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頂大教王經私記第十

  沙門曇寂撰
  輸入者 徐麗玉

爾時婆伽至日囉娑度。六卷云。爾時世尊復入歡喜大菩薩三摩地。所生薩埵加持金剛三摩地已。從其一切如來歡喜善哉。名一切如來心。說此陀羅尼曰。跋折羅娑度。訣云。第四一切如來善哉金剛踊躍大菩薩三昧門。述此意者。所謂諸法智性空寂清淨一切如來以此道綱紀有情。而諸聖賢未達源際以為差別。縱其入者太過即空之甚也。其未入者不及即愚凡之極也。而此二輩行雖殊異太過不及皆未入故。於諸如來功德智藏不生忻樂。亦不稱歎。大智見怒斯輩故。現此智相名曰善哉。遇斯光者便生踊躍故。號此智名歡喜王。其次第者。謂成就如來普賢菩提金剛智藏鉤弓神變莊嚴相。彼無智住空者。縱令得見皆不隨喜亦不稱歎。故訶言如盲聾。所以如來大智善巧力故。為利斯輩現善哉智。灌菩薩頂及諸眾生。若入功德門者。印而稱祕明。一切諸佛不稱善者。佛稱善故彼住空者雖不喜樂亦皆稱善。以稱因緣。漸當覺悟。由一切聖賢稱歎故。其修行踊躍無量。故以漸次第四而說。此第四智。即前普賢金剛三昧一切用智。其中祕密神變境界。更亦不別列。以一相故應知。次下釋文四門。而為頌曰。如來歡喜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教旨故。授彼善哉智。經爾時世尊復入歡喜王至娑度等者。此如來歡喜心也。釋曰。謂從前三昧出又入此歡喜三昧。故言復入也。三摩耶等持上釋。祕明云拔折羅沙度。正翻為金剛善哉。此聲句遍加持故。能破不善入善品中。彼不歡喜者皆生歡喜。故稱金剛善哉。此善哉智極堅牢故。解云。文分為三。初標三昧門。二辨意。三隨文釋意。初中善智者梵音此云善哉踊躍歡喜義也。善哉印。踊躍菩薩名。故經云極喜大菩薩。述此意者下二辨意。亦有二。初辨意。次明次第。初中所謂諸法智性等者。先標智體。祕經初明東方四菩薩三昧中。明此尊云成本有本法身(文)本有法身即是空寂清淨智性。又心要云。即獲一切善法三種祕密心。善口意善身三善法三業清淨。讚善功德無量無邊。即善哉菩薩本事也(文)意三善者。即是法佛三密法界體性。謂之空寂清淨一切如來以此道等者。明說此印意也。綱紀有情者。字彙云。綱居朗切音岡維紘繩。論語子鉤而不綱。又綱總也。朱注云。綱以大繩屬綱絕流而漁者也。紀文字彙云。居里切音己維也。綱紀大曰綱小曰紀。總之曰綱。周之日紀。此中約喻。謂以此救濟有情。猶如綱紀絕流執魚。故云綱紀有情。而諸賢聖下。明現此印所因也。此三種。初諸賢聖者。謂菩薩因位未至窮三平等地。故云以為差別。縱其入下二明二乘。未入三明凡夫可知。而此二輩下總明以未入故。不生信仰不生樂反歡喜義。亦不稱嘆。反善哉義。依此三所因故。佛說印。故次云大智見等。正明印也。現此智相正明智相。此三種。善哉口善也。踊躍身善也。歡喜善也。在於內心謂之歡喜。顯於外形謂之踊躍。其次第二明次第也。初舉前三種可知。彼無智住空下正明當章。於中是初明現此印所因也。無智謂凡夫。住二乘。縱令得見者大悲不捨棄也。皆不隨喜者反歡喜。亦不稱嘆反善哉。即凡夫二乘妄迷也。訶下取華嚴意明其述相也。所以下正明印。灌菩薩頂等者。明上所中舉凡夫二乘。今舉菩薩凡夫下互顯。總明為三種而現印也。若入功德門下。明入此印益也。此意三善門故云入功德門。具舉印言自影意觀也。一切諸佛下。正明功德初明諸佛稱讚可知。彼住空者下明機漸熟。三密平等印非二乘所得。故云不喜樂。雖自不喜而贊他善。故云亦皆稱善。即是機漸熟故也。前廣引法華明中云。或眾生佛說莊嚴智藏實相境界。雖知此不解佛意。由不欣樂猶如長者窮子言。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失。爾時窮子即授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飡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劣之心亦未能捨(文)此中無希取一飡之意等者。句釋云。善吉雖說般若自謂無其分(文)今云不喜樂者。即是無其分也。亦皆稱善即般若。漸當覺悟者。謂至法華會作佛也。上訣云。或眾生。聞佛說無量智慧實相寶藏。便自思惟念言諸佛我應可得(云云)其修行者下明契機說。謂以漸覺悟作佛故。踊躍無量故第四而說也。此第四智印等者。前三種印如次東方中。東南西意三三昧耶。此北方智故總具前三。故云一切用智也。其中祕密神變等者。謂前前具故今略不別列也。次下釋文下。二隨文釋意。初舉頌示科可知。釋爾時下示第一科可知。釋曰下正釋文。祕明云等者釋祕明義。此聲句者謂真言聲句也。遍加持故者。者謂如來加持。疏第一善哉言云。以如來善哉言所加持故。爾時金剛手無量功德倍增是也。能破不善等者約凡夫。破不歡喜等約二乘不善歡喜等。皆是義也。今具明祕明義。句義云。(金剛善哉祕經云讚字生適悅)訣下文云能堅牢法界堅牢也。法界也。堅牢法界者。即是三密平等法體性也。故心要云。三種祕密善口善身善。三善法門三業清淨。讚善功德善哉菩薩本事也(文)一切諸佛證此堅牢法界大悅樂。是云極喜三昧耶。故嘆云善哉。又一切眾生具此性。煩惱所蔽不能知見。還生為客作賤人。愍彼等故從三密法界體而出。以善哉言讚一切眾生。釋令踊躍適悅智。此尊印二度彈指者。即表生佛不二嘆也。種子本體字漏義。亦蓮華義。傍有二點是除義。諸漏心蓮顯現。此時安住(二點義)現法樂故(現法樂也)云生適悅。一切眾生從本已來住現法樂。與觀音不異。嘆此義云。即觀音種子現法樂住也。又涅槃舊解云。娑(舒可反)娑偷譯云喜。喜者歡喜嘆之聲(文)出生義云。於一切如來隨所稱讚體。即是此也。已上是第一科。此亦四。爾時薄伽梵者。舉報及顯體也。復入至三摩地第三明行也。一切如來至祕明。第四護念也。
一切如來神通遊戲。六卷云。說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薄伽梵執金剛。以為一切如來善哉相出已。一體性入毘盧遮那佛心。為金剛歡喜體住佛雙手掌中。又從歡喜體中出一切世界塵等如來身。作一切如來善哉神變等事已。訣云。經說此祕明至神變等事已等者。此祕密神變相也。此中行相一如普賢觀法。解云。此第二祕密神變相科也。此中行相等者。此中有二小段。皆與前前不異故略不釋也。具如善哉章辨之。今亦略不解也。經云大歡喜形者。宋譯云出現歡喜像。形謂三昧耶形。二舉為彈指是也。出一切如來身等者。從形身。所謂普現色身。故科云普賢。具上解。作一切如來善哉相者。宋譯云廣作一切善哉事(文)相謂事相。以彈指印上讚諸佛下嘆眾生。謂之善哉相。
