三密直路。不歷三祇劫。至菩提大城。故云妙也。如來拳薩埵。即是堅三摩地。此外無別身。故云我堅三昧耶。故分別位云從金剛拳三摩地智流出金剛拳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還來收一聚。成金剛拳菩薩身也。後二句。明為縛之由。五種大願。不捨眾生為成彼樂。雖已得脫。權現此縛。故云成諸意樂故等。於意樂有九品。解脫亦有二。謂修性二脫。思之可解。
經。時彼一切如來拳大菩薩身從世尊心下依一切如來後月輪而住復請教令。別本云。爾時一切如來拳大菩薩從佛心出依諸如來背後月輪而住復請教示。舊經云。于時彼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身從佛心下已依諸如來背後月輪中住復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從佛心出住月輪等意。如前也。
經。時世尊入一切如來三昧耶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爾時世尊入一切如來三摩地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爾時如來入一切如來三摩地已。釋曰。此第四念應也。若例餘文。應云時世尊入一切如來印縛三昧耶。今文略之。直云入一切如來三摩耶。如來設教。皆不非量故。先入此三昧。言名金剛三摩地者。如前也。
經。一切如來印三昧耶。別本云。現一切如來印縛三摩地。舊經云。一切如來印縛三摩耶。釋曰。此第五現法也。此三昧中。具有一切諸法門等今且舉主攝伴。故云一切如來印三昧耶。
經。盡無餘有情界令一切如來聖天現驗一切悉地受一切安樂悅意故乃至得一切如來一切智智印主宰最勝悉地果故。別本云。盡眾生界作一切如來大神力現驗作事故一切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獲得一切如來智印為主最上悉地果故。舊經云。盡遍眾生界一切如來大神力現驗作事故一切悉地諸安樂悅意受用故乃至一切如來一切智智印為主最上悉地果故。釋曰。是則第六顯益也。文分為二。初明所利無限。盡無餘有情界者是也。次令一切如來下。二明與悉地益也。於中先明與世間悉地。言聖天現驗悉地者。即是施與金剛拳印。威靈感應三摩地智所生世間悉地。受一切安樂悅意。此三摩地。威猛尊重。濟度有情。故云聖天。而與一切如來智印。常交感應。速獲世出世間悉地。故云現驗也。令諸有情身心安悅。故云受一切安樂悅意。次乃至得一切等者。即是明與出世悉地有多品類。故云乃至。明最上品。故云一切如來一切智乃至最勝悉地果也。了達一切故云一切智。此三摩地智。為諸智印本。故云智印主宰。所證悉地。無與等者。故云最勝也。
經。則彼金剛縛授與一切如來金剛拳大菩薩摩訶薩雙手則彼一切如來以金剛名號金剛拳金剛拳灌頂時彼金剛拳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縛縛一切如來說此嗢陀南此是一切佛印縛大堅固速成諸印故不越三昧耶。別本云。以彼金剛縛授與一切如來拳摩訶菩提薩埵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拳名號而與灌頂時金剛拳大菩薩以其金剛縛縛一切如來已說此嗢陀南曰此諸佛所說極牢金剛縛若為一切印速疾得成就以此三摩地最尊無有上。舊經云。彼金剛縛為一切如來金剛拳摩訶菩提薩埵如上雙手授之于時一切如來以金剛拳名而為之號復以金剛名授其灌頂爾時金剛拳菩薩摩訶薩以其金剛縛而縛一切如來已高聲唱是言曰此是諸如來堅固金剛縛若為一切印速疾成就故三摩耶極難羯磨能超度。釋曰。此是第四頌曰授彼金剛縛也。就文為二。初授與灌頂。如前也。從金剛拳灌頂時下。說令信偈。亦分為二。初為說偈。寄所受智印。以示其相也。縛者是縛住義也。縛住諸如來故。又解縛。縛解故云縛也。如來之言通於三世。思議可解。從說此嗢陀南下。正說偈也。文分為二。初二句明所受智印。是一切佛印縛堅固。而令生信。如文也。後二句是明智印功能。而令生信。諸佛印智無不依此。故云速成諸印。若不依者。諸印不成。印不成就。越三昧耶。若依此智時。一切皆成就故。云不越三昧耶。舊經云三摩耶極難羯磨能超度者。即此義也。極難者。謂越三昧耶罪。是極重罪。唯斯羯摩能得除遣。故云羯磨能越度也。
經。一切如來供養廣大儀軌業一切如來大精進堅固甲冑一切如來大方便一切如來一切印縛智拳如是一切如來大羯磨薩埵。釋曰。此是第二總結。亦分為二。初結別名也。儀軌業。大甲冑。大方便。印縛智。如次是四大菩薩也。次如是一切等者。二結部類正明。此是一切如來大精進門四大菩薩故。云如是一切如來大羯摩薩埵。
經。爾時不動如來。別舊兩本並云爾時阿閦如來。釋曰。從此以下。第二明四波羅蜜。亦云。四方如來為印毘盧遮那如來四波羅蜜智門。就中為二。初明四波羅蜜。後明總結。就初亦大分為四。一明如來部中金剛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智。二明如來部中寶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寶灌頂三摩地智。三明如來部中法波羅蜜三摩地所生加持金剛三摩地智。四明一切如來三摩地羯磨波羅蜜一切如來作佛事業智。都名一切如來摩訶波羅蜜。出生義云。由四如來智出生四波羅蜜菩薩焉。蓋為三際一切諸聖賢生成養育之母。於是手印成法界體性自受用身。則塔之正中毘盧遮那如來。四親近菩薩。則彼四波羅蜜印焉。於中初明金剛波羅蜜彼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智者。心要云。阿閦如來於內心證得金剛波羅蜜。入金剛三昧耶。加持一切三摩地智。自受用身故從五峰光明金剛菩提心三摩地智中。流出金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一切眾生大菩提心。還來收聚。為令印一切菩薩受用三昧耶智故。成金剛波羅蜜菩薩形。持金剛杵。於毘盧遮那如來前月輪而住。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五峰金剛菩提心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五峰金剛菩提心三摩地智。流出金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一切眾生大菩提心。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波羅蜜形。住毘盧遮那如來前月輪。今釋經文者。從此以下。此是明如來部中第一金剛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智。然上來經。於十六大菩薩。一一段中。以四句頌消釋經文。其中科段名目同而分節名數。稍有闕減。從此以後。更復闕略。但有三句義。若得意者。不可俟也。大分為三。為頌曰。諸佛金剛印。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金剛印者。從爾時不動如來下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一拳身。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爾時不動如來。此拳身兼體也。上來。毘盧遮那如來。以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今於此中。不動如來。以毘盧遮那。以為其體。分別位中。改不動如來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五峰金剛菩提心三摩地智者。是舉本體顯示。四佛以毘盧遮那為其體義。思之可知。