極喜故至悉地果故。六卷云。以極歡喜金剛薩埵三摩地。已極堅牢故合一體相。為歡喜薩身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曰。今奇哉。實為希有諸佛所歎。最勝善哉雖離無相無分別者(四卷云若諸妄相。分別除)若聞我名。常生歡喜爾時歡喜菩薩佛心出。於諸如來背後月輪中住。復請教示。爾時世尊一切如來歡喜金剛三摩地已。現一切如來無上歡喜三摩地。為盡眾生界一切歡喜安樂受用故。乃至一切如來無上踊躍最勝悉地果故。訣云。經以極歡喜金剛薩埵悉地果故等。此現請發旨故也。其中行相皆如前已釋。此中云無上踊躍最勝味者。謂彼住空之類愚下之徒。如來善巧現斯智相。隨彼彼類令生歡喜。由歡喜故獲殊勝加持。以是因緣得入如來功德藏海。此是諸佛味故。故云無上踊躍上味也。解云。此第三科一一行相與前不異。故略不釋也。無上踊躍最勝味者。正明悉地果。故別作釋如文可知。今解經者。極歡喜故至大菩薩身。第三科有五章中此第一相也。極喜故者正指印體。宋譯云極喜性。是此印其體堅牢能壞者。故云極堅牢故。以此牢智眾生一身相。故云聚為一體等也。世尊至偈末第二源也。偈初句指印而自嘆也。諸一切智者。六卷云最勝最勝菩提心稱號。此尊於菩提心門中居第四故。通上三智故云一切勝。上訣云金剛三昧一切用智是也。所離分別者者。宋譯云能斷分別者。謂指二乘。上所謂住空者是離一切分別。趣本涅槃以為究竟。故云離分別者。此且舉二乘以影凡夫菩薩也。四卷云若諸妄分別除。與今不異也。六卷云雖離無相無分別者。義意通。或恐無相者妄相寫誤。能生究竟喜者。第十一地三密為一。是云究竟喜。即是現法樂也。總意云。雖二乘證離分別者。若聞此印名者。能無上菩提。故六卷云若聞我名常生歡喜。時歡喜王至復請教令。第三現請也。一切如來月輪者。聖位云。成金剛善哉菩薩阿閦如來後邊月輪(文)即是普現所現月輪也。於此中為諸眾生佛教令也。時世尊金剛三昧耶。此第四念應也。謂世尊先入此三昧念其所應。以諸佛等持之智護念有情。入此三昧耶已現等喜法也。已受一切三昧耶。此第五現法也。四六兩本云現一切如來無上歡喜三昧耶。正是現法也(受及現義具如普賢章辨)無餘悉地果故。此第六顯益也。持念印者。一切如來菩薩一時會。隨彼彼為作開示。故云受一切等。等喜正此尊三昧一切安樂諸尊通益也。無上喜味最勝悉地等者。訣釋云此是諸佛味故。諸佛味者所謂菩提味。非是二乘凡夫因地所知。故云無上喜味也。
則彼金剛妙喜增長。六卷云。以金剛歡喜以授彼歡喜大菩薩雙手中。爾時一切如來皆以金剛踊躍名號而與灌頂。時金剛踊躍菩薩以其金剛歡喜悅相。以善哉聲令一切歡喜已。說此嗢陀南曰。此是諸佛。殊金剛能作歡喜。增善哉者。訣云。經以金剛歡喜授彼至偈等者。此授彼善哉智也。謂此菩薩以得灌頂智。此灌頂智者。從佛普賢金剛心出生退住相故曰金剛踊躍也。佛加持故便說偈言。如經所說可解。解云。初示第四大科可知。謂此菩薩等者略釋文意。以得灌頂智者。以當訓已。此菩薩普賢章已灌頂故。訣釋云此即法身灌頂相也。故云此灌頂智者從佛普賢心所出生次第退住故。今亦得灌頂金剛喜授與雙手。號金剛喜故云曰金剛踊躍也。此科中有五種灌頂。今略印及名號。其義上。佛加持故下明說偈意也。第一句如前。能轉善哉相者。正指尊體。轉謂轉授。善哉相者謂意三善智印。此印轉授凡夫二乘菩薩一切利益歡喜踊躍故云能轉。金剛者。一切利益皆悉歡喜故云諸喜。妙喜增長者。加持凡夫發菩提心二乘回心稱嘆妙法菩薩次第轉昇故云令增長也。
大菩提至昧耶薩埵。六卷云。已上四菩薩並是金剛部。東方阿閦大圓鏡智眷屬。部號為一切如來摩訶三摩地薩埵。訣云。次結云已上四菩薩並是金剛部中。金剛方阿閦佛眷屬。都號為一切如來三昧耶薩埵。謂此四菩薩住東方金剛界不動如來所前後右。於菩提輪內現神變已圍繞住。此謂一切如來菩提四智金剛輪。此菩提輪遍周法界同而不同。純金剛相而為嚴飾。供養四攝等。皆於其嚴持而生。所以此經先東方者。謂起作之初門應物之源序故。諸佛說法先照東方次及餘方。如日初出東方先明次照餘方一切皆明。又如四洲眾生日出處皆呼為東。東者最初義。非世方分之稱也。此金剛菩提三昧亦復如是入佛法海者皆從此入。便以智如來境界。此金剛三昧能破非法。能成就正法。能除滅障礙。能堅牢法界。以無礙智運轉觀察無前後。入此金剛法界莊嚴藏。如前所說令其成就。既成就已復如來虛空藏三昧。下次第說。解云。此牒文與六卷大同金剛方者經云東方。三昧耶薩埵。經云摩訶金剛三摩地薩埵。訣牒文即與今經同也。三昧耶薩埵者。對次大灌頂薩埵三昧耶言。正是東方之稱號三昧耶者所謂菩提心戒。具上引釋經辨之。謂此下釋也。此中有四。是初明其所處。前金薩也。後善哉也。左金剛愛也。右金剛鉤也。菩提輪者謂月輪也。此謂下示四智所屬。是東方菩提心阿閦尊四智故。云菩提四智相。於四輪中是金剛輪也。此菩提輪下明普遍德。同而不同者四智差別。都金剛輪故云同。雖同金剛四智差別故云不同。四智相異皆是金剛故云純金剛相。以此純金剛莊嚴阿閦佛金剛三摩地。故云而為嚴飾。供養下。四明無量眷屬。意明東方阿閦尊為中。七智。所謂各具五智際智之謂也。所以此經下。明於諸方中東方為首義也。起作之初門謂自證也。應物之源序謂他也。二利皆以東方為最首也。諸佛說法等者。法花云。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云云)又如四洲等者。意明經云東方。但是最初義。且准世間云東。而世間方分義也。疏第卷云。初阿字在東方如梵音阿字動首之義。以順世間法諸方中東為上。故喻菩提心。最是萬行之初也(文)最初之義者即以世日出處皆呼為東。喻菩提心最是初。即與疏義同也。東梵云囉嚩(千文)經音第二云。逋利婆此云前。名義集云。前一在諸方之前。又翻為初。謂日初出處也。此金剛菩提說也。此金剛菩提三昧者。總東方四智印四智差別同稱金剛智。故云便以智如來境界即是最初義也。此金剛三昧下。別明四智相。於中金剛三昧者。是東方之總稱也。能破非法者。謂金剛薩埵。能成就正法金剛王。能除滅障礙者謂金剛愛。堅牢法界者謂善哉尊也。以無礙智等者。對次章明其次第也。無礙智者。謂東方菩提心觀智。運持觀察者。此四種智次第觀察也。無前後者。次第觀察實無前後。同是純一金剛智故。入此金剛法界等者。謂中央阿閦如來金剛法界莊嚴藏也。既成就已下正明東南來由也。
爾時婆伽梵。四六兩本及宋經皆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已下第二明一切如來福德聚門四大菩薩。然義訣但釋東方四尊。自下闕釋。今准前訣而分科段。及依金剛部聖教消釋文。此第一虛空藏尊授金剛寶灌頂智門也。諸佛境界經云。復次從東方金剛善哉菩薩起。當入金剛寶觀門。謂觀寶生如來四大菩薩。其名曰金剛寶菩薩金剛威德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笑菩薩寶生如來面向北方。四大菩薩亦復如是云云)。