經。成就世尊毘盧遮那一切如來智已印一切如來智故入金剛波羅蜜三昧耶所生金剛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為印毘盧遮那世尊入一切如來智印故入金剛波羅蜜三摩地金剛加持三摩地已。舊經云。為毘盧遮那世尊入一切如來智印故金剛波羅蜜三摩耶金剛加持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文分為二。成就世尊一切如來智者。是初明不動如來成就。成就如來智。謂成就毘盧遮那遍法界大圓鏡智已故也。印一切如來智故等者。二明佛入三昧耶。於中三。是初明入三昧耶之由。謂彼不動如來。反覆將為印。成毘盧遮那大圓鏡智故也。入金剛波羅蜜三昧耶者。二正明佛入三昧耶。此智能斷諸惑。猶如金剛所擬悉斷故云金剛。又智堅固。不可破壞。故云金剛也。波羅蜜者。到彼岸義。然顯教智。或度一死。或超二死。紆迴不直。今此祕密智。正直捨方便。超度二死海。從祕密直道。得達寂光彼岸。故云波羅蜜也。三昧耶者。等持義。如前也。所生金剛加持等者。三明所生加持名也。如來智相展轉。遍入一切塵界。顯發無礙自在智用故云所生金剛也。從圓鏡智現其智相。加持一切故云加持也。名金剛三摩地者。是正明加持名也。三摩地者。是等念義。謂以此大智入諸有情界。平等護念故。此三摩地所至之處。無能壞者。故云金剛。如前釋也。兩本經文。思之可見。
經。一切如來金剛三昧耶名一切如來印從自心出薩怛嚩嚩曰囉。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金剛三摩地名己身印此說陀羅尼曰薩埵跋折麗。舊經云。即從自心出現一切如來金剛三摩耶名一切如來印即說密語曰薩埵跋折羅。釋曰。此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後正說祕明也。一切如來金剛三昧耶者。謂一切世界微塵等阿閦如來大圓鏡智遍入一切處等持自智。即入一切如來智。持此大智。猶如金剛。入有情界。平等攝受也。三摩地三昧耶。如前也。名一切如來印者。謂當部印。別本云己身印。其義亦同也。從佛金剛智心中出此祕明。故云從自心出。次薩怛嚩嚩曰羅者。是說祕明。此密語護念一切。住堅牢心也。
經。從一切如來纔出已出金剛光明從彼金剛光明門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陀羅尼時彼一切如來心出現金剛。別本云。說陀羅尼時彼一切如來心出現金剛光明於彼光明諸門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於一切如來心出現金剛光明於彼金剛光明諸門即彼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智。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也。於前諸門。分文或十二。或九十等。然至此段。略文極多。以下諸段亦爾。今隨經文。即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於中為二。初明如來心所現之相。故云從纔出已出金剛光明。次明從所現相即婆伽梵持金剛示神變相。故云從彼金剛光明等。又出金剛光明者。即如來智也。持金剛者。即普賢心。又婆伽梵持金剛。此印佛智普賢心。此如來智及普賢心以為依因。現諸神變故。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印一切如來智。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而印一切如來智已。舊經云。一切世界微塵等以為如來身印一切。如來智已。釋曰。此即顯實印成也。阿閦如來於內心證得金剛波羅蜜印。成毘盧遮那故。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法界身輪。是故云為一切世界乃至印一切如來智也。
經。復聚為一體等一切世界量生大金剛形。別本云。復同一體性滿世界量為大金剛身。舊經云。同一密合周遍一切世界量以為大金剛身已。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若例前者。於此應云現受普教示。而今印成如來世尊。故無此說。即分為二。初攝相。後奇歎。此即攝相也。世界塵身。聚為一體。散而不散。合豈定合。非散非合。而散而合。塵身密合。生大金剛身。故云等一切世界量。所言形者。亦是身義。故別本等云金剛身。是義可知也。
經。依世尊毘盧遮那佛前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一切佛薩埵金剛堅由堅無身故獲得金剛身。別本云。依毘盧遮那前住於月輪說此嗢陀南曰如來所有薩埵金剛雖極堅固然非身相為堅牢故現金剛身。舊經云。於世尊毘盧遮那前依於月輪住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諸佛與薩埵金剛極堅牢若以堅牢故非身金剛身。釋曰。此即奇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後正說偈奇歎。若准前者。住佛心說偈。今文住月輪說偈。月輪表菩提心。然佛心及菩提心。如水乳和合。是故今文住月輪。而說嗢陀南。或住佛心。為蒙印可。今印可世尊。故不云住心。就奇歎為二。初二句。正歎智身。是即一切如來大圓鏡智薩埵金剛。本自不生。今亦不滅故云堅也。後二句明得身之由。夫法性身。非妄分別之所起作。非色而色。以非色故。法界俱無。以而色故。法界俱有。即有而無。故云由堅無身故。即無而有。故云獲得金剛身。別本云雖極堅固者。是非身有身也。然非身相者。是有身非身也。為堅牢故現金剛身者。正顯無身而有身也。