出生義云。由一切如來莊嚴義而金剛寶焉。由一切如來威耀義而金剛日。由一切如來滿願義而金剛幢焉。由一切如來大歡義而金剛笑。則光明功德寶生如來四親近菩薩也。以一切如來無住檀那波羅蜜之所成就焉(文)此中初明虛空藏大菩薩金剛七寶灌頂智也。次釋經文者。大分為四。為頌曰。如來金寶心。祕密神變相。現請教示故。授彼金剛寶。初言如來金寶心者。從爾時世尊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今此文是初舉報及顯體。若具足言者。應云爾時婆伽梵一切如來身以為其體。於普賢門而具顯示。今但舉報兼體。下亦准知。(依疏出之間改其語。下皆准和)
復入虛空金剛三摩地。六卷云。復次入虛空藏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初明三昧耶如來金剛喜菩薩三摩地。又入寶灌頂三摩地智故云復入也。所謂虛空藏大菩薩者。是三昧之主。菩薩所修之行故。云虛空藏菩薩三摩耶虛空藏者。梵云阿(長)奢蘗婆。福德之聚無邊際猶如虛空。又三輪(能施所施及施物清淨。喻虛空垢染。故云虛空。藏者略三義。一能藏名藏。二者所藏名藏。三者能生名藏。此三昧耶包含世間出世間福德之聚所妨礙。故理趣釋云。此菩薩在右月輪。表一切如來真如恒沙功德福智資糧也(已上能藏)又眾生薄福不能顯現。而為薄福之所覆藏。故所藏。是即如來藏義也。涅槃第八(如來性品)云。言。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男子。如貪女人舍內金之藏。家人知者云云此之謂也(已上所藏)又大聖慈悲憐愍有情開法界藏出生無盡金剛七寶一切。言能生為藏。第四釋胎藏之藏云(虛空藏者即大悲胎藏義也)此中藏者梵音名揭訶(與通同也)即是無盡莊嚴。奮迅示現不可窮竭。猶如大寶之藏。此平等法界藏即是如來藏義也。又初品疏云。又如國王有大庫藏。若須示入則自在發而陳布之。故曰莊嚴藏也。又第一釋明妃真言云。又藏者人有大寶藏。施所欲自在取之不受貧乏。如來虛空之藏亦復如是一切利樂眾生事皆從中出。無量法自在受用。而無窮竭虛空藏(已上能生)又藏品真言(是虛空義也等也。謂一切法等於虛空也)此真言以阿(長)字為體阿本不生體。今此阿(長)是第二聲即空義。以本不生故同於虛空也。即是一切法皆等於虛空如是了知也(文)虛空。藏也。即是虛空藏義也。何故知者。百八契印金剛藏真言。(金剛藏也)。又地藏真言(地也藏也)即地藏也(地天種子。即地義也)次所生寶加持者。明所生加持名也。彼三昧展轉一切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所生寶。加持者謂從寶三摩地現其寶相灌頂一切故云加持。又四施中以灌灑一切故云加持。言四種施灌頂義利法施滋生施。理趣釋云。所謂以灌頂施故。能三界法王位。此則金剛寶菩薩三摩地行。所謂義利施故。一切意願滿足。此則金剛光菩薩三摩地行。所謂以法施圓滿一切法。此則金剛幢菩薩三摩地行。所謂滋生施故得口意一切安樂。此則金剛笑菩薩三摩地行。灌頂與何類。瑜伽者想身虛空藏菩薩。以金剛寶灌頂一切如來義利施者。惠施沙門婆羅門資緣具。法施者為施不現形。與天龍八部等說等。滋生施者與傍生之類也。今是灌頂即是加持義也。所言金剛三摩地者。具如前也。次辨諸本異者。今經虛空藏三昧耶。是能行。寶加持為所生。其所生名金剛三摩地也。入言不冠通所生寶加持。其義可見。宋譯即與此同也。六卷虛空藏三摩地是能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為所生。入言冠通所生也。四卷無入言。虛空藏是能生。摩訶菩提已下為所現。又摩訶菩提薩埵三摩耶是能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即所生。能所也。
一切如來怛曩。六卷云。從其一切如來灌頂三摩地一切如來心。說此陀羅尼曰。折囉怛曩。釋曰。此第四護念也。言灌頂三昧耶一切如來心者。是祕明號。以金剛寶灌灑一切菩薩此得登職位。眾生蒙之得豫解脫。故名灌頂三昧耶。即護念意也。此三昧耶一切無上智心故。云名一切如來心也。彼三昧耶心從佛心出。為眾會說故云從出。次解祕明者。句佛云(金剛寶祕經如如光明光明也。如如也。空也如如與空合故所生光明遍周法界。灌一切眾生頂上令菩薩不退。是云金剛寶灌頂也。理趣釋云。不生義。無見頂相義(文)本不生如如。正是灌頂體故又云無見頂相無見頂相灌頂處也。心要云。灌頂莊嚴瑩飾其體。即虛空藏菩薩摩尼寶瓶。復想一切如來發生大摩尼寶灌頂大菩薩受位乃至轉輪王住位時。悉皆為之利益。恒沙無邊福德威德自在。此乃虛空藏菩薩福智也(文)解云。摩尼寶也。瓶也。何者水也。不空罥索十(一)云。首上頂觀門。大空無垢胝月。寂靜法一切所依(文應音五云。娑破致迦此云水玉。或言白珠)胝月者猶言白月。又月水精也。月天三形白瓶。月即瓶故字即是瓶也。又風空相捻舒餘三指。名淨行者字印。此印相合即阿伽印(面軌云。仰二手掌大指各捻頭指。掬水獻閼伽)凡閼伽印異說多端。大都相似。又第七釋普賢支分生印云如瓶。是亦閼伽印。應知字即瓶義也。又不生義。即與字同。字是灌頂義(見第十。六疏)是亦證也。故名此真言灌頂三昧耶印也。
一切如來持金剛。六卷云。說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伽梵執金剛出現平等性智遍滿虛空由善決了故。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一體性。釋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也。准上普賢境界不同亦有二門。一依因。二顯本。三應實。四顯相。五顯力。六還。七顯智。八示相。九明德。十顯實。一普現。感應。此即依因顯本也。佛心金剛為因本故。於中初明現相之由。謂從佛心纔出已故起首現相。次一切虛空等者明現相人也。彼持金剛二所以故。聚一切身以為一體。謂智通達妙理底故。薩埵妙行堅牢故(二故字第五轉所因聲也)緣此因故得法界體神通無礙也。平等性智不染惑障有邊際。喻如虛空無礙有際畔。故云一切虛空。又緣一切虛空法界平等。是真如性故云一切虛空平等性。性是理境。境平等故智亦平等。又有漏位中第七識。執我執法高下不平。若至無漏平等。故為平等性也。智是決疑義也。若決解淺略之理不為善今此教祕智決解內深祕之理。故云通達。次金剛薩埵者等者。是明妙行堅牢也。智已通達不生不滅際理故。行亦隨智得到。不壞恒然常住故云極堅牢也。訣云。從如來智入普賢心。若不然者礙而不遍。無智故礙無行故不遍者。此義也。具如是德故。云婆伽梵持金剛也。前後經中或云金剛手。或云執金剛大日第一云。金剛手祕密主者梵云播尼即手掌。掌持金剛與手執義同。故經中二名互出也(文)此中當准知矣。次會經異者。從一切如來心纔出者。今經如來(因本)為能生。咒為所生。六卷一切如來為能生。平等性智是所生。四卷云。時從一切如來心中遍滿虛空故。與今經同。宋譯云纔如來心時等。是直指咒云如來心。此經意前後文最相應。何者。一切如來灌頂三昧耶。名一切如來灌頂三昧耶。正是咒名故。咒即是一切如來心也。又六卷云。婆伽梵執金剛出現平等性智。其義大異可知。通達故者。四六兩本云善決了故。宋譯同今。入道章云。言通達者證會之義也。此位菩薩無漏之智了證真如。故名通達(文)今亦如是。了證真如平等性智決了通達義也。
一切虛空光明出已。六卷云以為光明。宋譯云成一光明出現已。釋曰。是即超明第四顯相兼第三應實也。虛空光明者對前五峰光明虛空此尊三昧梵音虛空)含水義。即是灌頂光明。此菩薩智相也。六卷及宋譯虛空語。按光也。與通同。應知虛空光明也。顯文執金剛虛空光明。從執金剛出現智相。故云顯相也。若准前文於此文前。應云於諸佛所圍繞而住。今文闕略。義必應有故兼應有故兼應實也。
一切虛空遮那佛心。六卷云。遍滿虛空界普皆照耀。爾時以諸如來加持力故。彼光明界悉入毘盧遮那心。釋曰。此明第六源兼第五顯力也。以灌頂光明照耀一切。令諸有情界為虛空光明一切有情界謂有漏雜染界。一切虛空界無漏清淨界。有漏界無漏界。故云一切虛空界有五義。謂因義‧性義‧藏義‧實義甚深義(具上引華嚴大疏)故知虛空界即是虛空藏也。宋譯云照耀一切世界世界有情界也。既令一切有情界皆入毘盧遮那佛心。故云源。六卷云。彼光明界悉入毘盧遮那心。光明界即虛空界上辨之。今虛空藏者。毘盧遮那一種智相一智一切智故。都歸毘盧遮那普門法界也。又此虛空光明智相。於一切法有無礙用者。謂由如來普賢行遍一切處堅牢加持故故兼顯力也。上云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文)冠通此中。故第一普賢章。此等語在顯力科中。應思之。
善修習故至住佛掌中。六卷云。為遍世界滿虛空量。金剛寶所成安住如來掌中。釋曰。此明第八示相。亦兼第七顯智用也。善修習故者。謂虛空藏大空無相如來行故。稱云善也。金剛薩埵三摩地者。謂菩提心虛空藏尊主大悲萬行故云虛空胎藏。故境界經云金剛菩薩。或云虛空孕菩薩。藏品疏云。又此虛空藏即是大悲胎藏。能長養成就菩提心(文)東方普賢本有菩提心。以修行生成養育。故云胎藏所成。上云善修習。謂大悲萬行即是大悲胎藏。從此生菩提心。故云所成。然疏云胎藏者薩埵三摩地是為胎藏等。甚難依矣。
一切世界遍滿等下。明其示相。指胎藏所成金剛寶形云示相也。一切世界遍滿等者。明其相廣大無量。此金剛寶不遍故云一切世界遍滿量。量者其量與一切世界等故云量。故宋譯云。一切世界周遍為量。又虛空故云量。四卷云。為遍世界滿虛空出生金剛寶形者。正示相也。寶形謂三昧耶形。前說真言金剛寶者。謂如意珠故其形相即三辨寶珠也。此寶珠虛空藏大悲萬行成就故。一切眾生所求希願隨應成滿。故住佛掌中也。掌梵云。恐具發起義。發起方便義。前善哉章訣明示相云。還入佛心又從出滿虛空界云云)故知住掌中者表發起義也。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復從彼金剛寶中出一切世界塵等如來身。釋曰。此第十顯實義兼第九明德也。初明寶形出生如來法界輪。身密妙用其數無量。故舉塵以為其喻。今現身密稱顯實者。身即實義。具如普賢章辯之。
出生已作至神通遊戲。六卷云。於諸世間一切如來灌頂等事及諸神變已。釋曰。此第一普現也。出生塵數等身遍滿一切世界。隨應利益所謂普現色身故云普現。若准金剛王訣。以此等文總為段。今准普賢門分為二段。下文亦然。今就初段解釋經文。若准上文者。應云出生已遍同法究竟一切虛空。遍一切世界雲海。作一切如來灌頂等。於一切世界一切如來神通遊戲。然今經文闕略不說。准上可知。故所言出生已者。結前生後之意。顯事畢故曰出生已。次現作金剛寶灌頂三摩地智等。故云作一切如來等。於中現事多。謂成正覺等事故云等。是現自行成也。次於一切世界等者。是遍空塵界廣作佛事普現色身利益有情。是即利他行也。闕略感應思之可知。
虛空界胎至大菩薩身。六卷云。盡以世界藏善出生故。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還為一體虛空藏大菩薩身。釋曰。從此已下至悉地故。第三頌現請教示也。智用不同義分為六。一相。二源。三現請。四念應。五現法。六顯益。此即第一相也。前所出生塵數普現色身。聚為一體虛空藏大菩薩身。故云相也。初句明其所由。故有二故字。虛空界胎藏者。謂能生體。上云一切虛空胎藏所成是也。非是四句所生。法性緣起故云妙出生故。薩埵智行極理本際。其所至能壞者。故云金剛薩埵堅牢故。意明一一三昧不離薩埵堅牢菩提心體也。以此二所由故。開一為無量。攝無量為一。多相融無礙自在。故攝無量身聚為一體。生虛空藏大菩薩身也。次辨諸經異者。宋譯云。彼一切虛空界性。出生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文)虛空界性為能生。金剛薩埵等是所生。謂從大悲胎藏出生金剛薩埵大菩提心也。而經共云盡以世界藏善出生故。與今不同也。
世尊至為三界主。六卷云。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曰。能為灌頂無上金剛寶。雖無住著者。然為三界主釋曰。分文為二。初明源。謂住佛心也。准上文此亦有二。虛空藏身住佛心時。一切眾生亦住佛心一性故。又一切世界塵數虛空藏亦住佛心。以同類故。次說偈嘆。初句自嘆。上灌頂諸佛。下灌頂眾生生佛不二一體性。其妙在此。故云妙灌頂。妙灌頂者。此尊體故自嘆也。第句正灌頂超出三界灌頂寶故。嘆云無上。此寶堅牢能壞者。金剛寶真言義也。後句嘆灌頂智身功德灌頂我執義。我我所二著清淨虛空。故云無所著無所著即空義也。度第三一(九)云。復次無我無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著我我所故。佛但無我我所。以是當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義。是名性空(文)應知諸佛我故。云無所著。正灌頂智之德也。三界主者。有著者三界生死眾生。以離著故還為三界主。令諸眾生三界獄。如異故云為三界主。三界主者即灌頂尊之異名。故釋經云。一切三界如來寶生佛也。生之變化虛空藏菩薩是也(文)四六兩本云雖無住著者然為三界主。意云。無住著謂空。雖於空不著空故。還有為三界主。第一(一紙)云。以此法體出過三世常在三世。是故於三時中。所作自然常不休廢。法華壽量品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斯之事如來有錯謬。以諸眾生種性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令生諸善根。以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事未曾暫廢。即斯義也。