經。爾時世尊寶生如來。別舊兩本同云。爾時寶生如來。釋曰。從此已下。第二明如來部中。第二寶波羅蜜一切如來金剛寶灌頂三摩地智也。心要云。寶生如來。於內心證得虛空寶大摩尼藏功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虛空寶大摩尼藏功德三摩地智。流出虛空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一切眾生功德圓滿。還來收一聚。為令印一切菩薩受用三昧耶智故。成金剛寶波羅蜜菩薩形。持大摩尼寶。於毘盧遮那如來右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虛空寶大摩尼功德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虛空寶大摩尼功德三摩地智。流出虛空寶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一切眾生功德圓滿。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寶波羅蜜形。住毘盧遮那如來右邊月輪也。次隨經文釋。大分為三。為頌曰。佛金剛寶印。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佛金剛寶印者。從爾時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初舉身。乃至四護念。此即初舉身兼體也。
經。印世尊毘盧遮那一切如來智故入寶波羅蜜三昧耶所生寶金剛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為印世尊毘盧遮那如來入一切智印故入寶波羅蜜三摩地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以為世尊毘盧遮那如來入一切如來智印故寶波羅蜜三摩耶所生寶金剛加持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文分為二。印世尊等者。是初明入三昧耶之由。智者謂自受用智中平等性智。十方諸佛。無不具此智。故云一切如來智也。入寶波羅蜜三昧耶下至三摩地。是二明佛入三昧耶。於中初正明佛入三昧耶。言寶者。是一切如來大福德聚莊嚴諸佛利益有情者也。波羅蜜等。准前可知。所生寶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釋文准前。
經。金剛三昧耶名自印從自心出囉怛那嚩曰離。別本云。從其心出金剛寶三摩地名己身印說陀羅尼曰囉怛那跋折哩。舊經云。即從心出現此金剛寶三昧耶身印即說密語曰阿羅怛那跋折囇。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金剛三昧耶名自印者。即自心所生祕明之名。從尊印得名。故云自印。此祕明力。能護諸有情。令住堅牢心。
經。從一切如來心出寶光明從彼寶光明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寶光明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說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中出現寶光明於彼寶光明即彼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智。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也。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於中為二。初明如來心所現之相。如文。次明從所現相。即婆伽梵持金剛。示神變相。此婆伽梵持金剛以為依因。分別如前。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印一切如來智。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而印一切如來智已。舊經云。一切世界微塵等以為如來身印一切如來諸智。釋曰。此即二明顯實。印成也。祕密神力。示現世界微塵佛身。印成如來智。毘盧遮那。即一切如來。言智者。即平等性智也。
經。復聚為一體等一切世界量生大金剛寶形。別本云。復同一體性滿世界量為大金剛身。舊經云。同一密合周遍一切世界量而為大金剛寶身。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分文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也。體內合散。常合掌散為眾生故。適合今現此相耳。思之可知。
經。依世尊毘盧遮那佛右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一切佛我名寶金剛於一切印眾堅灌頂理趣。別本云。依毘盧遮那右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從佛所生名為寶金剛能於一切印堅牢灌頂門。舊經云。依於右邊月輪中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諸佛金剛契我是寶金剛堅牢灌頂門說如來身印。釋曰。此即二說歎。亦為二。初明住月輪。後正說偈奇歎也。言月輪者。是表菩提心。一切聖賢。無不住此。無始以來。福智圓滿。在菩提心。故喻月輪。但諸有情為惑所覆。不能開顯。今當教化令得顯現故住此輪也。就正說歎為二。初二句。正歎智身。言一切佛者。先舉能生以顯所生。故別本云我從佛所生毘盧遮那名為一切佛也。我名寶金剛者。是正舉名而歎智身。所言寶者。即如來智海自利利他福德寶聚也。後二句。顯智身力用。於一切印眾者。謂十方三世一切佛智印。智印不一。是故云眾。堅灌頂理趣者。謂於彼諸如來智印。印為堅固。寶灌頂之所趣向。譬如火炎必赴於空。三世諸佛。無不賴此寶灌頂也。又如一切人必趣向門。其義亦然。一切如來所歸之門故。兩經云堅牢灌頂門也。舊經文中。諸佛金剛契者。謂諸佛所生寶金剛契也。說如來身印者。即堅牢灌頂門。以為如來身印也。
經。爾時世尊觀自在王如來。別舊兩本並云爾時觀自在王如來。釋曰。從此以下。第三明如來部中。第三法波羅蜜三摩地所生加持金剛三摩地智也。心要云。觀自在王如來。於內心證得大蓮華智慧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大蓮華智慧三摩地智。流出蓮華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淨一切眾生客塵煩惱。還來收一聚為令印一切菩薩受用三昧耶智故。成法波羅蜜菩薩形。持大蓮華。於毘盧遮那如來後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大蓮華智慧三摩地智。自受用故。乃至云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法波羅密形。住毘盧遮那如來後邊月輪也。今隨文釋。大分為三為頌曰。佛金剛法印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佛金剛法印者。從爾時世尊觀自在王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門。一舉身。乃至四護念。爾時世尊等者。此即舉身。亦兼頭體。如前釋也。