時彼虛空至復請教令。六卷云。彼虛空藏菩薩佛心出。於一切如來月輪中住。復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已住佛心三界主。應須為三界主事業。故從佛心前所現普堅菩薩周圍月輪。而為諸有情請佛教令。月輪菩提心相也。一切有情普賢菩提心之所攝持故。還住月輪佛教示。教授一切有情也。
世尊入至金剛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摩尼寶金剛三摩地。釋曰。此第四念應也。佛欲赴請利益安樂三界有情故。先入此三摩地念其所應。大摩尼寶者。所謂虛空藏尊能滿所願如意寶珠。正是灌頂體也。若三摩地故。於一切如來發生大寶灌頂。於諸有情作廣大利益。是故先入此三摩地也。
一切如至樂三昧耶。六卷云。現一切如來所樂求皆令圓滿三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前所入三摩地正是如意珠。從彼寶王眾生意樂現種種法。是云現法也。意樂眾生意樂。故兩經云。所樂求令圓滿三昧耶即是所謂能滿所願義也。理趣釋平等性智云。流出隨其眾生愛樂身。由眾色摩尼能作無邊有情義利。又藏品尊真言釋云。雜色衣也。是種種奇妙顯色之義也。雜色衣即是種種莊嚴法門(文)雜色者即虛空藏能滿所願義。故知圓滿意者。一切眾生所求圓滿義也。疏云。此新經意存兩意樂意樂)者恐難依矣。言一切如來者准前釋。佛佛相授故云一切如來。或可此一切諸佛所同用故。云一切如來也。受者上章云受用受用即現義。上辨之。宋譯以。以與用同。即受用義也。應知現此三昧耶云受也。
無餘有至盛悉地故。六卷云。盡眾生界一切利益安樂受用故。乃至一切如來成就最上悉地故。釋曰。此第六顯益也。已現法故以此授與無餘有情出世二樂也。獲一切義利者。一切義利正尊三昧。對薩埵主宰剛王召等。應知各各三昧也。受一切安樂等通諸尊。故一一章皆此句也。義利義利施。故理趣經第二段明方云。義平等等覺大菩提義利故。又藏尊章理趣義利施者沙門婆羅門資緣具(文)義利財施。所謂能滿所願義也。意明獲義利施故。受一切安樂悅意也。乃至一切等者。世間利益。是正明出世益。此中亦皆尊三昧。當對上諸尊而撿知。各各三昧皆不同也。利益出世利益。更無過上故云最勝。或可最勝方之稱號略出經歸命句云彼現(生)最勝(文)榮盛者正是福德之稱也。總意明於出世悉地。淺深異故云乃至。入寶三摩地無餘有情界。獲一切出世利益最極悉地。更無過上故云最勝。是此三昧福德莊嚴種種巧智故。云榮盛悉地也。
金剛至安於寶中。六卷云。授彼金剛摩尼虛空藏菩薩雙手。令彼菩薩金剛寶故。以金剛寶英灌菩薩頂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寶號而與灌頂爾時金剛寶摩訶菩提薩埵。持彼金剛摩尼於己灌頂處置已。說此嗢陀南曰。此是諸佛有。能灌眾生頂。手受。能授諸眾生。以我金剛寶。還用寶莊嚴(文)釋曰。此第四頌授彼金剛寶也。准前普賢章文分為四。初授彼金剛菩薩摩訶薩。此第一金剛摩尼三昧也。是對普賢金剛智三昧。其義可知。受當讀為授。古多通用。六卷即作授也。金剛寶轉輪王者。此第二寶轉輪王三昧也。對普賢轉法輪三昧。其義可知。授與金剛寶至安於雙手。第三金剛寶灌頂三昧也。對普賢寶冠繪綵灌。金剛寶等者。明藏本作金剛寶牙。宋經亦同明本。兩經俱云以金剛寶英灌菩薩頂。玉篇英猗京切草木英華。集韻稻生未成者。牙與芽同。玉篇茅萌芽也。依集韻英即與芽同也。按東方金剛智灌頂菩提牙。故云金剛寶牙。第十六疏明灌頂中云。既焚已豈如二乘斷滅灰燼而不復生耶。不如是也。諸垢之薪已盡更有妙生。所謂菩提也。真實生也。此即是清淨之性如來種子也(乃至)生妙牙也(文)。
一切如來至偈末。此第四寶羯磨三昧。此中有二。初與金剛名號也。已得寶牙灌頂故。次與金剛名號金剛藏。即所謂名號灌頂也。蓮心軌百八名中云。嚩日羅(二合)孽婆。此云金剛藏也。金剛藏灌頂下。次欲說偈以所授印示其相也。以金剛摩尼等對普賢章。左慢右舞弄跋折羅金剛心。所謂金剛菩提心三昧故。以金剛心。是灌頂三昧故。以金剛摩尼灌頂處。各各標相也。灌頂處者謂頂上也。次說令信偈。初句如前可知。灌頂有情界者。正明所授三昧。上所謂金剛寶牙。故次句云受與我等金剛寶正是灌頂體。故偈云灌頂有情即所灌頂。由金剛寶灌頂故。從有情本有菩提心修生牙。應知灌頂有情界即金剛寶英。以此授與雙手也。疏云。一切如來以此寶印莊嚴諸佛利益眾生。故云此是一切灌頂有情界也。有情兩種。謂眾生無上眾生。若智論無上眾生故(云云)此亦有謂。諸佛境界經云。復是想。今者諸佛菩薩眾生灌頂。(云云)次句即對普賢章。次句餘尊此句。西北初二尊亦當准知。於中第三句明隨師受得令人生信也。正是灌頂軌則也。理趣釋云。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荼羅也。勿令最上乘者。不從師受而專受者。是故得知。修最上乘者必須師三昧耶。然後可修行也。疏釋第四句云。究竟加分得故。云安於寶中(文)今行者解。入三昧修行者。皆是虛空藏金剛寶金剛寶行者金剛寶灌頂故云也。境界經云。行者自想。金剛寶。我身之色及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十方世界山川草木。皆黃金色。(云云
爾時婆伽梵。六卷等皆云爾時世尊。釋曰。以下第二明一切如來福德門中。第威光大菩薩金剛日輪灌頂門。心要云。雖受灌頂未獲威光。須得日輪圓光洞照千界。所以持金剛光明之日。赫奕暉煥皎徹無涯。雖有塵數日莫能映奪也。此乃金剛光菩薩之照徹也(文)上灌頂三昧是佛自證自證已滿則現菩提智光遍照法界利益眾生。故稱云威光。藏品疏釋日天云。世人謂日為常利益眾生者。此之謂也。次隨文釋。大分四。為頌曰。諸佛日輪心。祕密神變相。親承普教示。授彼金剛日。初諸佛日輪心者。經云爾時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四門不同。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爾時婆伽梵者。此第一舉報及以兼顯體也。
威至金剛三摩地。六卷云。復威光摩訶菩提薩埵三摩地。所生加持金剛三摩地。釋曰。此第三明行也。威光者。此福德門中一切如來威耀義。威光也(千文)如如三昧。即菩提心如如無垢光也。生也。已得灌頂菩提牙生。其牙次第增長威光。所謂本性日輪顯現也。今為欲授此日輪故先入此三昧菩薩三昧主也。出生寶等者明所生加持名。此一威光復一切一切皆入此一。顯發智用自在無礙故。云出生加持者。謂從三昧耶現威光智相加持有情故云加持