經。印世尊毘盧遮那一切如來智故入法彼波羅蜜三昧耶所生法金剛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為印世尊毘盧遮那入一切如來智印故入法波羅蜜三摩地所生金剛加持三摩地已。舊經云。以為世尊毘盧遮那佛契一切如來智故入法波羅蜜三摩耶所生金剛加持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文分為二。印世尊乃至一切智故者。是初明入三昧耶之由。言一切智者。即妙觀察智。以能了知一切法故。為一切智。又一切如來智故。名為一切智也。入法波羅蜜等下至三摩地。是二明佛入三昧耶。言法波羅蜜者。應彼筏喻機。隨現勝淨法。故云法也。所生金剛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釋文准前。
經。法三昧耶名自印從自心出達磨縛曰羅。別本云。從其心出法三摩地名己身印說陀羅尼曰達磨跋折囇。舊經云。即從自心出現此法三摩耶身契即說密語曰達磨跋折羅。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也。隨諸眾生機。能現清淨法。以此智印令諸有情住堅牢心。故云法三昧耶。隨本部得名。故云自印。次達磨嚩曰羅者。二正說祕明也。此祕明能加持三業。令如金剛。又護念有情。令獲如此是故云也。舊經云。從自身出現者。離身無心故。離身顯心。又色心不二故。標色名心。思之應知。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蓮華光明從彼蓮華光明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於蓮華光明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蓮華光明於彼蓮花光明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智。是第二頌曰我祕密神變相也。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於中先明佛心所現之相。如文從彼蓮華下。二正明依因。如前可知。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印一切如來智。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現一切如來智印已。舊經云。以為一切世界微塵數如來身一切如來智契已。釋曰。二顯實印成。若非塵等如來身。何得印成廣眼智。智者謂本不生妙觀察智也。兩經之文。准前慶知。
經。復聚為一體等一切世界量生大金剛蓮華形。別本云。復同一體性滿世界量為大金剛蓮華身。舊經云。同一密合一切世界周遍量以為金剛蓮華身已。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也。法界聚散。後元法爾。為愍有情示始現耳。
經。依世尊毘盧遮那佛後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一切佛法金剛我淨由自性清淨令貪染無垢。別本云。依於毘盧遮那背後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是佛所有清淨法金剛所以示貪染令彼得清淨。舊經云。依於毘盧遮那佛背後月輪中住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一切佛謂我清淨法金剛若以性清淨雖染而清淨。釋曰。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如文。後正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正歎智身。謂此法金剛是一切佛所有法金剛故。云奇哉一切佛法金剛也。言我淨者。正舉名明歎。謂我是淨法金剛也。後二句。明得名之由也。一切諸法。本性清淨。不由能除始得淨名。故云由自性清淨令貪染無垢也。無行經云。若人離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與地。貪欲即菩提。維摩經云。婬怒癡性即是解脫者。即是此義。兩經之義。尋文可知也。
經。爾時世尊不空成就如來。別舊兩本同云爾時不空成就如來。釋曰。從此以下。第四明如來部中。第四一切如來三摩地羯磨波羅蜜一切如來作佛事業智也。心要云。不空成就如來。於內心證得羯磨金剛大精進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羯磨金剛大精進三摩地智。流出羯磨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令一切眾生除一切懈怠。成大精進。還來收一聚。為令印一切菩薩自受用三昧耶智故。成羯磨波羅蜜菩薩形。持羯磨金剛。於毘盧遮那如來左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文意亦同也。今釋經文。大分有三。為頌曰。諸佛一切印。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一切印者。從爾時世尊不空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門不同一舉身。乃至四護念。此即初舉身。兼顯體也。
經。印毘盧遮那一切如來智故入一切波羅蜜三昧耶所生金剛加持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為印世尊毘盧遮那入一切如來智故入一切波羅蜜三摩地所生金剛加持三摩地已。舊經云。為世尊毘盧遮那一切如來遍智契故入一切波羅蜜三摩耶所生金剛加持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文分為二。印毘盧乃至如來智故者。是初明入三昧耶之由。智者即成所作智也。毘盧遮那。即一切如來。是諸佛體故。又此毘盧遮那羯磨三昧耶。是一切如來所受用智故。云一切如來。舊經名遍智契者。是滿佛世界。多業金剛故也。入一切乃至三摩地者。二明佛入三昧耶。言一切波羅蜜者。滿諸佛世界。起作多事業。故云一切。舊經云遍智契者。即是此義也。畢竟得到如來內證。故云波羅蜜也。所生金剛加持等者。明所生加持名也。