一切如來日羅帝惹。六卷云。從其一切如來光明三摩地一切如來心。說此陀羅尼曰。跋折羅帝闍。釋曰。此第四護念也。文分為二。初明三昧耶出。後正說祕明也。一切如來三昧者。是祕明號也。日喻本性菩提心六度經第九云。一切有情本智如日。無明覆蔽忍光不現。修安忍者除斷無明聖智現前佛日斯照。又華嚴七云。正覺日光大願輪。周行法界空普照群迷宅(文)應正覺聖智現前三昧耶聖智佛心。驗知此三昧耶即是佛智心故名如來心。又是三世諸佛金剛一乘之體故云如來心也。次釋祕明者。句義云(金剛光。祕經熾然字發光)威耀聖智現前也。即日輪也。故大日字為種子毘盧遮那者日之別名也。故略出經第三稱日天云毘盧遮那。其體字。故祕經熾然字發光。即威光義。應知本性日輪顯現。此祕明義故名祕明。云一切如來三昧耶者。以此祕明護有情。令一切有情金剛寶心。此即祕明威力也。
一切如來金剛手。六卷云。說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薄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智用境界不同有二門(具如前章)此即依因顯本也。准前普賢章。諸佛神變佛智普賢心。是為依因。故今從一切如來心及婆伽梵執金剛依因也。具足應云說祕明時。從一切如來世尊執金剛心也。謂此威光大菩薩。從一切如來金剛心出為神變故。又普賢章云為月輪等。此為顯本菩提心德之源行之本故。今章略之。然金剛手即是菩提心月輪故。婆伽梵金剛手句兼顯本。故此段文為因本二科也。
大日輪出已。六卷同今。釋曰。此明第四顯相義兼第三應實。若准上文。應云於諸佛圍繞而住。是為應實。今略兼明也。日輪此尊三形顯文。從真言句現菩薩身。自轉為三昧耶形也。是此智相不離佛心故。於諸佛所圍縱而住。故雖不言義自具應實也。
入世尊毘至聚為一體。六卷云。還一體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明第六源也。是此日輪本從佛心出。對眾機故分為多。雖是多本一體不離佛心。今表此義云入世尊等。一智一切智一切智一智無礙自在故云也。於中今明入邊故云源也。此中無以由普賢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顯力)文者。上門已說故略不明也。疏云。然兩本經雖旨不殊而檢文勢。佛心聚為一體。其云顯然還一體入佛心者。義趣難准。是故新經翻譯此為好也(文)今云。梵本異故為此不同。何於翻譯論其好惡。故宋經全與今同。是梵本同故耳。
金剛日形住佛掌中。六卷云。成金剛日身住掌中。釋曰。此明第八示相也。前日輪聚為一體。今亦為大日輪形。從佛心出住佛掌中。是云示相也。此大日輪形諸有情。常無動故住掌中也。此中亦闕第七顯智。具足應云又從出滿虛空界金剛光明等。准前可知。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從金剛日中一切世界塵等如來身。釋曰。此明第十顯實也。謂從金剛日輪如來三業平等法身輪。即從三形生相好身也。此中略第九明德。超明第十科也。
一切如來神通遊戲。六卷云。皆放一切如來光明現種種神變等事。釋曰。此第一普現也。放一切如來光明等者。光明謂威菩薩三摩地智。准普賢章。普現者謂普現色身。是明威光尊三昧。故云放光明等。眾生無邊光明無邊。故云普現。上云出一切世界塵等如來身。即從此如來身而出光明故。其光明神變種種無邊故云等。其光明神變自在轉故。云作一切神通遊戲。上句明神通體。次句正明神通神通普現色身。故上訣云。神變為普現一切色身三昧(文)此中略第感應。准上可知。
威光至摩訶薩身。六卷云。以極威光故。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合一體相為威光摩訶菩提薩埵身(文)釋曰。從此已下至最勝悉地故。是第三頌親承普教示。此中智用不同。義分為六。一相。二源。三現請。四念應。五現法。六顯益。此即第一相也。極威光等者明二所由也。謂如來威光洞照法界。雖有塵數日莫能映奪。故云極威光故。次是通句故。一一尊皆此句。具上辨。二所由故。眾生一身相。其中眾生出不礙一身中。各令所安不覺不知。菩薩知見智者住此三昧。亦復如是。即能攝受利益事。
世尊毘至佛救世者。六卷云。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曰。無比妙威光。普照眾生界。能諸佛故。是名淨中淨(文)釋曰。此第二源也。謂眾生身為菩薩身佛心。故云源也。此中有二。初正明源。次說偈。偈分為二。初句自嘆智身。於中初句嘆智身體。謂金剛光明暉煥皎徹。世間無等比。故云無比光。第句嘆智身用。上瑩飾佛界。下護生界。故云照曜有情界。次句嘆智身功德。初句能靜者字義。是如如不動故云能靜。清淨字義四十二字門云。唱社字時般若波羅蜜門名入世清淨(文)言此威光如如不動本性清淨故云也。必要亦能靜清淨者(文)然明藏麗本並作能淨。宋譯云能淨一切清淨者。兩本亦云能淨也。諸佛救世者者。宋譯云救世一切大覺尊。四云。有慈悲救世。謂日為利益眾生者(文)此義也。百字生品說字云。真言救世者成就大威德(文)此尊種子亦字也。又疏第一毘盧遮那云。除暗遍明能成眾務等者。皆是大日救世業也。然六卷云能諸佛。若言約當成佛者。能淨救世義也。然疏云次句瑩飾上聖。若依此義。六卷為無救世義。即與今經及四卷其義大異。四卷云令諸佛依護。即是救世義也。
時彼無垢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無垢威光大菩薩佛心出。於右邊月輪中住而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無也。垢也。字即人法二執也。執故云無垢無垢清淨。故偈云清淨者。無垢光菩薩佛心中。加持故從出現月輪中。月輪菩提心相也。一切有情普賢菩提心之所攝持故。為諸眾生請教示也。
世尊入至金剛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一切如來圓光加持金剛三摩地已。釋曰。此第四念應也。無垢光菩薩請教示故。如來令威菩薩諸有情具一切智故。入此三摩地念其所宜也。智光圓滿普照凡聖故云圓光加持金剛三摩地如前應知。
一切如來三昧耶。六卷云。現一切如來光明三摩地無比光。釋曰。此第六現法也。受謂受用世尊受用一切如來三昧也。又受即現義。故六卷云現一切如來三摩地等。具如前釋。