經。一切三昧耶名自印從自心出羯磨嚩曰哩。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三摩地名己身印說陀羅尼曰羯磨跋折哩。舊經云。此一切三摩耶自己契從自心而出即說密語曰羯磨跋折哩。釋曰。此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從自心出也。是一切如來作佛事業智故。云一切三昧耶。名自印等者。准前可知。次羯磨嚩曰哩者。二正說祕明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一切羯磨光明從彼一切如來羯磨光明即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現一切羯磨光明於羯磨光明即彼伽婆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出一切羯磨光明於其一切如來光明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智。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文分為二。初依因。從顯實。此即依因也。於中光明。佛心所現之相。後正明依因。依因。如前。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遍印一切如來智。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遍印一切如來智己。舊經云。以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遍契一切如來智已。釋曰。此即顯實印成也。於一佛身。示現無量不空成就。故世界塵數以為其量。若干如來。俱同印成毘盧遮那成所作智。故云遍印一切如來印也。
經。復聚為一體等一切世界量面向一切處生大羯磨金剛形。別本云。復同一體性滿一切世界量面向四方為羯磨金剛身。舊經云。復同一密合遍滿一切世界量面向四方以為羯磨金剛身已。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奇歎。此即攝相也。非但奉事一佛。亦遍滿一切世界。奉事諸佛故。云面向一切處等。別本舊經。並云面向四方。亦同此意也。
經。依世尊毘盧遮那佛左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一切佛我多業金剛由一成一切佛界善作業。別本云。依毘盧遮那左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為多種羯磨金剛若獨惟一滿佛世界能善羯磨無比事業。舊經云。依於世尊毘盧遮那左邊月輪中住而高聲唱是言一切如來智我多種羯磨金剛若唯一盡遍佛世界能事業羯磨。釋曰。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如文。後正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奇歎智身。言一切佛者。即毘盧遮那佛也。言我多業金剛者。謂即彼佛大智海中成所作智。稱以為我多業金剛。奉事諸佛。利益有情。故云多業。後二句。明智身由從於一智起無量用。滿佛世界。奉事諸佛。利樂群品。故云由一成一切等。終日奉事。終日不奉時。恒時利樂。恒時不利樂。別本云能善羯磨無比事業也。
經。一切如來智三昧耶大灌頂寶金剛法性一切供養如是一切如來大波羅蜜。釋曰。此即第二總結。為二。初結別名。初一切如來智。次三昧耶大灌頂。次金剛法性。後一切供養。如次以為四波羅蜜也。如是等者。次結部類也。卻指向前。謂如前諸菩薩。皆是毘盧遮那如來四波羅蜜。又一切諸佛。皆具此四。故云一切如來大波羅蜜也。
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佛。別舊兩經同云。爾時毘盧遮那世尊。釋曰。從此以下。第三明內外四供養。大分為二。初明毘盧遮那如來化出金剛天女外供養四方如來門。二明四方如來各化一金剛女。供養毘盧遮那世尊門。就初供養門。亦分為二。初明外供養四方如來。後總結也。就初亦分為四。初一如來喜愛密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安樂悅意智。二一切如來寶鬘灌頂供養一切如來覺分智。三一切如來歌詠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偈頌三摩地智。四一切如來供養一切如來無上供養羯磨智。都是一切如來密供養法也。今且初明一切如來喜受密供養菩薩三摩地智者。心要云。堅固之體。由若虛空無能阻壞。為煙塵雲霧能翳空界。日月之光獨有障礙。一切眾生。本來自性清淨。為客塵煩惱。能所二相。纏染其心。不得自在。今二相所有。本體自空。了諸法不生。空有無礙。於是毘盧遮那佛。即住菩提心觀。徹照圓明。流出適悅莊嚴種種供養。此乃金剛喜戲菩薩大菩提心之妙用也。於不動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嬉戲法樂標幟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嬉戲法樂標幟三摩地智。流出金剛嬉戲標幟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及破凡夫貪染世樂。獲得嬉戲法圓滿安樂。還來收一切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嬉戲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如來東南隅月輪也。今釋經文者。大分有三。為頌曰。諸佛天女心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天女心者。從爾時世尊下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一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爾時世尊毘盧遮那佛者。此初舉報。兼顯體也。
經。復入一切如來適悅供養三昧耶所生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一切如來愛樂供養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但改一句云受樂供養三摩耶。餘文同前。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摩耶。毘盧遮那如來。先入十六大三摩地。今復重入一切如來嬉愛密供養菩薩三摩地。故云復入。後段復入。准此可知。適悅供養三昧耶者。若了供養祕密極理。能遮有無。能照有無。即邊而中。即中而邊。自在地礙不樂在其中。非諸下地菩薩等之所能知。故云適悅也。標幟外現奉事諸佛。故云供養也。遍滿法界。供養諸佛。利有情界。持本智印。入一切如來智。故云三昧耶。所生名等者。是明所生加持名。此三摩地遍入塵界。一一復入一切開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所生也。流出金剛嬉戲。供養諸佛。及護眾生。故云三摩地。自性堅固。亦令他堅牢。故云金剛。
經。一切如來族大天女從自心出嚩曰羅邏西。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眷屬摩訶經云。此一切如來眷屬摩訶持明天女從自心而現即說密語曰跋折羅邏細絏。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天女從自心出。此大天女。是毘盧遮那之所化出故。云一切如來族也。女是寂靜義。以表即照而寂。不同凡庶故云大也。嚩曰羅邏西者。次明說祕明也。遍照十方。供養諸佛。加護有情。破滅貪染。圓滿安樂。是祕明之力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金剛印從彼金剛印門則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金剛印於金剛印峰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金剛印於其金剛印峰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身。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也。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於中先明佛心所現之相。後正明依因。如前也。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已。舊經云。以為一切如來微塵等如來身已。釋曰。即顯實也。由實智妙相無有邊際。法界身輪等世界塵。豈只如來爾。眾生亦復然。若如是觀佛。是名為正觀也。
經。復聚為一體為金剛嬉戲大天女如金剛薩埵一切身性種種形色威儀一切莊嚴具攝一切如來族金剛薩埵女。別本云。復同一體性為金剛嬉摩訶陀羅尼天女其身色相如金剛薩埵殊妙形貌相好威儀以一切嚴具而為莊飾一切如來部所攝是為金剛薩埵女。舊經云。同一密合為金剛嬉摩訶持明天女遍身似金剛薩埵出現妙色相形貌威儀一切嚴具而為莊飾一切如來部所攝是為金剛薩埵女既成就已。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也。文亦為二。初明攝身。謂因如來神力及以法界力。聚無量身。以為一身。次如金剛下至薩埵女者。次明攝族。謂一切身相如金剛薩埵攝一切如來族女也。身性者。謂所得身性分也。形色者。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也。威儀者。是威儀進止也。一切莊嚴具者。所餘一切萬德莊嚴也。此等嚴具。攝一切如來族女也。
經。依世尊不動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無比我有諸佛中供養由貪染供養能轉諸供養。別本云。即依阿閦鞞世尊左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於諸供養無比中為最所欲供養者隨事皆能成。舊經曰。即依阿閦鞞世尊左邊月輪中住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無比供養餘無有能者若以愛供養能成諸供養。釋曰。依世尊乃至偈末。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如文。後正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歎智身也。言奇無比者。自歎為無比。供養諸佛無邊類故也。我有等者。謂我有供諸佛中無比供養。後二句。明無比之由也。皆無貪染之大貪染。能成諸供養。若了達貪染本性者。遍於法界起大貪染不礙貪欲。隨意能成法界供養。故云由貪染供養能轉諸供養。又心中樂欲。供養諸佛。三摩地力。隨意皆能成諸供養。故云由貪染供養等。
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別本云。爾時世尊毘盧那遮。舊經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以下。是第二毘盧遮那佛化出金剛天女。外供養四方如來門中。第二一切如來寶鬘灌頂供養一切如來覺分智也。心要云。由具嬉戲供養。毘盧遮那佛。於內心流出金剛寶鬘。嚴飾其體。即集眾寶。用為莊嚴。寶聚光明。福德圓滿。五種施願。而能滿之。於南方寶生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華鬘菩提分法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華鬘菩提分法三摩地智。流出金剛華鬘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除諸眾生醜陋之形。獲得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身。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智故。成金剛華鬘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佛西南隅月輪也。今釋經文者。文分有三。為頌曰。諸佛天女心。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天女心者。從爾時世尊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門不同。一舉報。乃至四護念爾時世尊等者。此即初舉報。兼顯體也。
經。復入一切如來寶鬘灌頂三昧耶所生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一切如來寶鬘灌頂三摩地出生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但改云灌頂三摩耶。餘句同前。釋曰。此即第三明行也。初明佛入三昧耶。言寶鬘者。即一切如來大福德聚。在如來智海中。名為寶鬘。用嚴飾如來。并利益有情。故云灌頂。三昧耶者如前也。入此福聚三昧耶故。云入一切如來寶鬘等。次所生等者。明所生加持名。從三昧耶發無緣慈。普護一切。圓滿意願。於大菩提令得堅牢。故云金剛三摩耶地也。