無餘有至勝悉地故。六卷云。盡眾生界為悅受用故。乃至一切如來光明最上成就故(文)釋曰。此第六顯益也。文分為二。初明所被限。上可知。次正明所與益。無比光者謂能度法。即尊三昧也。安樂悅意正舉其益。即世間益也。乃至一切下謂出世益也。疏云。次從乃至下。二明出世間悉地。此悉地非餘境界佛境故云自也。於出世中亦三乘等益。故云乃至也(文)今云。宋譯云。乃至一切如來心光明最上悉地(文)自即心也。日輪菩提心體。所謂摩訶薩意處。自真實心自證心故。此心發生大慧光明。是云光明。即出世間悉地也。疏法明道云。法明者以覺心不生際其淨住。生大慧光明普照無量法性。諸佛所行之道。故云法明道也。又理趣經悉地章云。自真實心即是菩薩自證心心自知心。是云出世悉地也。
金剛日授至光超於彼。六卷云。持金剛日授彼威光大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光明名號而與灌頂。時金剛光明大菩薩以其金剛日照耀一切如來已。說此嗢陀南曰。此諸佛所生。能滅無智暗。設聚塵日。超越於彼光。釋曰。是第四頌授彼金剛日也。文分為二。初授與灌頂後說令信偈。金剛日授與等者是即初也。灌頂有五種中略舉二種。初授金剛日。是灌頂。次則一切如來下。謂句印灌頂。即以名號而與灌頂也。次金剛灌頂下。說令信偈為二。初欲說偈。先以所授示現其相。故云。以彼金剛日照一切如來如來有二。謂已成當成其義可知。宋譯云。即以所授金剛日相普遍照耀一切如來(文)今略指前所授金剛日云彼也。次正說偈。第一句如前。第正明印體。此金剛日威耀能破無明能破是智用。舉用以顯體也。諸佛境界經云。悉能滅盡一切眾生外黑暗。第八疏釋字云。此真言慧方便之光。能破一切無智暗。猶如大日時眾冥自滅。普謂一切眾生頓除一切無明之暗也(文)次句明無垢光超世間日。以令生信也。心要云雖有塵數日莫能映奪也。亦即所謂越三時如來之日。故云此光超於彼。此尊字為種子者意在于此。
爾時婆伽梵。六卷等皆云爾時世尊。釋曰。從此已下第三明一切如來福德門中。第三寶菩薩如意寶滿願灌頂門。心要云。既光明廣大功業彌高。錫賚酬賞須有檀施。即金剛幢菩薩建立摩尼幢。上安如意寶珠光明照耀。雨摩尼寶幢蓋繪幡微妙花。而皆一切有情。所須隨意滿足波羅蜜行願大悲心無量珍寶所施。所得之心。此乃金剛幢菩薩大悲願力也。次隨文釋。大分為四。為頌曰。諸佛滿願心。祕密神變相。親請普教示。授與金剛幢。初諸佛滿願心者。從爾時婆伽梵至祕明末。於中亦四門不同。舉報。二顯體。三明行。四護念。爾時婆伽梵者。此第一舉報亦兼願體也。
復入寶幢金剛三摩地。六卷云。復入寶幢大菩薩三摩耶所生寶加持金剛三摩地。釋曰。第三明行也。初明三昧耶寶幢梵云。是正施故。心要云。須有檀施金剛幢菩薩建立摩尼幢上安如意寶珠等(文)又諸佛境界經云。自想我身是金剛幢一切眾生愛樂物雨我身邊(云云出生加持者。明所生加持名。皆如前辨。
一切如來日羅計都。六卷云。從其出能滿足一切如來所求三摩地。名一切如來心。說此陀羅尼曰。跋折羅計都。釋曰。此第四護念也。說陀羅尼科為護念者。陀羅尼梵中具護念義故。故度第五(七紙)曰。云何陀羅尼。答曰。陀羅尼秦云能持。或云能遮。能持者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不善根能遮令不生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文)能持能遮即護念義也。上訣云。以此祕明護有情一切有情堅牢心(文)即是也。一切如來滿意願等者。是祕明號也。謂於寶幢上安如意珠雨種種物。眾生所願皆悉圓滿。是云滿意三昧耶。舉用顯體。體謂寶幢滿願即其用也。准前訣文。從金剛幢菩薩心現滿意願智印。此不離佛心故。云名一切如來心等。菩薩及幢皆佛心故。而此佛心堅過金剛不可破毀。故說祕明云金剛幢。今解祕明義者。句義云。(金剛幢祕經云生字雨諸寶)解云。蓮心軌百八名中。幢云計都。幡云持嚩惹(二合)即與此真言同也。疏第九法幢高峰觀云。梵馱嚩(二合)若。此翻為幢。梵云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色綵標幟莊嚴計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旒旗密號。如兵家畫作龜龍獸等種種類形。以為三軍節度。有處亦翻為幢。故合言之。若具存梵本當云清淨法幢旗(文)略出供養會真言云持嚩(二合)讓。即與疏同也。然疏云有處亦翻為幢者。即今真言義是也。幢及與旗其不異。梵通云。然梵語雜名幢云計都。旗云計都。其義未審。寶幢者謂如意寶幢也(其相具。如心要)若約淺略。所謂財施。而實所施無所得。於大寶幢中所蘊積。而普門流出遍施群生。是名見檀實相。亦名具波羅蜜心要云。所施所得之心。此乃金剛幢菩薩大願力也。即是也。度三十(七紙)云。法性身說法。除十住菩薩三乘人皆不能持十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眾生有見法身佛。三毒及眾煩惱寒熱諸若。一切皆滅不滿如如意珠。尚令眾生隨願皆得。豈況於佛。珠與一切世界之願。佛與一切出世間願。若言不能悉滿眾生願。是語不然(文)者。施也(見華嚴音)如如義。如如平等性智如意珠體。以此無等一寶眾生有休息。謂之寶幢即是度所謂與一切出世間願。是云能滿願三昧耶也。又是如意珠種子。稱云生字者多羅藏也(華藏世界之藏。梵云多羅)藏具出生義。又生也。從如意珠出生無量珍寶。故云生字。即是一切如來滿願義也。疏云。別本云從其出能滿足一切如來所求三摩地一切如來心。若准彼意。所求之言屬於如來不豫眾生。語稍不穩。新譯改之良有以也(文)今云。今經及宋譯云一切如來滿意願。願即所求也。六卷經回文未盡。然所求言意在眾生不約如來。即出一切如來滿足所求三摩地之意也。又如虛空藏稱能滿所願。雖是尊所願即在眾生。今亦如是。疏第九(一紙)云。如如意寶謂吉祥如意珠也。隨所欲利而得成。又第五(八)云。真言如如意珠。隨語意種種生也。隨念具。雖生而無分別無分別而生。得悉地如是也(文)處文顯然所具皆在眾生譯者豈迷此義乎。
一切如來持金剛。六卷云。說陀羅尼時從一切如來心。婆伽梵執金剛。釋曰。從此已下至神通遊戲。是第二頌祕密神變相也此中智用無礙不同。亦有不同(如前)此即第一依因顯本也。其義如前。
為種種色至嚴形出已。六卷云。以為種種殊妙雜色形狀嚴具幢幡出已。釋曰。此第四顯相義兼第三應實。其義如前。宋譯云。成彼種種巧妙色莊嚴幢幡(文)種種巧妙色五色。藏品虛空藏真言云。云種種奇妙顯色義。又此云錦繡。即種種雜色莊巖義也。意明種種德德法門隨一眾生心之所願皆悉圓滿也。心要所謂雨摩尼寶幢蓋繪幡微妙香華。而皆一切有情是也。是等金剛常住種種妙色三昧。不相示相。不出現出。遍滿本際虛空中故云出已。幢幡莊嚴形者。即是三昧耶形也。