經。一切如來族大天女從自心出縛曰羅摩犁。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部摩訶陀羅尼天女說陀羅尼曰跋折羅摩??。舊經云。此一切如來摩訶持明天女從自心而出即說蜜語跋折羅摩??。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天女從自心出言。如來族者。是如來部種族故。後文亦然。別本稱摩訶陀羅尼天女者。或云。此天女持祕明。故云陀羅尼天女。若爾者。初後天女。亦持祕明。應稱陀羅尼天女。今謂。此尊智印似持明相。故云陀羅尼天女。為簡擇世天女等故云摩訶。摩訶者。即大多勝義也。從自心出如前釋。次嚩曰羅摩犁者。二正說密語。此祕明。能加護一切。令證金剛華鬘菩提分法。等同世尊。是即密語力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大寶印從彼大寶印則彼婆迦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摩訶寶印從彼寶印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摩訶寶契從彼寶契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身。是第二頌云祕密神變相。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初為欲明依因。先示如來心所現之相。次從彼大寶等者。正明依因。具如前相也。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云。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舊經云。以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已。釋曰。此即顯實也。現實智相。非是徒然。必令有情亦同得此密印智也。
經。復聚為一體為金剛鬘大天女。別本云。復同一體性為金剛鬘摩訶天女。舊經云。同一密合復為金剛鬘摩訶天女已。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云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如前也。
經。依世尊寶生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我無比稱為寶供養於三界王勝教敕受供養。別本云。依寶生如來左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為寶供養無比中為最能供養法王廣利於群生。舊經云。依於世尊寶生左邊月輪中住而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是無寶名寶供養若於三界為勝諦王即以供養而為教令。釋曰。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也。所以一切佛菩薩等先住此輪者。為表利生必先住於菩提心也。說此嗢陀南下。正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奇歎智身。諸供養中。無有等輪故。云我無比菩提分法。嚴飾一切故。云稱為寶供養也。後二句。明智身功力。稱如來為三界王。勝王於三界。勝一切故。教諸如來。令受供養。故云教敕受供養。又三界王勝者。謂此寶供養。於三界最勝故云王勝。後句如前然。舊經云我是無寶者。意謂。此寶供養。是住本不生際。無有性寶。無性寶故。一切供養。無不圓備。譬如虛空無性寶故。為一切依。故云我是無寶名實供養也。
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別本亦同云爾時世尊毘盧遮那。舊經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以下。是第三明外供養四方如來門中。第三一切如來歌詠供養菩薩三摩地一切如來偈頌三摩地智也。心要云。寶鬘供養已。即毘盧遮那佛。於內心流出大悲方便。住三摩地心。發歌讚諷詠。而興供養。已。獵得六十四種梵音。住說法無礙。其音清雅。令眾樂聞簫琴箜篌。而能供養。此即音聲為佛事也。法利言說。本體自空。真如凝然。法界清淨。此乃金剛歌菩薩供養語智也。於觀自在王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於內心證得金剛歌詠淨妙法音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歌詠淨妙法音三摩地智。流出金剛歌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能令眾生破除語業戲論。獲得六十四種梵音具足。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歌詠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如來西北隅月輪也。次釋經文者。大分有三。為頌曰。諸佛天女心。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天女心者。從爾時世尊下至祕明末。於中亦四。一舉報。乃至四護念。爾時世尊毘盧遮那者。此即初舉報。兼顯體。如文也。
經。復入一切如來歌詠供養三昧耶所生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一切如來歌詠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復入一切如來歌詠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即第三明行也。復入一切等者。是明佛入三昧耶。如來智海中。而有無量歌讚諷詠。以此供養一切諸佛故。云一切如來歌詠供養三昧耶。佛遊此三昧耶故云入也。若入此定。不離世間語業戲論。早得遊入毘盧遮那微密境界。所生等者。明所生加持名。能持自智。入生死海。拔濟眾生。令得堅牢。無能壞者。故云金剛三摩地。
經。一切如來族大天女從自心出嚩曰囉霓啼。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部摩訶天女說陀囉尼曰拔折羅祇帝。舊經云。從自心出現一切如來部摩訶天女即說密語拔折羅倪坭。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如來族天女從自心出。如來族等。具如前釋。次嚩曰羅霓帝者。二正說祕明。此密語力。普供養一切如來。加護諸有情。獲得妙音金剛語智。是即妙用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一切如來法印。從彼一切如來法印則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一切如來法印於其法印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現一切如來法契從其法契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身。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初明佛心所現之相。從彼一切如來等者。即依因。如前也。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文亦同前。舊經但云以為一切。餘文亦同。釋曰。此即顯實。亦如前也。
經。復聚為一體為金剛歌詠大天女。別本云。復同一體性為金剛歌詠摩訶天女。舊經云。同一密合復為金剛歌詠摩訶天女。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如文也。
經。依世尊觀自在王如來左邊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成歌詠我供諸見者由此供喜故諸法如響應。別本云。依觀自在王如來左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是歌詠者一切見所生如彼空中響供養皆令喜。舊經云。依於觀自在王佛左邊圓滿月輪中而住高聲唱是言奇哉曰我是諸供養以為歌詠者雖能令歡喜假設如空響。釋曰。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如文。後正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歎智身也。為供諸佛。亦令眾生除語戲論。能成歌詠。故云成歌詠。故別本云。我是歌詠者也。諸見者。即是如來明見諸法故。法華中。佛言。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供養此見者故。云我供諸見者。然別本明我是佛所生。今經明反供能生佛。互相顯耳。後二句。明供喜性空。由是三摩地祕密供養。令生喜故。其性如響。故云由此供等。又言供者。是供養不思議理。此理滋味令聖歡喜。寄能顯所。故云供喜。由此不思議故。諸供養法。本性不可得。故云由此供喜故諸法如響應。
經。爾時世尊毘盧遮那。別本舊經文亦同前。釋曰。從此以下。第四明外供養四方如來門中。第四一切如來供養一切如來無上供養羯磨智也。心要云。雖具歌讚。而未獲神通即毘盧遮那佛。於內心中。流出如來事業及眾生事業。作善巧智。及自受用智。種種供養。結金剛舞印。廣大儀軌。現大神通。妙舞莊嚴。以為佛事。微塵佛剎。供養恒沙。於三昧門。出入無礙。此乃金剛舞菩薩妙用也。依不空成就如來曼荼羅左邊月輪而住也。分別位云。毘盧遮那佛。於內心。證得金剛法舞神通遊戲三摩地智。自受用故。從金剛法舞神通遊戲三摩地智。流出金剛舞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供養一切如來。及破一切眾生無明獲得六通自在遊戲。還來收一聚。為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故。成金剛法舞天女形菩薩。住毘盧遮那佛東北隅月輪也。今釋經文者。大分有三。為頌曰。諸佛天女心。祕密神變相。攝相而說歎。諸佛天女心者。從爾時世尊下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一舉報。乃至四護念。爾時世尊者。此即舉報。兼顯體。如前。
經。復入一切如來舞供養所生名金剛三摩地。別本云。復入一切如來舞供養三摩地所生金剛三摩地已。舊經云。復入一切如來作舞供養三摩耶所生。釋曰。此即第三明行也。先明佛入舞三摩耶。一切如來神通遊戲供養諸佛。利益眾生。自在智印。是名為舞。法華云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者。即此義也。以此智身遍一切處。入如來智。是為三昧耶也。所生名等者。明所生加持名。准前應知。
經。一切如來族大天女從自心出嚩曰囉你哩帝曳別本云。從其心出一切如來大天女說陀羅尼曰跋折囉涅哩帝曳。舊經云。一切如來部大天女從自心而出現即說密語跋折羅涅哩帝曳。釋曰。此即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如來族天女從自心出。次嚩曰囉你哩帝曳者。二明正說祕明。從如來事業智海。流出此祕明。遍照十方。供養一切如來。滅眾生無明闇。獲得神通自在。是即其用也。
經。從一切如來心纔出已出一切如來舞廣大儀從彼出一切如來舞供養儀則彼婆伽梵持金剛。別本云。說此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出種種廣大義式舞供養於舞供養儀式即彼薄伽梵執金剛。舊經云。纔出此語時從一切如來心為一切如來作務種種廣大儀式供養出已從彼一切如來舞供養廣大儀式即彼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以下至如來身。是第二頌曰祕密神變相。文分為二。初依因。後顯實。此即依因也。先明佛心所現之相。從彼出一切等者。正明依因。准前應知。
經。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別本亦同前文。舊經云。以為一切世界微塵等如來身已。釋曰。此即顯實也。塵數如來。皆是實智妙相。智相無量故。舉塵數以譬其量。准前應知。
經。復聚為一體為金剛舞大天女。別本云。復同一體性為金剛舞大天女。舊經此文闕略。釋曰。從此以下至偈末。是第三頌曰攝相而說歎。文分為二。初攝相後說歎。此即攝相。如文也。
經。依世尊不空成就如來左邊滿月輪而住說此嗢陀南奇哉廣供養作諸供養故由金剛舞儀安立佛供養。別本云。依不空成就王如來左邊月輪說此嗢陀南曰我為舞供養從大利益生以金剛舞儀能成佛供養。舊經云。依於世尊不空成就如來左邊滿月輪中而住高聲唱是言奇哉曰廣大一供一切供能作利益遍世間若以金剛舞儀式而能成就佛供養。釋曰。此即說歎。為二。初明住月輪。如文也。後說偈奇歎。為二。初二句。即歎智身也。以一塵供獻諸佛時。尚遍法界奉獻諸佛。況一切供獻一切佛。豈得數知。故云奇哉廣供養等。故舊經云廣大一供一切供。能作利益遍世間。別本云從大利益生者。廣大供養事。名為大利益。謂此舞供養。為作諸廣大供養事故生。故云從大利益生。意亦不碩異。次二句。明廣供之由也。言舞儀者。舞即表顯如來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也。儀是儀式起如來事業。及眾生事業。作善巧智及自受用智等。是為儀式。由此儀式。建立無邊廣大供養。故云由金剛舞儀安立佛供養。
經。一切如來無上安樂悅意三昧耶一切如來鬘一切如來諷詠一切如來無上作供養業如是一切如來祕密供養。釋曰。第二總結。亦分為二。初結別名。有四箇句。以一切為句頭。如次即是外四供養大菩薩也。從如是一切下。二結部類。此等菩薩。皆是毘盧遮那之所化出。理內供養故。云如是一切如來祕密供養。然別本中題此四供養。云毘盧遮那外供養四方如來。心要中。明此四供養竟云。已上四菩薩內供養者。毘盧遮那之所化出。故名為內供。由供養外四佛故。亦名為外供。二文各據一義。
金剛頂大教王經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