入世尊毘至聚為一體。六卷云。還一體毘盧遮那佛心。釋曰。此第六源也。本從起還入佛心。以表相一體性故。前段顯出。今文明入。無礙為欲顯示一智相用遍一切所。如前可知。此中略第五顯力。亦准前知。
金剛幢形住佛掌中。六卷云。成金剛幢身住佛掌中。釋曰。此第八示相也。金剛幢形者。謂生三昧耶形即示相也。疏云。於此應第七段。今經略之。應云又從出滿虛空界。成金剛幢光明。時彼光明一切如來金剛身所成金剛幢住佛掌中。從又彼下是第七段。從時彼光明下是第八示相也。於第八段中亦略但云金剛幢住佛掌中。文語稍略。義趣圓備。於理無失。眾生所得堅牢等此異故。住如來掌中。又若准餘文。所言住佛掌中者。應云住佛右掌﹐然於二掌中右是動作。今諸佛現此相。意在動法界體。利益無餘界。故云住掌中也。今按此上文及兩本經等。無右掌文。何緣作此釋。今未審矣。
從彼金剛至等如來身。六卷云。復從金剛幢身中。出一切世界塵等如來身。釋曰。此品亦超明第十顯實。第九略不明也。從三昧生相好身。如前可知。
一切如至神通遊戲。六卷云。皆建立一切如來寶幢等事。作一切如來神變已。釋曰。此第一普現也。略第感應可知。已出現塵數如來身一一如來皆悉建立一切如來寶幢等。隨機差別普為利益。謂之普現。普現即神通遊戲也。
大寶幢故至大菩薩身。六卷云。以大寶幢故金剛薩埵三摩地堅牢故。一體相為寶幢摩訶菩提薩埵身。釋曰。從此已下至悉地果故。是第三頌親承普教示者也。此中智用不同。義分為六。一乃至顯益。此即第一相也。文中初明二所以。指次前建立一切如來寶幢。云大寶幢故。次句通句如前可知。聚為一體等者正相也。謂前塵數如來一一寶幢聚為一體成一寶幢菩薩身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即是諸佛自在神通也又幢尊神力空塵界。其中有情即與如來智光明相一味故。一切眾生不出不沒。住佛心時亦復如是。故云大寶幢故乃至堅牢故也。
世尊毘至滿一切願。六卷云。毘盧遮那佛心。說此嗢陀南曰。此無比量幢。能利益一切有求悉地者。能滿其願。釋曰。此第二源也。謂攝前塵數幢及諸有情。為大寶菩薩身。住佛心故云源也。次偈文為二。初句自嘆。於中初句正指其體。所謂如意寶幢雨種種具。滿一切眾生世間與等。猶如帝釋髻中如意寶(見華嚴第四一)故云無比一切成就是嘆其用。益謂利益。如世間如意珠。但能雨諸具滿世間願。如來寶幢即不如是。隨應能滿世間出世間一切希願。故云一切成就。後句嘆其功德。於中初句嘆自證德。如虛空藏尊能滿所願者是也。第四嘆他德。謂自滿故亦能滿一切眾生願也。六卷云有求悉地能滿其願。其不同。讀者可知。宋譯云。欲諸願圓滿者。令彼一切圓滿(文)與六卷同也。
時彼寶幢至復請教令。六卷云。爾時寶幢菩薩佛心出。一切如來在邊月輪中住而請教示。釋曰。此第三現請也。具如前章。唯改無垢光為寶幢耳。
世尊入至三摩地。六卷云。爾時世尊一切如來迴(疏牒作迥)立加持金剛三摩地已(四卷云建立加持)釋曰。此第四應念也。寶幢尊請教示故。令幢尊及一切有情滿其所願故。先入此三昧念其所宜也。建立加持者。准前章圓光加持。應云寶幢加持。然云建立者前云建一切如來寶幢等。建立言於幢有相關故。處文云建立幢旗。建立是似為幢之異稱。建立梵云。樓閣真言中。地瑟姹(二合)同疏流支本注云建立義維摩第一云。諸佛威神之所建立(什曰。佛威神建立所念也)同新經云諸佛威德常所加持。又具流出義生義等。從如意幢流具。即是建立義。此尊種子祕經云生字。建立義。以此等義故云建立加持也。金剛三摩地皆通諸尊。如前可知。
一切如來三昧耶。六卷云。能建立一切如來思惟摩尼三摩地。釋曰。此第五現法也。疏云。受是受用示現。若不受用何得示現。故為義同。是故前二段中。現受兩字互為翻譯此義也(文)此解至當。具如普賢章辨之。思惟摩尼幢者。此云思惟寶。最勝疏五本(四六)云。梵云震多。此云如意。本音但名意。心思量義。如者義加。末尼者此云寶珠(文)今云。思量一切眾生各各所求自在無礙。故云思惟摩尼思惟如意。王即自在義也。故宋譯云如意摩尼建立三昧耶(文)思惟能化所求眾生如意輪思惟手思惟如意義。應思之。能建立三昧耶者。今經意能建立三昧耶名。猶如言建立加持。應知一切如來思惟摩尼幢能建立者。都是三昧耶名也。然兩本能建立言在句初故。其不同。讀者可知。
無餘有至悉地果故。六卷云。為盡眾生界滿一切希求。安樂受用故。乃至一切如來大利益寂上果故。釋曰。此第六顯益也。文分為二。初明所被限可知。令一切意願下。二明所與益正是顯益也。於中一切意願圓滿者。所謂義利施。從如意幢流無量寶財。即是世間益也。意願圓滿無量眾生各各得安樂悅意。上可知。乃至下明出世益大利益者是此尊之別稱。百八名中蘇薩怛嚩(二合引)囉他(二合)唐云善利益。故宋譯云。廣大義利最上悉地(文)又對上自光明最勝悉地等。其別可知。
則彼金剛檀度理趣。六卷云。時彼金剛幢授彼寶幢菩薩雙手。是時一切如來共以金剛表剎名號與其灌頂。時金剛表剎菩薩摩訶薩。以彼金剛幢一切如來波羅蜜相已。說此嗢陀南曰。諸佛如意幢。能滿眾生願。求者皆滿足即是檀度門(文)釋曰。此第四頌授與金剛幢也。文分為二。是初授與灌頂灌頂亦有二。初灌頂。次句印灌頂上可知。兩本共云以金剛表剎名號灌頂時(云云)此尊百八名中云。嚩日囉(二合)也瑟(二合)唐云金剛剎名義集十云。剎摩正音掣多羅此云土田。淨名略疏云。萬境不同亦為剎。垂裕云。蓋取莊嚴差別名之為剎。此乃通指國土名剎。又復伽藍號梵利者。如輔行云。西域以柱表剎示所居處也。梵語刺(力割)瑟胝此云竿。即幡柱也。阿含云。若沙門於此法中勤若一法者。便當堅幡以告四遠。今有少欲人。又法華表剎廣。此由塔婆顯大為金地標表故。以聚相長表金剎如法苑云。阿育王金華金幡懸諸剎上。寺低昂已云豎幡以告等。應知表剎金剛幢之異稱云。又宋譯云即為立名號金剛喜(文)百八名中云。蘇都灑迦唐云妙喜金剛幢灌頂下。欲說偈先以所授示現其相也。安立一切如來等者。安立者又施設義。華嚴大疏第六(如來現相品)曰。梵云奈耶。而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門。或云安立(文)一切如來者謂已成當成二種如來。上獻諸佛下施眾生。故云安立一切如來心要云。一切有情所須隨意滿足波羅蜜(文)應知亦具當成佛也。宋譯無於字。意明此施況羅蜜諸佛同道也。四六兩本云。令一切如來波羅蜜相應相應受用義見大日百字果相應品疏)疏云。言安立者與波羅蜜相應故(云云)未知安立相應梵語不更檢。次釋偈者。第一句如前可知能滿諸意者。欲謂欲願。略出供養會真言云。(所求滿足即是能滿欲願義也。第七疏云。一切願者梵云薩嚩奢。是心所祈願之願。謂諸眾生修此三昧門者。一切志求皆得圓滿(文)今此句正明如意珠體也。是此寶珠能滿一切眾生所求。故次稱其名云名思惟寶幢。是檀度理趣者。此尊主一切如來波羅蜜故。云檀度理趣。由檀功德度生死海涅槃岸。故云檀度。理謂所趣。趣即能詣。修用為能。真體為所。能所合呼名理趣也。

金剛頂大教王經私記第十